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魏丕植

作者简介:魏丕植(1963-),男,四川省盐亭县人,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常务副馆长。

摘要:在阐释国学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学是培育民族主体意识,维系民族精神命脉的根基和纽带,是建设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因子,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继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等观点。并进一步论述了在弘扬国学中,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处理好古今对接的问题,要坚持开放的原则,解决好中外交流的问题,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协调好与市场的关系等。

一、何为国学

“国学”一词,就语词溯源而言,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1]这里的“国学”,乃指国家的最高学府。从汉代的“太学”到科举时代的“国子监”,都可以看作是这一概念的延续和演变。这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作为文化、学术和思想意义上的“国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国学”,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有大师认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

古代学说;也有专家认为它就是“国故”、“国粹”。尽管对其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概括、外延的取舍,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今天的国学是经历了由近代的提出与首创,到现代的再造与“昌盛”,再到“文革”的被摧残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再认识的历史过程后,近十多年来才逐渐趋于明朗化和开放化,对国学的定位才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但至今尚难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化的定义。

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种文化学术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保国保种、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中西文化强烈对比和激烈碰撞的结果。当时,面对“亡国灭学”的严酷现实和“亡国灭种”的严重局势,为抵制“欧化主义”之风盛行,一些有识之士提倡“国学”,倡言“国粹”,“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2]。像邓实等创建的“国学保存会”,出版的《国粹学报》;章太炎等创办的“国学讲习会”,出版的《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等,都是立足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在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发掘为中国近代化所需要的核心价值,以保国保种,振奋民族精神。有鉴于此,我们姑且认为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是基于救亡图存和保国保种之民族大义,而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和阐释的一种学术文化思潮。这时的国学还不能称之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问。

此后,经历了辛亥革命后的蜕变,从“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虽然对国学的批判之音不绝于耳,但国学研究成果实为可嘉,堪称是国学发展中的“昌盛”期。北大的国学门、清华的国学研究所等,皆旨在“融会中外、博通古今”,在充分吸收外来学术文化的同时,欲“寻出中国之魂”,尤试图重铸学术与教育之魂。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都是享有国际盛誉的国学大师。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相继问世,就是其最漂亮的注解。新中国前30年,国学基本上处于边缘、失语的状态。在“文革”浩劫中,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个重灾区,秉承“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3]的理念,国学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国学研究出现了断裂,甚至使几代人失去了对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直至20世纪80年代,面对精神贫困、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的局面,清醒过来、冷静下来、走出藩篱的人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希冀重铸国家的价值支撑与民族的精神灵魂,希望重塑中华文化的崭新形象。于是有了“寻根热”、“文化热”,传统文化的许多问题被尖锐地提了出来,国学研究也随之被提上日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国学可以说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多棱镜,反照出了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多种思潮频领风骚,多重价值彼此制衡的复杂时代。因此,我们认为,当今的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在

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的学术文化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进行研究、阐释、重估和创新的一门学问。

二、国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思想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传统文化为研究和阐释对象的国学,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积淀的核心价值和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道德理念,传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它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一)国学是培育民族主体意识,维系民族精神命脉的根基和纽带。

民族主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对于本民族历史的肯定、文化的自信、信仰的坚定、价值观的认可。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极制衡、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民族主体意识是一个民族保持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根本。近代以来,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内忧外患的交困窘境,一些人把国运的厄难归咎于传统文化思想,怨恨线装书不能抵抗洋枪洋炮;视中国传统文化为落后、保守、封闭的象征,而把西方文明当作精神偶像,视为解救中国危亡的最佳选择,死心塌地地学习西方,主张“全盘西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却视为“糟粕”和“垃圾”,一股脑儿地推向边缘,抛向深渊,于是“打倒孔

家店”、“破四旧”、“批林批孔”甚嚣尘上,几乎“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这一切使民族主体意识几乎丧失殆尽,民族文化自信严重缺失,国家的尊严感、民族归属感、文化的认同感渐行渐远。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近代以来,伴随着国运的兴衰沉浮,一些人把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遭遇帝国主义列强蹂躏的原因,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于是抛弃了既有的传统,丢掉了固有的根本,对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概抹杀,全盘否定,使其遭受了颠覆性的摧残和破坏,造成几代人对自己的传统相当疏离,对自己的文化颇感陌生,不知道孔子、屈原、李白为何许人也。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找不到精神的家园,也就寻不着灵魂的皈依,只能浮游无根,摇摆不定。

经过历史洗礼和时间考验而世代传承下来的国学经典,其实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今天,我们弘扬国学、研究国学,就是要用国学中那深厚的民族主体意识,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民族自信,保持中华民族主体性,增强中华民族自觉性;就是要发挥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搭建起连接华人世界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血脉之桥,增强海峡两岸同胞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民族早日走向复兴。

(二)国学是建设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因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这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精神内涵和思想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儒、道、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其核心都是“和”文化、

“和”艺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倡导人与人相处时坚守“仁”与“和”的准则;佛家文化是解释生死轮回,主张化解,反对矛盾冲突,其实质还是一个“和”字;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合乎规律”等,这更是以“和”为价值追求的体现。由此可见,三大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均是以“和”为中心。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追求“和谐”为其价值取向,以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周易》中的“保合太和”[5],《尚书》中的“协和万邦”[6],《中庸》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育焉”[7],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8],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9],等等。虽然这些有

关“和”的思想是几千年前农耕文明的产物,但它的核心理念和普世价值仍然是今天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石,表达了国学先哲“尚中贵和”的思想。如果我们的“和谐文化”脱离了传统、背叛了经典,

就成了空中楼阁。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和精神的归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所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特有的民族性格,并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记忆,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共有家园。而在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今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保持民族性,充分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返本拓新,不断推陈出新。如果否定传统、割断历史,民族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民族精神家园也无从安置。

