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写作思路
语文教案设计范文:引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思路

引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思路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是人类交流的必备技能。
然而,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往往会遭遇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会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
所以,引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找准切入点
写作的第一步是要找准切入点,确定心目中的主题和思路。
而在找准切入点的过程中,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所学的知识,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主题。
例如,如果自己对历史文化有兴趣,可以选择写作有关历史文化的题材。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
二、明确写作目的
明确写作目的是写作的基础,也就是把要表达的东西概括出来。
学生应该通过总结、归纳知识来确定自己写作的目的。
确定了写作目的之后,学生应该对目的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三、了解读者群体
了解读者群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写的。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写作的内容和目的,去了解读者群体的兴趣和特点,以及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能力。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写作风格,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四、拓展写作思路
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注重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
通过阅读、实践、反思和总结,才能够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
学生应该多练习,不断尝试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
要想引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思路,需要从寻求切入点、明确写作目的、了解读者群体和拓展写作思路等方面入手。
只有学生通过多次练习和反思,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出色的表现。
写作理论基础的自命题作文

写作理论基础的自命题作文一、题目解析。
1. 立意方面。
立意是写作的灵魂。
在写作理论基础中,立意决定了文章的主旨和价值取向。
例如,一篇议论文的立意要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如对于社会现象是持批判还是赞扬态度;一篇记叙文的立意可能是传达某种情感或者人生哲理。
这就要求考生在论述时要先明确立意的重要性,比如“立意犹如灯塔,为文章的行文指引方向。
如果立意不清,文章就会像失去航向的船只,在文字的海洋中漂泊不定。
”2. 选材方面。
选材是为立意服务的。
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选材要紧扣立意,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以写“挫折使人成长”这一立意的作文为例,选材可以是名人如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历无数次挫折的故事,这是典型性的体现;也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挫折,体现了真实性;而如果能选取一些鲜为人知但又极具说服力的事例则体现了新颖性。
在作文中要阐述选材与立意的关系,如“选材是构建文章大厦的砖石,而立意则是大厦的蓝图,砖石的选择必须符合蓝图的设计要求。
”二、作文要求。
1. 请阐述立意和选材在写作理论基础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立意与选材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字数不少于800字。
三、写作思路。
1. 开头。
可以用一个关于写作的比喻句引出主题,如“写作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旅程,立意是目的地,选材则是旅途中的风景与补给。
”然后简要阐述立意和选材在写作中的地位。
2. 中间。
首先详细论述立意的重要性。
可以从不同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角度出发,说明立意如何影响文章的结构、风格和读者的接受度。
例如在议论文中,立意的明确性直接决定了论证的方向。
接着论述选材的重要性,强调选材要为立意服务,从选材的几个特性(典型性、真实性、新颖性)方面进行分析,并且举例说明。
然后重点举例阐述立意与选材的相互关系。
可以列举正面例子,如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何通过巧妙的立意和精准的选材成为不朽之作;也可以列举反面例子,如立意不错但选材不当的失败作品。
高中英语2024高考复习应用文写作练习与讲解(回复信+感谢信+投稿)

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练习与讲解一、回复信:分享万米接力赛(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暑假作业检测卷)假定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David发来邮件想了解你们学校近期举行的万米接力赛的情况。
请给他回复邮件,内容包括:1.比赛目的;2.时间和地点;3.过程及意义。
注意:1.写作词数应为80左右。
1.基本时态为一般过去时。
2.写作思路:三段论。
第一段开门见山说明写作目的——分享学校万米接力赛;第二段写比赛目的(要点1)、时间和地点(要点2)以及比赛过程和意义(要点3);第三段期待回复。
【参考范文】Dear David,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in which you asked about the 10,000-meter relay race held by our school, I'd like to share it with you.Last Tuesday afternoon witnessed the relay race at the school's playground with the purpose of enriching the school's sports culture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teamwork spirit and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On the running track, out rushed the players in pursuit of victory with the starting gun going off, and the whole field immediately boiled up, refueling and cheering one after another. Not only did the competition demonstrate the students' youthful vigor and vitality, it also enhanced the unity of the class.What about any activities in your school?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sharing. (119 words) Yours,Li Hua【中文翻译】亲爱的大卫: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
议论文的写作思路

(1)、基本出题方式:给材料作文.
