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奇观教案]镜泊湖奇观阅读理解
四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

四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
你想了解这奇观吗?二、快速读课文,说说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2)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二(3)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绚丽多变的景色特点。
三(4)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景色。
四(5)重点写地下森林的景色。
四、词语质疑。
五、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全文,并用一句或几年来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概括。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
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1、镜泊湖的景色的确奇妙,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
2、分工:每小组负责研究一段。
研究要求:认真研究,相互合作,把你所领略到的美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研究讨论后再向大家交流汇报。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读、交流体会、互相质疑解疑。
4、大组交流讨论。
(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交流方式:(1)通过交流感受体验美;(2)通过提问发现美;(3)通过朗读感悟美、表现美。
第一段交流重点:镜泊湖的地点、形成、及名称是否名副其实。
第二段交流重点:理解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和绮丽多变。
第三段交流重点:体会吊水楼瀑布的形成以及它磅礴的气势。
体会雄壮的确良瀑布与幽静的确良镜泊湖形成的鲜明对照。
第四段交流重点: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及壮丽的景色,感受地下森林的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指导朗读。
)七、总结全文。
八、作业:摘录文中优美片段。
板书设计:景点景物特色镜泊湖山湖花树自然朴实绮丽多变静态吊水楼瀑布瀑布万斛珍珠动态千朵银花千军万马地下森林森林郁郁葱葱静态野生动物活动动态火山口峭壁如屏静态《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3教案沪教版

镜泊湖奇观教学要求: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峭拔”、“消灾祛病”、“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到底“奇”在何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领略镜泊湖的巧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难点:了解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件PPT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师生介绍名字。
2.板书:镜泊湖对于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感受?3.教师简单介绍镜泊湖。
二、初读课文1.为什么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初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
2.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说法。
(1)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释义:消灾弭祸。
(2)镜泊湖湖面波平如镜释义:祛病三、再读课文从学生熟悉的名字入手引出课题,更有亲切感。
预设学生问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1.板书:奇观齐读,什么是“奇观”?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做好标记。
3.组织学生交流,一般学生会有这样几种观点:奇观之一:湖泊的景色奇观之二:吊水楼瀑布奇观之三:地下森林四、精读课文1.镜泊湖神奇在哪儿?请你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的镜泊湖奇观的句子划下来。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教师进行随机性指导,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估计学生的汇报会这样进行。
(1)认为“奇在湖泊的景色”的学生会认为“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很神奇。
同时会选择朗读第3自然段。
(2)认为“奇在吊水楼瀑布”的学生会认为吊水楼瀑布“溅起千朵银花”、“势如千军万马”很神奇。
同时会选择朗读第4自然段的最后两句。
(3)认为“奇在地下森林”的学生会认为“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和“林木欣欣向荣”很神奇。
同时会选择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朗读。
五、课外延伸,集体作业1.如果你是一位游客,置身这样优美的境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2.师生共同完成小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镜泊湖奇观》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镜泊湖奇观》教案教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教养目标:1。
理解并学习文中描写准确生动的词语。
2.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形
成原因。
3.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4.感情朗读课文。
发展目标:学习按照景物的不同特点,描写它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
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直观法等。
教具准备:镜泊湖美景的放大彩图,有关录像带,幻灯片。
课前准备: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如《海
上日出》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33镜泊湖奇观

33、镜泊湖奇观[教学目标]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纠正部分字词的读音,如“消灾弭祸、天庭、倒”。
2、了解镜泊湖名字的由来,知道镜泊湖奇在何处。
3、通过研读课文中的句子,借助媒体了解“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的镜泊湖景色、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表达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2.媒体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泊(pō)”字的读音。
(媒体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
(媒体出示)出示自学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从文中找找镜泊湖的由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
分小节读课文。
指导读准“消灾弭(mǐ)祸(huò)”“天庭(tíng)”。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说法:(1)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指名学生朗读相关课文,理解词语“消灾弭祸”——查“弭”的字义。
(媒体出示)(2)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
——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多音字“倒(dào)”,也可以读(dǎo),老师这里有几组词语,小组内试着读一读,可以借助工具书。
出示:倒数倒闭倒背如流倒塌倒影倒读数4、镜泊湖形成的传说很是动听,当然这是神话,不是事实,不过,镜泊湖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平如镜,倒是事实。
让我们再把这一小节美美地读一读。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1.过渡:“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媒体出示)齐读:奇观。
理解“奇观”的意思。
2.镜泊湖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3.组织课堂交流,一般学生会有这样几种观点:(1)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镜泊湖奇观》教案