(三)国学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0]

而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再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4]。这既是党中央对文化软实力作用高瞻远瞩的认识,也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说明党和国家已从战略高度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纳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当前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现在,如何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硬实力能赢得战争,软实力能赢得和平。经济中国、科技中国、生态中国、和谐中国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中国的强势。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就必须着眼于“文化”。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强盛的精神源泉,也是当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崇尚暴力和战争的民族,故其文化思想和政治主张中虽然没有“软实力”的概念,但却蕴涵着丰富的“软实力”的思想资源。像儒家所倡导的“以理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的仁政思想,道家“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考,等等,莫不如此。而只有将这些优秀思想价值融入人类的本能,成为共同的文化价值,中国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才能真正成为

强国,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如果离开了我们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国学,离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国学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继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有着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的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而一个民族的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没落和覆灭,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一个国家文化的失落,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历史的中断、民族精神和传统的丧失,“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文化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振奋为先导。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11]历史不能割断,文化无法终结。就文化的继承性而言,传统文化是走向新时代的起点,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摇篮,是建设新型先进文化的

重要资源。中华文化复兴必须建立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基础上,切不可将有着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精髓抛弃或冷落。当代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能割裂传统,现代化决不能建立在全盘西化的空中楼阁之上,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之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物

质基础,更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等精神力量,离不开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文明风貌。当今世界,虽然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已成为全球的一致呼声,多元文化并存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依然存在。在与强势文化竞争中,如果放弃了自己固有的传统,言必称“希腊”,行必求“国际接轨”,就意味着丢掉了自己的优势,挖空了自己的心脏,辱没自己的国格。不但不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文化的制高点,掌握主动权,赢得话语权,反而会患上“失语症”、“盲从症”,不知道自己姓“中”还是姓“西”。果真如此,何谈国家振兴、民族复兴!因此,研究经典,重振国学,不仅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应对日趋激烈且多样的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不仅为中华文化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

也为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软实力,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

(五)国学智慧———人类文明进步的宣言书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享受着工业文明所结出的“累累硕果”之时,却也给后人留下了“堆堆毒果”。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精神等多重危机,说明这些毒果已开始释放“毒气”了。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日

益严重,物质和精神的严重失衡,精神危机与精神疾病日益严重,战争与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肆意横行,人性丧尽,兽性大发,精神失调,道德失范,心理失衡,行为失态,权利失控…这一切,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未来,人类文明将向何处发展?拯救的希望在哪里?

我们正在走过的21世纪,是人类文明生死存亡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既存在深重危机又充满希望的世纪。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共同思考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出席大会的智者们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2]而在20世纪早期,西方一些远见卓识之士就在尽力研究中华文化,并提出西方的病,用东方的药来医。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20世纪20年代末,在实地考察了中国后,在《中国之旅》一书中高度评价了中国文明。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种种弊病,进入晚年的汤因比通过反复比较后指出:世界必须走向统一,希望就在中国,就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中[13]。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1922年出版了《中国文化》一书,代表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水平。他认为中国文明的特点则在于“宽容友好”,在于对人生终极目标和意义的洞察上。“道家”哲学使罗索心醉神往,如梦如痴[14]。还有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

[14],日本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14],澳大利亚原资深外交官李瑞智[14]等,都认为21世纪将回到龙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儒家文化的世纪。解决工业社会矛盾问题,最先进的钥匙就是中国的儒家智慧;医治高科技时代社会疾病的正确药方之一就是中国的道家学说。

诚如多位外国学者所言,在人类文明史上,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第一次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仁”,人与禽兽的区别是有仁爱之心。做人最根本的道理是“仁”和“义”,义是仁的外在表现。只有仁者才能称其为合格的人。仁的最低要求是“已所不欲,勿施与人”;高一层要求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最高境界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者的胸怀是“民胞物与”。这与西方“毫无节制的生活最快乐”、“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人对人是狼,他人就是地狱”等把人类推向毁灭性深渊的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于是西方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惊呼:西方文明的路子不能再走下去了。他们在比较了各种文明之后,达成共识:唯有孔子创立的以人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才能拯救人类。

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孔子创立的以人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早熟者”[15]。在2500年前,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都不具备实践这种文化理想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而在今天,儒家文化充当着人类文明进步的

宣言书。

三、国学何去何存

百余年来,国学地位遭贬低、国学价值遭否定、国学意义遭质疑、国学前途遭抹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国学中所蕴含的深邃思想、永恒价值、人文精神、处事之理、做人之道等,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共性,在今天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今天,对于国学的争论仍然不少,分歧依然存在,重振还需努力,复兴尚待时日。

回顾百余年来关于国学问题的争论,主要围绕着两大主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判断;二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价值定位。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要研究国学,重振国学,除了解决好这两个惯有的问题外,还要协调好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关系国学存在价值和发展方向的问题。

(一)运用辩证的方法,处理好古今对接的问题

处理好古今对接,就是要沟通历史与现实的畛域,把握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任何事物包括传统文化都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国学传承到今天,它是历经不同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的历史的产物,自然离不了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同在。我们切不可因其精华而包容糟粕,也不可因其糟粕而丢掉精华,而要用辩证的思维和分析的态度正确对待,从两个方面去整体把握。

目前,已被冷落多年的国学刚刚初露端倪,有人热衷,

有人反对,有人困惑,有人质疑,有人“数典忘祖”恶意抹杀,有人“杞人忧天”善意疑虑,有人“抱残守缺”自我设限。这都不是对待国学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任何一种文化思想体系,其生命力的来源在于与时俱进,在肯定中自我否定,在保留中自我更新,在传承中自我创造。

