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微生物接种技术
(完整版)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1 目的1.1学习掌握微生物的几种接种技术1.2 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2 实验说明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
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无论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纯化或鉴定以及有关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研究都必须进行接种。
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如操作不慎引起污染,则实验结果就不可靠,影响下一步工作的进行。
3 实验器材3.1 器械和用品酒精灯,玻璃铅笔,火柴,试管架、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滴管、移液管、三角型接种棒等接种工具。
3.2 菌种和培养基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培养基:普通琼脂斜面和平板,营养肉汤,普通琼脂高层(直立柱)。
4 实验流程斜面接种法→液体接种法→固体接种法→穿刺接种法。
5 操作步骤5.1 斜面接种法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接种纯菌,使其增殖后用以鉴定或保存菌种。
通常先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或挑取斜面,肉汤中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
操作应在无菌室、接种柜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先点燃酒精灯。
将菌种斜面培养基(简称菌种管)与待接种的新鲜斜面培养基(简称接种管)持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之间,菌种管在前,接种管在后,斜面向上管口对齐,应斜持试管呈45~0度角,并能清楚地看到两个试管的斜面,注意不要持成水平,以免管底凝集水浸湿培养基表面。
以右手在火焰旁转动两管棉塞,使其松动,以便接种时易于取出。
右手持接种环柄,将接种环垂直放在火焰上灼烧。
镍铬丝部分(环和丝)必须烧红,以达到灭菌目的,然后将除手柄部分的金属杆全用火焰灼烧一遍,尤其是接镍铬丝的螺口部分,要彻底灼烧以免灭菌不彻底。
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之间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拨出试管棉塞,将试管口在火焰上通过,以杀灭可能沾污的微生物。
实验3-微生物接种技术

实验三微生物接种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菌操作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的重要性。
2、掌握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
3、掌握微生物微生物扩大繁殖的基本方法。
4、认识微生物接种工具二、实验原理微生物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由于实验目的、培养基种类及容器等不同,所用接种方法不同,如斜面接种、液体接种、固体接种和穿刺接种等,以获得生长良好的纯种微生物。
为此,接种必须在一个无杂菌污染的环境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同时,因接种方法的不同,常采用不同的接种工具,如接种针、接种环、移液管和玻璃刮铲等。
三、实验器材主要仪器及设备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振荡器、接种针、接种环、接种钩、接种铲,试管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基平板、三角瓶液体培养基,PDA平板及斜面,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斜面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试管半固体培养基。
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青霉(Penicillium sp.)、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放线菌等。
四、操作步骤(一)斜面接种技术具体操作如下:1、贴标签接种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注明菌名、接种日期、接种人姓名等。
贴在距试管口径2-3厘米的位置。
2、点燃酒精灯。
3、接种用接种环将菌种移接到贴好标签的试管斜面上。
无菌操作程序简述如下:⑴手持试管将菌种和用于接种的斜面两支试管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握在左手中、使中指位于两试管之间。
斜面向上,并使它们位于水平位置(图a)。
⑵旋松棉塞先用右手将棉塞旋松,以便接种时易于拔出。
⑶取接种环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的其余部分,均用火烧过灭菌。
⑷拔棉塞用右手的无名指、小指和手掌边先后拔出试管的棉塞,然后让试管口缓缓过火灭菌(切勿烧得过烫),如图b、c所示。
⑸环冷却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先使环接触没有长菌的培养基部分,使其冷却。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二)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挑取菌种(针必须挺直),自培养基的 中心垂直地刺入半固体培养基中,直至接近管底, 但不要穿透,然后沿原穿刺线将针拔出,塞上试管 塞,烧灼接种针。
五、实验结果 1、待接种菌种培养长出后,看划线是否标准 2、观察穿刺接种生长状态 六、思考题 1、什么是无菌操作 2、接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实验七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一、实验目的熟悉微生物的无菌接种技术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接种是将一种微生物移接到另一灭过菌 的新鲜培养基中,使其繁殖生长的过程。
方法有:斜面接种、液体接种、平板接种、穿 刺接种等。
无菌操作:培养基灭菌后,用灭过菌的无菌工 具将含菌材料接种于灭菌培养基上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Ec) 2、培养基: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
4、右手拿接种环通过火焰烧灼灭菌,在火焰边用 右手的手掌边缘和小指/小指和无名指分别夹持 试管帽,将其取出,并迅速烧灼管口。
5、将灭菌的接种环伸入菌种试管内,先将环接触试 管 内壁或未长菌的培养基,达到冷却的目的,然后再 挑取少许菌苔。将接种环退出菌种试管,迅速伸入 待接种的斜面试管,用环在斜面上自试管底部向上 端轻轻地划直线,勿将培养基划破,也不要使环接 触管壁或管口。
牛肉膏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 3、器材: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
四、操作步骤
(一)斜面接种
1、在斜面试管上,用记号笔写上 将接种的菌名、日期和接种者;
2、点燃煤气灯;
3、将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 管,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无 名指握在左手中,并将中指夹在 两试管之间,使斜面向上,成水 平状态,在火焰边用右手松动试 管塞,以利于接种时拔出。
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及接种技术

实验用品
实验用品如培养基、试剂 、玻璃器皿等应经过严格 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
