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精选试题)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考试题库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考试题库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考试题库1、单选?某男性,58岁,因头晕3年余,四肢麻木2个月入院。

查体:面色暗红,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肋下2指,质韧,边界清,无压痛;脾肋下1指,质韧,边界清。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江南博哥)示RBC7.2×1012/L,Hb220g/L,WBC22.9×109/L,PLT580×109/L,NAP积分为180分,BM示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明显活跃,红、粒、巨核三系均增生,以红系为主,各系各阶段有核细胞比值及形态大致正常,结合上述资料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骨髓纤维化E.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正确答案:B2、填空题在______________白血病细胞中,“篮细胞”较其他类型白血病多见。

正确答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多选可以发现R-S细胞的疾病包括下列哪些()A.非霍奇金淋巴瘤B.EB病毒感染C.多发性骨髓瘤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恶性组织细胞病正确答案:B, D4、问答题简述什么是类脂质沉积病并举出两种常见的疾病。

正确答案:①类脂质沉积病是一组较罕见的遗传性类脂代谢紊乱性疾病;②由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缺乏引起,不同酶的缺乏导致鞘脂类不能分解而以各种神经酰胺衍生物沉积于全身各组织而引起各种疾病;③较常见的有β-葡萄糖脑苷脂酶活力显著降低导致葡萄糖脑苷脂大量蓄积所致的戈谢病和组织中鞘磷脂酶明显缺乏导致细胞中鞘磷脂积聚所致的尼曼-匹克病。

5、单选与痛经无关的疾病是()A.子宫内膜异位症B.子宫腺肌症C.子宫黏膜下肌瘤D.盆腔炎症性包块E.无排卵型功血正确答案:E6、单选下列哪项不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A.常有不规则发热B.可有肝、脾大C.可有淋巴结肿大D.常有咽峡炎E.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五型正确答案:E7、问答?病例2:患者,女性,52岁,橡胶厂工人,因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伴下肢反复瘀点2年就诊,体检重度贫血貌,心率120次/分,肝脾未及,红细胞2.5×1012/L,血红蛋白63g/L,白细胞2.8×109/L,血小板34×109/L,网织红细胞O.5%,骨髓检查见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见增生;其中红细胞系增生尤为明显且以中、晚幼阶段为主、病态改变可见;原始细胞见3%。

临床医学检验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二(精选)

临床医学检验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二(精选)

临床医学检验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二(精选)[单选题]1.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患者A.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江南博哥)抗体B.红细胞表面的完全抗体C.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D.血清中的完全抗体E.血清中的寒冷性溶血抗体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自身抗体(IgG)。

分为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直接试验应用抗人球蛋白试剂[IgG、IgM、IgA或补体3(C3)]与红细胞表面的IgG分子结合,如红细胞表面存在自身抗体,可出现凝集反应。

间接试验应用Rh(D)阳性O型正常人红细胞与受检血清混合孵育,如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红细胞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可出现凝集。

[单选题]2.有关尿干化学法亚硝酸盐的检测,错误的是A.阴性可完全排除菌尿B.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C.标本污染偶氮染料可呈假阳性D.多数尿路感染由大肠埃希菌引起E.进食过多卷心菜或菠菜等,可出现假阳性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NIT单一试验影响因素较多,结果阴性不能排除菌尿的可能,结果阳性也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解释结果时可与白细胞酯酶、尿沉渣镜检结果综合分析。

[单选题]3.EIA试验中关于封闭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防止酶标抗体吸附载体B.使用1%~5%牛血清白蛋白再包被一次C.有助于降低本底D.有助于酶与底物的结合E.可消除非特异显色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EIA试验中封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酶标抗体吸附载体,消除非特异显色,对于酶与底物的结合没有作用。