(2)、写作目标任务:对某事物的评价判 断.要求指明对象的优劣,比较事物的异 同,有时还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总结出一定 的经验、教训,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和法则。
(3)、评述的范围: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文 艺作品。大至国家的大政方针,小至平民 百姓的言论行动,从一场战争到一场球赛, 从一首小诗到几十集的电视剧等。凡属客 观存在都可以进行评述。
(3)、“怎样做”:针对论点提出解 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这种思路可 以用在议论文的结尾中,也可以用单独 的一篇文章进行阐述.
阐述类议论文的这些思路可以用在 同一篇文章中,但要有所侧重.一般的 文章 ,重点放在“为什么”这一点, 从不同方面阐述理由.而在开头则只是 对中心的某些概念作阐释,以便更好地 论证中心论点.
境界。(性质)
责例己文严,片立断身:正,必有威信;待人宽,心胸广,
必得人心。历代有作为的圣君贤相志士仁人,欲 成就一番大业,非有此胸襟不可。否则,小肚鸡 肠,放纵自己,刻薄别人,必然威信扫地,众叛 亲离。历史上有个周厉王,十分暴虐,人民怨声 载道他却派暗探监视,把不满的人杀掉,且以能 堵住百姓之口而自得。但好景不长,不久,身败 名裂,落得流放的下场。与此相反,秦穆公对自 己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秦军大败于殽山的严重后 果,并未推卸应负的责任。当三员败将逃回秦国 时,秦穆公亲自穿素服到郊外迎接,且“乡师而 哭”,深深责备自己,而一再抚慰孟明三将,宣 布无罪,并让他们放心,不会因为这次“小”过 失而抹去他们的“大”功劳.从此,秦国君臣, 上下一心,三年之后,终于报了一箭之仇.这正 是秦伯“严于责己宽以待人”的必然结果.
(1)、“是什么”:向人们说明概念的内涵,解 释见解、主张的具体内容。例:《谈骨气》。
故事作文的写作思路与技巧

故事作文的写作思路与技巧故事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写作一篇精彩的故事作文需要一定的思路和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写作故事作文的思路和技巧,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一、选择合适的故事主题故事作文的主题是故事的灵魂。
选择一个合适的故事主题是写作故事作文的第一步。
主题应该与读者有共鸣,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能够传递一定的思想或价值观。
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或者虚构一个能够体现人性的故事。
二、塑造鲜明的故事人物一个好的故事离不开鲜明的故事人物。
故事人物是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是读者与故事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在写作故事作文时,要注重塑造故事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通过语言描写和行为表现来展现他们的品质、态度和内心世界。
让读者对故事人物产生情感认同,能够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构建恰当的故事结构故事的结构给予故事发展以合理的线索和逻辑。
一个好的故事结构有助于让故事更加紧凑、有层次感。
通常包括开头、过程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揭示故事背景;过程部分是故事发展的重点,要通过矛盾冲突和起伏的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结尾可以给予读者合适的情感冲击,使故事更具有思考性和深度。
四、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是写作故事作文时必不可少的技巧。
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中的画面和氛围。
注意使用恰当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注意叙事的节奏和语气的变化,这样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注重故事情节的紧凑度和逻辑性故事情节紧凑且逻辑明晰是写作故事作文时不可忽视的要素。
情节的安排要有起伏和高潮,让读者产生悬念和期待。
同时,情节要符合逻辑,避免出现不能自圆其说的错误和矛盾。
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和处理好故事的承接和转折,使读者产生连贯的阅读体验。
六、思考故事的意义和价值每个故事都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
在写作故事作文时,要思考故事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和思考的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 写作:思路要清晰

文章的完整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开头 点题、引出下文
主体 多角度叙述,丰富内容
感悟 点明主旨
(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 今天,我回家晚了的后果一 今天,我回家晚了的后果二 今天,我回家晚了的后果三 ……
我有妙招
第四招
巧用排比段清晰化
习作主体用排比句(首括句) 辅导同学做作业。 帮助好友搞清洁。 排练艺术节节目。 接受班主任训话。 ……
我有妙招
第五招 巧用过渡段清晰化 …… 今天,我回家晚了,还有 另外一个原因(结果) ……
【荒漠——不毛之地的荒原】
重访,仍见牧羊人植树 最后一次见到牧羊人
【绿洲——生机勃勃的沃土】
——时间顺序
为何植树?(荒原无树)——为什么? 怎样植树?(坚持种树)——是什么? 效果如何?(勃勃沃土)——是什么?
——逻辑顺序
请你练一练
1.学生写诗给沈老师。 2.沈老师对学生给他起外号并不生气。 3.沈老师真诚地回答了学生的提问。 4.学生犯错被校长骂,沈老师帮学生解围。
1913年(6月的一天;法国普罗旺斯——荒凉地)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详
1914年(一战爆发)
1918年(入伍五年;战争结束)
1920年(几乎每年都去看植树老人)
1945年(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
时间为序
《植树的牧羊人》主体究竟以啥为序?
