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
福建山地旅馆课程设计

福建山地旅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福建山地地理特征及其对旅馆建筑设计的影响。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山地旅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福建地方文化,并将其融入旅馆设计理念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建筑知识,设计出既实用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地旅馆平面布局。
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分析地形地貌,合理规划旅馆空间。
3. 学生能够运用草图、模型制作等手法,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和创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尊重地域文化和传统。
2. 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设计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为特点,结合福建山地特点和地方文化,培养学生建筑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欲望,对地方文化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关注设计过程中的实用性、环保性和地方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福建山地地理特征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山地地形地貌特点- 气候条件与建筑布局- 生态环境与旅馆设计2. 福建地方文化与旅馆设计- 福建传统建筑风格- 地方民俗与文化元素- 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3. 实用性、环保性与山地旅馆设计- 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 节能减排措施- 环保材料与可持续发展4. 山地旅馆设计实践- 设计原则与方法- 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 设计表达与模型制作5.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福建山地地理特征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第二周:福建地方文化与旅馆设计- 第三周:实用性、环保性与山地旅馆设计- 第四周:山地旅馆设计实践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山地俱乐部设计指导任务书

山地俱乐部设计指导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设计课题为包含住宿、会议、餐饮、娱乐等功能的山地俱乐部。
除了掌握旅馆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及相关规范之外,还应掌握山地建筑的设计方法,如:建筑布局如何与地形相结合,如何充分利用良好的景观朝向,场地设计如何适应地形的变化,如何形成山地建筑造型特色等。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制作地形与建筑的工作模型及成果模型,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1.掌握建筑与环境整体协调的设计原则,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对建筑进行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形体组合,并能够进行山地条件下的场地设计。
2.掌握旅馆建筑较复杂的功能流线组织方法和空间设计要点,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3.熟悉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合理选用维护结构材料。
山地建筑的设计方法、复杂功能流线的组织、绿色建筑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现拟在密云县密溪路东侧山谷地段建一规模为100一120床位的山地俱乐部,用地面积约12000㎡,总建筑面积约为6000㎡(±10%),不包括环境景观中的亭、廊等园林建筑。
2.用地条件说明地块位于密云县密云水库、溪翁庄镇以南、立新庄村北侧、密溪路东侧的山谷地段(高程详见地形图)。
基地植被良好,周边有公园,可充分利用其景观价值。
地段范围内由道路分割形成的三块用地,可通过环境分析和设计构思,自行选择其一作为山地俱乐部设计用地。
3.设计要求建筑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融人工于自然,建筑尽量不破坏原有地貌肌理,客房尽可能有良好的景观和朝向。
建筑限高24米,绿地率≥40%。
建筑设计要求:·平面功能合理,旅客、工作人员、货物流线清晰;·空间构成流畅、自然;·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造型与山地密切结合;场地设计要求:·停车位:15—20辆小轿车停车位,2一3辆大客车停车位,2辆后勤用小货车停车位。
(整理)10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一、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某地风景旅游区内(见附图)。
南邻城市干道,通向旅游区;西面为湖泊,环境优美;东临城市次干道,交通便捷。
二、设计要求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
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
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4、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三、设计内容要求及使用面积分配(所有面积以轴线计算)(一)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建筑退让南侧道路不小于30m,退让西侧道路不小于20m,退让北侧用地边界不小于10m,退让东侧用地边界不小于10m。
2、建筑密度不大于0.35,建筑容积率不大于0.75,绿地率不小于30%。
3、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4、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机动车泊位:不少于0.3辆/客房,共18辆。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doc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一、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某地风景旅游区内(见附图)。
南邻城市干道,通向旅游区;西面为湖泊,环境优美;东临城市次干道,交通便捷。
二、设计要求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
