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键盘及8位数码管显示构成的电子密码锁33要点

合集下载

4×4 键盘在 8×8LED点阵上的应用课程设计 更新

4×4 键盘在 8×8LED点阵上的应用课程设计 更新

目录第1章设计任务及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课程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功能要求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实验方案及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实验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实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硬件连接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程序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主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键值的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实验心得与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设计任务及功能要求1.1设计课程任务4×4 键盘在 8×8LED点阵上的应用1.2 功能要求说明给4×4键盘的每个键定义一个功能,其中把定义为0~9的键盘称为数字键,把定义成DEL的键称为删除键,把定义成ENT的键成为确认键,其他键称为保留键。

电子密码锁设计要求

电子密码锁设计要求

电子密码锁设计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项目系列: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密码锁
一.设计要求
(一)基本功能
1.状态显示功能:
锁定状态时系统用3位数码管显示OFF,用3位数码管显示成功开锁次数;成功开锁时用3位数码管显示888,用3位数码管显示成功开锁次数。

2.密码设定功能:
通过一个4×4的矩阵式键盘可以任意设置用户密码(1-16位长度),同时系统掉电后能自动记忆和存储密码在系统中。

3.报警和加锁功能:
密码的输入时间超过12秒或者连续3次输入失败,声音报警同时锁定系统,不让再次输入密码。

此时只有使用管理员密码方能对系统解锁。

(二)扩展功能
可增加遥控控制功能
二.计划完成时间三周
1.第一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整体设计,同时按要求上交设计报告一份。

2.第二周完成软件的具体设计和硬件的制作。

3.第三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调试。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题目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题目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题目符号说明:★越多表示题目难度越大*表示扩展要求任务@表示创新设计加分任务★--------------一般难度★★-----------中等难度★★★--------较高难度一、题目汇总:1.彩灯控制器的设计★2.电子时钟的设计★3.现代交通灯的设计★★4.多路抢答器的设计★★5.波形发生器的设计★★6.点阵广告牌的设计★★★7.篮球记分器的设计★★8.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9.步进电机的控制★★10.电子音乐盒的设计★★11.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12.洗衣机人机界面的设计★★13.秒表系统的设计★14.多机串行通信的设计★★★15.电子密码锁的设计★★★16.4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17.定时闹钟的设计★★18.人行道电子指示屏的设计★★二、选题说明:3名同学组成一个设计小组,每个小组选择1个题目,同一班级内选同一题目的不能超过3个设计小组,选相同题目的小组在设计内容、方法上要有所区别,严禁抄袭。

小组内部队员进行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设计任务的完成,任务后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分值,要求每名同学在设计完成后都能明白硬件原理及程序的含义。

三、设计要求:题目中没有特别提示的,要求自行焊接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和外围接口电路,不能使用现成的开发板和模块。

题目一:彩灯控制器的设计★设计任务:1. 用16盏以上的LED小灯,实现至少4种彩灯灯光效果(不含全部点亮,全部熄灭;(30)2. 可以用输入按钮在几种灯光效果间切换;(20)3. 可以通过按钮暂停彩灯效果,使小灯全亮,再次按下相同按钮后继续之前的效果。

(10)4* 增加自动在几种效果间切换的功能,并设置一个按钮可以在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间切换。

(10)5* 使用定时中断延时(10)6@ 实现其他除1~5中提到的功能(创新部分)(20)设计提示:1.LED可以采用共阳极或共阴极接法直接接在并行口,也可以用8255扩展更多的小灯。

