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NVH综合技术
汽车nvh综述

汽车nvh综述汽车NVH综述汽车NVH是指汽车的噪音、振动和刚度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NVH是汽车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汽车NVH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噪音汽车噪音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声音。
噪音主要分为外部噪音和内部噪音两种。
外部噪音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如发动机噪音、轮胎噪音、风噪音等。
内部噪音是指汽车内部产生的噪音,如空调噪音、音响噪音、车门噪音等。
为了降低汽车噪音,汽车制造商采用了各种技术,如隔音材料、降噪器、减震器等。
振动汽车振动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振动主要分为车身振动和发动机振动两种。
车身振动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车身震动,如路面颠簸、转弯等。
发动机振动是指汽车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为了降低汽车振动,汽车制造商采用了各种技术,如减震器、悬挂系统、发动机支架等。
刚度汽车刚度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刚度。
刚度主要分为车身刚度和悬挂刚度两种。
车身刚度是指汽车车身的刚度,如车身强度、车身稳定性等。
悬挂刚度是指汽车悬挂系统的刚度,如悬挂系统的弹性、减震器的刚度等。
为了提高汽车的刚度,汽车制造商采用了各种技术,如加强车身结构、改进悬挂系统等。
总结汽车NVH是汽车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汽车NVH领域,主要有噪音、振动和刚度三个方面的研究。
为了降低汽车噪音、振动和提高汽车刚度,汽车制造商采用了各种技术,如隔音材料、减震器、加强车身结构等。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NVH领域也将不断进步和完善。
汽车NVH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汽车NVH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是指汽车中噪音、振动和粗糙度问题的综合体。
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和安静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NVH控制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汽车NVH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首先,汽车NVH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噪音控制、振动控制和粗糙度控制。
噪音控制是通过减少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车轮等部件的噪音来提高乘坐舒适性。
目前,主要的噪音控制技术包括噪音隔离、噪音吸收和噪音降噪。
噪音隔离通过使用吸音材料和隔音膜等技术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噪音吸收则是利用吸音材料和结构设计来吸收噪音能量。
噪音降噪则是利用主动噪音控制技术,如主动噪音消减(ANC)和有源噪音控制(ANC)来减少噪音。
其次,振动控制是通过减少汽车零部件的振动来提高乘坐舒适性。
目前,主要的振动控制技术包括被动振动控制和主动振动控制。
被动振动控制是通过使用减振器、减振弹簧和减振材料等措施来减少振动能量的传递。
主动振动控制则是使用传感器和控制器来实时感知振动,并通过激振器和反馈控制来减少振动。
最后,粗糙度控制是通过改善悬挂系统和轮胎的设计来减少道路的粗糙度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目前,主要的粗糙度控制技术包括主动悬挂系统、电磁悬挂系统和轮胎设计等。
主动悬挂系统通过感知道路状况并调整悬挂系统硬度来减少粗糙度对汽车的影响。
电磁悬挂系统则通过电磁力调节悬挂系统刚度来减少振动传递。
轮胎设计则通过改变轮胎的刚度和材料来减少道路粗糙度的传递。
综上所述,汽车NVH控制技术是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静性的关键技术。
目前,已经有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研究机构针对NVH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然而,由于汽车的复杂性和NVH问题的多样性,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更先进的噪音、振动和粗糙度控制技术,优化系统集成和综合控制策略,以及提高测试和评估方法。
NVH概述