[单选题]4.男性,6岁,发热20h,伴发冷、头痛、呕吐、皮肤多处大小不等的出血点、瘀斑,血压30/0mmHg(4/0kPa),精神萎靡,嗜睡,颈软,四肢厥冷,皮肤发花,脉细弱,心肺(-),即按败血症休克型流脑抢救,患者青霉素过敏,病原治疗应考虑选用A.苯唑西林B.磺胺嘧啶+TMPC.四环素D.第三代头孢E.红霉素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流脑的病原菌脑膜炎奈瑟菌对磺胺嘧啶+TMP敏感。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题库版)1、单选尼曼-匹克病会导致下列什么物质在细胞中堆积()A.鞘磷脂B.糖原C.葡萄糖脑苷脂酶D.葡萄糖脑苷脂E.鞘磷脂酶正确答案:A2、多选中性、嗜酸、嗜碱粒细胞胞质中颗粒(江南博哥)在形态上的区别点是()A.颗粒的多少B.颗粒的染色C.颗粒的分布D.颗粒的成分E.颗粒的大小正确答案:A, B, C, E3、填空题1985年,FAB分型提出以骨髓中原始细胞_________作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原始细胞≥30%4、单选具有负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是()A.TsB.TcC.ThD.TiE.TCL正确答案:A5、单选中性、嗜酸、嗜碱粒细胞的来源于()A.淋巴系干细胞B.粒-单细胞系祖细胞C.各自的祖细胞D.粒细胞系祖细胞E.单核细胞系祖细胞正确答案:C6、填空题骨髓中恶性组织细胞分为五种类型,找到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细胞对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异常组织;多核巨组织7、多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态造血可见()A.多个圆形巨核B.小巨核细胞C.多核巨组织细胞D.单圆核巨核E.巨大血小板正确答案:A, B, D, E8、单选下列各组合项描述中,正确的是()A.TdT——B-ALL阳性B.酸性α-醋酸酯酶——不能区分T细胞和B细胞C.N-碱性磷酸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活性增强D.5-溴脱氧尿嘧啶掺入法——可用于检测白细胞DNA含量E.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NBT)——判断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正确答案:E9、多选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骨骼疼痛B.贫血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肾功能异常E.合并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A, B, D10、问答题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

正确答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形态多似正常淋巴细胞。

在疾病早期,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均可见,但疾病后期,几乎全为淋巴细胞。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师考试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练习题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师考试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练习题

