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我家门前的海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设计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沿海地区的地理特点及海洋资源;(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家门前的海;(2)学会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提高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家门前的海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海洋资源;(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3)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珍惜资源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家门前的海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海洋资源的深入了解;(2)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门前的海,了解其地理位置、特点及海洋资源;2. 调查法:让学生调查家门前的海周边的环境、人类活动等;3. 访问法:让学生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家门前的海的看法和保护意识;4.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家门前的海的特点、价值及保护措施。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家门前的海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2. 学生准备:观察家门前的海,记录下其地理位置、特点及海洋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家门前的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家门前的海的发现。
2. 探究家门前的海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海洋资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家门前的海的地理位置、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使用和保护。
3. 调查和访问:(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家门前的海周边的环境、人类活动等;(2)学生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家门前的海的看法和保护意识。
4. 总结和展示:(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门前的海的特点、价值及保护措施;(2)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和访问成果。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海洋、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家门前的海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家门前的海【教学预设】【教材分析】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家门前的海》,主要介绍了作者家门口的大海,以及作者与家人一起唱歌、跳舞、玩耍的愉快场景。
本文语言贴近孩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中重难点的句子、生词、成语。
(2)理解课文大意,描述海边的景色、人物形象、感受等。
2.能力目标(1)提高对语言的感知、感受、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文字组织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2)让学生感受到海洋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的探索、创造兴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描述自然风景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及文字组织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导学】1.导入活动1)展示今天的课堂主题——《家门前的海》。
2)老师询问学生:你们去过哪些海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会做什么?3)让学生展示一些自己绘制的海边景色画。
2.说课本课通过描述海边景色,介绍了作者家门口的大海,以及作者与家人一起唱歌、跳舞、玩耍的愉快场景。
文字清新,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教学内容依据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课堂中体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语言综合能力。
【核心授课】1.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先讲解生词:椰子、簸箕、礁石等。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针对生词让学生组织语言讲述涉及到的知识。
2.学生阅读课文,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1)课文讲述了哪个故事?(2)文中描述的海滩风景如何?(3)作者和家人在海边做了什么?(4)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描述海边的景物:(1)海浪冲浪,声声清越、波涛汹涌,海水清澈透明?(2)礁石奇特,如刀刻般。
(3)椰林摇曳,棕榈树拍打着海风出奇的韵律感。
(4)有沙滩、小贝壳、海螺等。
4.试着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海滩,让学生通过发言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经验。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的美丽与神秘,体会作者对海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来展现海的特点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的美丽与神秘。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对海的情感。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描绘大自然。
三、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海的魅力。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大海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大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海的壮阔和美丽。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精读课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他家门前的海的?(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语句,感受海的美丽与神秘。
比如:“蓝色的雾,蓝色的风,蓝色的潮声……我家门前的海,像一面光明锃亮的大玻璃镜,映着天,天变蓝了;映着云,云变蓝了;映着鸟,鸟变蓝了。
”通过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海的蓝色和清澈。
(4)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体会情感(1)提问:作者通过描写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抒情语句中体会作者对海的热爱之情。
5、写作手法学习(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如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S版5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我家门前的海

10*我家门前的海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预习课文1课时一、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画出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
2.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3.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
二、自主解疑,交流收获1.学生互相答疑解疑;交流自己自主解决的问题。
提示: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2.交流:你自主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通过查字典,联系句子猜出词的意思;通过想象,加深对语言的感悟;查资料弄明白……3.梳理没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说“海浑身颤动……”“追逐应接不暇的目光和飞驰的好奇心。
”是什么意思?等等。
老师指导学生好好研究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出示:在渔家孩子的眼里,大海像________,像________,像________。