1913年,“我”偶遇牧羊人→亲见牧羊人植树 →战后几乎年年
三、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 熟悉的教师吗?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 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 问完成后,以《对________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 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写作时如何构建逻辑严密的思路这些技巧帮你写出清晰有条理的文章

写作时如何构建逻辑严密的思路这些技巧帮你写出清晰有条理的文章在进行写作之前,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清晰有条理的构思,才能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使其有力地传达给读者。
本文将介绍几种帮助你写出逻辑严密思路的技巧。
第一,明确主题思想。
在开始写作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是文章的核心,也是整体思路的基石。
明确自己要传递的信息,并围绕这个信息展开文章的写作。
第二,进行头脑风暴。
在明确了主题思想之后,进行头脑风暴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头脑风暴,可以将各种相关的观点和想法整理出来。
可以尽可能多地写下自己的想法,不用担心是否合适,只要保证将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
第三,分类整理观点。
在完成头脑风暴之后,要进行观点的分类整理。
根据相关性和逻辑关联性,将观点进行分类,并将其进行整理。
这样可以使思路更加清晰,方便后续的写作。
第四,建立思维导图。
在分类整理观点之后,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来帮助构建逻辑严密的思路。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化,更好地把握整体结构。
第五,制定大纲。
在建立了思维导图之后,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来制定大纲。
大纲是整篇文章的骨架,可以使写作过程更加有条不紊。
在制定大纲时,可以按照逻辑关系来组织文章的结构,确保观点之间的衔接流畅。
第六,进行逻辑推理。
在了解了整体结构之后,进行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逻辑推理,可以使文章的思路更加严密,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要注意思维的连贯性,避免出现逻辑漏洞和矛盾。
第七,注重过渡。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注重过渡是非常重要的。
过渡可以使观点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使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
可以通过使用转折词、连接词等手段来实现过渡,使文章的思路更加流畅。
综上所述,构建逻辑严密的思路是写作的基础。
通过明确主题思想,进行头脑风暴,分类整理观点,建立思维导图,制定大纲,进行逻辑推理,注重过渡等技巧,可以帮助你写出清晰有条理的文章。
高中英语2024届高考复习应用文写作练习与讲解0106(共三篇)

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练习与讲解一、演讲稿:世界问候日(浙江强基联盟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联考)为了迎接“世界问候日(World Hello Day)”的到来,你校将举办相关主题的英文演讲比赛。
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参赛,内容包括:1.节日意义;2.发出呼吁。
注意:1.写作词数应为80左右;2.请按如下格式在相应位置作答。
Hello everyone,Thank you!写作注意要点1.基本时态为一般现在时。
2.写作思路:二段论。
第一段写节日的意义(要点1);第二段介绍世界问候日的具体做法并发出呼吁(要点2)。
【参考范文】Hello everyone,November 21 is World Hello Day, which means not only the original prayer for world peace, but also the promotion of mutual trust and friendship in our daily life, as well as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On this sweet and loving day, we can smile to the friends around us and say hello to them; we can make a phone call to our parents and tell them to put on more clothes in cold weather; we can even say hello to strangers. Not only is saying hello a greeting, it also brings our kindness to the world! So let us say hello to the world. Together, individuals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to the world. (120 words)Thank you!【中文翻译】大家好!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它的意义已经不只是最初的祈祷世界和平,同时也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增进互信与友谊,为改善人际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写作思路文章的构思(运思)概述运思是作者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
在文艺创作中,运思又称为构思茅盾说:“生活经验的素材要经过综合、改造、发展这样的一系列的加工,然后成为作品的题材。