2018 第十八章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一、A11、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大于多少可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25%B、20%C、15%D、10%E、7%2、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多少可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0.55×109/LB、0.50×109/LC、0.45×109/LD、0.40×109/LE、0.35×109/L3、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粒细胞明显的变化是A、核左移B、核右移C、核浆发育不平衡D、中毒颗粒E、鼓锤体4、诊断粒细胞缺乏症的重要方法是A、细胞化学染色B、骨髓检验C、粒细胞抗体检测D、染色体检查E、分子生物学检查5、周围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不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骨髓纤维化B、类白血病反应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缺铁性贫血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6、粒细胞缺乏症病人骨髓中的粒细胞常有何形态改变A、幼粒细胞见退行性改变B、双核粒细胞C、粒细胞巨幼样变D、粒细胞核右移E、粒细胞分叶过少7、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A、冷凝集试验B、嗜异性凝集试验C、IgM含量检测D、血沉测定E、骨髓检查8、下列哪项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A、多见于青壮年B、白细胞数正常或增多,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多属正常C、主要经过消化道传播D、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E、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什么疾病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B、淋巴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C、单核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D、淋巴细胞系统恶性疾病E、浆细胞增生性疾病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变化是A、白细胞正常伴异型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C、粒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E、以上都不正确11、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A、肝炎病毒B、疱疹病毒C、流感病毒D、EB病毒E、以上都不正确1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有的表现一般不包括A、淋巴结肿大B、不规则发热C、咽炎D、皮疹E、黄疸13、除哪种疾病外,其他疾病均可引起贫血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尼曼-匹克病D、恶性淋巴瘤E、脾功能亢进14、Ⅰ型异型淋巴细胞是指哪种细胞A、浆细胞型B、单核细胞样型C、幼淋巴细胞样型D、淋巴母细胞样型E、不能分类型15、下列哪项符合类白血病反应A、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加,红细胞及血小板也常有明显变化B、血象中幼稚细胞常在30%以内C、骨髓象变化不大D、粒细胞常无明显的毒性改变E、NAP积分常正常16、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类白血病反应的骨髓象特点A、粒细胞常有毒性改变B、可见粒细胞核左移C、骨髓象往往有明显的变化D、红系和巨系无明显异常E、原始和幼稚细胞增多17、临床上类白血病反应,以哪一种最常见A、中性粒细胞型B、淋巴细胞型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E、浆细胞型18、下列哪一项不是类白血病反应的特点A、血象似白血病B、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积分明显增高D、分为中性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E、类白血病反应不需要做骨髓细胞学检查19、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化学染色为A、PAS反应B、过氧化物酶染色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E、以上都不正确二、B1、A.血中可出现幼稚粒细胞,甚至原粒细胞B.NAP积分明显下降C.偶见幼稚单核细胞D.可见幼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E.白细胞数常为(10~20)×109/L<1> 、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可见A B C D E<2> 、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可见A B C D E2、A.外周血中幼稚细胞、原始细胞>15%B.外周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C.外周血中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呈现“干抽”D.外周血中出现较多异型淋巴细胞E.外周血中易见盔形细胞、小球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1> 、CML可见A B C D E<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A B C D E<3> 、骨髓纤维化可见A B C D E3、A.过敏性紫癜B.巨幼细胞性贫血C.多发性骨髓瘤D.粒细胞缺乏症E.类白血病反应<1> 、临床会出现发热的是A B C D E<2> 、尿中出现本-周蛋白见于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超过7%,或其绝对值超过0.45×109/L。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1、类白血病反应A.NAP积分明显增高B.NAP积分明显减低C.骨髓穿刺常见干抽D.外周血有异型淋巴细胞E.血沉明显增快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NAP积分明显增高B.NAP积分明显减低C.骨髓穿刺常见干抽D.外周血有异型淋巴细胞E.血沉明显增快3、骨髓纤维化A.NAP积分明显增高B.NAP积分明显减低C.骨髓穿刺常见干抽D.外周血有异型淋巴细胞E.血沉明显增快4、多发性骨髓瘤A.NAP积分明显增高B.NAP积分明显减低C.骨髓穿刺常见干抽D.外周血有异型淋巴细胞E.血沉明显增快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A.NAP积分明显增高B.NAP积分明显减低C.骨髓穿刺常见干抽D.外周血有异型淋巴细胞E.血沉明显增快6、多发性骨髓瘤A.易发生DICB.骨髓无特异性改变C.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D.缺乏神经鞘磷酸脂酶E.尿中出现B-J蛋白7、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易发生DICB.骨髓无特异性改变C.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D.缺乏神经鞘磷酸脂酶E.尿中出现B-J蛋白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A.易发生DICB.骨髓无特异性改变C.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D.缺乏神经鞘磷酸脂酶E.尿中出现B-J蛋白9、尼曼-匹克病A.易发生DICB.骨髓无特异性改变C.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D.缺乏神经鞘磷酸脂酶E.尿中出现B-J蛋白10、戈谢病A.易发生DICB.骨髓无特异性改变C.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D.缺乏神经鞘磷酸脂酶E.尿中出现B-J蛋白11、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以下哪种病毒引起的A.EB病毒B.疱疹病毒C.流感病毒D.肝炎病毒E.以上都不正确12、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为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B.过氧化物酶染色C.非特异性酶酶染色D.PAS反应E.以上都不正确13、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是指哪种细胞A.浆细胞型B.单核细胞样型C.幼淋巴细胞样型D.原淋巴细胞样型E.不能分类型1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常在A.5%~9%B.10%~20%C.21%~30%D.31%~40%E.41%~50%15、临床上类白血病反应,以哪一种最常见A.中性粒细胞型B.淋巴细胞型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E.浆细胞型1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以下哪一项A.IgGB.IgAC.IgMD.IgEE.IgD17、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A.分布情况B.储备情况C.破坏情况D.消耗情况E.生成情况1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细胞的特点为A.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B.单核细胞增多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D.幼稚粒细胞增多E.出现幼稚单核细胞19、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诱因有A.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损伤B.外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C.外周血粒细胞消耗、破坏过多D.细胞成熟障碍E.以上都有20、类白血病反应分型有7种,其中以哪种最多见A.淋巴细胞型B.中性粒细胞型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E.红白血病型2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表现一般不包括A.淋巴结肿大B.发热C.咽峡炎D.皮疹E.黄疸22、对于类白血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类白血病的致病原因以感染和恶性肿瘤多见B.类白血病血象类似白血病C.类白血病骨髓象类似白血病D.类白血病预后好E.原发疾病解除后,类白血病反应迅速自然恢复。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测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测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类脂质沉积病中的脂质堆积在什么细胞中()A.内皮细胞B.淋巴细胞C.纤维细胞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粒细胞正确答案:D2、填空题凡临床上有肝、脾肿大伴贫血(江南博哥),骨髓、肝、脾和淋巴结组织中有成堆的泡沫样细胞可诊断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尼曼-匹克病3、单选?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