整车与NVH一、概述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对汽车产品要求的日趋多样化,促使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开发的周期越来越短。
过去那种集整车和零部件开发于一体的开发方式已走向越来越分工和专业化。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部件的全球采购已成为可能,这不仅大大提升了零部件对整车开发的支持力,而且在向整车开发提供高质量零部件的同时也促使整车开发方式转变,整车开发已成为除车身结构的设计外,主要是零部件的(结构)整合和(性能)匹配(标定)行为。
从一定意义上讲,整车开发已不在是单纯的结构设计和机构的实现,如何在取得优质零部件总成的基础上,整合匹配出满足法规和标准要求或最优的整车系统性能,已成为整车开发的核心。
影响汽车乘坐和使用环境重要因素的振动噪声性能,英译NVH (noise vibration & harshness) ,作为重要的法规和竞争指标在当今产品竞争中体现的越来越举足轻重。
振动噪声控制和研究更加受到重视,从方法上看,随着整车开发职能的转变使得整车开发对于整车振动噪声性能的控制的重点从过去的控制零部件和总成入手转变为偏重于对总成之间性能的总体匹配。
二、NVH定义NVH主要是研究车辆的噪声和振动对整车性能和舒适性的影响。
车辆的噪声源,主要包括:发动机,排气系统,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声、轮胎噪声。
其它任何运动的部件都有可能发出噪声。
车辆的振源,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不平的路面。
三、NVH在汽车开发中的三步骤:在汽车开发过程中,确定客户要求、诊断故障识别噪声、控制降低噪声是研究NVH的重要三步骤,由于三步骤之间的关联性,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相辅相成。
1,步骤一明确客户要求现代轿车一般都能轻易满足振动噪声方面的强制性法规,但是客户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NVH问题已从原有的法规强制转变为客户强制。
因此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测量,除了提交测量结果外,还给出一定程度的结论或主客观评价。
汽车NVH介绍普及

NVH的分类
按照影响程度,NVH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汽车驾 驶员和乘客舒适性的问题,如车内噪声过大、振动明显等; 另一类是影响汽车性能的问题,如发动机振动、传动系统异 响等。
按照产生机理,NVH问题可以分为空气动力性NVH问题、机 械性NVH问题和电磁性NVH问题三类。
车身振动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由于路面不平、发动机运转等因
素引起的车身振动。
车身振动不仅影响乘坐舒适性, 还会影响汽车零部件的寿命。
降低车身振动的方法包括优化悬 挂系统设计、采用减震器等,以
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声振耦合
声振耦合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 于各种噪声和振动源的相互作用,使 得噪声和振动在车内传播和叠加的现 象。
03
在汽车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解决NVH问题需要投入大量 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对于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来 说,NVH性能的提升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重 要途径之一。
02 NVH的主要影响因素
发动机噪音
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其产生的噪音包括燃烧噪音、机械运动噪音等。 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和燃烧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发动机噪音的大小。
降低发动机噪音的方法包括优化设计、采用降噪技术等,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
风噪和路噪
风噪是指汽车在高速行驶时, 空气与车身相互作用产生的噪 音。
路噪是指汽车轮胎与路面摩擦 产生的噪音,以及车身振动产 生的噪音。
降低风噪和路噪的方法包括优 化车身外形设计、采用隔音材 料等,以提高汽车的静谧性。
车身振动
汽车nvh介绍普及
目录
• 什么是NVH • NVH的主要影响因素 • NVH的改善措施 • NVH的未来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
NVH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图10不同载荷对车架前部振动的各振动平均谱
• 图10表明:车架前部的振动随载荷的升高而增 大,簧上质量共振峰频率略有下降,峰值上升; 从25Hz的峰值可知:发动机怠速振动影响随载荷 的升高而减小。
图11 不同载荷对车架后部振动的各振动平均谱
