滦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合集下载

承德市滦河、武烈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布局分析

承德市滦河、武烈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布局分析

承德市滦河、武烈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布局分析作者:赵海滨来源:《西部资源》2018年第05期摘要:承德市正在由“山庄岁月”迈向“两河时代”,滦河、武烈河综合治理工程是城市防洪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基础与必备条件。

总体布局将防洪与生态、安全与效益、生活与环境有机协调,遵循“生态廊道、景观廊道、智慧廊道、效益廊道、文化廊道”的宏观规划理念。

关键词:滦河;武烈河;防洪安全;生态1.项目区概况及方案内容1.1项目区概况承德市中心城区傍武烈河、滦河而建,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124万人以内,城区范围将扩展为武烈河上至双峰寺,下至入滦河口,滦河上至双滦区伊逊河口,下至承德县乌龙矶的沿岸地区。

滦河、武烈河现状防洪设施不完善,为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一带三区”发展战略,急需对两河开展系统性综合治理,为城市建设提供防洪安全保障、提升两岸土地价值、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沿河生态景观水平。

1.2方案主要内容在满足行洪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区域文化、发展规划、以适应环境、协调区域文化、低成本、可持续为原则,遵循“生态廊道、景观廊道、智慧廊道、效益廊道,文化廊道”的宏观规划理念,打造“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百里长廊、魅力两河”的水景观系统。

2.“两河”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必要性2.1存在问题(1)现状河道防洪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区防洪安全。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要求,滦河采取分区设防的方式,防洪标准为20年~50年一遇。

现状河道行洪能力不足20年一遇,部分河段没有防洪工程,无法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防洪安全需要,如发生较大洪水,极易导致河水漫滩,形成洪水灾害。

(2)河道淤积严重,河道行洪能力不足。

滦河由于上游伊逊河等支流输沙量较大,局部河段沿岸城市建设在堆放建筑垃圾的河道内,主河床内形成不同程度的淤积,同时滩地内鱼塘、大棚等分布较多,造成有效行洪断面减小,对两岸防洪保护区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第一章规划概述1.1 规划背景黄河河口三角洲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是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后入海流路不断变迁而发展形成的,一般指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河口,面积约6000多km2的扇形地区。

黄河水少沙多,河口海洋动力相对较弱,不能将进入河口的泥沙全部输送到外海,致使河口长期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频繁变化状态。

入海流路的不断变迁,不但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对河口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受河流、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动力系统的共同作用,黄河河口三角洲是多种物质、能量体系交汇的界面,加之成陆时间较短,植被与土壤发育年轻,使该地区又具有生态脆弱的特点。

黄河河口地区北靠京津塘,南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也是海陆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区内石油、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人民治黄以来,随着河口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河口的治理和开发。

自195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有计划地人工改道,修建了防洪工程,初步形成了防洪工程体系,黄河三角洲沿海地区陆续兴建了防潮工程,初步形成了以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为主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工程体系,河口治理开发对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保障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减少风暴潮灾害以及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黄河河口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黄河河口仍然是多泥沙河口,河口淤积延伸对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减淤产生不利的反馈影响;二是现行清水沟流路防洪工程不完善,防御洪水能力低;三是防潮工程体系不健全,风暴潮灾害威胁严重;四是当地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五是在生态胁迫和干扰影响下,生态失衡问题尚未得到控制;六是河口管理涉及多个管理主体,各个管理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不适应黄河河口治理形势的需要。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评价目的与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价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有关法律、法规............................................................................................................................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2评价技术标准...................................................................................................................................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3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承德市滨河新城集中供热⼆期⼯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承德龙新热⼒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承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期:2013年5⽉⽬录1 建设项⽬背景 (1)2 项⽬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标 (2)2.1项⽬环境影响范围 (2)2.2 主要环境保护⽬标 (2)3 建设项⽬概况 (3)3.1 建设项⽬基本情况 (3)3.2 主要建设内容 (4)3.3 ⽣产⼯艺 (5)3.3 项⽬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 (6)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5 项⽬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8)6 环境影响措施论证 (10)7 产业政策 (12)8 公众参与 (12)8.1 调查内容与结果统计 (13)8.2 调查结果分析 (22)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4)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4)12 联系⽅式 (25)1 建设项⽬背景承德龙新热⼒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1⽉正式成⽴,由承德热⼒集团和河北建设投资集团两家股东单位共同出资组建,其中承德热⼒集团控股65%,河北建设投资集团参股35%。