三、自主研读课文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海是多变的脸、牧场和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师生接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最喜欢什么状态下的海?为什么?点生自由谈。
在作者的情感中,大海的每一张脸,他都喜欢。
从下文中找找答案。
生:作者喜欢有丰富感情的大海,在他的眼里,大海像父母亲一样亲切。
3.问问答答,真正读懂“牧场”这部分内容。
出示同学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一解决:(1)“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指什么?结合“牧场”的真正所指去想,此处的“牧场“是大海,那海水就是望不透的绿草,那浪花就是开不败的白花。
(2)为什么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冀?”联系上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去想,海里的资源丰富,人们圈起来海水养殖场更是珍品无数,贻贝、扇贝、盘大鲍、蛤蜊等等水产品会为渔家带来经济效益,使渔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4.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在“画”这一部分中表达的情感。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家门前的大海,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2. 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了解海的特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家门前的海的特点:广阔、波涛、海鲜等。
2. 观察海里的生物:鱼、虾、蟹、海藻等。
3. 体验海洋生态:沙滩、海浪、海洋气候等。
4. 培养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自己家门前海的特点和海洋生物。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海洋生物标本等。
2. 材料:画纸、彩笔、泥巴等。
3. 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谈谈自己家门前的海,引导幼儿关注海洋环境。
2. 观察与体验:播放视频,让幼儿观察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感受大海的广阔和美丽。
3. 讲解与互动:教师讲解海洋生物的特点,与幼儿互动,回答幼儿的问题。
4. 创作与表达:让幼儿用彩笔、泥巴等材料,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观察家门前海的变化,记录下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带幼儿到海边实地观察和体验,加深对海洋的了解。
2. 与当地海洋生物馆合作,开展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观学习。
3.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提高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海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海洋知识的表现和分享情况。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和感受。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设计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以及大海的美,体会作者对海的爱。
2.了解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理解省略号和冒号的作用。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
4.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无限深情与无比热爱。
教学重点:重点是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作者与大海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问题导入。
板书课题,质疑:“我”是谁?“我家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学生浏览课文,回答:渔家孩子在海岛从课文中……通过谈话交流导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把带有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默读课文,思考:想想我眼中的海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写上批注。
2.找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反复读。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为什么说大海是多变的脸?作者怎样描写?你喜欢怎样的脸?作者喜欢怎样的脸?明白课文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形象写出海的多变,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朗读,男女生分读。
通过重点朗读,感受语言美。
“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百花”指什么?结合“牧场”真正所指去想。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为什么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冀。
”联系上文第二自然段去想,海里资源丰富,人民圈起海水养殖,各种水产品给渔家人带来经济效益,使渔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有感情朗读“牧场”部分,认识海产资源,了解海的富饶。
3.为什么说大海像画,画里有什么?作者有什么理想?有这样的理想说明什么?放声朗读“画”部分。
感受画面美,语言美。
四、总结全文,赏读好词佳句大海是美丽的,人与海的关系密切,我们应该热爱它保护它,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世界更加美丽。
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多变的脸——丰富感情我家门前的海海上牧场——明日希冀热爱大海延伸的画——愈来愈美。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家门前的海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家门前的海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写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描写海的特点与景色。
2.掌握运用句式和段落描写整个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细节和运用形容词描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写作时连贯性和语言流利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课件PPT。
2.学生准备:学生文具。
教学过程引入(15分钟)1.通过问答或观看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或了解海的特点和魅力。
2.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见过海吗?它给你们的印象是什么?3.教师呈现标题:“我家门前的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导学(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故事《我家门前的海》。
2.教师边读边解释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通过提问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故事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发现海的?–小男孩在海边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形容词描述一下小男孩看到的景色吗?拓展(25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运用形容词描述故事中小男孩所看到的景色,并列举出自己喜欢的形容词。
2.学生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正。
3.教师展示PPT,让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并描述,引发学生对海的进一步思考。
4.学生个人或小组写作练习:–描述自己家门前的海,运用所学的形容词和句式。
–写一篇小故事,以海为背景,表达个人的思考和感受。
总结(10分钟)1.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相互评价和指导。
2.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使用形容词和句式描写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心感受,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课后作业1.完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课本上的相关练习或作业。
2.撰写一篇关于大海的文章,运用所学的形容词和句式。
3.准备演讲稿,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海的特点和景色。
【教育专用】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我家门前的海公开课教案 语文S版