我们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学进行科学的分析、解构和重建,对于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什么是民族荟萃,什么是残渣余孽,要慎重分析。不要把国学当作是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王权主义的代名词,看作是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绊脚石,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棍子打死;也不要把国学视为人类的救世主,大讲“儒学救国论”,宣扬“国学万能论”,不加取舍,不加批判地供上圣坛。

今天,我们重振国学、研究国学、复兴国学,不是回到过去或守旧复古,而要以充满活力的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当代精神指导国学的研究与发展。要摆脱为整理国故而研究国学的思路,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寻求启迪,不断地进行更新创造,避免陷入单纯复古主义的泥淖。只要我们对国学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其有益的思想价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反本开新,就一定会打开国学研究的一片新天地,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二)坚持开放的原则,解决好中外交流的问题解决好中外交流的问题

解决好中外交流的问题,就是要协调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国学与西学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中、西、马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不同文明的相互激荡、相互补充,实现文化的跨越与对话已成为一大趋势。而任何的闭关自守和盲目排外不但无济于事,而且只会把局面搞得更糟。

罗素曾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的里程碑。”[16]中国文化要想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开辟一片天地,求得一席地位,就不能独居于本国一隅,自绝于世界潮流,而必须突破国界,冲出尘封,走向世界,吸收异质,才能适时发展,不断更新,实现超越。而文化更新的一个主要动力,就是异质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一方面,必须克服文化虚无主义极力夸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从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必须克服一些人所主张的无条件地尊孔读经,倡行复古主义,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先进文化思想的倾向。我们只有以博大的襟怀、坦荡的气魄,把国学置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局之中,使今天的国学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充分汲取和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成分,才能为国学注入新的生机、升华新的境界、开拓新的视野,才能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但我们绝不能照搬照抄,全盘复制西方文化,而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为我所用。只有把西方科学的基因融入中华文化的血液之中,实现“中国化”、“本土化”,才能使之适合中国国情,适应现代化需要,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中国的西学中,马克思主义是主导思想、主流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给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传统国学有了“凤凰涅槃”般的新契机。在新形势下,只有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补充,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变抽象为具体,实现西方文化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发展着

的马克思主义扎根于国学的深厚土壤,汲取国学的丰富养分,熔传统与现代于一炉,集中西于一体,才能保持国学的不竭源动力和恒久生命力。

(三)保持理性的态度,协调好与市场的关系。

与一个世纪以前国学初兴时相比,时下的国学似乎有点“热”了。而这种“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国学虽然不是在市场中诞生的,但却是在市场中成长发展着的。而市场对于国学的发展既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

一方面,市场为国学的复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物力援助。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巨大腾飞和空前繁荣,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精神需求却极度空虚和匮乏。这就需要用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来充实与提升,于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的国学就有了市场需求和“销量”。

第二经济的腾飞与繁荣却也诱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弊病,这也是市场作用力中反作用力的结果。人们的伦理观模糊、价值观错位,亲人之间相互猜忌、朋友之间相互算计、同事之间关系冷漠,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和善、信任、道义,只好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作为最基本的约束,人类所有复杂的情感,全部被压缩在了一张薄纸上面,彼此在上面签字、盖章、生效。这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追求“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的国家与民族来说是大相径庭的。于是人们需要回到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在我们的国学经典中寻回文化家园,确立人生价值,重建精神信仰。

第三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力日益扩大,各国对创造经济奇迹的中国文化土壤投入了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中国在经济上的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17]。这就唤起了国人对

自己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并在国际对话中寻求与实力相媲美的文化辐射力和竞争力,增加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于是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再次被激发,捍卫与提升传统文化的价值近乎成为本能诉求。

另一方面,市场使国学走向了商业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

众所周知,市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讲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学术一旦与经济相挂钩,与利润相关联,就失去了它的本真性、系统性和严肃性。

“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担忧,那就是传统文化一热,迅即被商品化、市场化,这种只问价格不问价值的做法万不可取。”[18]钱文忠教授的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时下,国学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国学,学习国学,这固然是好事。但有人利用人们的这种关注和重视,把国学当成赚取钱财的手段、攫取利润的工具。开设“国学班”,给企业家讲授“国学课”。而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东西是真货色?有多少东西是兑的口水?一些连国学的门还没找到的营销先生,摇身一变成了“国学大师”,还标榜为某些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把“佛”说成是一个“人”字加上一个上下对调美元符号,因此佛是最能赚钱的;一些标榜“易学大师”者把《周易》说成是算卦的工具,装神弄鬼地给房地产老总上“风水课”;有一些人把道教经典说成是祈福和

养生秘笈,把佛教当作超越生死和轮回转世的指路明灯,唆使人们求神问卜、烧香许愿、祈福求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我们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粗暴地装进钱袋,国学、经典则成为文化玩偶。

国学是无价的,但传播国学却是有偿的。不可否认,大众传媒的兴起,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学的生存载体和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在国学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功不可没。但是为片面地追求收视率和点击率,传媒一哄而起,崇尚享乐、追逐时尚、玩味感官,要么把国学吹得神乎其神,以国学的名义兜售假、冒、伪、劣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糟粕;要么就是耍嘴皮子,对国学进行恶搞、曲解,把国学低俗化、庸俗化、娱乐化。如张岂之教授所言:“如果对传播的内容不加规范,国学也可能会沦为一种文化快餐,文化快餐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深度的理性思维,仅仅停留在了表层的视听享受上。长期吃这样的快餐,观众就会营养不良。”[19]

国学知识,要通俗但不能庸俗;国学传播,要市场但不能市场化;国学发展,要大众化但不能快餐化。如果我们一味地追逐利润,讲求利益,就会失去理性,丢掉理智,这对国学的传承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只有坚守根基,才能固守灵魂。今天我们探讨国学,研究国学、复兴国学、重振国学,意在梳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

脉,发掘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找到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母体性、本源性、民族性的文化标志和精神魂魄。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奋斗,共谋发展,共建和谐,共创伟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杨燕.《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

出版社,2010.