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
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4、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三、设计内容要求及使用面积分配(所有面积以轴线计算)(一)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建筑退让南侧道路不小于30m,退让西侧道路不小于20m,退让北侧用地边界不小于10m,退让东侧用地边界不小于10m。
2、建筑密度不大于0.35,建筑容积率不大于0.75,绿地率不小于30%。
3、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4、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机动车泊位:不少于0.3辆/客房,共18辆。
山地旅馆方案

山地旅馆方案1. 引言山地旅馆方案是指在山地地区建立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旅馆。
由于山地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山地旅馆需要满足特定的设计和建筑要求,以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住宿环境。
本文将介绍山地旅馆方案的主要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提供一个具体的山地旅馆方案实例。
2. 特点和设计原则山地旅馆方案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2.1 适应山地环境山地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较为复杂,旅馆的建筑应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例如,旅馆的结构应具备一定的抗震和抗风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和强风天气。
同时,旅馆的建筑应能够充分利用山地地形,提供独特的视角和风景。
2.2 舒适和安全山地旅馆的设计应注重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住宿环境。
首先,旅馆应配置合适的供暖和通风设备,以保证客房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其次,旅馆应设置安全设施,如紧急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以应对紧急情况。
2.3 环保和可持续性山地旅馆的建设应遵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旅馆的建筑材料应选择环保可再生材料,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外,旅馆应配置节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和LED照明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3. 山地旅馆方案实例3.1 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山地绿荫度假村•位置:某山地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客房数:20间3.2 总体设计山地绿荫度假村的设计理念是与自然融为一体,提供一种与都市生活不同的休闲体验。
建筑采用了环保的木质结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3.3 空间规划•一层:大堂、餐厅、休闲区•二层:客房、会议室、咖啡厅•三层:客房、露台3.4 设施配置•客房:每间客房面积30平方米,配备独立卫生间和阳台,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餐厅:提供山地特色美食,采用有机食材,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
•休闲区:设有健身房、桌球室和图书馆,为客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会议室:配备先进的音视频设备,可满足商务会议和培训需求。
•咖啡厅:提供各类饮品和小吃,为客人提供临时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山地酒店设计任务书-2013

山地酒店设计任务书(三年级教学组)2013年11月编号:Ⅲ-02日期:2013.11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开课学期:2013—2014学年上学期(三上)题目:山地酒店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设计要求了解酒店建筑的设计特点,掌握建筑如何与地形适应,室外场地如何与原有地形结合,原有绿化、水体如何加以利用和保护,如何形成酒店建筑造型特色等。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制作地形与建筑的工作模型,培养并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通过酒店建筑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2、通过山地建筑设计,理解山地建筑设计的技术要点,培养正确的环境观;3、训练和培养对复杂地形条件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建筑群体及空间组合能力;4、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景观的关系。
(二)总体要求:——从场地剖面及其分析切入建筑设计;——功能合理,流线清晰,关注环境景观;——总体布局错落有致、空间构成流畅自然;——造型新颖,或体现主题性、时代感,或具有地域特色;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1、设计任务书拟在昆明世博园附近建一酒店,总建筑面积控制在5000m2左右,不包括室外环境中的亭、廊、榭等景观建筑。
2、设计要求建筑层数不宜高,以4层以内为宜;建筑控制退线要求:沿城市道路退6m,区内道路及其余各边退3 m;绿地率不得小于40%;车行道坡度总体控制在8%以内为宜,局部最高上限12%;室外布置20辆左右停车位,适当考虑中巴、大巴车的停放。
3、建筑组成及面积要求(均为一般要求,根据设计定位可适当调整)(1)客房部分:包括客房、服务、交通面积,总建筑面积约2000m2左右(70床位左右)客房:标准客房约 60%单间及套间客房约40%服务:服务台、值班室更衣室被服库储藏间卫生间包括清洁间,供工作人员用服务部分按服务单元设置,一般每层一服务单元,管理客房以20间左右为宜。
(2)大堂公用部分:建筑面积约450m2(3)门厅四季厅、休息、茶吧总服务台(包括服务台办公室、值班室)小件寄存小型超市公共卫生间(4)餐饮部分:建筑面积约700~900 m2(5)西餐厅配餐间(包括中餐、西餐配餐间,应分设)茶室/咖啡厅或酒吧中餐厨房西餐厨房咖啡厨房储藏冷库库房(靠近厨房及货运入口,分2~3间)管理室更衣室(4)康体娱乐部分约800 m2健身房台球厅SPA馆瑜伽馆等(5)会务部分约500 m2设置中、小会议室各两间(大会议室依设计定位也可增设)商务中心(传真、复印、打字等)设备间、休息间、服务间(6)行政管理部分:建筑面积约150-200m2经理室财务室管理办公室小会议室库房职工更衣室卫生间(7)机房、后勤部分:建筑面积约150m2变配电室水泵房卫生间(另注:本项目涉及的公共部分要求无障碍设计)4、图纸内容及要求(部分图纸比例为暂定)(1)图纸内容各类基地分析图、构思立意图总平面图 1:500(全面表达建筑与原有地段关系及周边道路状况)首层平面 1:200-250(包括建筑周边绿地、庭院等外部环境设计)其他各层平面,包括屋顶平面 1:200-250立面2-4个 1:200-250剖面2-4个 1:200-250客房大样图 1:50透视或鸟瞰图若干(外观透视图,不小于40cmX40cm)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2)图纸要求图纸规格:图幅A1,2-4张,表现手法不限。