2.多种效果可以放在不同的子程序空间中,主程序通过散转来访问不同的子程序段。

电子密码锁设计

电子密码锁设计
switch(GPIOA->IDR & 0x00f0)
{
case 0x0010: KeyVal=13; break;
case 0x0020: KeyVal=9; break;
case 0x0040: KeyVal=5; break;
case 0x0080: KeyVal=1; break;
}
GPIO_Write(GPIOA,(GPIOA->ODR&0xfff0|0x8)); switch(GPIOA->IDR&0x00f0)
图1.2 stm32控制方案
通过比较以上两种方案stm32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但能实现所要求的功能而且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扩展功能,而且还可以方便的对系统进行升级,所以我们采用后一种方案。
初步设计思路如下:
基于以上思路,本次设计使用stm32设计,其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密码通过键盘输入,若密码正确,则将锁打开。
{
case 0x0010: KeyVal=12; break;
case 0x0020: KeyVal=8; break;
case 0x0040: KeyVal=4; break;
case 0x0080: KeyVal=0; break;
}
return KeyVal;
}
void Delay(__IO uint32_t nCount)//简单的延时函数
密码的设定,假设预设的密码为"123456"共6位密码。
由于采用两个按键来完成密码的输入,那么其中一个按键为功能键,另一个按键为数字键。在输入过程中,首先输入密码的长度,接着根据密码的长度输入密码的位数,直到所有长度的密码都已经输入完毕;或者输入确认功能键之后,才能完成密码的输入过程。进入密码的判断比较处理状态并给出相应的处理过程。

4×4键盘及8位数码管显示构成的电子密码锁

4×4键盘及8位数码管显示构成的电子密码锁

1.用4×4组成0-9数字键及确认键。

用8位数码管组成显示电路提示信息,当输入密码时,只显示“8.”,当密码位数输入完毕按下确认键时,对输入的密码与设定的密码进行比较,若密码正确,则门开,此处用LED发光二极管亮一秒钟做为提示,同时发出“叮咚”声;若密码不正确,禁止按键输入3秒,同时发出“嘀、嘀”报警声;若在3秒之内仍有按键按下,则禁止按键输入3秒被重新禁止。

(此句在下面程序中需要再按下ENTER键方有效)2.电路原理图图4.33.1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端子上。

(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子上。

(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P3.7用8芯排线连接到“4×4行列式键盘”区域中的R1R2R3R4C1C2C3C4端子上。

(4).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模块”区域中的L2端子上。

(5).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7用导线连接到“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IN 端子上。

(6).把“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OUT接到喇叭上。

4.程序设计内容(1).4×4行列式键盘识别技术:有关这方面内容前面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

(2).8位数码显示,初始化时,显示“P ”,接着输入最大6位数的密码,当密码输入完后,按下确认键,进行密码比较,然后给出相应的信息。

在输入密码过程中,显示器只显示“8.”。

当数字输入超过6个时,给出报警信息。

在密码输入过程中,若输入错误,可以利用“DEL”键删除刚才输入的错误的数字。

(3).4×4行列式键盘的按键功能分布图如图4.33.2所示:图4.33.25.C语言源程序#include <AT89X52.H>unsigned char ps[]={1,2,3,4,5}; //设定的密码unsigned char code dispbit[]={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unsigned 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x00,0x40,0x73,0xff}; unsigned char dispbuf[8]={18,16,16,16,16,16,16,16}; unsigned char dispcount;unsigned char flashcount;unsigned char temp;unsigned char key;unsigned char keycount;unsigned char pslen=5;unsigned char getps[6];bit keyoverflag;bit errorflag;bit rightflag;unsigned int second3;unsigned int aa,bb;unsigned int cc;bit okflag;bit alarmflag;bit hibitflag;unsigned char oka,okb;void main(void){unsigned char i,j;TMOD=0x01;TH0=(65536-500)/256;TL0=(65536-500)%256;TR0=1;ET0=1;EA=1;while(1){P3=0xff;P3_4=0;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for(i=1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7;break;case 0x0d:key=8;break;key=9;break;case 0x07:key=10;break;}temp=P3;P1_1=~P1_1;//后面也有,貌似无用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 //前两位已经用于显示“P ”}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 //key overflow 输入密码长度超过}}else if(key==12) //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 //最近1次数入的数值清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 //未输入密码,按到功能键,报错!嘀一声。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院(系部)河北大学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年级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月日摘要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密码锁,这种数字电子密码锁以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主控芯片。