[2]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

局,1977:269.

[3]李德顺.实事求是漫谈[J].世纪论评,1997(Z1):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1).[5]余敦康.《周易·乾卦》解读[J].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第6辑,2005(6):24-30.

[6]杨发喜.从“协和万邦”到建设“和谐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方朝晖.儒家修身九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民族魂中国梦作文

民族魂中国梦作文 民族魂梦 十四中学高一(2)班指导老师:蒋勇 “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是要实 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xx 有人说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因为没有梦和敢做梦的人,有人 说人的处世风格是世界上最现实的,比一般的商人还无利不起早。但是 ,在历史上,和人是历来不缺少梦的。从远古到如今,有多少伟人 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为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民族, 他们是具有民族魂的人。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 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杰出科学家,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 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

无闻地奋斗数十 年,为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的“两弹”元勋。邓稼 先出生在最为动荡的时期,我国的国土被他国侵略者,我们的国民惨遭 压迫。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 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走上科学之路。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他 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 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回到祖国怀抱后的 邓稼先被分配到科学院工作。新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 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他 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并迅速成长起来。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

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 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 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1967年,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 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邓稼先在 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 》《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 论》等教材。邓稼先虽然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度负 责任的精神,总是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 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 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完整word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四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下册) 教 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 学期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铸民族魂 圆中国梦

铸民族魂圆中国梦 崇信一中王玉燕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的强大精神动力。 遥想当年,祖国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一边是战争狂人冷气阴森的狞笑,一边是国土沦丧、满目疮痍、血流成河。处处燃烧着战火,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南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进行屠杀,使三十万中国同胞含冤而死……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他们的浴血奋战,铭记他们的聪明与智慧,铭记他们的大公无私,铭记他们的深深爱国情。 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也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根本意义之所在。“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 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2012 年12 月7 日至11 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在现代汉语里,“根”与“魂”是经常用到的两个词,前者比喻事物的本源,后者比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或民族的精神。习近平借 用“根”与“魂”,旨在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它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虽历经朝代更迭、外族入侵而绵延数千年不绝,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例如,在家庭美德方面,强调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在国家方面,强调民族大义,天下为公;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在个人品格方面,强调君子人格,仁者爱人。它不仅哺育了世代中华儿女,而且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甚至全世界。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我们的“根”与“魂”,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这样的自信。当然,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面临着发展困境。近代以降,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华文化的优越感不断被击碎,有识之士开始看到我们的不足,由此“师夷”之风渐开,直到西学蔚然成风。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甚至一度出现了用

“中国梦民族魂——励志诗歌真情朗诵”

“中国梦·民族魂——励志诗歌真情朗诵” 团活动成功举办 --电力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13团支部2013年10月24日晚,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电气化1313团支部成功举办“中国梦·民族魂——励志诗歌真情朗诵”团活动。到场嘉宾有电气化1309班团支书丁丹阳,农电二班班长王枭枭及团支书王琦,电气化1313班文艺委员王若冰,以及各班同学。 在班级的全体女生真情演唱《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之后,正式的朗诵开始了,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了诗歌朗诵的活动中来,饱含深情的表演让同学们感触颇深。有鼓励自己的《相信未来》,有激励朋友的《勉友》,有乐观积极的《热爱生活》,有永不言败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勇往直前的《走向远方》,有甘于奉献的《我不期待回报》,有阳光热情的《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有充满义气的《兄弟勿悲伤》,有领悟生活的《我知道》…… 在朗诵过程中,还有同学们热心准备的歌曲演唱,为朗诵的同学们加油鼓励。 为了活跃气氛,在诗歌朗诵中增加有趣的看点和展示各个不同地方的语言特色,几个来自四川、湖南和东北的四位本班和外班同学集体表演,用方言演绎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再别康桥》,四川妹子的热情,湖南女生的大方,东北男人的豪放,通过这首诗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给同学们带来了欢笑,同时拉近了南北方同学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懂得,只要交流,只要合作,地域不是问题,距离不是障碍,我们永远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也许他们的声音不够高亢,表情不够生动,但是他们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态,让我们动容。也许她们有些腼腆,但是她们仍然勇敢的走上讲台,讲述她的梦想与心声。也许他们有些紧张,但是他们依然努力的克服,向我们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 励志的诗歌,激励了同学们对梦想的追求。中国梦·民族魂,我们将永远铭记心中。 供稿人:电气化1313团支部 团支书田智璇

中国梦民族魂

我的中国梦 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特立独行,他们张扬个性,他们英勇无畏,他们充满阳光。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他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梦-------中国梦----- 我们是新生一代的祖国花朵,渐渐聚焦着人们的视线,正含苞待放。我们是自信能干的代表,我们是心系祖国的优秀少年,我们是拥有远大抱负的新一代,我们自信、自强,懂得担当,相信我们必定会“十年磨一剑,三日破楼兰。横行笔阵里,歌声动山川”。我们心怀中国梦,用信念塑梦;我们心怀中国梦,用行动追梦;我们心怀中国梦,用成功完梦。 中国梦,一个充满激情、充满希翼,多少人为之奋斗追求的梦。突破空间的约束,翱翔历史的长空,我们热血开始沸腾。“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激情燃烧。突破时间的束缚,我的思绪变得飘逸。“宁溘死以流亡矣,余不忍为此态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屈原的言语更是让我们为之震撼。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信念坚定?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是梦,是中国梦。不必说远古的屈原、文天祥,也不必说近代的关天培、林则徐,在21世纪,我们同样有着这样的民族精神,透过“我自横刀向天笑,赤留肝胆两乾坤”的壮语,我们看到了中国梦的伟大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的灵魂,祖国发展的动力。因为心怀中国梦,袁隆平不辞辛苦研制出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周总理发奋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为我国军事奉献,为国争光。古今以来,多少心怀中国梦,为民族的发展奋发图强。