2010年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推荐下载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要点(-)基地选择1.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2.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3.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人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二)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以及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
2.主要出人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人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
3.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4.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人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5.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使于维护和检修。
6.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7.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8.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三)建筑设计1.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
2.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3.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4.建筑体形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5.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
6.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振等措施。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中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对其中典型的类型----旅馆建筑的设计方法达到熟练掌握程度。
培养综合处理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诸多方面的矛盾统一,完成建筑设计方案的能力。
(二) 教学要求:1.掌握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分区间的关系。
2.掌握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处理好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等方面问题。
3.了解正确地选择结构方案,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方法。
4.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计算机绘制二维及三维图。
二、设计内容:拟建旅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某市(详见P404附图),总建筑面积控制在6000M2。
各使用房间面积指标分配如下:三,设计要求1.合理的功能分区,流线组织要求明确便捷,空间组合紧凑,总体布局合理。
2.管理方便,各功能空间互不干扰;各个房间采光通风良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3.适当运用现代建筑造型手段和建筑构图规律,创造美观、大方、现代的建筑形象。
4. 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和混凝土框架结构,要求合理进行柱网布置。
5. 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6. 满足无障碍设计7.设置服务电梯,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
8.设置室外停车位10个9.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一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2500 m2,建筑最大长度150米。
四、图纸要求:1.总平面图 2.各层平面图3、剖面图:2个4、立面图:2个5.效果图:1个6、分析图: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景观分析图要求电脑出图,Photoshop处理,装订成册,图幅A3。
五,参考书目: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学报 . 各期世界建筑 . 各期世界建筑导报 . 各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二山地旅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为处于山地的小型旅馆.本次作业除进一步了解旅馆建筑的设计特点外,重点掌握山地建筑设计手法,包括建筑如何与地形适应,室外场地如何与原有地形结合,原有绿化、水体如何加以利用和保护,如何减少土石方与工程造价,如何形成山地建筑造型特色
等。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制作地形与建筑的工作模型,培养并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通过小型旅馆建筑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重点热悉井解决建筑的竖向关系以及坡地建筑的设计特点;
3.训练和培养学生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
4.综合考虑建筑与竖向地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拟在某山地景区的山谷地带建一规模在100~120床位的山地旅馆,总用地面积约为1.23h㎡,总建筑面积约为4800㎡(正负10%),不包括环境景观中心的亭、廊、榭等园林建筑。
2.设计要求
充分考虑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融人工于自然,体现朴实、灵巧、活泼、丰富的建筑风格。
建筑不允许破坏山溪景观的完整性,应尽量保留高大乔木。
忌设计为城市旅馆模式。
建筑层数不宜高,以4层以内为宜.
