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课外拓展素材 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及反思《镜泊湖奇观》课文原文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她有一面宝镜。
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
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
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镜泊湖。
这当然是神话。
虽说镜泊湖不是神仙宝物,也不能为人消灾祛病,不过,镜泊湖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骨如镜,倒是事实。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
约在一万年前,这里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流阻塞了牡丹江的河道,于是水面被抬高,形成了湖泊。
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啊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
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峰峦叠起,湖心石岛耸峙,湖中倒影奇幻,真是美不胜收。
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的著名景点,位于湖水泻入牡丹江的地方。
瀑布宽四十三米,高二十五米。
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年激流的冲击,被蚀成了几十米的深潭。
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这里埏北国,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但瀑布却从不结冰断流。
镜泊湖附近有一处地下森林。
所谓地下森林,实际上是长在火山口里的森林。
这里有七个火山口,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约五百米,深约一百米,壁陡底骨,景色壮丽。
由于火山长期没有喷发,火山岩逐渐风化,同火山灰及沉积的浮尘积聚混合,形成了富含钾、磷等元素的肥沃土壤,加上这里降水较多,火山口的东南方向有缺口,阳光可以射入,所以长起了郁郁葱葱的森林。
林中有红松、白桦、水曲柳、胡桃楸等树木,还有许多名贵的药材。
东北虎、熊、青羊、马鹿等野生动物,也常到火山口活动。
游客们爬上火山口的顶部俯视,只见足下峭壁如屏,黝黑的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令人心惊。
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24镜泊湖奇观_人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24镜泊湖奇观_人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24镜泊湖奇观人教版
一、内容简介:
这篇略读课文介绍了镜泊湖美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作者从一个有关镜泊湖形成的神话写起,说明镜泊湖的主要特点是“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波平如镜”。
接着,在简单交代镜泊湖形成的原因之后,具体叙述镜泊湖的美景,着重描写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特景观。
二、写作特点:
文章的主要特点是词语丰富,语句优美。
例如在概括介绍镜泊湖景色时作者写道:“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
”再如描写吊水楼瀑布的句子:“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运用“万斛珍珠”“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声闻数里”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瀑布飞流直下的样子和气势。
三、重难点:
一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和学习质疑问难的方法,分清课文的主次,重点感悟镜泊湖的奇特景观;二是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是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
四、重难点解析: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读一次要有一次的收获。
第一次读,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次读,从整体上感悟,了解镜泊湖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那里有什么奇观,把课文中讲到的主要景点的名称画下来。
【教育资料】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4镜泊湖奇观2_人教版学习精品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4镜泊湖奇观2人教版教学目标:教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教养目标:1.理解并学习文中描写准确生动的词语。
2.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形成原因。
3.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4.感情朗读课文。
发展目标:学习按照景物的不同特点,描写它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直观法等。
教具准备:镜泊湖美景的放大彩图,有关录像带,幻灯片。
课前准备: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如《海上日出》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出示“奇观”,同学们,什么叫奇观?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描写的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又来参观一处景色壮丽,堪称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镜泊湖。
(板书题目:镜泊湖奇观)快速阅读课,提出预习要求。
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自学生字新词。
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把课文中讲到的镜泊湖主要景点的名称画下来。
集体订正,检查预习情况,质疑。
抓住重点,直奔中心。
1.再读课文,思考:(1)镜泊湖有什么特点?(2)课文重点描写了哪几个景点?适当圈点记录。
指名读第二段。
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绮丽多变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出示镜泊湖美景的放大彩图。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体会领略这美丽的景色。
小结:这一段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一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是静态描写。
课文重点抓住了两个著名景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习第三段。
自学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看有关录像,想象景点特色。