中国梦,是民族的创新,是国家的进步,是我们队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中国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文明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梦,不仅是我的梦,更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高歌中国梦的精神伟大,高歌中国梦的源远流长。祖国,请放心,我们必将带着中国梦,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出我们的青春!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中华文化根》培优课教案_8

《中华文化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能力目标:描述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提升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力量 教学难点:弘扬中华文化 二、教学过程 导入:汉字听写大会 新课: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根 【探究分享一】:《走近中华文化》 视频:《中国记忆》 思考: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哪些内容? 教师归纳: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探究分享二】:以汉字的发展演变为例,探寻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环节一:微课:《朱老师的小课堂》 思考:请你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从时间和内容两个角度思考) 教师归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环节二:【材料分析】近代史上的废除汉字运动 思考:1、当时人们为什么要提出废除汉字? 2、“废除汉字运动”为什么受到广大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强烈反对? 教师归纳: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环节三【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改革

分析:(1)以汉字为标志的中华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2)这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有何启示? 教师归纳:(1)中华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探究分享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材料分析】音频:《五笔字输入法》 思考: 150年来,西方殖民主义者一直以居高临下的视角看待中国和汉字,认为汉字非常落后,不适合现代技术和媒体。同样的情景,为何王永民、王选与钱玄同的态度截然不同?对我们有何启示? 教师归纳: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①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②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视频:文化自信事关民族伟大复兴 思考:文化自信有何意义? 教师归纳: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出示图片】国家彰显文化自信 三、拓展空间:传承中华文化我践行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练习(略) 六、板书设计 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作用 2、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流传至今的原因及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3、增强文化自信 ①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 ②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③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魏丕植 作者简介:魏丕植(1963-),男,四川省盐亭县人,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常务副馆长。 摘要:在阐释国学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学是培育民族主体意识,维系民族精神命脉的根基和纽带,是建设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因子,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继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等观点。并进一步论述了在弘扬国学中,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处理好古今对接的问题,要坚持开放的原则,解决好中外交流的问题,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协调好与市场的关系等。 一、何为国学 “国学”一词,就语词溯源而言,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1]这里的“国学”,乃指国家的最高学府。从汉代的“太学”到科举时代的“国子监”,都可以看作是这一概念的延续和演变。这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作为文化、学术和思想意义上的“国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国学”,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有大师认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

古代学说;也有专家认为它就是“国故”、“国粹”。尽管对其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概括、外延的取舍,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今天的国学是经历了由近代的提出与首创,到现代的再造与“昌盛”,再到“文革”的被摧残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再认识的历史过程后,近十多年来才逐渐趋于明朗化和开放化,对国学的定位才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但至今尚难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化的定义。 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种文化学术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保国保种、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中西文化强烈对比和激烈碰撞的结果。当时,面对“亡国灭学”的严酷现实和“亡国灭种”的严重局势,为抵制“欧化主义”之风盛行,一些有识之士提倡“国学”,倡言“国粹”,“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2]。像邓实等创建的“国学保存会”,出版的《国粹学报》;章太炎等创办的“国学讲习会”,出版的《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等,都是立足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在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发掘为中国近代化所需要的核心价值,以保国保种,振奋民族精神。有鉴于此,我们姑且认为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是基于救亡图存和保国保种之民族大义,而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和阐释的一种学术文化思潮。这时的国学还不能称之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问。

中华文化的根在农耕文化 阅读附答案

中华文化的根在农耕文化阅读附答案 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先民,恐怕和其他地区的许多民族一样有着大略相同的发展路径,先是采集狩猎,再是游牧和畜牧,然后过渡到畜牧和农耕,并且萌芽了手工业。说到根,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很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正是在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有了些闲暇和冥想,在主观思雏发展和客观环境变化的刺激下,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也即灵与肉的关系。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社会,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合作,甚至需要整个部落一起上,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俗语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是对现实与未来之间关系的揭示,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人类的发展历史都证明,人很难成为完全自主的个体。无论从佛教的因缘说还是从我国的儒家学说都可以看出,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上。 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或者说丢失得比较早,后世缺少记录),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个早熟的文化。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与其说中华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文化。因为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我们的农耕文化,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尧舜时起就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流淌着上面流过来的水,再不断注入无数小溪的水,形成浩浩荡荡的大河。中华文化的发展就是如此。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中华文化。好与不好、先进还是落后,不能关起门来说,应该在比较中认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它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作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要求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炎帝文化的研究。炎帝是我们的始祖,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把炙帝为我们开创并定型的农耕不仅仅是种作物、尝百草,更重要的是农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当成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同时,要将研究成果化为最普通、最简单、老少成宜的语言和形式,告诉子孙后代:我们要秉承炎帝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也就是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理念。这有助于我们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选自2016年4月12日《人民日报》,作者许嘉璐,有删改) 6.关于农耕时代与农耕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耕时代出现在采集狩猎、游牧、畜牧时代之后和手工业时代之前,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基本都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路径。 B.农耕时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相比之下,中华民族的农耕时代很长。 C.农耕生活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是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民族魂中国梦征文800字