建筑控制线退红线要求:沿路退6m,其余各边退3m。
建筑容积率不得大于0.5,建筑密度不得大于22%,绿地率不得小于40%。
建筑要求:
·平面功能合理,流线清晰;
.空间构成流畅、自然;
.立面注意特色、造型新颖,具有地方特色;
·处理好建筑与山地环境的关系。
3.建筑组成及要求
(1)客房部分:(包括客房、服务、交通面积),总建筑面积
2100~2200㎡,共100~120床。
人客房部分:双床标准间使用面积14~16㎡,单床间使用面积9~10㎡。
.单床客房15%一20%
.双床客房80%
.双套间客房5%
每套客房应有单独卫生间,应配置有:
卫生设备:1.7m以上浴盆、带梳妆台脸盆、坐式马桶,面积3~3.5㎡。
(也可淋浴房,0.9mX0.9m ) 家具设备:每人一床、床头柜、茶几、沙发、电视等;双套间另增三人沙发。
且服务部分:建筑面积83~110㎡。
·服务台、值班室30~40㎡
·更衣室15~20㎡
·被服库15~20㎡
·储藏间15~20㎡
·卫生间包括清洁间,供工作人员用4~5㎡
服务部分按服务单元设置,一般每层一服务单元,管理用房以30~50间为宜。
(2)公用部分:建筑面积540~670㎡。
·门厅100~120㎡
·休息、会客40~60㎡
·总服务台20㎡,包括服务台办公室
·小型超市30~40㎡
·银行、邮电(可与总台合并) 20~30㎡
·商务中心(传真、复印、打字等) 25~30㎡,可与邮电合设
·冷饮、网吧、茶座、小酒吧80~l00㎡,可单设或在大厅中
·多功能大厅120~1500㎡,可作会场或餐厅,与厨房有联系·小件寄存30㎡,可与服务台合设,宜有一物品存放间·美容美发室15~20㎡
·医务室15~20㎡
·公共卫生间15—20㎡
·其他60㎡
(3)餐饮部分:建筑面积1010~1100㎡。
·中餐厅150㎡,;可对外营业
·西餐厅50㎡
·5~6问人小包间80~100㎡,应设卫生间
·配餐间60㎡,包括中餐、西餐、职于餐厅配餐间,应分没
·咖啡厅和舞厅150㎡。
可分没
·酒吧间80㎡
·职工餐厅l00㎡
·中餐厨房l00㎡
·西餐厨房30~50㎡
·咖啡厨房15㎡
·职工厨房50~60㎡
·储藏冷库20㎡
·库房50~60㎡,靠近厨房处货运入口,分2~3间
·职工休息室20~-30㎡
·管理室15~20㎡
·更衣室20~-30㎡,男女分设
(4)行政部分:建筑面积250~350㎡。
·经理室30~40㎡,2间,分正副经理
·财务室15㎡,1间
·管理办公室60㎡,可分为大房间或分2~3间
·小会议室45㎡
·库房30~40㎡,可分2~3间或1大间
·职工休息娱乐室40㎡
·职工更衣间30㎡,男女分没
·卫生间20~30㎡,男女分没
·开水间15㎡
·职工医务室15~18㎡
·电话总机房30㎡,2间
(5) 工程维修、机房、后勤部分:建筑面积450㎡。
·办公室20~30㎡,2~3间
·木工30㎡
·管、钳、电工房30㎡
·电梯机房(没有电梯时考虑,面积按电梯型号确定)
·变配电室40~60㎡
·职工浴室100㎡
·卫生间20~30㎡
·车库60~80㎡
·水泵房30㎡
·洗衣房60㎡
注:木工、管工、钳工、电工房,车库、水泵房、锅炉店、洗衣房每均可不
设在主体建筑内,在总平面图上确定其位置即可.
4.图纸内容及要求
(1)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1:300—l:500
全面表达建筑与原有地段关系从周边道路状况。
并绘出场地设计剖面1—2个)
·首层平画1:100或1:200(包括建筑川边绿地、庭院等外部环境设计)
·其他各层平面,包括屋顶平面1 :100或1:200
·立面2~3个1:100或1:200
·剖面1~2个1:100或1:200
·成果模型制作,模型照片附于A1图纸上(注意构图效果)
·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
(2)图纸要求
·图纸规格:纸张为A1绘图纸,表现自定
·每张图要有图名(或主题)、姓名、班级、指导教师
5.地形图
用地条件说明:
(1)该山地位于福建武夷山区的天峪谷或假定为其他地区,总用地面积为12339.5㎡
(2)用地位于天峪谷中段,西侧有旅游专线道路,沿路北上至山谷深处有十余个旅游度假村及众多的自然景观。
路西侧约50m为天峪河,水面宽10m,水流湍急,景色宜人。
(3) 用地为坡地,高程见下图,基地植被良好,多为杂生灌木.中为高大乔木,有良好的景观价值,应尽量予以保留。
基地内有山溪穿过.终年长流,水质极佳,,溪中多石,错落有致,溪水形成约3m 高的瀑布,冲击成水潭,深约1m。
(4)旅游专线道路宽12m,其中车行道8m,两侧路肩各为2米。
(二)教学进度与要求
进度安排:
1.讲授原理课,分析任务书及设计条件。
2.讲解设计任务书。
参观有关旅馆建筑(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并做调研报告)
第九周分析任务书、收集资料、调研;第十周调研报告,一草
第十一周一草;第十二周二草
第十三周体块模型推敲第十四周工具草图
第十五周成果模型正图;第十六周交图,评图
(三)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