这一过程,我们称为‘构思'。
”运思对于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写思维,即用语言文字表现作者的思维活动和结果。
不进行运思,就无法写作;不善于运思,就不善于写作。
所以要写好文章必须做到“意在笔先”、“凝神结想”、“惨淡经营”、“心营意造”。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 (《闲情偶寄》)就是指运思——构思成熟之后才能顺畅地执笔行文。
美国写作教材《写作中的思维训练》认为:“当我们致力于写作构思时,思考的问题最多也最严密,而当我们认识我们思考的基本模式时,我们的写作最流畅也最熟练。
”“我们将把写作和思考看作互相联系、彼此作用和促进大脑活动的过程。
这二者互相紧密地缠结是人类特有的重要活动,正如作家兼教育家卡洛斯•白克所说:‘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
'”初学写作者只有勤于运思,在多思多想中锻炼思维能力,才能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思路与结构概述思路就是作者谋篇布局的思想轨迹。
而结构是思路的归宿,它表现为文章的骨架。
或者说思路是文章的胚胎,结构就是文章得以问世的生命形式。
因为结构现实地存在于具体的文章中,没有结构,文章就无法存在于世。
这是结构和思路的区别。
但从本质上说,思路和结构是合而为一的关系。
虽然在写作中思路的理清就是竭力寻找一种最佳的结构形式,但从思路与结构的存在形态看,二者又是若即若离的关系。
说其“若离”,是因为思路是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结构则是其物化形式,思维活动可以脱离物化形式存在。
说的明白点,就是思路存在于作者的脑海中,结构只存在于具体的文章中。
说其“若即”,是因为在任何文章中,虽然最先映入读者眼帘,为读者所感知的,是文章的结构,但作者的构思,却已悄然隐身其后,寸步不离。
结构是不可能抛弃思路而存在的。
构思(运思)的六个特性进行写作运思要掌握运思的六个特性:一、创新性。
写作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新是写作运思的目标。
古今中外的文章家都强调运思的这个特点。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因此,运思追求的是“脱套去陈”,“见从已出”。
创新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
创新,常常是辛苦的、艰难的,甚至需要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创新性体现在写作的各个环节上,必须在各个环节上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求美性。
运思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写作者对美的追求。
不仅追求内容美,还要追求形式美,并且总是希望自己的文章或作品能绘读者以美的享受。
要使作品达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需要写作者的多方面努力,主要是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立意要既新颖又深刻;结构要有创造性,敢于“标新立异”;语言使用上既符合“约定俗成”的原则,又要进行艰苦的提炼、加工;还要根据文章体裁、读者对象灵活地使用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段,尽可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灵活性。
运思中的思维活动是十分灵敏和活泼的,常常不是线性的、连贯的,而是跳跃的、变化的。
作者沿着某一个思路进行思索,当受到阻塞时,可以继续钻研,冲破障碍;也可以改换方向,从一个新的思路去思索。
在运思中,思维的触角时时伸向四面八方,选择最佳的运思角度,保证思维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
许多著名作家都是由于自觉地把握了运思的灵活性,在写作中就不厌其烦地多次运思以寻求最佳的构思。
四、贯通性。
运思的贯通性是指不论写什么文章,都要使思维的脉络连贯、畅通。
这就是古人论文时强调的“文气”、“文脉”必须贯通,要“首尾一体”。
所谓“文气”,有着两个因素:其一是思路一一内在的逻辑力量,其二是语气――外在的表现形式。
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前人认为,文气的贯通,表现在思路上,就是要合理、有序、连贯、周严;表现在语气上,则是要力求自然、连贯、流畅、通达。
在运思中,一般作者都很重视思路的贯通,而对语气上的问题则较少留意,这是须注意的。
五、综合性。
运思不是以单一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综合活动的过程。
在运思中,直觉、联想、想象、灵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都在积极地活动着,对运思的结果产生着效应和影响。
而且,意识、下意识、记忆、感情也参与其中,发生着积极的作用。
六、个体性。
运思是由作为写作主体的写作者个人所进行的。
任何文章或著作在写作时,其运思都表现出写作者的个人风格,使运思具有个体性的特征。
即使是由几个人合作撰写的文章或著作,在全文或全书的体例、语言、文风等方面有统一的要求、规定,然而在执笔人员对其所分工撰写的部分进行运思时,也是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他的个性。
这是因为,一个写作者的运思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它在集体合作撰写文章或著作时也无法磨灭,而是会表现在运思的过程中。
所谓“文如其人”、“风格即人”,就讲的是运思的个体性。
写作运思的主要方法一、自由运思法。
作者思维活动不受任何预定的路线、目标的限制,而是自由自在地进行,“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从感知开始,作者的思维机制就无拘无束地运行起来,各种思绪和各种记忆中的表象会连翩不断地呈现,既有形象思维在作用,又有抽象思维在活动。
在这种自由运思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都是自然而然地出现的,是像泉水涌出来的,又像溪水流出来的。
文学创作中的意识流,属于自由运思的范畴。