民族魂中国梦征文800字 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中国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主持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诉说着中国的繁荣昌盛,诉说着中国有有五千多年的辉煌事迹,诉说着我们每个中国人流淌着的中国梦。当中国奥运会、世博会开幕时,我要站在舞台上,介绍着我们中国实力的强大。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的响起,当世界都举目投足于中国时,我们知道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中国梦还在继续,我们的视线还在执着,我还在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着,坚持着。我们默默地献上自己那一份微薄的力量。这是一个梦,一个叫做中国梦! 以下征文是由应届毕业生征文网站为大家整理提供,供大家阅读参考。 因此从入学起我们幼小的心灵就开始树立自己美好的梦想,我的梦想很大,但它很简单,就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教师。在我小小的脑海里总是认为老师是那么的令人尊敬,很令人羡慕,所以我暗暗为自己设立了这样一个梦。慢慢的我长大了,才逐渐地发现教师的职业是那么的琐碎繁忙,而不是那么简单,他们是那样的无私,在岗位上默默工作着,送走了一批批学子,实现了千千万万学生的愿望。是他们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他们赢来了祖国崭新的明天,我梦想着成为一名能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的教师,尽管现在我离教师这个职业还有很远的距离,也许会经历无尽的苦难和风雨,但是我会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因为我相信,只有经历困难,才有冲破阴霾的力量。只有忍受地狱的磨练,才可以实现梦想。

在这一方静土上,有那么多为梦想而拼搏和奋斗的的人,他们把自己的梦想同中国的梦想结合在一起,孰轻孰重,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应该从中借鉴到很多有用的经验,我们就应该把自己的梦想同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中国的梦想结合起来,向一个大的目标去发展,去奋斗。就正如毛泽东用他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文字,以一种豪迈的气概,道出了他的激情和梦想。等等。 篇一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我在观看、品味权利是时所感受到的话语。阅读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

中国人的根与魂培训心得体会

《中国人的根与魂》培训心得体会 《中国人的根与魂》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华文化精粹,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借着海南省国学教育协会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巡讲活动的东风,我校有幸邀请了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海南省国学教育协会专家,海口经济学院国学研究所所长刘兴林教授做客七棵树讲堂,以《中国人的根与魂》为题,畅谈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色。 讲座中,刘兴林教授从民族性和人民性两个角度解读了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色。 刘教授由华夏姓氏文明的起源谈起,在与印度种姓制度的比较中,刘教授表示,印度种姓制度略相当于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当代印度法律取消种姓歧视,但实际上根深蒂固。而华夏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有万余年历史。三代以前姓氏有别,姓区别婚姻,氏区别贵贱。姓氏文明决定了贵贱与时俱进,变化无常。谈及传统礼乐制度,刘教授说,礼乐制度严格区分等级,维持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尊卑关系。用礼区别等级,用乐调节情感,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乐相辅相成,

成为华夏文化的主要精髓,改朝换代,薪火相传。礼仪只是形式,礼义才是本质。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其中“礼”只是外在的形式,并不是内心的修养。他指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外在形式的“礼”,但如果仅仅停留“礼”,那就只是皮毛而已,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华夏文明的民族性是礼仪之邦的源远流长,而人民性是以民为本,本固邦宁。刘教授引用《论语》中的“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和《左传》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指出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引用《国语》中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强调古人对广开言路的重视。 讲座中,刘兴林教授强调,真正的文化是一种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讲座尾声,刘兴林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刘教授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在五

围绕中国梦写一篇作文600字 扬民族魂 筑中国梦

围绕中国梦写一篇作文600字扬民族魂筑中国梦围绕中国梦写一篇作文600字扬民族魂筑中国梦 中华民族是一只浴火凤凰,在历经苦难之后,走向辉煌。靠得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富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周爷爷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源泉。”正是这样的民族大爱,我们才有了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幢幢高楼平地起、中国GDP跃居世界 第二、天眼探空……这桩桩喜事,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改革进程中,我们也经历许多挫折,如: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等等。我们民族都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中,中华民族的儿女正众志成城、手挽手,在习近平主席带领下共同奔赴“小康”路,共筑伟大复兴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习近平爷爷带领下,举国上下正共圆“中国梦”。作为当代的学生,我该怎样守望现在幸福生活、守望未来?习爷爷勉励我们要着眼于自己的发展,认真学习好本领,练好基本功,掌握新知识,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勇于创新的德才兼备的人。孙中山爷爷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我们要追梦,就要先爱国。我们要熟悉民族历史文化,掌握民族精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爱国扎根于灵魂深处。 我们要追梦,就要敢于担当。我们虽小,也是一位小公民,要负起相应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多做好事,弘扬“雷锋精神”。做一个有担当的美德少年。我们要追梦,就要学会坚忍。对于生活学习上的小困难,不要悲观失望,乐观面对,想办法克服,才是战胜困难的法宝。我

们要追梦,就要学会主动学习,锻炼学习能力,学会思考,探索问题。 改革开放的宏伟画卷,一幅幅展现在我们眼前,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创造,未来对我们来说是仙境,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这美好的日子,把我们的热情投入到勤奋学习中去,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自强、阳光的少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圆中国梦。