公司主营热电联产、锅炉房供热及⼯业蒸汽销售。

承德龙新热⼒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投资建设滨河新城集中供热⼯程,热源规划锅炉容量为4×58MW,其中⼀期⼯程已建设完成2×58MW热⽔锅炉,集中供热运⾏稳定,节能效果明显,但已明显不能满⾜近期的供热负荷要求。

由于⼀期集中供热⼯程主⼚房内已为扩建⼆期⼯程预留了建设⽤地,配套设施也能满⾜扩建后的需要。

因此,在⼀期⼯程⼚区内建设集中供热⼆期⼯程是切合实际的。

承德市滨河新城集中供热⼆期⼯程选址位于承德市冯营⼦镇三道湾村,⼆期⼯程建设2台58MW热⽔锅炉、⽆⼈值守换热站24座、⼀次管⽹6.503km及采暖热负荷范围内的⼆次⽹。

浅析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以滦河滦州市段湿地景观设计为例

浅析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以滦河滦州市段湿地景观设计为例

浅析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以滦河滦州市段湿地景观设计为例摘要:河道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对整个河道的生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在整个河道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尤为显著。

本文是对河道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的探索和研究,目的是为科学地开展河道生态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河道、湿地、生态、景观、系统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种类和形式多样,河道湿地是湿地的一种。

河道湿地的生态设计对修复河道岸线、修复河床断面、净化水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河道湿地的生态设计在各类型的景观设计中深受设计者的青睐,河道湿地形成的独特景观和生态效益在越来越多的景观案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河道湿地对河道生态修复作用和方式1河道湿地对河道岸线的修复作用河道湿地对河道岸线形态的修复方式主要有:①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

将直立的跌水改为缓坡,设置辅助水道,并在落差较大的断面设置专门的各种类型的鱼道。

②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流态的多样性。

修复河流蜿蜒性,在河床上创建深潭和浅滩序列,重现水流的多样性、连续性。

③构建包括主河槽和洪泛区在内断面形态的多样性,以扩大河道的泄洪和调蓄能力。

通过降低滩地的高程,修改堤线,撤去河岸硬质护坡,给河流更多的开放空间。

2河道湿地对河床断面的修复作用河道断面形式多样,河道湿地对河床断面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大大提高河道的生态功能。

如下:①拆除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恢复河床的自然泥沙状态,并根据情况用植石法等方式设置鱼巢,或在硬质挑台下采用生态技术进行处理,有助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

②有选择的将部分河段采用复式断面,分级逐步地扩宽河道宽度,根据河道的上部平台和上部护坡过流频率比较低,裸露时间长短较长,因地制宜种植地被或栽植低矮灌木,修复河道生态的同时,增大河道过流断面,缓解行洪压力。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图表)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图表)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院校: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班级:0902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时间:2011年9月16日唐山市入海排污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1、总论1.1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的由来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

它是我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之一,也是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制度之一,对于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原则,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唐山濒临渤海,近些年经济迅猛发展,跻身全国二十强,为了使唐山的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使唐山人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特调查唐山市如海河排污口的污染状况,及一些特殊项目的指标,为唐山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1.3编制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导则1.4评价标准评价采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排入要求水质三类或劣于三类的海洋功能区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入要求水质优于三类的海洋功能区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2、项目的基本情况2.1河流的基本情况陡河,属季节性河流,介于滦河、蓟运河两水系之间,上游分为东西两支。

东支为管河,发源于迁安县东蛇探峪村,河长30.4km,集水面积286km2,其中有分支龙湾河在宋家峪村汇入管河。

西支为泉水河,河长45km,集水面积244 km2,发源于丰润县上水路村东北,于丰润县火石营镇马家庄户村的腰带河汇入其中。

两河在双桥村附近汇合,以下始称陡河。

滦河流域水系水体要素提取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滦河流域水系水体要素提取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滦河流域水系水体要素提取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分析丁志雄白音包力皋摘要:为清楚地反映和揭示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持续干旱过程影响下的滦河流域水系水体要素发展的变化,为滦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提供有力的证据,利用近30多年来的长系列、多时相的遥感数据提取滦河流域相应不同时间的水体要素状态,并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滦河流域的地形地貌确定了流域水系要素的发育规律;滦河流域上游区近30年来的遥感影像揭示了泡子、淖尔等湖泊水域面积朝减小的趋势发展,并有部分泡子、淖尔等已处于干涸消亡状态;滦河下游河道及河滩近20年来的遥感影像对比分析表明,滦河下游河道已近乎断流,河滩地存在被开垦开发的现象。

