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寄存器及其应用资料

合集下载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1. 背景在数字电路中,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电路元件。

它可以将输入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移位操作,并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移位寄存器通常由触发器构成,分为串行移位寄存器和并行移位寄存器。

在实际应用中,移位寄存器常用于数据存储、数据传输、脉冲发生器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其应用电路的实验,加深对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其应用。

2. 实验目的1.了解移位寄存器的基本原理;2.学会设计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其应用电路;3.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应用方法。

3. 实验原理与方法3.1 移位寄存器原理移位寄存器将输入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移位操作,并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常见的移位规则包括:左移、右移、循环左移、循环右移等。

移位寄存器通常由触发器构成,触发器的状态决定了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

本实验主要探究两种常用的移位寄存器:串行移位寄存器和并行移位寄存器。

3.1.1 串行移位寄存器串行移位寄存器中,数据是按照位的顺序逐个进行移位的。

串行移位寄存器可以通过级联多个D触发器实现,每个D触发器的输出与下一个D触发器的输入相连。

3.1.2 并行移位寄存器并行移位寄存器中,数据的位同时进行移位。

并行移位寄存器可以通过级联多个D 触发器实现,每个D触发器的输入都与移位数据的对应位相连。

3.2 实验所用材料与方法3.2.1 材料•移位寄存器芯片•发光二极管(LED)•电路连接线3.2.2 方法1.实验预备:准备实验所需的移位寄存器芯片、LED和电路连接线。

2.按照移位寄存器原理,设计移位寄存器电路并进行布线连接。

3.使用示波器检查电路的正确性。

4.进行实验验证,观察移位寄存器的运行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设计了一个4位串行移位寄存器电路,并进行了验证实验。

首先,按照原理部分的描述,我们选择了一个基于D触发器的4位串行移位寄存器芯片。

通过连接四个D触发器,将其串联起来,即可构成一个4位的串行移位寄存器。

北京科技大学数电实验四 Quartus II集成计数器及移位寄存器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数电实验四 Quartus II集成计数器及移位寄存器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专业:自动化(卓越计划)班级:自E181姓名:杨威学号:41818074 实验日期:2020 年5月26日一、实验名称:集成计数器及其应用1、实验内容与要求(1)用74161和必要逻辑门设计一个带进位输出的10进制计数器,采用同步置数方法设计;(2)用两个74161和必要的逻辑门设计一个带进位输出的60进制秒计数器;2、实验相关知识与原理(1)74161是常用的同步集成计数器,4位2进制,同步预置,异步清零。

引脚图功能表其中X。

3、10进制计数器(1)实验设计1)确定输入/输出变量输入变量:时钟信号CLK、复位信号CLRN;输出变量:计数输出QD、QC、QB、QA,进位输出RCO,显示译码输出OA、OB、OC、OD、OE、OF、OG2)计数范围:0000-10013)预置数值:00004)置数控制端LDN:计数到1001时输出低电平5)进位输出RCO:计数到1001时输出高电平画出如下状态转换表:CP QDQCQBQA0 00001 00012 00103 00114 01005 01016 01107 01117 10009 100110 0000(2)原理图截图仿真波形如下功能验证表格CLRN QD QC QB QA RCO0 0 0 0 0 01 0 0 0 1 01 0 0 1 0 01 0 0 1 1 01 0 1 0 0 01 0 1 0 1 01 0 1 1 0 01 0 1 1 1 01 1 0 0 0 01 1 0 0 1 11 0 0 0 0 04、60进制秒计数器(1)实验设计1)确定输入/输出变量输入变量:时钟信号CLK、复位信号CLRN;输出变量:计数十位输出QD2、QC2、QB2、QA2和计数个位输出QD1、QC1、QB1、QA1,进位输出RCO2)计数范围:0000 0000-0101 10013)预置数值:0000 00004)置数控制端LDN1(个位):计数到0101 1001时输出低电平5)清零端CLRN2(十位):计数到0110时输出低电平6)ENT:个位计数到1001时输出高电平7)进位输出RCO:计数到1001时输出高电平画出如下状态转换表CP QD2QC2QB2QA2QD1QC1QB1QA1CPQD2QC2QB2QA2QD1QC1QB1QA1CPQD2QC2QB2QA2QD1QC1QB1QA10 0000 0000 20 0010 0000 40 0100 00001 0000 0001 21 0010 0001 41 0100 00012 0000 0010 22 0010 0010 42 0100 00103 0000 0011 23 0010 0011 43 0100 00114 0000 0100 24 0010 0100 44 0100 01005 0000 0101 25 0010 0101 45 0100 01016 0000 0110 26 0010 0110 46 0100 01107 0000 0111 27 0010 0111 47 0100 01118 0000 1000 28 0010 1000 48 0100 10009 0000 1001 29 0010 1001 49 0100 100110 0001 0000 30 0011 0000 50 0101 000011 0001 0001 31 0011 0001 51 0101 000112 0001 0010 32 0011 0010 52 0101 001013 0001 0011 33 0011 0011 53 0101 001114 0001 0100 34 0011 0100 54 0101 010015 0001 0101 35 0011 0101 55 0101 010116 0001 0110 36 0011 0110 56 0101 011017 0001 0111 37 0011 0111 57 0101 011118 0001 1000 38 0011 1000 58 0101 100019 0001 1001 39 0011 1001 59 0101 100160 0000 0000 (2)设计原理图截图(3)实验仿真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表:5、实验思考题:(1)总结任意模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cpth寄存器实验原理