弘扬传统文化,践行中国梦演讲稿

弘扬传统文化,践行中国梦演讲稿 弘扬传统文化,践行中国梦演讲稿(一) 创建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中华 高一(14)班龙一蝉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旧《创建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中华》。 古朴沧桑,暗香缭绕,这是传统的呼唤。 天堑通途,礼炮声声,这是时代的呐喊。 而今的我们站在传统与现代文汇的路口,目睹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一次次撞碰,我们禁不住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的传统文化又该何去何从呢? 对于传统文化的定义,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传统文化包含着”传”和”统”两方面的内容,传,即传承文化,要去继承祖先们的高尚品德与智慧,”统”,即统一文化,要求将古代与新时候的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时代文明。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例子,请大家试想:那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为何会举世瞩目?那首尽显宋词雅韵的《青花瓷》为何会令人如痴如醉?那借用了《逍遥游》和众多中国古典神话的影片《大鱼海棠》又为何会广受好评?我想,正是因为它们对新技术的应用使人耳目一新,而它们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又令人倍感亲切,是它们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是它们赋予了传统文化崭新的内涵和定义!这些都在启示我们:要想传统文化真正被传承,宏扬和统一就要将其放入大的时代背景中,使之具有时代特色。 当今,世界文化正不断趋向融合,统一,在文化世界的浪潮中,要想建立一个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中华,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我想,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更高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继承着璀灿绚烂的华夏文明,从尧舜的禅让到曾于的任重而道远,从唐诗的绮丽到宋词的飘逸,在近代的昏暗里,”民族魂”那利剑般的目光如闪电刺破黑暗,周恩来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民族魂 中国梦作文

民族魂中国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xx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因为中国没有梦和敢做梦的人,有人说中国人的处世风格是世界上最现实的,比一般的商人还无利不起早。但是,在历史上,中国和中国人是历来不缺少梦的。从远古到如今,有多少伟人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为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民族,他们是具有民族魂的人。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 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杰出科学家,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出生在中国最为动荡的时期,我国的国土被他国侵略者,我们的国民惨遭压迫。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走上科学之路。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他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 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回到祖国怀抱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他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并迅速成长起来。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邓稼先在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三年级(包含千字文加拼音非常好)

悯农其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田家 唐夏夷中 zhú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陶者 北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lín lín)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千字文 tiān dìxuán huánɡyǔzhòu hónɡhuānɡ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rìyuèyínɡzèchén xiùlièzhānɡ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hán lái shǔwǎnɡqiūshōu dōnɡcánɡ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rùn yúchénɡsuìlǜlǚtiáo yánɡ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yún ténɡzhìyǔlùjiéwéi shuānɡ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jīn shēnɡlíshuǐyùchūkūn ɡānɡ 金生丽水玉出崑冈 jiàn hào jùquèzhūchēnɡyèɡuānɡ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ɡuǒzhēn lǐnài cài zhònɡjièjiānɡ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hǎi xián hédàn lín qián yǔxiánɡ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lónɡshīhuǒdìniǎo ɡuān rén huánɡ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shǐzhìwén zìnǎi fúyīshɑnɡ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tuīwèi rànɡɡuóyǒu yútáo tánɡ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diào mín fázuìzhōu fāyān tānɡ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zuòcháo wèn dào chuíɡǒnɡpínɡzhānɡ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ài yùlíshǒu chén fúrónɡqiānɡ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xiáěr yītǐshuài bīn ɡuīwánɡ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mínɡfènɡzài zhúbái jūshíchǎnɡ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huàbèi cǎo mùlài jíwàn fānɡ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ɡài cǐshēn fàsìdàwǔchánɡ

中华魂中国梦演讲稿

中华魂中国梦演讲稿 【中华魂中国梦演讲稿】 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中华民族七千年的灿烂文化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这,就是中华魂。中华魂大到心系民众,为国家强盛做贡献,小到鞠躬尽瘁,默默无闻,坚守岗位,为老人尽一份孝心…… 中华魂,中国梦。中国梦让我们追逐,需要我们努力,把我们每个人的梦溶合在一起,把各种美好品质相加,铸就了中华魂,强盛了中国魂!让我们把梦的种子埋在心中,用满腔热血灌溉,用远大志向照射。中华魂不是一日铸就的,它是13亿人民用自己的梦和爱合力浇铸的,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乃至生命凝聚而成的,是七千多年历史酿造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汲取知识的养料,为强我中华魂,铸就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华魂中国梦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和朋友们: 上午好!我是王XX,一名来自XX区XX小的活泼幸福的男孩子。我的演讲题目是“我的中国梦:让生活充满爱”。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凌辱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

孝是中华文化根

帷幕拉开我登台,登上舞台先行礼;爷爷好,奶奶好,叔叔阿姨老师好!孝是中华文化根,敬是中华文化本;文化是那民族魂,教育文化之生机;国学治要治教育,群书治要救天下;教育理念要正确,戒定真学莫轻视;一门深入长时修,读书千遍其义现;教育目的是什么,是那明心与见性;弟子规与感应篇,还有十善业道经;三根必须牢牢扎,莫要只说不会做;学者必具之善根,三福三学与四弘;五伦五常与四维,六度八德与十愿;学者必备之福德,老实听话与真干;绝学难闻今已闻,舍此因缘真可惜;真诚清静与恭敬,落实身形与言教。 孩子孩子要勤奋,莫到老来方学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一分诚敬一收获,十分诚敬十利益;福慧皆从诚敬来,心无诚敬无所得;俭能胜祸谦受福,心至虚时能受益。

孩子孩子不能夸,一夸就要吃大亏;所做之事本义务,以免增长傲慢心;自信本非夸出来,还须向内求德行;只图咱脚底着实,何必那门厅好看! 孩子孩子要立志,圣贤从小发大愿;舍去财色名食睡,断掉贪嗔痴慢疑;留得真诚与清净,唤醒迷茫梦中人;为咱往圣继绝学,为那万世开太平! 孩子孩子要读经,四书五经十三经;太上清静道德经,还有小乘与大乘;孔孟仁义与忠恕,大乘真诚与慈悲。 旧学旧学并不旧,部部都是圣贤做;用那旧心观乱世,留予后人破迷茫;乱世应当要避邪,众人皆迷我不迷;今人却说去糟粕,试问真有糟与粕?有!阁下不懂是糟粕。