我家门前的海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难点: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芭、藻、硕、驰、骏、愈”7个生字。
2.初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认准生字,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部分难理解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画出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
2.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提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要多读几遍,长句在读时要停顿得当,把握好节奏。
3.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二、再读课文,自主解疑1.点拨:刚才老师巡视中,发现同学们读书非常用心,积极思考,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大都不必等老师讲,只要你有耐心,反复读文,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一定能自主解决。
2.学生自主解疑提示: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三、交流解疑收获师:你自主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生:我通过查字典,了解到“姗姗”一词的意思是“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师:除了查字典、词典,还有什么方法理解生疏的词语含义?生:我是联系句子猜出“惺忪”这个词的意思的。
“……像是刚睡醒还没睁开惺忪眼睛的脸。
”我想,“惺忪”指的是人刚睡醒时,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的。
师:你真聪明。
生:“岛上人,都是画中人。
岛上人,又都是画师。
”这句话我开始不明白,后来,我就一边读一边想象,觉得“我”眼前的这幅图是动态的,它反映的是岛上人生活的一幅大画。
岛上人做什么,画上就有什么,所以说,岛上人,既是画中人,又是画师。
师:你真了不起,通过想象,你对语言的感悟就丰富和深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我家门前的海
【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这篇《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我家门前的海》是为大家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 ___是这些样子的;体会 ___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
教学重点: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 ___是这些样子的;体会 ___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
2、初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认准生字,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部分难理解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画出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
(羞怯、海藻、飞驰、骏马、愈来愈美) 2、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提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要多读几遍,长句在读时要停顿得当,把握好节奏。
3、
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二、再读课文,自主解疑
1、点拨:刚才老师巡视中,发现同学们读书非常用心,积极思考,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大都不必等老师讲,只要你有耐心,反复读文,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一定能自主解决。
2、学生自主解疑提示: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三、交流解疑收获师:你自主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生:我通过,了解到“姗姗”一词的意思是“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师:除了、词典,还有什么方法理解生疏的词语含义?生:我是 ___句子猜出“惺忪”这个词的意思的。
“……像是刚睡醒还没睁开惺忪眼睛的脸。
”我想,“惺忪”指的是人刚睡醒时,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的。
师:你真聪明。
生:“岛上人,都是画中人。
岛上人,又都是画师。
”这句话我开始不明白,后来,我就一边读一边想象,觉得“我”眼前的这幅图是动态的,它反映的是岛上人生活的一幅大画。
岛上人做什么,画上就有什么,所以说,岛上人,既是画中人,又是画师。
师:你真了不起,通过想象,你对语言的感悟就丰富和深刻了。
生:受他的启发,我虽然没见过“琉璃浮漂”,但根据他名字中的这几个字展开想象,我也好像看见一样,它浮在海面,是光滑透亮的。
师:为了了解得更准确,下课后,我们还可以———生:查资料!四、作业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 ___是这些样子的;体会 ___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 ___上下文,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 ___是这些样子的;体会 ___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由疑导入师:上节课,我看了看同学们没有解决掉的问题,如: ___说“海浑身颤动……”“追逐应接不暇的目光和飞驰的好奇的心。
”是什么意思?等等。
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师建议同学们好好研究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想想本文用的最多的写法是什么?生;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师:好,认识到这一点,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把本文三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吗?出示:在渔家孩子的眼里,大海像__________,像
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研读课文学习建议:默读课文,想一想: ___怎样写出海是多变的脸、牧场和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 ___怎样的情感?三、交流阅读体会 1、师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___冒号的用法。
师:(读)人们都说渔家孩子有着海一般晶莹的生命:生:(接读)心,装着海;眼,流动着海;笑,就是海的声韵…… 2、说说读读“多变的脸”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所得。
生: ___运用拟人、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海的多变。
师:你最喜欢什么状态下的海,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
(各自选取喜欢的语句,开始诵读。
)师:在 ___的情感中,大海的多次变脸,他都喜欢。
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出示: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
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
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脸。
追问: ___?从下文中找找答案。
生: ___喜欢有丰富感情的大海,在他的眼里,大海像父母亲一样亲切。
3、问问答答,真正读懂“牧场”这部分内容。
出示同学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一解决:(1)“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指什么?结合“牧场”的真正所指去想,此处的“牧场“是大海,那海水就是望不透的绿草,那浪花就是开不败的白花。
(2) ___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翼? ___上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去想,海里的资源丰富,人们圈起来海水养殖场更是珍品无数,贻贝、扇贝、盘大鲍、蛤蜊等等水产品会为渔家带来经济效益,使渔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4、读中想象,体会 ___在“画”这一部分中表达的情感。
读读这部分文字,说说你脑海中想象出的画面。
(指名若干个学生依次说)小结:这那是一幅画,真真正正的是一副动态的画册呀。
新奇的我们爱看,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画中人——“我”更是看不够。
放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把 ___的憧憬读出来。
想像一下, ___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四、回归整体,赏读积累语言再读全文,用笔画出你欣赏的语句,好好地再读一读。
五、作业读读“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并继续从文中采集好词,写在后面的白框中。
六、板书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