• 图11表明:车架后部的振动共振峰频率随载荷 的上升而下降,峰值随载荷上升而上升;簧下质 量的振动对车架后部有一定的影响,随载荷的上 升,频率上升,但能量下降。由于沙桶的吸收作 用,第三条曲线(第10次试验)的高频能量皆被 吸收,故总能量和下降。
• 以发动机、路面、传动系为基准,形成整 车振动数据分析评价指标
• 在主观感受和初级主观评价方面,针对汽 车产品NVH特性,建立不同的评价模板, 逐步形成评价目标。
分析平台的规范原则
• 1、测点规范 • 2、路面条件 • 3、载荷状态 • 4、行驶工况(同路面条件配合) • 5、其他特殊要求 • 6、采集频率设置要求 • 7、数据分析规范 • 8、频谱分析要求 • 9、评价分析要求 • 10、谱阵分析要求 • 11、特征曲线(点)的提取要求 • 12、阶次曲线分析要求
通过控制传动轴的不平衡量,使车内噪 声的问题基本解决。
三、整车振动分析(实例)
试验目的
• 为系统分析BJxxxx载货汽车的整车振动性 能,对该车进行了一系列的振动性能试验, 以了解整车状态(载荷、轮胎气压、旋转 不平衡量)的改变对整车振动性能的影响, 为汽车设计、生产及试验验证提供帮助与 指导。
图2 第11、12、13、14次试验的驾驶员座椅垂直振动平均谱
• 图2表明:驾驶员座椅的垂直加速度随载 荷上升而上升,空载为最低的谱线,而后 是0.4、0.8、1.7吨沙桶的谱线。从而进一 步验证的第1条结论。
汽车nvh技术的发展现状

汽车nvh技术的发展现状
汽车nvh技术是指对汽车噪音、振动和刚度的控制技术,它是汽车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nvh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目前,汽车nvh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噪音控制:通过优化车辆结构、降低发动机噪音、减少风噪等方式,实现车内静音效果。
2. 振动控制:通过调整车辆悬挂系统、底盘结构等,减少车身振动对车内乘员的影响,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度和舒适度。
3. 刚度控制:通过增加车身刚度,提高整车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车身变形和噪音产生。
4. 主动降噪技术:采用电子控制技术,通过车内麦克风和扬声器,实现对车内噪音的实时监测和消除。
5. 电力化驱动的nvh控制技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力化驱动的nvh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电动汽车的噪音和振动。
总的来说,汽车nvh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传统的被动控制技术向主动控制技术转变,结合先进的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更精确、更高效的噪音、振动和刚度控制。
同时,汽车nvh技术还将和其他领域的技术融合,为汽车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 1 -。
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研究

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研究一、概述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是现代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汽车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对NVH噪声、振动与传动性能进行预测与评估,以达到提高汽车产品品质、降低开发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本文将从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原理、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原理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主要是运用有限元、边界元、传递矩阵等多种方法,对汽车车身、发动机、底盘及其它空气和机械噪声源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并结合试验验证和优化,对整车NVH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1.有限元方法(FEA)有限元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简单的子系统,并且进行离散化,计算每个子系统的特性参数。
然后,通过组合论把每个子系统重新组成一个大系统,并分析其总体特性,从而解决全局问题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
在整车NVH仿真模拟中,有限元方法主要用于车身和底盘的NVH分析和评估。
2.边界元方法(BEA)边界元方法通常将待求解的问题的边界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将问题转化为一些与边界相关的算法。
实际上深入发掘了边界的信息,用边界而非内部的信息表示问题,从而使计算得到简化。
在整车NVH仿真模拟中,主要应用于板件和空气噪声的分析和评估。