因此,长系列多时相的遥感技术和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能够很好地揭示和反映流域水体要素的发展变化趋势,对于流域的水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长系列多时相遥感;空间分析技术;滦河流域;水系水体要素中图分类号:P332;TP79 文献标识码:AFeatures extraction and change trends analysis of stream and water in Luan River basinDING Zhi-xiong1,BAIYING Bao-ligao2Abstract:Because of a continuing drought and rapidly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n the Luan River Basin (LRB) in the recent decades,some serious problem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have come up in this area.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nges of the stream and water features in this basin clearly and provide a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multi-temporal and long series remote sensing data are used to extract the stream and water features of LRB and a geospatial-analyzing technique is used to study the change trends. The results are:(1) the topography of the LRB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rules of the drainage network features;(2)the last three decade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reflect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the lake’s water area in the upper part of LRB,and some lakes are disappearing;(3)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the past two decades,it is found tha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Luan River are almost close to the status of drying up,and part of its flood plain have been cultivated or occupied. The multi-temporal and long series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geospatial-analyzing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reveal the changes of the water features in a basin,and can be used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water management in a basin.Key words:Multi-temporal and long series remote sensing;geospatial-analyzing technique;Luan River basin;stream and water feature1 研究背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一直处于长期的干旱过程[1],降水量偏少,导致河湖水库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基于景观格局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滦河流域行政区为例

基于景观格局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滦河流域行政区为例

基于景观格局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滦河流域行政区为例方庆;董增川;刘晨;山成菊【摘要】区域尺度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景观格局对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Rapport提出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VOR)理论,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了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滦河流域的4个市为例,采用综合参数评价模型评价了2008年各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评价结果表明:承德市生态系统属于一级很健康,秦皇岛属于二级健康,唐山市属于三级亚健康,锡林郭勒属于四级不健康。

锡林郭勒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而唐山市是由于过度城市化与沿海工业发展。

%10.3724/SP.J.1201.2012.06037【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景观格局;层次分析法【作者】方庆;董增川;刘晨;山成菊【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1 研究背景近年来,生态系统健康成为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1],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其作为资源环境管理的新方法,被众多的学者重视,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早在1941年,Leopold[2]便提出了“土地健康”的概念,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后人们借鉴“土地健康”的概念,提出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加拿大学者Schaeffer[3]将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为生态系统没有疾病,生态系统疾病是指生态系统组织受到损害或者削弱。

20世纪90年代早期,Costnza[4]提出生态健康的度量标准,包括组织(多样性)、活力(新陈代谢)、恢复力、平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规划概况1.1 规划背景随着滦河流域气候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域内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平原河道防洪能力不足,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新问题。

由于缺乏统一的流域综合规划,在流域水资源配置、防洪工程建设、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等方面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

为此,在海河水利委员会统一部署下,为协调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关系,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目标,开展了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为流域经济快速平稳有序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1.2 规划任务1.2.1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10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

1.2.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滦河和冀东沿海诸河,总面积为5.55万km2。

其中:滦河流域的面积为45872km2,滦河冀东沿海包括陡河、洋河、沙河、石河等,面积为9650km2。

1.2.3规划任务1、配合减灾体系建设,完善防洪工程2、扩建城镇供水设施,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保证城乡供水,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3、增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水质,维护河流健康4、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与景观5、继续开展水土保持建设1.3 规划主要内容1.3.1 防洪规划1、水库工程规划(1)水库除险加固滦河流域内需要除险加固的3座大型水库和9座中型水库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部分小型水库尚存在各种病险问题需要进行除险加固。

本次规划到2020年完成流域内全部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其中小(Ⅰ)型水库24座,小(Ⅱ)型水库144座。

(2)新建水库规划期内主要包括在建双峰寺大型水库、新建老亮子、四道河子、西庙、燕子窝四座中型水库。

2、滦河干流规划(1)山区重要河段治理滦县铁路桥以上山区干流河段治理包括滦河武烈河口承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上板城段、双滦区段;承德县的滦河大杖子段、青龙河口段、迁西县段、迁安县段等,治理标准为20年一遇。

(2)滦县铁路桥以下干流治理规划①防洪大堤整治工程滦河左、右防洪大堤治理标准均为5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按25000m3/s 进行治理。

滦河右大堤外围保护区地势较低,防洪保护区面积大且防护目标重要,治理措施以堤防超高2m进行治理;滦河左大堤外围保护区地势较高,堤防溃决后造成的淹没灾害相对较小,治理措施以地方超高1.5m进行治理。

②防洪小埝整治工程按照保护对象的总体要求,近期防洪小埝的规划标准提高至5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8230m3/s;最终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13600m3/s。