cpth寄存器实验原理

cpth寄存器实验原理CPTH寄存器是一种常用的寄存器,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

它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CPTH寄存器的实验原理及其应用。

CPTH寄存器是由四个单独的触发器组成的,每个触发器都有一个时钟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入端。

它们可以被串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CPTH寄存器。

CPTH寄存器的输出是由其中一个触发器的输出决定的,这个输出称为寄存器的“当前状态”。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逻辑门和时钟信号来控制CPTH寄存器的工作。

首先,将逻辑门连接到寄存器的数据输入端,以便输入数据。

然后,通过时钟信号来控制触发器的状态转换。

当时钟信号的边沿到达时,触发器会根据输入数据的值更新自身的状态。

最后,通过触发器的输出端获取寄存器的当前状态。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输入数据和时钟信号的频率来观察CPTH 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当输入数据发生变化时,寄存器会根据时钟信号的边沿更新自己的状态,并将新的状态输出。

通过观察输出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CPTH寄存器是如何存储和传输数据的。

CPTH寄存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可以用于存储临时数据,以便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运算。

此外,CPTH寄存器还可以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

例如,在串行通信中,CPTH寄存器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同步。

除了存储和传输数据,CPTH寄存器还可以用于状态控制和时序处理。

通过改变寄存器的输入数据和时钟信号,我们可以控制系统的状态和时序,以实现各种功能和操作。

例如,在数字电路中,CPTH寄存器可以用来实现计数器和状态机等电路。

总结起来,CPTH寄存器是一种常用的寄存器,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到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它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存储临时数据、数据传输、状态控制和时序处理等功能。

掌握CPTH寄存器的原理和应用对于理解和设计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计算机寄存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寄存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寄存器的概念、作用和分类;2. 掌握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操作;3. 熟悉寄存器的控制信号及其工作原理;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计算机、Proteus仿真软件;2. 实验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模型机仿真软件;3. 实验环境:实验室。

三、实验内容1. 寄存器基本概念及分类;2. 寄存器操作实验;3. 寄存器控制信号实验;4. 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实验。

四、实验步骤1. 寄存器基本概念及分类实验(1)打开Proteus仿真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2)在项目中选择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中的寄存器模块;(3)观察寄存器的结构,了解寄存器的分类(如累加器、寄存器组、地址寄存器等);(4)总结寄存器的作用,如暂存数据、控制指令等。

2. 寄存器操作实验(1)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简单的寄存器操作电路;(2)设置输入数据,观察寄存器的输出;(3)通过改变输入数据,验证寄存器的存储功能;(4)总结寄存器操作的基本步骤。