无菌操作原则与规范
操作前准备
实验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戴好口罩和帽子,修剪指 甲并洗净双手。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无菌状态 是否良好。
操作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将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 内。对实验用品进行清洗和灭菌处理,确保下次实验的无 菌环境。
生长曲线测定
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了解其生长速度、延滞期、对 数生长期、稳定期等生长特点 。
代谢产物检测
检测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特定物 质,如酶、酸、气体等,以判
断其生长情况和代谢活性。
05
无菌操作在科研实验 中应用举例
遗传学实验:基因转化和表达分析
基因转化
在遗传学研究中,无菌操作是基因转化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无菌操作,可以将 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中,实现基因的转移和整合。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
无菌操作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也非常重要。通过无菌操作,可以研究环境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相互作用等方 面,揭示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态功能和水平,确保实验准确性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 穿戴实验服、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无菌器材等,以避免实 验过程中的污染。
注意事项
接种针需灼烧灭菌,避免污染;划线时力度要均匀,避免划 破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操作步骤
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沾取少量菌 液,在液体培养基中轻轻搅动,使菌 液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
注意事项
接种环需灼烧灭菌,避免污染;搅动 时要轻柔,避免产生气泡。
其他特殊无菌操作方法
穿刺接种法
用接种针沾取少量菌液,穿刺到半固体培养基内部,适用于厌氧菌 等需要特殊环境的微生物培养。
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及接种技术

无菌环境的要求与保持
2、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是为实验室工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的设施,以 保护实验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外部环境提供某些程 度的保护以防污染并保护操作者。
原理:超净工作台的洁净环境是在特定的空间内,洁净空 气(进滤空气)按设定的方向流动而形成的。以气流方向来分, 现有的超净工作台可分为垂直式,由内向外式以及侧向式。
பைடு நூலகம்
垂直流超净工作台
垂直流超净工作台 水平流超净工作台
无菌环境的要求与保持
超净台的使用与维护
风速保持在0.32-0.48米/秒 使用前打开紫外灯照射40~60min 开启超净工作台工作电源,关闭紫外灯,并用75%的酒精或0.5%过氧乙
酸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 使用中,有机玻璃罩受到污染,严禁用酒精棉球擦拭,请用含水棉布檫拭; 请保持超净台整洁、干燥,不要堆积杂物; 使用完毕,关闭煤气开关或酒精灯; 使用完毕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关闭工作电源,重新开启紫外灯照
• 与斜面法基本一致,只是在将接种环送入液体培养基时使 环在液体与管壁接触的地方轻轻磨擦,使菌体分散,塞上棉 塞再轻轻摇匀。 • 如果菌种是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时,一般用移液管或滴管 接种
2、常用的接种方法
※ 斜面接种
1) 标记:接种前在试管上注明菌名、接种日期、接种人姓名 2) 点燃酒精灯。 3) 接种: (1)手持试管 将菌种管和待接斜面管用大姆指和其他四指握
在左手中,中指位于两管之间。斜面向上,尽量放平。 (2)旋松管塞 (3)接种环灼烧灭菌
※ 斜面接种
(4)拔管塞: 用右手的无 名指、小指和手掌边先后 取下菌种管和待接试管的 管塞,让试管口缓缓过火 灭菌(切勿烧得过烫)
细菌接种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细菌接种实验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接种,我们可以研究细菌的生长、代谢、形态和生理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细菌接种技术,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了解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为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建立无菌观念。
2. 熟悉细菌的接种、分离培养方法和接种环的制作方法。
3. 观察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了解细菌的生理特性。
4. 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技能。
三、实验方法1. 准备培养基:本实验选用三种培养基,分别为琼脂培养基、含有抗生素的琼脂培养基和富含糖分的琼脂培养基。
2. 细菌接种: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和穿刺接种法进行细菌接种。
3. 观察与记录:观察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平板划线分离法:通过连续划线接种,将混合菌分离成单菌落。
观察发现,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各异,表明分离效果良好。
2. 斜面接种法:用接种环取单个菌落,从培养基斜面底部向上划一条直线,然后从底部向上作连续曲线划线。
观察到菌落生长均匀,斜面顶端菌落较密集。
3.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用接种环取菌少许,在试管内壁与液面交接处的管壁上轻轻研磨,使细菌混合于培养液中。
观察到菌液均匀,无沉淀物。
4. 穿刺接种法:用接种针取细菌少许,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央,平行于管壁垂直刺入,接近管底但不可接触管底,然后接种针沿原路退出。
观察到菌落生长良好,无细菌扩散。
五、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通过学习细菌接种技术,了解了不同接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观察了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为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实验操作中的不足,如接种环消毒不彻底、培养基制备不规范等,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改进方向。
实验五 微生物的接种、分离与培养技术

合不紧密,用接种针容易挑起
,多数表面较光滑、湿润、较
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色
泽多样。
细菌菌落特征:剖面图
细菌菌落特征:常见的平面正面图
吸管或吸嘴;如果只取少量而且勿需定量也可用接种
环,视实验目的而定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
菌等营养琼脂斜面