3.传递矩阵方法(TMM)传递矩阵方法是以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和传递函数为基础,分析系统内外噪声发生、传输和反射的技术方法。
它能有针对性地对汽车的空气、机械、液体等噪声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噪声对车辆各个部位的影响和损伤,为NVH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应用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在汽车行业中应用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车身和底盘NVH分析评估车身和底盘是汽车的基本构成部分,而其NVH性能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汽车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材质、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对NVH性能的影响,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整车NVH性能。
NVH技术进展趋势及建议

NVH技术进展趋势及建议
一、NVH技术进展
1.设计方面
随着汽车设计的不断发展,NVH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现代汽车设计注重减少内部杂音,以创造安静的舒适性。
一些新技术和设计如停止引擎冷却系统风扇噪音,改进发动机振动性能,采用新材料减少噪音,改善变速箱传动系统和差速器的性能等,都可以显著提高汽车NVH性能。
2.计算机仿真
汽车NVH技术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在可以使用大量的计算机仿真软件来模拟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振动和硬度等现象,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汽车NVH性能。
3.声学仪器
随着声学仪器性能的提高,对汽车噪声、振动和硬度进行检测及测量也变得更加容易。
现代的声学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汽车噪声、振动和硬度,以便对汽车NVH性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二、NVH技术趋势
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NVH技术也在继续发展。
1.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凭借安静的操控体验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NVH综合技术
前言
第一篇汽车NVH概述
第一章汽车NVH介绍
第一节汽车NVH设计思路
一、主观评价的重要性
二、现场感受的重要性
三、理解发生原理
四、CAE的应用
五、实验的应用
第二节NVH基础知识
一、声音的基础理论
二、人类的听觉特性
三、等响度曲线
四、计权网络
五、倍频程
六、人体的振动感觉特性
第三节NVH设计项目及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篇汽车行驶工况与NVH现象
第二章发动机起动时车体振动
参考文献
第三章发动机起动时噪声
第一节发动机噪声
一、发动机噪声对整车噪声的贡献
二、发动机噪声目标
三、发动机噪声测试
第二节发动机音质
一、曲轴系弯曲振动引起的半阶次振动
二、转矩变动引起的半阶次振动
三、其他的半阶次振动
参考文献
第四章怠速振动
第一节怠速时车身振动
第二节空档加速时车身振动
第三节怠速品质
参考文献
第五章怠速噪声
第一节车外噪声
第二节变速器噪声
第三节辅助机构噪声
一、链条噪声
二、传动带噪声
三、机油泵噪声
四、燃油泵噪声
五、风扇噪声
六、空调压缩机噪声
参考文献
第六章车辆起步时车身振动
第一节过渡转矩变动
第二节驱动系统振动
一、缠绕振动
二、离合器抖动
参考文献
第七章车辆起步时车内噪声
第一节车内轰鸣噪声
第二节驱动系统异响
一、差速器异响
汽车NVH综合技术二、差速器异响的解决方法参考文献
第八章正常行驶时车体振动
第一节随机路面
一、汽车基本参数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二、车轴布置的区别、形态的背景和乘坐舒适性
三、轴距和载重量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第二节起伏不平路面
第三节路面接缝
第四节驱动系统弯曲振动
第五节轮胎不平衡
一、转向盘摆振
二、车身抖动
第六节传动轴夹角
参考文献
第九章正常行驶时车内噪声
第一节结构传播噪声
第二节空气传播噪声
第三节车内噪声
参考文献
第十章减速和制动时车体振动
第一节制动抖动
一、制动盘产生厚度不均的原因
二、制动抖动的测试
三、预防及解决制动抖动问题
第二节驱动系统引起的车体振动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减速和制动时噪声
第一节驱动系统异响
第二节制动噪声
一、制动噪声分类
二、制动噪声测试
三、制动噪声评价
第三节制动噪声分析
一、低频啸叫
二、制动啸叫的理论分析
三、实验确认
