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共74页
合集下载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二)实验性肿瘤动物模型
3、复制方法——异位诱发:前胃癌模型 实验动物:A系、KM或615系小鼠 致癌物: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 复制方法:以每天0.25或1.0mg/kg体重剂量的 0.02%MBNA水溶液给动物灌胃,每天1次,每周7次。 癌发展快,并较多地浸润邻近器官和转移到淋巴结、 肝及肺。实验第7-8个月均能诱发出85-100%的前胃鳞 状上皮癌。
适用性和 可控性
易行性和 经济性
五、设计动物模型的注意事项
注意模型要尽可能再现所要求的人类疾病 注意所选用动物的实用价值 注意环境因素对模型动物的影响 不能盲目地使用近交系动物,不然会导致不能 控制的因素进入实验 动物进化的高级程度并不意味着所有器官和功 能接近于人的程度 正确地评估动物疾病模型
不能盲目地使用近交系动物,不然会导致不能控 制的因素进入实验 动物形成亚系后不应该再视为同一品系。要充分 了解新品系的特征和背景材料。 即使作为已形成模型的品系,由于不适当的育种 方法和环境改变,还可发生新的基因突变和遗传 漂变;即存在着变种甚至断种的危险。 国外经常取用二种近交系的杂交一代(F1)作 为模型。其个体之间均一性好,对实验的耐受性 强,又多少克服了近交系的缺点。但盲目引进 F1代动物对复制所要求的模型是缺乏意义的。
肺水肿动物模型
2、复制方法 大鼠,0.6ml/100g体重,腹腔注射6%氯化铵。 兔,1.5ml/kg体重,耳缘静脉慢速注入0.3%硝酸银。 兔,0.3ml/kg体重,静脉注入0.1%肾上腺素。 兔,40-140mi/min,静脉注入0.9%生理盐水,总量为1-1.5倍 全血量。 小鼠,氯气(1g重铬酸钾+4ml浓HCl)在瓶中生成薄薄一层云 雾状气体,置瓶中吸入。 豚鼠,0.9-1.1%NO,吸入。 狗,0.5ml/kg体重,静脉注入10%可拉明。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雄 原 核 注 射 转 基 因 小 鼠
基 因 敲 除 转
基
因
动
物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3、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3)优点:不但能从动物整体水平和组织器官水平上进
行研究,而且还可以深入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为发病机 制、药物筛选和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实验体系。
(4)缺点:动物机体基因调控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基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实验方 法和手段。通过各种动物的生物特征和疾病特点与人类疾病 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
非典病毒
决战非典
人类疾病的发展十分复杂,以人本身为实验对象在时间、空 间、道义和方法上的局限性。
而动物模型可以克服这些不足,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可 以更准确地观察模型的实验结果,有助于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 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防治措施。
2、诱发性动物模型
(2)优点: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 实验条件易控制,重复性好。 (3)缺点:和自然产生的疾病模型在某些方面 存在一定差异。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3、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1)概念
指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动物的基因或基因 组,使动物的遗传特性表现与人类疾病表现相似的 动物模型。
工程动物模型提供的信息还很局限。
三、动物模型的分类
(二)按系统范围分类 1、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指各种疾病共 同性的一些病理变化过程模型。如发热、缺氧、水 肿、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电解质紊乱、酸碱 平衡失调等。
三、动物模型的分类
(二)按系统范围分类 2、各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指与人类各系统疾病相应的人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3) 生物因素诱发动物模型
常见的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毒
素等。在人类疾病中,由生物因素导致发生的人畜 共患病(传染性或非传染性)占很大的比例。传染病、 寄生虫病、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研究经常使用生物 因素复制动物模型。如以柯萨奇B族病毒复制小鼠、 大鼠、猪等心肌炎动物模型;以福氏Ⅳ型痢疾杆菌 或志贺杆菌复制猴的细菌性痢疾动物模型;以锥虫 病原体感染小鼠,复制锥虫病小鼠动物模型;以钩 端螺旋体感染豚鼠,复制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肺出 血动物模型。
有些动物对某致病因子特别敏感,极易死亡,不 好控制也不适宜复制动物模。
5.易行性和经济性
复制动物模型的设计,应尽量做到方法容易执行 和合乎经济原则。除了动物选择上要考虑易行性和 经济性原则外,在选择模型复制方法和指标的检测 观察上也要注意这一原则。