堤防等级为5级。

根据防洪小埝的等级、性质以及工程总体布局,本次规划中将防洪小埝左右堤的堤顶超高统一确定为1.00m。

左、右小埝规划堤顶宽度均为4.5m,迎水坡、背水坡坡度均为1:3。

为满足汛期交通需要,防洪小埝堤顶统一规划为碎石路面。

滦河左岸防洪小埝,近期按5年一遇标准复堤,需在现状堤防基础上平均加高0.58m,最大加高1.5m,最终标准按10年一遇设计,需在现状堤防基础上平均加高2.01m,最大加高3.1m,小埝筑堤表层统一采取0.4m厚的粘土包胶。

滦河右岸防洪小埝近期按5年一遇标准复堤,需在现状堤防基础上平均加高1.06m,最大加高2.75m。

最终标准按10年一遇设计,需在现状堤防基础上平均加高2.02m,最大加高3.75m。

表层统一采取0.4m厚的粘土包胶。

此外,本次规划将将石各庄村搬迁至围埝以外,同时,对乐亭县滦河张庄、勒流河、会里、北常坨、老杜庄、腰庄等险段在遇大洪水时易出现新的塌岸,本次规划结合防洪小埝整治工程采取护岸措施整治。

③护岸整治工程本次规划护岸丁坝工程的防护标准一般以平槽为原则,对滦河铁路以下干流河道的大李庄、郝庄、张庄、勒流河、渤河寨、马良子六段险工进行治理。

大李庄险工:对已完全损毁的7座丁坝进行复建;对2座破损的进行维修,均采用格宾网抛石结构。

滦南郝庄险工:对已完全损毁的5座丁坝进行重新复建,维修加固的7座,采用格宾网抛石结构。

乐亭张庄险工:对3座土工布包砂丁坝进行复建,损坏的9座加固维修,维持原土工布包砂结构形式,25座铅丝石笼丁坝中有12座完全损毁进行复建,维修13座,采用格宾石笼结构。

乐亭勒流河:维修6座,复建5座,对间距较大的中间新建3座,采用格宾石笼结构。

昌黎渤河寨:9座铅丝石笼丁坝复建;马良子险工16座丁坝,加固维修为主。

均采用格宾石笼结构。

④防洪大堤延长工程本次规划主要完成从袁庄至二滦河右岸段庄子附近堤段的防洪大堤恢复工程,恢复延长的防洪大堤长8.3km,同时,对二滦河现有右埝进行加固加高,改建正式堤防总长度19.4km。

3、冀东沿海诸河治理冀东沿海的陡河、沙河、洋河、戴河、汤河、石河纳入本次规划范围。

(1)陡河近期规划对陡河唐山市南外环桥至候边庄段开展清淤、护岸及景观绿化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长度为3.3km,治理标准为100年一遇。

陡河开平区段开展河道清淤、堤防加高加固、边坡防护、景观绿化等治理工程,治理标准为100年一遇;侯边庄以下段对现有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和堤防整治,其中喻庄闸至越支闸清淤底宽为126m,并结合清淤使深槽行洪能力达到267m3/s,越支闸至汉南铁路桥清淤底宽126~75m,堤防加高约1.0m,使草泊水库以上行洪能力达到600m3/s,草泊水库以下行洪能力达到267m3/s,汉南铁路桥至防潮闸清淤底宽75m,结合堤防加高1.0m,行洪能力达到267m3/s;针对草泊水库围堤高程不能满足蓄水要求的主要问题,需围堤加高1.0m左右。

(2)沙河本次规划对石佛口以下河道进行治理,唐山市古冶区段按规划治理标准为50年一遇,迁安市段约35km河道按50年一遇治理,其余河段为20年一遇。

(3)洋河抚宁县城以上段采用10年一遇标准,抚宁县城及其以下段远采用20年一遇标准。

(4)戴河戴河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流量是1680m3/s。

戴河京山铁路桥至入海口约10km河段,已按20年一遇标准完成综合整治。

京山铁路桥以上戴河段干流及支流深河(秦皇岛开发区段)约11km河段,近期开展河槽清淤疏浚、堤防护岸工程和配套建筑物工程等治理工程,治理标准为20年一遇。

(5)汤河汤河已完成港城大街至河北大街下游铁路桥段左右岸堤防建设,堤防标准达到50年一遇。

规划高速公路桥至入海口约10km段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规划河宽100~130m。

(6)石河石河河道防洪重点位于石河水库下游河道,规划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流量4364m3/s。