并理解下面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描写瀑布的特点:“泻入”表现水流急促的样子和流向。
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课外拓展素材 人教版 精品

镜泊湖景区镜泊湖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中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镜泊湖是1万年前火山喷发出的玄武岩浆堵住牡丹江上游古河道而形成的高山堰塞湖。
湖面海拔350米,最深处超过6O米,最浅处则只有1米。
水面约90平方公里,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
在湖的北岩半岛上,有一些小别墅和旅游设施,这就是镜泊湖的游览中心镜泊山庄。
除镜泊山庄以外,整个湖周很少有建筑物,只有山峦和葱郁的树林,呈现一派秀丽的大自然风光,而这正是镜泊湖的诱人之处。
在镜泊山庄的高处眺望,只见湛蓝的湖水,展向天边,一平如镜。
由镜泊山庄出发,乘游艇向南行驶,可依次观赏白石砬子、大孤山、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老鸹碰子。
由此出发,向北步行,可观赏吊水楼瀑布。
所以,镜泊山庄是镜泊湖的中心,为游湖的起点。
镜泊湖的景点主要有:大孤山是地壳断裂后遗留下来的残块,主要是花岗岩。
露出水面约150米,山上森林茂密。
小孤山也是地壳断裂后留下的残块,小巧玲城,把湖区点缀得更加美丽。
白石砬子位于镜泊湖边,有两座陡峭的石壁突出湖岸,很雄伟。
城墙砬子位于镜泊中部边,山上有一座古城遗址,地势险要,居高临下,可控制整个湖区。
珍珠门离城墙砬子不远,湖上有两座小岛,宛若珍珠对峙湖中,相距只10米,仿佛一道天然门户。
吊水楼瀑布在镜泊山庄西北侧。
有一道大坝,水从坝上往下冲,形成一个落差约20米,宽约40米的瀑布,湖水从这里泻入牡丹江,湖水飞泻而下,冲起一片白浪,声如雷鸣。
有凉亭和铁链围栏,供游人站在瀑布上面岸边观瀑。
“地下森林”从瀑布区往西北行至小花湖附近,有一处20公里长的条带状地区。
这里从东南向西北排列着七个火山口,里面长满了林木,这便是“地下森林”。
镜泊湖概貌美丽的镜泊湖,宛若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翠屏之上。
它以独有的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美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人。
镜泊湖,古称湄沱湖,汉书地理志称湄沱河。
唐高宗永徽二年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海金,唐玄宗开元元年称忽汗海。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4镜泊湖奇观2_人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4镜泊湖奇观2_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4镜泊湖奇观2人教版教学目标:教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教养目标:1.理解并学习文中描写准确生动的词语。
2.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形成原因。
3.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4.感情朗读课文。
发展目标:学习按照景物的不同特点,描写它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直观法等。
教具准备:镜泊湖美景的放大彩图,有关录像带,幻灯片。
课前准备: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如《海上日出》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出示“奇观”,同学们,什么叫奇观?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描写的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又来参观一处景色壮丽,堪称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镜泊湖。
(板书题目:镜泊湖奇观)落。
用“跌”加强了突然的特点。
(幻灯出示)“……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势如千军万马……。
”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它的意思,体会它的好处。
怎样说明瀑布的温度?(因为它地处北国,当地气温极低,它不结冰断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观了。
)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这与瀑布飞流直下有什么关系?齐读课文,体会领略美景,总结写法上的特点。
总结学法:读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意思,读读体会好处,领略美景。
了解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运用学法,自学第四段。
集体订正,质疑。
(幻灯出示重点词句,加以理解)指导朗读。
纵观全文回顾第一段镜泊湖多美啊!关于它的传说也非常美丽、动人,你知道吗?其实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这么美丽,这么壮丽的景色,大家喜欢吗,还想不想再去?看录像,听录音,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体会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四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2

御旨一下,元君很高兴,然而,姜子牙却不高兴啦。他暗使巧计,在泰山的汶河桥上拆了几块石板,想让众罗汉翻车,把运来的山峰卸在远离泰山的地方,谁知元君早有提防,派人一路上清理道路, 把那桥面又修好了。这天,十八罗汉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顺利地通过了汶河,眼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过完了,姜子牙急了,一下子跑到桥头,拦住了最后一辆车,用肩头一扛,“咣当”,车翻了,四座山峰全倒在 了汶河南面,后人便把这四座山叫做徂徕山。意思是被姜子牙阻拦下的山,剩下的十七罗汉推车上了泰山,由于车载过重,便在石崖上碾出了一道车辙沟。
玉皇大帝动心了,说要给这里修一架天梯,元君说:“凡人百姓怎走得上呢?”这时,太上老君走过来,说:“大帝,泰山既为五岳之长,何不从其他四岳匀一些小的山峰给她,既助了岳长之威, 又为泰山搭了天梯。”玉帝赞成,可匀多少呢?心想,天上有七十二神位,就给泰山增添七十二座山峰吧。今后我再来泰山,文武神官也都有个座位了。于是便下旨让十八罗汉推着神车,从华山、蒿山、 衡山、恒山中各选了十八座山峰,推到泰山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 镜泊湖奇观 1课件 人教版

导游解说竞赛
特点 瀑布 森林
课外延伸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 2、给镜激泊湖设计一段广告词。 3、为你的家人介绍镜泊湖的观。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日星期三2022/3/22022/3/22022/3/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2022/3/22022/3/23/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2022/3/2March 2,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22022/3/22022/3/22022/3/2
镜泊湖奇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编写 导游时的解说提纲。
传说及 形成
吊水楼 瀑布
最大 特点
地下 森林
思考 在解说这一部分时,着重要向
游客介绍什么? 解说镜泊湖形成的原因说清楚。
解说镜泊湖的传说要生动形象。
自主合作学习三、四、五自然
想想在解说这一部分时, 着重要向游客介绍什么?