3. 寄存器控制信号实验(1)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包含控制信号的寄存器电路;(2)观察控制信号对寄存器操作的影响;(3)通过改变控制信号,验证寄存器的读写功能;(4)总结寄存器控制信号的作用和意义。

4. 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实验(1)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电路;(2)观察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操作过程;(3)分析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如数据暂存、指令控制等;(4)总结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掌握了寄存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2. 熟悉了寄存器的操作过程,包括输入、输出、读写等;3. 了解寄存器控制信号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寄存器操作的影响;4. 分析了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如数据暂存、指令控制等。

寄存器的多功能性能实验

寄存器的多功能性能实验

寄存器的多功能性能实验寄存器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文将对寄存器的多功能性能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一、引言在计算机系统中,寄存器是一种数据存储器件,用于存储指令、数据和地址等信息。

寄存器具有快速读写速度和存储容量有限等特点,但同时也具备多种功能。

本次实验将通过具体的测试来了解和验证寄存器的多种功能。

二、寄存器的存储功能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了解寄存器的存储功能,并验证其存储容量与读写速度。

2. 实验步骤(1)选择一块适用的寄存器芯片,并准备连接线路。

(2)编写测试程序,在寄存器中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

(3)观察并记录存储数据的过程,包括写入时间和写入结果。

(4)使用读取操作读取寄存器中的数据,并记录读出时间和读出结果。

3.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写入时间:在一定数据量条件下,寄存器的写入时间基本稳定,能够实时完成数据写入。

(2)写入结果:寄存器按照设定的地址顺序存储数据,写入准确无误。

(3)读取时间:寄存器的读取操作非常迅速,几乎可以实时返回读取结果。

(4)读取结果:通过读取操作,我们能够准确读取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

4.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验证了寄存器的存储功能,能够按照指定地址存储和读取数据,并具备较快的读写速度。

三、寄存器的状态存储功能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了解寄存器的状态存储功能,并验证其能够保存和传递计算结果。

2. 实验步骤(1)选择适合的寄存器,并准备相应的测试电路。

(2)编写测试程序,将计算结果存储到寄存器中。

(3)观察并记录存储数据的过程,包括写入时间和写入结果。

(4)通过其他计算操作,读取寄存器中的数据,并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写入时间:寄存器的写入时间非常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写入结果:寄存器能够准确地存储计算结果,并能够在读取时传递给其他部件使用。

寄存器实验实验报告

寄存器实验实验报告

寄存器实验实验报告寄存器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寄存器是计算机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存储器件,用于暂时存储和传输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寄存器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能够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效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寄存器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寄存器的基本操作方法;3. 学习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计算机、开发板、示波器等;2. 实验方法:通过编程控制,利用开发板上的寄存器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开发板和计算机,并进行相应的驱动安装;2. 打开开发板的开发环境,编写程序代码;3. 设置寄存器的初始值,并将数据存入寄存器;4. 通过编程控制,将寄存器中的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或存储器;5. 进行数据读取和验证,确保寄存器的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寄存器进行了数据存储和传输,并通过读取数据进行了验证。

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快速暂存数据,提高计算机的运算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寄存器广泛用于存储指令、地址和数据等信息。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寄存器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效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掌握寄存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对于编程和计算机系统的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寄存器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七、参考文献[1] 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李春葆, 刘燕, 张洪岩.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2]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 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以上就是本次寄存器实验的实验报告,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对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实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基本的寄存器,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寄存器的理解,并掌握寄存器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1. 实验设备:计算机2. 实验软件:模拟器软件Mars3. 实验材料:电路图、线缆、元器件三、实验原理寄存器是计算机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一个基本的寄存器通常由一组触发器组成,可以存储多个位的信息。

本实验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个16位的寄存器。

四、实验步骤1. 确定寄存器的结构和位数: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16位的寄存器。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触发器和其他元器件。

2. 组装寄存器电路:根据电路图,将选择好的元器件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3. 连接电路与计算机:使用线缆将寄存器电路连接到计算机的相应接口上。

4. 编写程序:打开Mars模拟器软件,编写程序来测试寄存器的功能。

可以编写一段简单的程序,将数据写入寄存器并读取出来,以验证寄存器的正确性。

5. 运行程序并测试:将编写好的程序加载到Mars模拟器中,并运行程序,观察寄存器的输出和模拟器的运行结果。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五、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设计和实现了一个16位的寄存器,并进行了相关测试。