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4×4矩阵键盘接口电路、以AT89S52芯片为核心的密码锁的数据处理及控制电路、掉电情况下依然能保存密码的EEPROM存储器芯片,输出七段显示电路。

另外系统还有LED提示灯,报警蜂鸣器,单片机复位电路等。

电子密码锁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密码的输入、清除、开锁、更改等功能。

同时该密码锁具有设计方法合理,简单易行,成本低,安全实用等特点,符合住宅,办公室等场所的用锁要求,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密码锁 4*4矩阵键盘 EEPROM存储芯片实用经济AbstractThis project designed a digital electronic lock which used a MCU as data process and control chip. The main functions digital electronic lock are as follows:The design of the electronic password lock is mainly made up of four parts: 4×4 matrix keyboard interface circuit, data processing and control circuit, eeprom memory chip that is used to keep password when the lock loses power and display circuit. In addition the system also consists of LED lights, alarm buzzers, single-chip reset circuit and so on..The key question of the electronic lock designing is the realization of functions, such as the input password, clear password, unlock, change password and other functions.And the designed cipher lock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reasonable designing methods,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and property of safety and practicality.Besides,it works well as a residence lock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commercial development.Key words: SCM Cipher lock 4*4matrix keyboard EEPROM Practical economy目录1 绪论 (1)1.1国内外研究综述 (1)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1.3本论文的任务 (3)2电子密码锁总体设计 (4)2.1系统总体设计 (4)2.2单片机 (5)2.3密码存储芯片选择 (10)2.4键盘输入方案比较 (12)2.5显示方案比较 (13)3电子密码锁的硬件设计 (1)3.1系统结构框图 (1)3.2主控部分 (2)3.3显示部分 (3)3.4键盘输入部分 (4)3.5密码存储部分 (5)3.6电源部分 (5)3.7其它功能部分 (8)3.8 电子密码锁的电路原理图 (10)4电子密码锁的软件组成 (12)4.1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12)4.2 Keil uVision2软件介绍 (13)4.3各主要部分的功能实现程序设计 (14)4.3.1初始化程序设计 (14)4.3.2按键处理程序设计 (17)4.3.3密码更改程序设计 (21)5系统仿真 (24)5.1系统仿真过程 (24)5.2仿真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5)总结 (1)致谢 (2)参考文献 (3)附录 (4)1 绪论1.1国内外研究综述在电子锁出现以前人们广泛的使用机械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电子锁应用而生。

任务一密码锁按键值显示全解

任务一密码锁按键值显示全解
0 1 1 0 1 0 1 1 0
行线输出 列线输入 0111 1111
1 1
1 1
1 1
0 1 1 1
1011 1101 1110
1110 1111 1111
②行列式键盘的基本驱动函数
/**************按键扫描子函数***********/ /*说明 该程序要求每2ms左右执行一遍 */ /**可在定时中断中调用,也可在主程序中循环调用**/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KEYIO P1//定义按键的IO口 void key() { static uchar kv=0xff ,ts=0; KEYIO=0xf0;//键盘IO口高4位置1,低4位置0 if(KEYIO!=0xf0) //输入不是全"1",说明有键按下 { if(ts<11)ts++;//ts累加,防止ts加过256 if(ts==10) // ts等于10即20ms时取一次键值(延时去抖)
• 使用YL-236单片机实训考核装置实现 密码锁按键值显示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 • 1.使用指令模块中行列式4×4键盘 作为密码锁的输入。 • 2.使用显示模块的4位数码管单元显 示密码锁按键键值。 • 3.上电后,数码管无显示,按下行 列式4×4键盘的任意键,左边两个数码 管显示按键的键值(键值参考左表)。
硬件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1、硬件电路设计 2、绘制模块接线图
3
C
3
C
0
0
3
2
P
P
10μF
C
1
11.0592MHz
1
R
0
1
k
+5V