“意识流”这个名称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于1884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斩不断的“流”,而不是片断的衔接,因此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中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识流方法,主要是指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象征等构思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
掌握自由运思的方法,要靠学习、借鉴,要靠自己长期的写作实践,去运用,去体会,由“ 生”而“熟”,由“熟”而“巧”。
二、命题运思法。
命题运思又称为限定运思。
写作训练中,学生作文时经常要进行命题运思。
其方法是,首先对教师的命题及要求进行思考,也即审题,弄清题目的含义、要求的文体和写作的范围;然后根据命题要求选择材料,确定中心,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由于题目是他人定下的,因而作者的思维活动受到了限制,必须朝着规定的写作目标进行运思,并通过运思达到这一目标。
与自由运思相比,作者进行命题运思时不能无限制地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联想、自由定体,然而作者可以在命题的规定性之下充分发挥运思的主动性,仍然能够使运思取得良好的结果。
这是因为他人命题之后并未完全限定作者只能使用某一类材料,确定某一条思路表达某一种思想,写出某一样感情,而是在这些方面都留有广阔的天地,运思的进行还是比较自由的。
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词语,所谓“偶成”就是自由运思写作的,而“赋得”则是定题分韵后再运思的作品。
三、形象运思法。
这是写作运思中的形象思维方法。
这种形象运思法,是一种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思维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它不仅始终不离开生活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形态,而且驰骋着想象、饱和着情感,围绕艺术形象的萌生、发展、成长的过程而进行思维。
其思维的结果,不是以抽象的结论,而是以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来揭示出生活的某些本质或规律。
形象运思法在写作者进行运思的过程中,是与艺术感觉、情绪记忆、联想、想象等交融在一起的。
阿•托尔斯泰说过:“我是通过感受、愿望和意志钩冲动来思维的。
”“我与世界联系在一起,我用我全部心理的和生理的动作,用我的整个存在去对形象的综合与运动作出反应。
形象思维并非与理性无关的,而是和抽象思维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
能否正确地运用形象思维法来进行写作,取决于写作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经历、文学素养及掌握艺术技巧的程度。
初学写作者要通过多练和运用情绪记忆、联想、想象来掌握形象运思法。
四、抽象运思法。
这种运思又称为逻辑思维或理论思维方法。
所谓抽象运思法,不同于感性的直观,它是对于客观事物抽象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的。
抽象运思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者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但它们不是平等发展的,而各有特殊的思维规律。
抽象运思法在议论文、杂文、评论、学术论文写作中经常运用,在文学创作中也同样地存在着。
初学写作者可以通过辩论、演讲、发言、写议论文等,掌握抽象运思的方法。
五、创造运思法。
创造运思法的主要内容是灵感思维或称创造性思维。
进行创造性的写作必须使用创造性思维来进行运思。
钱学森曾说:“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
”他又指出,灵感好像是形象思维扩大到潜意识的结果。
人脑接受外界信息有几种可能性:一种是信息到了人脑之后,经过显意识,就是人对意识到的思维过程进行加工;另一种是人脑的独立的潜意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加工,但人并没有意识到,看来人不光是一个自我,而是好几个自我,这在国外称为“多个自我”。
假如一个很难的问题,在这些潜意识里加工来加工去得到了结果,这时可能与我们的显意识沟通了,一下子得到了答案,这就是所谓“灵感”。
要获得灵感,首先要勤于思维。
柴可夫斯基说过:“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她不爱拜访懒惰者。
”其次要善于用脑。
这里的关键在于作者要选择自己用脑的“最佳时间”,充分发挥大脑的多功能的机制作用,用有意识调动潜意识,从而诱发灵感。
六、想象运思法。
想象运思作为一种运思方法,指的是作者进行回想、联想和想象来处理、加工材料,升华和提炼主题的思维行为。
首先,早已储存在作者头脑深处仓库中的印象,由于外界的刺激或主观的探求,被启发出来,鲜明地浮现于脑际。
这时在头脑中呈现的形象是过去直觉印象的再现,因而称之为回想。
它是形象的记忆,但已不同于一般的记忆。
回想在文学创作构思中十分重要。
在写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时固然需要,写游记、自传、回忆录之类的文章就更离不开视觉印象的回想。
其次,在进行回想时,常常会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有的是接近联想,有的是类似联想,又有的是对比联想,还有的是象征联想,以及推测联想。
比如李白为了写他与汪伦的友情,经过运思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是因友情的深而联想到潭水的深,并用夸张了的深千尺的潭水来作比喻。
其它许多优秀诗词中的比喻,也是联想的结果。
回想和联想中的形象,都是来自作者头脑以外已有的事物,而想象的形象则是作者自己头脑创造的产物。
当然,这想象的形象也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依据的。
对上述运思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不能只凭记忆,重要的还在于实践,要与立意炼意、聚材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润饰修改等结合起来,使之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