经过多次测试,寄存器的功能和性能良好,能够准确地存储和读取数据。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寄存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寄存器作为计算机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存储和传输数据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我更加清楚了寄存器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连接不稳定、程序错误等,但通过仔细检查和调试,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次实验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只有深入理解原理并通过实践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习也更加系统和完整。

实验四:寄存器及其应用资料

实验四:寄存器及其应用资料

=C2。
N+1个CP时钟脉冲后,不仅原先存入两个移位寄存器中的数已
且A、B两个数相加的和及最后的进位C
也被全部存入累加和移位寄存器中。
4位居多,当需要的位数多于4位时,可把几
、+5V直流电源 2、单次脉冲源
、逻辑电平开关 4、0-1指示器
、74LS192×2(或CC40192) 74LS74(或CC4013)
端连续加4个脉冲,观察输出情况,记录之。
4)左移:先清零或予置,再令CR=1,S
=1,S0=0,由左移输入端SL送入二进制数码如
,连续加四个CP脉冲,观察输出端情况,记录之。
5)保持:寄存器予置任意4位二进制数吗dcba,令CR=1,S
=S0=0,加CP脉冲,观察
接LED逻辑电平显示插口接单次脉冲源
1 × × 保持 Q
Q1Q2Q3= Qn0Qn1Qn2Qn3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
1)环形计数器
11-2所示,
Q
和右移串行输入端SR相连接,设初始状态Q0Q1Q2Q3=1000,则在时钟脉冲的作用
Q
Q1Q2Q3将依次变为0100、0010、0001、1000-----,可见它是一个具有四个有效状态的
4 74LS194逻辑功能测试
、循环右移
1接线参照图 2进行改接。用并行送数法予置寄存器为某二进制九码(如
),然后进行右移循环,观察寄存器输出端状态的变化,记入表 3中。
3 表 4
Q
Q1Q2Q3
0 1 0 0
1)触发器置零
74LS74的R
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2)送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典例一——构成串行累加器和环形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1、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

既能左移又能右移的移位寄存器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双向移位。

根据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移位寄存器可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74LS194或CC40194,两者功能相同,
S L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异步清零端;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74LS194有5种不同操作模式:并行送数寄存,右移(方向由Q0至Q3),左移(方向由Q3至Q0),保持及清零。

S1、S0和CR 端的控制作用如表 1所示。

2、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可用作数据转换,即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或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等。

本实验主要研究移位寄存器用作环形计数器和串行累加器的线路连接及其原理。

(1)环形计数器
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如图11-2所示,把输出端Q3和右移串行输入端S R相连接,设初始状态Q0Q1Q2Q3=1000,则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Q0Q1Q2Q3将依次变为0100、0010、0001、1000-----,可见它是一个具有四个有效状态的计数器,这种类型的计数器通常称为环形计数器。

图 2电路可以由各个输出端输出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脉冲,因此也可作为顺序脉冲发生器。

(2)串行累加器
累加器是由移位寄存器和全加器组成的一种求和电路,它的功能是将本身寄存的数和另一个输入的数相加,并存放在累加器中。

图 2
图 3是由两个右向移位寄存器、一个全加器和一个进位触发器组成的串行累加器。

设开始时,被加数A=A N-1.....A O和加数B=B N-1......B O已分别存入N+1位累加数移位寄存器和加数移位寄存器。

再设进位触发器D已被清零。

在第一个CP脉冲到来之前,全加器各输入、输出端的情况为:A N=A0,B N=B0,C N-1=0,S N=A0+B0+0=S0,C N=C0。

在第二个脉冲到来后,两个移位寄存器的内容又右移一位,S1存入累加和移位寄存器的最高位,原先存入的S0进入次高位,C1存入进位触发器Q端,全加器输出为:S N=A2+B2+C1=S2,C N=C2。

按照此顺序进行,到第N+1个CP时钟脉冲后,不仅原先存入两个移位寄存器中的数已被全部移出,且A、B两个数相加的和及最后的进位C N+1也被全部存入累加和移位寄存器中。