Hale Waihona Puke 培养基:肉汤营养琼脂斜面、肉汤营养液体
培养基
仪器和其它用品:接种环、酒精灯、无
菌玻璃吸管等
图1 接种和分离工具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刀
实验五
微生物的接种、分离
与培养技术
一、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从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转
接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技术 明确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二、基本原理
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在微生物的转
接过程中,一般在火焰旁进行,并用火焰直接灼烧接 种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但一定要保证其冷却后方 可进行转接,以免烫死微生物。 如果是转接液体培养物,则用预先已灭菌的玻璃
四、操作步骤
火焰旁打开培养物试管帽 火焰旁挑菌落
火焰旁接种
空白组 静置培养
斜面接种时的无菌操作
(1)接种灭菌 (2)开启棉塞 (3)管口灭菌 (4)挑起菌苔 (5)接种 (6)塞好棉塞
斜面接种法及接种后菌落生长示意图
接种后菌落生长示意图菌苔(lawn)
细菌菌落的特征
一般都较小,菌落与培养基结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首先,最常见的接种方法之一是平板接种。
平板接种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富有营养物质的平板培养基表面上,通过均匀涂抹的方式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培养基表面。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微生物营养需求较高的情况,可以有效地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在进行平板接种时,需要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外界的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其次,液体接种是另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液体接种适用于对微生物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的情况,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实验条件。
在液体接种时,需要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通过摇床或培养箱等设备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模拟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对于一些特殊微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是斜面接种。
斜面接种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斜面上,通过均匀涂抹的方式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斜面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微生物的形态和生长特性有一定要求的情况,可以更好地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
在进行斜面接种时,需要注意斜面的倾斜角度和培养基的均匀涂抹,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上述常见的接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接种方法,如深层接种、滴定接种等,它们适用于特定的研究需要,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总的来说,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包括平板接种、液体接种、斜面接种等多种形式,科研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
在进行接种时,需要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外界的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接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微生物的研究和实验,为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微生物接种技术
一、目的:
学习微生物工作的基本接种方法,建立纯培养技术中的“无菌”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原理:
所谓接种就是将一定量的纯种微生物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移到另一已灭菌,并适宜于该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本实验要求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一般是在无菌操作台或在实验室内火焰旁进行。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培养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接种工具和接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
斜面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平板培养基、记号笔、酒精灯、接种针、消毒酒精、涂布棒等。
四、操作步骤
(一)无菌操作
菌种分离或移接工作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是常用的接种环境。
用前先清洁好卫生,再进行消毒处理。
可用紫外线灯和甲醛熏蒸的双重作用,或用3%来苏尔及其他表面消毒进行喷雾。
操作者的手应先用肥皂洗净,再用酒精棉球消毒;整个操作过程都要靠近酒精灯火焰;接种工具在用前和用后必须在灯焰上灭菌;棉塞不得乱放,操作中只能夹在手上;不能有跑、跳等力度大的动作,以免引起空气大振动而增加染菌机会。
(二)接种方法
(1)斜面接种:
从已长好微生物的菌种管移接到另一斜面管的方法。
此法用于好气性微生物
的接种。
左手持菌种管和斜面管,使斜面向上,并尽量放平。
用右手先将棉塞拧转松
动,再拿接种环,用右手的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拨下棉塞并夹紧,同时将管口在
火焰上燃烧一圈,接种环灼烧灭菌后插入管内,冷却、挑菌,立即转入斜面管底
部,沿斜面划曲线或直线。
图1. 斜面接种示意图
(2)液体接种:
由斜面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如试管或三角瓶等)中的方法。
操作与上法基本一致,只是在将接种环送入液体培养基中时使环在液体与管壁接触的地方轻轻磨擦,使菌体分散,然后塞上棉塞,再轻轻摇动均匀,即可培养。
如果菌种是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时,一般用移液管或滴管接种。
(3)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挑取菌种后,插入深层固体培养基内,(不要刺到底部),再沿原路拔出,此法用于厌气性细菌接种、检查细菌的运动能力。
(4)平板接种:
将菌种接至培养皿的方法,平板接种的目的是观察菌落形态、分离纯化菌种,活菌计数以及在平板上进行各种试验时采用的一种接种方法,可分为下面几种:
1)斜面接平板
a.划线法:见平板划线分离法。
b.点种法:一般用于观察霉菌和酵母细胞,轻轻点在平板的表面(根霉点一点,曲霉、酵母可点3-4点)即可。
2)平板接斜面:一般是将经平板分散培养得到的单菌落接种到斜面,以便作鉴定或扩大培养、保存之用。
五、思考题
1.何谓无菌操作?接种前应作哪些准备工作?
2.总结几种接种方法的要点及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