镜泊湖景 色的最大 特点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自然朴实 绮丽多变
吊水楼瀑布气势壮观
本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 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抛
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 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 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 鲜明的对照。
地下森 林形成 的原因
肥沃土壤 降水较多 阳光射入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4镜泊湖奇观_人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4镜泊湖奇观_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4镜泊湖奇观人教版(2019)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运用大量准确、鲜活的词语,生动逼真地描述了镜泊湖的神奇、美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文中介绍了镜泊湖景色的特点及湖的形成,重点描绘了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气势和地下森林奇妙、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传说开头,给镜泊湖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简明扼要地点明了镜泊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年代及原因;接着用一组明快的短语说明了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的特点,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画面,对镜泊湖的总体景观有个大致了解;随后,作者由面及点,把笔触集中在镜泊湖的两处著名景点。
本文点面结合,动静交融,向读者展示镜泊湖的奇观。
了解镜泊湖及周围景观的特点,体会镜泊湖景色“奇”在哪里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领略镜泊湖的美丽、神奇,获得美的享受,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观察、写景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的写作手法。
4.学习地下森林一段,要引导学生找出火山口“形奇”的语句(如,“最大的一个直径约五百米,深约一百米”“壁陡底平,景色壮丽”“足下峭壁如屏”)和森林繁茂的语句(如,“郁郁葱葱的森林”“它们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认真品读,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镜泊湖的奇观。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火山岩风化,形成富含钾、磷等元素的肥沃土壤;降水多,土地潮湿;有缺口,阳光充足。
5.要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学文,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这篇文章各自然段的写法不同,第一自然段的传说属叙事,朗读时语速缓慢,要生动形象,像在给小孩讲故事;第三、五自然段是静态描写,朗读时语速应舒缓,语调应抒情,边读边浮现美丽的景象;第四自然段是动静结合的描写,读动态描写的语句,语速宜快,语调高昂,体现出瀑布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的壮观气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泊湖景区
镜泊湖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中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镜泊湖是1万年前火山喷发出的玄武岩浆堵住牡丹江上游古河道而形成的高山堰塞湖。
湖面海拔350米,最深处超过6O米,最浅处则只有1米。
水面约90平方公里,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
在湖的北岩半岛上,有一些小别墅和旅游设施,这就是镜泊湖的游览中心镜泊山庄。
除镜泊山庄以外,整个湖周很少有建筑物,只有山峦和葱郁的树林,呈现一派秀丽的大自然风光,而这正是镜泊湖的诱人之处。
在镜泊山庄的高处眺望,只见湛蓝的湖水,展向天边,一平如镜。
由镜泊山庄出发,乘游艇向南行驶,可依次观赏白石砬子、大孤山、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老鸹碰子。
由此出发,向北步行,可观赏吊水楼瀑布。
所以,镜泊山庄是镜泊湖的中心,为游湖的起点。
镜泊湖的景点主要有:
大孤山是地壳断裂后遗留下来的残块,主要是花岗岩。
露出水面约150米,山上森林茂密。
小孤山也是地壳断裂后留下的残块,小巧玲城,把湖区点缀得更加美丽。
白石砬子位于镜泊湖边,有两座陡峭的石壁突出湖岸,很雄伟。
城墙砬子位于镜泊中部边,山上有一座古城遗址,地势险要,居高临下,可控制整个湖区。