若需继续累加,则加数移位寄存器中需要再一次存入新的加数。

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其位数往往以4位居多,当需要的位数多于4位时,可把几块移位寄存器用级联的方法来扩展位数。

三、实验设备及器件:
1、+5V直流电源
2、单次脉冲源
3、逻辑电平开关
4、0-1指示器
5、74LS192×2(或CC40192) 74LS74(或CC4013)
74LS183
四、实验内容:
1、测试74LS194(或CC40194)的逻辑功能
按图 4接线,CR、S1、S0、S L、S R、D3、D2、D1、D0分别接至逻辑开关的输出插口;Q3、Q2、Q1、Q0接至LED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

CP端接单次脉冲源输出插口。

接表 2所规定的输入状态,逐项进行测试。

(1)清除:令CR=0,其它输入均为任意态,这时寄存器输出Q0、Q1、Q2、Q3应均0。

清除后,置CR=1。

(2)送数:令CR=S1=S0=1,送入任意4位二进制数,如D0D1D2D3=dcba,加CP脉冲,观察CP=0、CP由0到1、CP由1到0三种情况下寄存器输出状态的变化,观察寄存器输出状态变化是否发生在CP脉冲的上升沿。

(3)右移:清零后,令CR=1,S1=0,S0=1,由右移输入端S R送入二进制数码如0100,由CP端连续加4个脉冲,观察输出情况,记录之。

(4)左移:先清零或予置,再令CR=1,S1=1,S0=0,由左移输入端S L送入二进制数码如1111,连续加四个CP脉冲,观察输出端情况,记录之。

(5)保持:寄存器予置任意4位二进制数吗dcba,令CR=1,S1=S0=0,加CP脉冲,观察寄存器输出状态,记录之。

图 4 74LS194逻辑功能测试
2、循环右移
将实验内容1接线参照图 2进行改接。

用并行送数法予置寄存器为某二进制九码(如0100),然后进行右移循环,观察寄存器输出端状态的变化,记入表 3中。

表 4
3、循环左移
将实验内容1接线参照图 2进行改接。

用并行送数法予置寄存器为某二进制九码(如0100),然后进行左移循环,观察寄存器输出端状态的变化,记入表 4中。

4、累加运算
接图 5连接实验电路。

CR、S1、S0接逻辑开输出插口,CP接单次脉冲源,由于逻辑开关的数量有限,两寄存器并行输入端D3D2D1D0根据实验设备现有条件,进行接线。

两寄存器
的输出端接至LED逻辑电平输入插口。

(2)送数
令CR=S1=S0=1,用并行送数方法把三位被加数A2A1A0和三位加数B2B1B0分别送入累加和移位寄存A及加数移位寄存B中,然后进行右移,实现加法运算。

连续输入4个CP脉冲,观察两个寄存器输出状态变化,记入表11-4中。

五、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寄存器及累加运算的有关内容;
2、查阅74LS194、74LS18
3、74LS74逻辑线路。

熟悉其逻辑功能及引脚排列;
3、在对74LS194进行送数后,若要使输出端改成另外的数码,是否一定要使寄存器清零?
4、使寄存器清零,除采用CR输入低电平外,可否采用右移或左移的方法?可否使用并行送数法?若可行,如何进行操作?
5、若进行循环左移,图 4接线应如何改接?
六、实验报告:
1、分析表 2的实验结果,总结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逻辑功能并写入表格功能总结一栏中;
2、根据实验内容2的结果,画出4位环形计数器的状态转换图及波形图;
3、分析累加运算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五、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1、熟悉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2、用移位寄存器构成串行累加器和环行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略
三、实验器件:1片74LS74、2片74LS194,1片74LS183(全加器)
四、实验内容:
1、测试74LS194的功能, P201图,表2)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做
2、循环移位
P199图2,表3)先用并行置数预置寄存器为某二进制码(例0100)
3、参考P199图2,表3)将移位寄存器改为左移,重复2
4、累加运算。

P202图5,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做
183的管脚图P259左下, 74管脚图P256右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