4×4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与编程

4×4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与编程

4×4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与编程ME300B单片机学习开发系统应用之三---4×4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与编程作者:山西太原贵国庆本文介绍如何在ME300B型51/AVR单片机学习开发系统上使用数码管显示4×4矩阵键盘的键值。

一、硬件工作原理的简单介绍该实验使用ME300B上的8位数码管显示电路和4×4矩阵键盘电路。

现将这二部分的电路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1、4×4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矩阵键盘又称为行列式键盘,它是用4条I/O线作为行线,4条I/O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

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一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

这样键盘中按键的个数是4×4个。

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口的利用率。

图1为ME300B矩阵键盘电路图,行线接P1.4-P1.7,列线接P1.0-P1.3。

地显示。

图3 数码管电路数码管不同位显示的时间间隔可以通过调整延时程序的延时长短来完成。

数码管显示的时间间隔也能够确定数码管显示时的亮度,若显示的时间间隔长,显示时数码管的亮度将亮些,若显示的时间间隔短,显示时数码管的亮度将暗些。

若显示的时间间隔过长的话,数码管显示时将产生闪烁现象。

所以,在调整显示的时间间隔时,即要考虑到显示时数码管的亮度,又要数码管显示时不产生闪烁现象。

在ME300B单片机开发系统中使用数码管来显示信息时,要将JP2的2、3端短接。

见图3二、演示程序的编程方法1、4×4矩阵键盘的编程方法:1.1、先读取键盘的状态,得到按键的特征编码。

先从P1口的高四位输出低电平,低四位输出高电平,从P1口的低四位读取键盘状态。

再从P1口的低四位输出低电平,高四位输出高电平,从P1口的高四位读取键盘状态。

将两次读取结果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当前按键的特征编码。

使用上述方法我们得到16个键的特征编码。

举例说明如何得到按键的特征编码:假设“1”键被按下,找其按键的特征编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4×4键盘及8位数码管显示构成的电子密码锁1.实验任务用4×4组成0-9数字键及确认键。

用8位数码管组成显示电路提示信息,当输入密码时,只显示“8.”,当密码位数输入完毕按下确认键时,对输入的密码与设定的密码进行比较,若密码正确,则门开,此处用LED发光二极管亮一秒钟做为提示,同时发出“叮咚”声;若密码不正确,禁止按键输入3秒,同时发出“嘀、嘀”报警声;若在3秒之内仍有按键按下,则禁止按键输入3秒被重新禁止。

2.电路原理图图4.33.1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 端子上。

(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子上。

(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P3.7用8芯排线连接到“4×4行列式键盘”区域中的R1R2R3R4C1C2C3C4端子上。

(4).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模块”区域中的L2端子上。

(5).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7用导线连接到“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IN 端子上。

(6).把“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OUT 接到喇叭上。

4. 程序设计内容 (1).4×4行列式键盘识别技术:有关这方面内容前面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