三、动物模型的分类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经过近30年的开发研究,现已 累积2000多个动物模型在医学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为了能更好地应用、开发和研究动物模型, 人们将其进行了分类,如按动物模型产生原因进行 分类,按医学系统范围分类,按模型种类分类和按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分类。现将各种分类方法分述如 下:
2. 重复性
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甚至是可以标
准化的。例如用一次定量放血法可百分之百造成出 血性休克,百分之百死亡,这就符合可重复性和达 到了标准化要求。又如用狗做心肌梗死模型照理很 合适,因为它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相似,而且在实 验动物中它最适宜做暴露心脏的剖胸手术,但狗结 扎冠状动脉的后果差异太大,不同狗同一动脉同一 部位的结扎,其后果很不一致,无法预测,无法标 准化。相反,大小白鼠、地鼠和豚鼠结扎冠脉的后 果就比较稳定一致,可以预测,因而可以标准化。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病,而洞庭湖流域的东方田鼠却不能复制血吸
虫病,故可用于血吸虫感染和抗病的研究。
4.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是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
人类疾病相似表现的疾病模型。如沙鼠缺乏完
整的基底动脉环,左右大脑供血相对独立,是
研究中风的理想模型。
(二). 按系统范围分类
过滤膜的无菌笼具运输。
第二节
常用动物模型的复制
一、肿瘤动物模型
(一)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induced tumor)是用致癌因素在实验条
件下诱发出动物肿瘤所形成的模型,它
是进行实验肿瘤研究的常用方法。
1、诱发性肺癌动物模型
模型简述 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
与人类疾病相似
可在两种以上动物中复制该疾病
动物背景资料清楚、完整
价廉、来源广、方便
尽可能用较小的动物
动物的购入应注意以下问题
购入动物时应向供应部门弄清动物的背景资
料、品系、年龄、体重及合格证等。
购入动物时应同时购饲料和垫料。
考虑运输过程中对动物的影响,如温度、饮
食等。
若是购入清洁级实验动物,应采用带有空气
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模型。
1.1 物理因素诱发动物模型:如机械损伤、放
射线损伤、气压、手术等因素复制模型比较直
观、简便,是较常见方法。
1.2 化学因素诱发动物模型:化学药致癌、化
学中毒、强酸强碱烧伤。
1. 3 生物因素诱发动物模型:如细菌、病毒、
虫病,故可用于血吸虫感染和抗病的研究。
4.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是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
人类疾病相似表现的疾病模型。如沙鼠缺乏完
整的基底动脉环,左右大脑供血相对独立,是
研究中风的理想模型。
(二). 按系统范围分类
过滤膜的无菌笼具运输。
第二节
常用动物模型的复制
一、肿瘤动物模型
(一)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induced tumor)是用致癌因素在实验条
件下诱发出动物肿瘤所形成的模型,它
是进行实验肿瘤研究的常用方法。
1、诱发性肺癌动物模型
模型简述 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
与人类疾病相似
可在两种以上动物中复制该疾病
动物背景资料清楚、完整
价廉、来源广、方便
尽可能用较小的动物
动物的购入应注意以下问题
购入动物时应向供应部门弄清动物的背景资
料、品系、年龄、体重及合格证等。
购入动物时应同时购饲料和垫料。
考虑运输过程中对动物的影响,如温度、饮
食等。
若是购入清洁级实验动物,应采用带有空气
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模型。
1.1 物理因素诱发动物模型:如机械损伤、放
射线损伤、气压、手术等因素复制模型比较直
观、简便,是较常见方法。
1.2 化学因素诱发动物模型:化学药致癌、化
学中毒、强酸强碱烧伤。
1. 3 生物因素诱发动物模型:如细菌、病毒、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自发性动物模型
裸鼠 nude mouse
肥胖症小鼠 ob/ob or obese mouse
精品PPT
1、自发性动物模型 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疾病
乳腺肿瘤;肺脏肿瘤;肝脏肿瘤; 卵巢肿瘤;胃肠道肿瘤;淋巴性白血 病;垂体瘤等
精品PPT
1、自发性动物模型(肿瘤、遗传病) (2)优点:完全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疾病,排 除了人为的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 的疾病很相似,其应用价值很高。 (3)缺点:来源困难,种类有限,价格昂贵, 饲养条件要求高。
本质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 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羊、牛、猪是 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体传染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 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的感染途径与职 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其症状主要有发热、多汗、 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
精品PPT