珍珠门离城墙砬子不远,湖上有两座小岛,宛若珍珠对峙湖中,相距只10米,仿佛一道天然门户。
吊水楼瀑布在镜泊山庄西北侧。
有一道大坝,水从坝上往下冲,形成一个落差约20米,宽约40米的瀑布,湖水从这里泻入牡丹江,湖水飞泻而下,冲起一片白浪,声如雷鸣。
有凉亭和铁链围栏,供游人站在瀑布上面岸边观瀑。
“地下森林”从瀑布区往西北行至小花湖附近,有一处20公里长的条带状地区。
这里从东南向西北排列着七个火山口,里面长满了林木,这便是“地下森林”。
镜泊湖概貌
美丽的镜泊湖,宛若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翠屏之上。
它以独有的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美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人。
镜泊湖,古称湄沱湖,汉书地理志称湄沱河。
唐高宗永徽二年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海金,唐玄宗开元元年称忽汗海。
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
今仍通称镜泊湖。
它位于黑龙江省东南疗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距东北边陲新兴工业城市牡丹江市仅有一百一十公里。
据地理学家考察,镜泊湖是大约一万年前,由于火山爆发堵塞江道而形成。
湖深平均为四十米,由南向北渐深,最深处达六十二米。
湖身纵长为五十公里,最宽处九公里,最窄处枯水期也有三百米。
全湖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个湖区。
总面积为九十地点三平方公里。
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镜泊湖,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蜓曲折,呈现" S"形。
它犹如一条银色的缎带,系着七、八个光彩照人的明珠,飘绕在万绿丛中。
风光旖旎的镜泊湖,四周峰峦迭嶂,万木争荣,湖面水平如镜。
尤其是湖中著名八大景中的"
吊水楼瀑布"、"珍珠门",湖滨风景区中的"江坎子"、"莲花湖"、"老黑山"、"莺歌岭"更是雄伟壮观,秀雅宜人。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在镜泊湖风光明媚之处筑有许多结构精巧别致的疗养、避暑庄舍和游乐场所。
其中闻名遐尔的"镜泊湖宾馆",设有为国家元首下榻的高级别墅,被誉为镜泊湖"第一名园"。
此外镜泊湖风景区中,还有保持原始风貌的"火山口原始森林"、深邃莫测的"镜泊熔岩隧道"、令人神往的"渤海故国"等供游人参观游览。
富饶的镜泊湖
镜泊湖风景区不仅风景宜人,而且还以富饶见称。
由于湖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四点五摄氏度,有利于林木生长,因此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植物生长期在一百五十天左右,加之冬季雪被厚,黑土层深,腐殖质含量高,树木生长迅速。
湖区森林总面积为六十万公顷,可采伐一百年以上。
,镜泊湖又是一个天然的大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它控制流域面积达十二万平方公里,总库容量十六亿立方。
这里已建立起两座采用压力隧道引水的发电站,被誉为"地下明珠"。
镜泊湖水域辽阔,水质肥沃,为鱼类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湖中除湖鲫驰名中外,还盛产鲤鱼、红尾、鳌花、大白鱼等,多达四十余种。
冬季冰上捕捞,每网都在万斤以上。
湖区的产品种类繁多,出产数量也极可观。
如葡萄、棘梅果、山桃、松籽、元枣等,年产量均可达二十五万吨。
有畅销国内外的元蘑、冬蘑、青蘑、榛蘑及珍贵的猴头蘑、木耳等。
药用植物除山参、黄芪、沙参、手掌参、细辛外,还特产天麻。
此外,湖区还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野生动物及鸟类不下二百余种。
其中仅兽类占七1十余种,爬行类占一百多种。
游客穿行林间,珍禽异兽举目可见。
湖区建有养鹿、养貂、养蜂和人参栽培场,盛产鹿茸、鹿胎、貂皮等名贵产品。
一百万年的湖盆
从地质上看,镜泊湖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延吉凹陷的一部分。
据《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一书记载,古生代晚期镜泊湖区发生了以东北--西南为主要方向的大断裂。
及至新生代第三纪中期,距今大约二千五百万年,由于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湖周围经长期风雨、流水浸蚀而夷平的地面,发生了断块,隆起成山,断裂下降部分形成断陷盆地。
进入第四纪,距今一百万年,在断陷盆地内又发生局部隆起,古老的断裂带夹着玄武岩浆溢出,使洪荒草莽的断陷盆地周围缩小,形成了古湖盆。
古湖盆比现今湖盆稍大,它的年龄与地球上人类生命的年龄相同,约有一百万年。
断陷--堰塞湖
地理学家告诉我们,在距今一百多万年前,古湖盆的西北方有一组火山群,现今称它为镜泊火山群。
火山群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熔岩流,以石头垫子河为通道向东南方向宣泄,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吊水楼瀑布"。
附近的玄武岩堰塞堤,成为今天的镜泊湖。
又因它是由断陷而形成的古湖盆,故又称"断陷-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