《镜泊湖奇观》教案《镜泊湖奇观》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泊(pō)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
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说法:(1)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指导读准“消灾弭(mǐ)祸(hu)”“天庭(tíng)”;理解词语“消灾弭祸”。
(2)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读准字音“倒(dào)”理解词语“耸峙”。
三、再读课文,聚焦形象齐读:奇观。
理解“奇观”的意思。
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4.组织课堂交流,一般学生会有这样几种观点:(1)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2)奇在吊水楼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的.神奇之处。
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教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学生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成果,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发挥主导作用。
估计学生的汇报会这样进行:(1)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的学生会认为峰峦绮丽多变,“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很神奇。
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奇观,画一画镜泊湖的风光图,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范文.do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泊l (2)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读准字音“倒(dào)”理解词语“耸峙”。
三、再读课文,聚焦形象1.导语:“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齐读:奇观。
理解“奇观”的意思。
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4.组织课堂交流,一般学生会有这样几种观点:(1)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2)奇在吊水楼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的神奇之处。
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教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学生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成果,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发挥主导作用。
估计学生的汇报会这样进行:(1)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的学生会认为峰峦绮丽多变,“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很神奇。
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奇观,画一画镜泊湖的风光图,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认为“奇在吊水楼瀑布”的学生会认为吊水楼瀑布“溅起千朵银花”“势如千军万马”很神奇。
《镜泊湖奇观》教案教学文案

《镜泊湖奇观》教案《镜泊湖奇观》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象,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了解镜泊湖的奇观“奇”的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镜泊湖及周围景观的特点,体会镜泊湖景色“奇”在哪里。
教学难点: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湖泊众多,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书本去领略镜泊湖的奇观。
2、读课题,理解“奇观”是什么意思?过渡:镜泊湖到底有哪些奇特的景观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二、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谁来说说镜泊湖有哪些奇特的景观?2、交流归纳:镜泊湖奇在——(板书:)湖、瀑、林过渡:现在我们来看看湖奇在哪?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三、理解感悟1、讲读湖的奇特(1)生默读课文后交流,湖奇在哪?生交流:传说奇、形成奇、特点奇师:因为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平如镜,所以叫镜泊湖。
关于镜泊湖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谁能讲讲这个神奇的传说。
(2)这个传说可真奇啊!镜泊湖真的是像传说中那样形成的吗?那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个地方知道的?(生齐读第二自然段第2句话)(3)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来。
这段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湖的自然朴实,用——勾出来,哪些地方表现了湖的绮丽多变,用﹏﹏勾出来。
(4)学生汇报交流。
你能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美丽的镜泊湖被称为中国北方的西湖,它以独有的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美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人。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镜泊湖的美景。
(齐读三段)2、讲读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特(1)过渡:欣赏了镜泊湖的迷人风光,现在我们来观赏另外两处奇特的景观——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33镜泊湖奇观(正稿)

33、镜泊湖奇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运用不同方法理解“消灾弭祸”、“峭拔”、“耸峙”、“万斛”等词语的意思。
2、根据课文的线索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悟课文采用不同词组形式并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反映景物特点的方法。
4、通过理解、品味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真切感受镜泊湖的奇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感悟课文采用不同词组形式并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反映景物特点的方法。
2、通过理解、品味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真切感受镜泊湖的奇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1、师: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无数的名胜风景,在东北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名叫——(生:镜泊湖)板书:镜泊湖师:它被誉为“北方的西湖”,那里的风景美丽而又罕见,被作者称之为——(生:奇观)板书:奇观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要前往镜泊湖风景区游览,了解它“奇”在何处,更要学习写景的方法。
2、齐读课题:33镜泊湖奇观二、理清脉络,归纳内容1、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每个小节分别介绍了镜泊湖的什么方面,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第一节:传说镜泊湖是变成的,其实是因为而得名。
第二节:镜泊湖位于,因为形成了湖泊。
第三节:镜泊湖自然景色的最大特点是和。
第四节:镜泊湖的著名景点是。
第五节:镜泊湖附近有。
2、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名字由来位置、成因镜泊湖著名景点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1)理解:弭、消灾弭祸(2)师说明:课题中的镜泊湖并不单单指镜泊湖本身,而是一个风景区,因此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和镜泊湖都是这个景区的著名景点。
3、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传说镜泊湖是变的,其实是因为而得名。
它位于,因为形成了湖泊。
镜泊湖自然景色的最大特点是和。
镜泊湖的著名景点还有和。
4、师小结:按照课文叙述的线索,将各部分的内容合并起来,做简要的概述,这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泊湖奇观教案]镜泊湖奇观阅读理解24镜泊湖奇观一、教学目标1.了解镜泊湖景色形成的条件和景物特点。
2.让学生体会“奇”在何处。
镜泊湖奇观3.学习按景物的不同特点,领会镜泊湖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二、设计思想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
教学中运用“读一读、说一说、填一填、议一议”四步进行教学,可以充
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
镜泊湖奇观【教学要求】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教
学重点】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教
学难点】通过阅读,体会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
查阅镜泊湖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
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
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
美的享受。
教养目标:1.理解并学习文中描写准确生动的词语。
2.了解
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形成原因。
3.了解课文是怎
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4.感情朗读课文。
发展目标:学习
按照景物的不同特点,描写它的动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
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
你想了解这奇观吗?
二、快速读课文,说说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