体检: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无肿大。

检验:血红蛋白量91g/L,白细胞数3.8×109/L,血小板数85×109/L。

血清IgG55g/L,IgA10g/L,IgD0.2g/L,IgM6g/L,IgE0.8g/L。

胸部X线片显示:肋骨有破坏。

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A.巨幼细胞性贫血B.骨髓转移癌C.多发性骨髓瘤D.骨质疏松症E.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C4、问答题简述粒细胞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粒细胞生成的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循环池及边缘池。

动力学的检测包括粒细胞DNA含量与合成的检测、粒细胞储存池的检测,可以判断粒细胞的增殖水平、储备量和有无释放障碍等情况,协助诊断临床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5、单选早期慢性型戈谢病的骨头变化最有特征性的是哪一项()A.骨质疏松B.溶骨改变C.骨皮质变薄D.股骨呈“三角烧瓶样”E.骨质呈蜂窝状改变正确答案:D6、问答题简述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正确答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是以形态学诊断为基础,结合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的MICM综合性诊断,目前仍以FAB分类标准对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规定原始细胞≥30%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7、单选下面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外周血中异常单核细胞增多B.是一种传染性低的传染病C.病程有自限性D.由EB病毒感染引起E.不规则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的临床表现正确答案:A8、单选下列关于Ph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A.CML白血病患者有大约10%Ph染色体阳性B.Ph染色体仅见于粒细胞C.是1955年首次在美国费城发现的CML髓细胞中有特征的染色体D.少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现Ph染色体E.Ph染色体是指t(9,22)(q34;q12)正确答案:D9、多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有()A.PML-RARαB.RARa-PMLC.PLZF-RARαD.t(15;17)(q22;q12)E.t(11;17)(q23;q21)正确答案:A, B, C, D, E10、多选诊断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应排除多发性骨髓瘤,两者的区别包括()A.前者无骨质破坏,后者常有B.前者血清白蛋白增高,后者降低C.前者骨髓中浆细胞<10%,形态正常,后者>10%,有骨髓瘤细胞D.前者血浆粘滞度多正常,后者多增高E.前者尿中常无本-周蛋白,后者常有正确答案:A, C, D, E11、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B淋巴细胞膜表面受体()A.Fc受体B.SmIgC.CRD.IL-2RE.TCR正确答案:E12、单选?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过关必做题(白细胞检查)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过关必做题(白细胞检查)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A1/A2型题1.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

A.细胞衰老B.细胞分裂C.细胞受损后发生脂肪变性D.细胞融合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答案】C2.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属于()。

A.分裂池B.储备池C.边缘池D.循环池E.成熟池【答案】D3.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

A.NK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T淋巴细胞E.B淋巴细胞【答案】E4.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代表()。

A.预后不良B.病情好转C.预后良好D.机体抵抗力好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答案】A5.有关不同年龄白细胞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生儿白细胞一般在15.0×109/L左右B.初生儿外周血中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C.婴儿期淋巴细胞均较高,可达0.70D.6个月~2岁儿童,白细胞一般在(11~12)×109/L E.4~5岁儿童,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基本相等【答案】B6.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单位应是()。

A./μLB./mm3C.×103/mm3D.×106/LE.×109/L【答案】E7.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不应该出现()。

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早幼粒细胞【答案】E8.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

A.胞核是否处于分裂状态B.胞核的染色致密程度C.胞核的分叶状况D.胞核的位置E.核质比例【答案】C9.发生速发型超敏反应时,外周血中常升高的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B.中性杆状核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中性分叶核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答案】E10.成人淋巴细胞增多是指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