一、概 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是指医学 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 和材料。
动物实验对象:以动物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相关材料:以器官、组织、细胞为研究对象
精品PPT
三、动物模型的分类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1、自发性动物模型;
3、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5、生物医学模型;
2、诱发性动物模型;
4、抗疾病型动物模型;
精品PPT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1、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 (1)概念
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人工处置,在自然条件下 自发产生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 手段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概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概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在实验室中利用动物模拟人类疾病的病理过程和特征,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和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进展过程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种模型通常通过人为操作、基因改造、药物注射等方式使动物体内产生人类相关的疾病病理特征,然后通过观察疾病的发展过程、病理变化,以及测试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的疗效等,来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工具。
常用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包括小鼠模型、大鼠模型、猪模型等,不同的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概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

通过猪的实验确定了气管是呼吸通道,肺是呼吸 空气的器官。
哈维(William Harvey)通过对狗、蛙、蛇、鱼
等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了血液循环,证实了机体 血液循环的现象。
巴甫洛夫通过大量动物模型的复制,对心脏生理、
消化生理、高级神经活动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意义
1. 避免人体实验造成的危害(人类的替代者)。 2. 临床上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可用动物随时复制
八、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模型 九、 骨骼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十、 皮肤疾病动物模型 十一、五官科常见动物模型 十二、妇产科疾病动物模型 十三、儿科疾病动物模型 十四、传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十五、寄生虫病动物模型 十六、普通外科手术动物模型 十七、创伤动物模型 十八、中医症候动物模型
肿瘤动物模型
一、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a. 化学法 b. 生物法 c. 物理法
中医症候群动物模型
血瘀动物模型
动物:兔 药品:10%高分子右旋糖酐 方法:10%高分子右旋糖酐、5ml/kg体重,每日两
次,连续2天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及其应用
1.T淋巴细胞缺陷动物模型 2.B淋巴细胞缺陷动物模型 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小鼠)
T淋巴细胞缺陷动物模型
胸腺缺陷,免疫功能丧失 表现为体表无毛(习惯上叫“裸鼠”) 1966年在苏格兰被发现(系自发突变) 发育迟缓,抵抗力差 应在SPF环境下饲养
/分钟 时间:达到动物血量1~1.5倍时即可发生肺水肿
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大鼠诱发模型(其中之一) 动物:大鼠 180~200g 药物:胆固醇、猪油、甲基硫氧嘧啶 方法:1%~4%胆固醇
10%猪油 0.2%甲基硫氧嘧啶 86%~89%基础饲料 时间:连续饲喂7~10天
哈维(William Harvey)通过对狗、蛙、蛇、鱼
等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了血液循环,证实了机体 血液循环的现象。
巴甫洛夫通过大量动物模型的复制,对心脏生理、
消化生理、高级神经活动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意义
1. 避免人体实验造成的危害(人类的替代者)。 2. 临床上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可用动物随时复制
八、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模型 九、 骨骼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十、 皮肤疾病动物模型 十一、五官科常见动物模型 十二、妇产科疾病动物模型 十三、儿科疾病动物模型 十四、传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十五、寄生虫病动物模型 十六、普通外科手术动物模型 十七、创伤动物模型 十八、中医症候动物模型