色难色难色真难,会看脸色有眼色; 爸妈咳嗽端杯水,爸妈忙时搭把手; 爸妈累时捶捶背,爸妈疲时揉揉腿; 爷爷走路不利索,我来当他小拐棍; 奶奶弯腰很吃力,我来做她小助手。 爸妈莫要溺爱我,家教之严出贵子; 我是家中小主人,擦桌扫地我来干; 洗衣做饭我不会,爸爸妈妈教教我; 搬柴运水皆是道,粗茶淡饭皆修行; 从小自立与自强,长大顶天又立地! 天地归仁能立人,真诚为人能扶人; 慈悲忍让能胜人,三界通达能帮人; 阴阳协调能做人,违逆伦常不是人。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早感恩,晚忏悔;改毛病,去脾气; 不怨人,不生气;找好出,认不是! 叮叮叮,咚咚咚,时间到,刚刚好! 莫要听听就罢了,觉知此事要!躬!行!此致!敬-礼-!

“国人灵魂”与鲁迅作品

“国人灵魂”与鲁迅作品 摘要: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中华的民族精神就深深地根植于这五千年的文化之中。鲁迅,积其一生之力,用其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和仁爱的心胸,铸国人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灵魂。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的自卑、自负和自甘堕落。 关键词:鲁迅,文学作品,国民性,历史意义,现实思考。 一、鲁迅作品产生的背景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他以那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和仁爱的心胸,无情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鲁迅在1898年离开家乡,先后进入南京水师学堂,铁路矿务学堂学习。他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新知识的书,对外国侵略者入侵中国十分痛恨,对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也产生了不满。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他认为新医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中国人体质差,学医可以救死扶伤,于是便到仙台学医。1905年的秋天,当时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打仗不久,学校放映了时事片。在一次放映的时事片中,出现了这样的镜头:一群日本兵抓住一个中国人,将他五花大绑地押赴刑场,而旁边有一群中国人在围观,他们的神情是如此麻木,但他们的身体看上去是很强壮,在场的外国学生发出一阵欢呼。顿时,一种愤怒、悲痛、屈辱的情感紧紧抓住了鲁迅的心。他领悟到:“医学救国”是行不通的,再高明的医师也只能医治同胞的肉体,而无法医治同胞的灵魂;只有振奋中国国民的精神,唤醒沉睡的国民才是当务之急。所以,当时鲁迅决定放弃医学,转向文学。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用白话文写的小说——《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创作了《孔乙己》、《风波》、《臆见小事》、《故乡》、《阿Q正传》等。鲁迅写的杂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像一颗颗光辉夺目的明珠,深受人民喜爱。鲁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文学创作为武器进行“文学革命”的文学家,他在所有的作品中都对中国黑暗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清醒的战斗精神唤醒了无数中国人,被后人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二、鲁迅作品中折射出的国民性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

第一个观点:文化是城市之根,城市与文化血脉相通,骨肉相连。 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文化。 文化是什么呢?对于文化的解释,林林总总,恐怕不下百种。我的解释是,所谓文化,就是 一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而产生的共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城市文化,就是一个城市地域范围内千千万万人群多年一起生活所形成的共同的审美观和价 值观。 北京有京城的城市文化,上海有沪上的城市文化,成都有蓉城的城市文化,昆明有春城的城 市文化…… 一个城市,几代、几十代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同喝一井水,共吃一锅饭,呼吸与共,冷暖相通,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处世习惯乃至饮食习惯等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形成一种表面看起来似乎无影无踪,但仔细琢磨却有着若干明显特点的城市文化。比如,北京的皇城文化。京城市民,非常关心时事政治,动辄就是国际形势如何如何,国内 形势如何如何,过去如何,现在如何,将来如何……哪怕街头一出租司机,与乘客聊起天来,也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有着非常强烈的参与感和政治意识。 比如,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市民,也一样喜欢放眼世界、纵横神州,但是,他们的视角更 多地是着眼于生活、着眼于商业、着眼于市场,以及各种实实在在的机会。他们通常考虑的 是人与社会的灵活相处、互不侵犯和兼容并包,正因此,上海城市文化中随时透露出一种处 世的精明练达和商业社会的契约精神。 成都人的安逸与知足,昆明人的朴实与本分……只要深入下去,呆上十天半月,你一定会在 某一城市嗅出一种其他城市没有的独特味道。 这,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标志,文化是城市之根,是它的血脉之源。对于城市文化,我们应该珍惜它、培育它,使之更加清晰、明白,更有特点、更有韵味,并且,还要让其发扬光大,让这个城市的市民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而不是相反,抹杀它,弱化它,同化它,像时下一些城市的现代建筑那样,一味摹仿、统统 照搬,失去了自己本来的面貌和性格,搞成了百城一格、千街一面,毫无特点而难以区分。 城市没有了根,没有了特点,该是多么枯燥,多么无趣,甚至,多么可悲。 第二个观点,文化是城市之魂,文化产业是城市的亮点和核心竞争力。 北京有京剧,上海有沪剧,西安有秦腔,太原有晋剧……毫无疑问,这就是城市文化,也是 城市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 但是,文化产业,远远不止于此。 总体说来,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两大部分。 传统文化产业是根植于这个城市的历史,千百年来历经时间洗礼而保留下来的文化。发展城 市文化产业,首先应该对这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作一梳理,去伪存真,汰劣留良,然后,加大 政府支持力度,使其发扬光大。 新兴文化产业,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信息化时代起步以来,这个城市有意无意生长发育 起来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的文化业态。 贵州贵阳,本是一个比较偏远的西南小城,但近年来网络数字经济如火如荼,网络文化产业 已经俨然成为贵阳乃至贵州全省的新兴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