规划中堤防采取加固整治措施,范围为石河水库至入海口,控制河宽250~600m。

4、其它中小河流治理本次规划重点安排滦河上中游支流蚁蚂吐河、伊逊河、武烈河、兴洲河等37项中小河流治理,治理河长约700km。

滦河山区主要治理措施为部分修筑堤防、河道整治等;冀东沿海部分的河道治理规划主要工程措施有:河道整治、堤埝加高加固、沿途建筑物维修等。

5. 城市防洪规划(1)承德市双桥区规划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双滦区规划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鹰手营子矿区规划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双峰寺水库通过水库的调洪限泄控制,结合对武烈河及其城区段支流狮子沟进行治理,使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双滦区整体防洪标准提高达到20年一遇;城区段河道进行治理,加固护城堤防,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2)唐山市根据唐山市心城区(含路南区、路北区、开平区)、古冶区曹妃甸区三个区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特点,结合相关规范、标准,确定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古冶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曹妃甸区的防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Ⅰ级。

(3)秦皇岛市规划秦皇岛市区主要行洪河道的防洪标准为20~100年一遇,其中重要的行洪河道石河、大汤河、排洪河、新开河、戴河为50年一遇,其它一般洪水河道为20年一遇,市区雨水排水河道为10年一遇。

6、平原除涝规划规划冀东沿海平原排沥河道,按自排10年一遇、机排5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

7、河口及海堤规划(1)滦河河口治理河口5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为25000m3/s,10年一遇洪水滦河干流行洪流量为13600m3/s。

滦河干流和二滦河河口段,规划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新建左、右导流堤;规划对该河口行洪断面初步划定治导线,标准分别为50年一遇行洪断面和滦河干流10年一遇;左岸、右岸50年一遇规划治导线以及规划导流堤外侧预留200m作为规划保留区;规划左岸、右岸50年一遇规划治导线以及规划导流堤外侧预留200m为保留区;规划保留区和规划治导线以内的区域,纵向沿治导线向外海延伸,横向左岸、右岸50年一遇治导线外侧200m为界,为管理范围。

(2)海堤建设规划规划海堤工程的防潮(洪)标准为5~100年。

①堤线布置与堤防型式秦皇岛市规划海堤规划全长109.35km。

石河至沙河段堤线布设基本沿平均潮位向海内方向靠拢取直;抚宁县在海岸线修建较高标准公路兼作海堤;昌黎县海岸段堤线布设主要在东沙河、大蒲河入海口及滦河三角洲一带;北戴河区将抚宁县、昌黎县的海岸线全部纳入,海堤防潮(洪)标准为50年一遇。

唐山市海堤规划全长370.84km,除滦河主槽与二滦河段、丰南区段维持现有堤线外,其它堤段临海堤向临海方向推移0.9~3.0km建设新的防潮堤。

滦河口两岸规划为河口堤,规划维修部分河口已建防潮闸,新建中小型闸涵。

规划海堤断面迎水坡分为单一斜坡式、复合斜坡式、陡墙式及混合式四种型式,单一斜坡式边坡坡比1:3;复合斜坡式上下边坡坡比分别为1:3和1:2.5,消浪平台宽2~3m;陡墙式陡墙外坡坡比为1:0.4;混合式,上部陡墙外边坡为1:0.4,消浪平台宽3.0m,下部边坡为1:3。

迎面坡护面结构包括浆砌石护面、钢筋混凝土栅栏板护面两种。

海堤内坡断面型式包括单一斜坡式、复合斜坡式两种;护面结构采用植被护坡、干砌石护坡两种型式。

②防潮建筑物规划新建大型建筑物10座,包括潮河口、新开河口、排洪河、戴河口等10座橡胶坝;新建防潮闸、闸涵、排水闸、码头等各类中小型建筑物共计167座,其中秦皇岛市41座,唐山市126座。

1.3.2 水资源利用规划1、水资源供需分析规划近期水平年2020年需水将达到47.84亿m3,比现状多年平均实际用水量38.88亿m3增加了23%,规划远期水平年2030年,滦河流域多年平均总需水量为48.97亿m3,比现状多年平均实际用水量多10.09亿m3,增加26%。

到2020年,流域多年平均供水总量达到46.14亿m3(含海水淡化利用量),其中,地表水23.37亿m3,地下水18.19亿m3,其他水4.59亿m3。

2030年,流域多年平均供水总量达到47.57亿m3(含海水淡化利用量),其中,地表水24.19亿m3,地下水17.82亿m3,其他水5.56亿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