肿瘤动物模型
一、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a. 化学法 b. 生物法 c. 物理法
中医症候群动物模型
血瘀动物模型
动物:兔 药品:10%高分子右旋糖酐 方法:10%高分子右旋糖酐、5ml/kg体重,每日两
次,连续2天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及其应用
1.T淋巴细胞缺陷动物模型 2.B淋巴细胞缺陷动物模型 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小鼠)
T淋巴细胞缺陷动物模型
胸腺缺陷,免疫功能丧失 表现为体表无毛(习惯上叫“裸鼠”) 1966年在苏格兰被发现(系自发突变) 发育迟缓,抵抗力差 应在SPF环境下饲养
/分钟 时间:达到动物血量1~1.5倍时即可发生肺水肿
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大鼠诱发模型(其中之一) 动物:大鼠 180~200g 药物:胆固醇、猪油、甲基硫氧嘧啶 方法:1%~4%胆固醇
10%猪油 0.2%甲基硫氧嘧啶 86%~89%基础饲料 时间:连续饲喂7~10天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演示文稿

第23页,共141页。
4.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人类疾病相似表 现的疾病模型。如沙鼠缺乏完整的基底动脉环,左右 大脑供血相对独立,是研究中风的理想动物模型;鹿 的正常红细胞是镰刀形的,多年来被供作镰刀形红细 胞贫血研究;兔胸腔的特殊结构用于胸外手术研究比 较方便;但这类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存在着一定的差 异,研究人员应加以分析比较。
第16页,共141页。
(1) 物理因素诱发动物模型 常见的物理因素如机械损伤、放射线损伤、气压、手术 等许多因素。使用物理方法复制的动物模型如外科手术方 法复制大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放射线复制大鼠萎缩性 胃炎动物模型,手术方法复制大鼠肺水肿动物模型,以及 放射线复制的大鼠、小鼠、狗的放射病模型等。采用物理 因素复制动物模型比较直观、简便,是较常见的方法。
第15页,共141页。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1.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又称为 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 生物的和复合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 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 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为人工诱发出特定 的疾病动物模型。
有些动物对某致病因子特别敏感,极易死亡,不好控制 也不适宜复制动物模。
第13页,共141页。
5.易行性和经济性 复制动物模型的设计,应尽量做到方法容易执行和合 乎经济原则。除了动物选择上要考虑易行性和经济性原 则外,在选择模型复制方法和指标的检测观察上也要注 意这一原则。
第14页,共141页。
三、动物模型的分类
第11页,共141页。
3.可靠性 复制的动物模型应力求可靠地反映人类疾病,即可特 异地、可靠地反映该种疾病代谢、结构变化,同时应具 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经过一系列检测(如心 电图、临床生理、生化指标检验、病理切片等)得以证实。如
4.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人类疾病相似表 现的疾病模型。如沙鼠缺乏完整的基底动脉环,左右 大脑供血相对独立,是研究中风的理想动物模型;鹿 的正常红细胞是镰刀形的,多年来被供作镰刀形红细 胞贫血研究;兔胸腔的特殊结构用于胸外手术研究比 较方便;但这类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存在着一定的差 异,研究人员应加以分析比较。
第16页,共141页。
(1) 物理因素诱发动物模型 常见的物理因素如机械损伤、放射线损伤、气压、手术 等许多因素。使用物理方法复制的动物模型如外科手术方 法复制大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放射线复制大鼠萎缩性 胃炎动物模型,手术方法复制大鼠肺水肿动物模型,以及 放射线复制的大鼠、小鼠、狗的放射病模型等。采用物理 因素复制动物模型比较直观、简便,是较常见的方法。
第15页,共141页。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1.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又称为 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 生物的和复合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 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 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为人工诱发出特定 的疾病动物模型。
有些动物对某致病因子特别敏感,极易死亡,不好控制 也不适宜复制动物模。
第13页,共141页。
5.易行性和经济性 复制动物模型的设计,应尽量做到方法容易执行和合 乎经济原则。除了动物选择上要考虑易行性和经济性原 则外,在选择模型复制方法和指标的检测观察上也要注 意这一原则。
第14页,共141页。
三、动物模型的分类
第11页,共141页。
3.可靠性 复制的动物模型应力求可靠地反映人类疾病,即可特 异地、可靠地反映该种疾病代谢、结构变化,同时应具 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经过一系列检测(如心 电图、临床生理、生化指标检验、病理切片等)得以证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