(2). 8位数码显示,初始化时,显示“P ”,接着输入最大6位数的密码,当密码输入完后,按下确认键,进行密码比较,然后给出相应的信息。

在输入密码过程中,显示器只显示“8.”。

当数字输入超过6个时,给出报警信息。

在密码输入过程中,若输入错误,可以利用“DEL ”键删除刚才输入的错误的数字。

(3). 4×4行列式键盘的按键功能分布图如图4.33.2所示:图4.33.25. C 语言源程序#include <A T89X52.H>unsigned char ps[]={1,2,3,4,5};unsigned char code dispbit[]={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unsigned 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x00,0x40,0x73,0xff}; unsigned char dispbuf[8]={18,16,16,16,16,16,16,16};unsigned char dispcount;unsigned char flashcount;unsigned char temp;unsigned char key;unsigned char keycount;unsigned char pslen=5;unsigned char getps[6];bit keyoverflag;bit errorflag;bit rightflag;unsigned int second3;unsigned int aa,bb;unsigned int cc;bit okflag;bit alarmflag;bit hibitflag;unsigned char oka,okb;void main(void){unsigned char i,j;TMOD=0x01;TH0=(65536-500)/256;TL0=(65536-500)%256;TR0=1;ET0=1;EA=1;while(1){P3=0xff;P3_4=0;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for(i=1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7;break;case 0x0d:key=8;break;case 0x0b:key=9;break;case 0x07:key=10;break;}temp=P3;P1_1=~P1_1;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key overflow}}else if(key==12)//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else if(key==15)//enter key{if(keycount!=pslen){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else{for(i=0;i<keycount;i++){if(getps[i]!=ps[i]){i=keycount;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goto a;}}errorflag=0;rightflag=1;i=keycount;}}temp=temp & 0x0f;while(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keyoverflag=0;//?????????}}P3=0xff;P3_5=0;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for(i=1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4;break;case 0x0d:key=5;break;case 0x0b:key=6;break;case 0x07:key=11;break;}temp=P3;P1_1=~P1_1;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key overflow}}else if(key==12)//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else if(key==15)//enter key{if(keycount!=pslen){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else{for(i=0;i<keycount;i++){if(getps[i]!=ps[i]){i=keycount;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goto a4;}}errorflag=0;rightflag=1;a4: i=keycount;}}temp=temp & 0x0f;while(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keyoverflag=0;//?????????}}P3=0xff;P3_6=0;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for(i=1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1;break;case 0x0d:key=2;break;case 0x0b:key=3;break;case 0x07:key=12;break;}temp=P3;P1_1=~P1_1;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key overflow}}else if(key==12)//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else if(key==15)//enter key{if(keycount!=pslen){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else{for(i=0;i<keycount;i++){if(getps[i]!=ps[i]){i=keycount;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goto a3;}}errorflag=0;rightflag=1;a3: i=keycount;}}temp=temp & 0x0f;while(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keyoverflag=0;//?????????}}P3=0xff;P3_7=0;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for(i=1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0;break;case 0x0d:key=13;break;case 0x0b:key=14;break;case 0x07:key=15;break;}temp=P3;P1_1=~P1_1;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key overflow}}else if(key==12)//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else if(key==15)//enter key{if(keycount!=pslen){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else{for(i=0;i<keycount;i++){if(getps[i]!=ps[i]){i=keycount;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goto a2;}}errorflag=0;rightflag=1;a2: i=keycount;}}temp=temp & 0x0f;while(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keyoverflag=0;//?????????}}}}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TH0=(65536-500)/256;TL0=(65536-500)%256;flashcount++;if(flashcount==8){flashcount=0;P0=dispcode[dispbuf[dispcount]];P2=dispbit[dispcount];dispcount++;if(dispcount==8){dispcount=0;}}if((errorflag==1) && (rightflag==0)){bb++;if(bb==800){bb=0;alarmflag=~alarmflag;}if(alarmflag==1)//sound alarm signal{P1_7=~P1_7;}aa++;if(aa==800)//light alarm signal{aa=0;P1_0=~P1_0;}second3++;if(second3==6400){second3=0;errorflag=0;rightflag=0;alarmflag=0;bb=0;aa=0;}}else if((errorflag==0) && (rightflag==1)){P1_0=0;cc++;if(cc<1000){okflag=1;}else if(cc<2000){okflag=0;}else{errorflag=0;rightflag=0;P1_7=1;cc=0;oka=0;okb=0;okflag=0;P1_0=1;}if(okflag==1){oka++;if(oka==2){oka=0;P1_7=~P1_7;}}else{okb++;if(okb==3){okb=0;P1_7=~P1_7;}}}if(keyoverflag==1){P1_7=~P1_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