A.>4×109/LB.>3.5×109/LC.>3×109/LD.>2.5×109/LE.>2×109/L【答案】A11.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占白细胞的20%~40%B.含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C.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D.淋巴细胞各亚群形态不同,可以在显微镜下加以区别E.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答案】D12.中性粒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的阶段是()。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六章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六章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

第二十六章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实验诊断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三、类白血病反应的实验诊断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实验诊断1.概念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由于白细胞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因而白细胞减少症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

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立;当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临床有发热、感染等症状时,则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粒系细胞的生成过程2.血象白细胞数常在2.0×109/L以下,严重者可低于0.5×109/L。

粒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极度减少,甚至降到1%~2%或缺如。

感染时,粒细胞可有明显中毒颗粒和空泡。

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有时单核细胞及浆细胞亦相对增多。

红细胞及血小板大致正常。

3.骨髓象骨髓检验是确定诊断和明确病因的重要方法之一。

骨髓象改变主要表现为粒系细胞明显减低或缺乏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但可见原粒及早幼粒细胞,表明粒细胞系成熟障碍,同时幼粒细胞尚伴退行性变化。

当病情恢复时,所缺乏的粒细胞相继恢复到正常。

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1.概念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超过7%,或其绝对值超过0.45×109/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

2.血象嗜酸性粒细胞有生理性昼夜变异,以上午9~11时的计数值最低,晚间尤以清晨3时为最高。

因此,临床上以上午8时采血作直接计数较为合适,所得值可作为基础水平。

此外,嗜酸性粒细胞按其数量程度可分为三级。

①轻度:分类计数大于正常,但在15%以下,直接计数在1.5×109/L以下;②中度:分类计数增多到15%~50%,直接计数为(1.5~5.0)×109/L;③重度:分类计数增多到50%~90%,直接计数在10.0×109/L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
实验诊断
1、类白血病反应
A.NAP积分明显增高
B.NAP积分明显减低
C.骨髓穿刺常常干抽
D.外周血有异形淋巴细胞
E.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
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A.NAP积分明显增高
B.NAP积分明显减低
C.骨髓穿刺常常干抽
D.外周血有异形淋巴细胞
E.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
3、骨髓纤维化
A.NAP积分明显增高
B.NAP积分明显减低
C.骨髓穿刺常常干抽
D.外周血有异形淋巴细胞
E.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
4、多发性骨髓瘤
A.NAP积分明显增高
B.NAP积分明显减低
C.骨髓穿刺常常干抽
D.外周血有异形淋巴细胞
E.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A.NAP积分明显增高
B.NAP积分明显减低
C.骨髓穿刺常常干抽
D.外周血有异形淋巴细胞
E.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
6、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以下哪种病毒引起的
A.肝炎病毒
B.疱疹病毒
C.EB病毒
D.流感病毒
E.以上都不正确
7、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的变化是
A.核左移
B.核右移
C.核浆发育不平衡
D.中毒颗粒
E.鼓锤体
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的表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热
B.淋巴结肿大
C.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
D.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E.异性淋巴细胞比例超过10%
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常规的突出变化是
A.白细胞正常伴异形淋巴细胞
B.粒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
C.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
E.以上都不正确
10、类白血病反应可出现
A.原始粒细胞明显增高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C.严重贫血
D.染色体异常
E.血小板明显增高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以下哪一项
A.>0.1×10/L
B.>0.2×10/L
C.>0.3×10/L
D.>0.4×10/L
E.>0.05×10/L
12、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化学染色为
A.PAS反应
B.过氧化物酶染色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D.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E.以上都不正确
13、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是指哪种细胞
A.浆细胞型
B.单核细胞样型
C.幼淋巴细胞样型
D.原淋巴细胞样型
E.不能分类型
14、某男性患者,16岁,发热1周,并有咽喉痛,最近2天皮肤出现皮疹。

查体: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肋下1.0cm,肝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122g/L,白细胞12.0×10/L,血小板155×10/L,白细胞分类结果:中性粒细胞20%,淋巴细胞65%,异型淋巴细胞17%,未见原始幼稚细胞,最有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恶性淋巴瘤
E.上呼吸道感染
15、周围血中不出现幼稚粒细胞见于以下哪种疾病
A.骨髓纤维化
B.类白血病反应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