四、常用制动噪声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加速时噪声
第一节车内噪声
第二节车外噪声
参考文献
第三篇汽车NVH设计
第十三章汽车NVH开发流程
第一节商品规划
一、商品规划的作用
二、商品规划的内容
三、产品规划
四、发动机配置、驱动方式、车桥配置、悬架形式
五、车辆总布置计划
第二节对标分析
一、标杆车测试
二、标杆车CAE分析
第三节正向设计
一、CAE分析
二、实验验证
三、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动力系统NVH设计
第一节动力总成振动
第二节发动机噪声
一、发动机噪声的分类及评价方法
二、发动机燃烧噪声及其控制
三、机械噪声
第三节发动机激振力
一、激振力的测量方法
二、激振力的计算方法
三、怠速振动的模拟
四、探讨解决方案
五、对策效果的确认
第四节动力总成CAE分析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变速器NVH设计
第一节变速器敲击声
一、概要
二、噪声发生状态
第二节离合器扭转刚度的影响
一、计算模型
二、离合器档位
三、计算实例
四、离合器扭转刚度特性的最佳化
五、副齿轮降噪
第三节降低齿轮敲击噪声实例
一、概要
二、离合器扭转刚度特性和齿轮敲击噪声
三、数值模拟分析
四、变速器油温和齿轮敲击噪声
五、取力器和齿轮敲击噪声
六、结论
第四节变速器CAE分析
一、有限元模型
二、振动特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驱动系统NVH设计
第一节驱动系统振动概述
一、驱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二、驱动系统的弯曲振动
三、缠绕振动
四、驱动系统的扭转振动
五、实车试验
六、总结
第二节驱动系统振动分析
一、前言
二、各符号意义
三、驱动轴系弯曲变形能和动能
四、固有频率、固有振型、能量百分比的计算
五、计算例子
六、总结
第三节传动系异响
一、异常噪声现象
二、消除异常噪声的对策
三、齿轮敲击噪声和异常噪声兼顾的离合器第四节传动轴的扭转振动
一、高速共振噪声现象
二、传动轴2阶激振力的影响因素
三、新激振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5阶扭转共振对策总结
第五节离合器延迟角对噪声的影响
一、概要
二、供试车辆和异常噪声
三、模拟计算
四、离合器延迟角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动力总成悬置NVH设计
第一节动力总成悬置概述
一、悬置的作用
二、悬置的种类
三、悬置的设计要点
四、隔振系统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动力总成悬置的理论分析
一、概要
二、分析方法
三、动态减振器功能
第三节惯性主轴
一、概要
二、惯性主轴和转矩轴
三、惯性矩的测量
四、惯性矩的计算值和测量值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进气系统NVH设计
第一节进气噪声概述
第二节进气系统设计
一、进气口位置及方向
二、进气管道的刚度
三、进气管的支持方法
第三节进气系统声学分析
一、进气系统的声学特性分析
二、进气系统声学分析模型及分析结果
三、谐振腔优化设计
四、谐振腔的微调
第四节进气噪声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一、进气噪声测试方法
二、进气噪声指标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排气系统NVH设计
第一节排气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消音器设计基础
二、传递损失和减衰量的计算
三、排气系统的设计、评价标准
四、排气噪声的试验方法
五、排气噪声贡献量的测试方法
第二节气流噪声的评价和对策
一、气流噪声的发生原理
二、消音器优化设计
第三节大型车的排气噪声对策
第四节排气系统CAE分析
一、柔性连接
二、排气系统CAE模型
三、排气系统模态分析
四、排气系统动力分析
五、吊挂设计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转向系统NVH设计
第一节转向盘摆振
一、强迫振动引起的转向盘摆振
二、自激振动引起的转向盘摆振
三、转向盘摆振和车轮陀螺作用的耦合
四、实车分析案例
五、转向盘摆振对策
第二节甩摆
第三节转向助力器
一、设计思路
二、响应延迟发生的原因和改善方法第四节转向系统CAE分析
一、转向系统CAE模型
二、转向系统CAE分析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车身NVH设计
第一节车身结构设计
一、车身刚度
二、车身模态
三、车身灵敏度
第二节车身阻尼
一、车身灵敏度、模态和阻尼
二、阻尼材料的属性
三、车身板件阻尼处理
四、拉伸型阻尼材料
五、钢?树脂?钢约束层阻尼材料
六、层压钢板
七、其他剪切型阻尼材料
第三节声学包装
一、声源
二、声源的测试方法
三、车身降噪设计
第四节车身CAE分析
一、分析模型
二、分析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悬架系统NVH设计第一节路面的种类
一、周期性凸凹不平路面
二、随机性凸凹不平路面
三、脉冲激励路面
第二节常用悬架类型
一、非独立悬架
二、独立悬架
第三节悬架系统CAE分析
一、悬架系统CAE模型
二、悬架系统传递的激振力
三、路面噪声的计算方法
四、降低路面噪声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