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实验-系统内存使用统计5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一、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了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运行过程,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和内存管理机制;2. 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实现;3. 学习文件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方式;4. 了解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交互方式。

三、实验过程1. 启动过程在计算机启动时,操作系统首先加载到内存中,并开始执行。

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深入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我们观察到操作系统通过读取硬盘中的引导扇区来进行启动,并且在启动过程中会进行一系列的初始化操作,如初始化内存管理、进程管理和设备驱动等。

2.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分配和回收内存资源,以及管理进程的内存空间。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内存分页和内存分段两种常见的内存管理方式,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对其原理和实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进程调度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中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决定了哪些进程能够获得CPU的使用权。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和时间片轮转等。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的调度算法对进程执行的影响,加深了对进程调度原理的理解。

4.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组织文件的机制。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如目录结构和文件存储方式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了解了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机制。

5. 硬件交互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交互是实现计算机功能的关键。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通信方式,如中断和设备驱动等。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观察到操作系统是如何与硬件进行交互,并掌握了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配合工作。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系统内存使用统计5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系统内存使用统计5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系统内存使用统计5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题目:动态链接库的建立与调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年级:信息安全2010级学生姓名:李鑫学号:20103277 同组姓名:无2012年11 月28 日上海电力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项目线程的同步姓名李鑫学号20103277 班级2010251班专业信息安全同组人姓名无指导教师姓名徐曼实验日期2012/11/28实验目的和要求:(l)了解Windows内存管理机制,理解页式存储管理技术。

(2)熟悉Windows内存管理基本数据结构。

(3)掌握Windows内存管理基本API的使用。

实验原理与内容使用Windows系统提供的函数和数据结构显示系统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当内存和虚拟存储空间变化时,观察系统显示变化情况。

实验平台与要求能正确使用系统函数GlobalMemoryStatus()和数据结构MEMORYSTATUS了解系统内存和虚拟空间使用情况,会使用VirtualAlloc()函数和VirtualFree()函数分配和释放虚拟存储空间。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实验平台:Visual Studio C++ 6.0实验步骤与记录1、启动安装好的Visual C++ 6.0。

2、选择File->New,新建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程序, 由于内存分配、释放及系统存储空间使用情况均是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因此选择An application that support MFC。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次创建。

3、创建一个支持MFC的工程,单击完成。

4、打开编辑环境后,编辑程序,并且编译、链接并运行该程序。

5、实验分析与结论该程序完成了内存空间的显示、申请及释放。

开始时,可用物理内存为747M,可用页文件大小为2524M,可用虚拟内存为2021M。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
2012 软件工程(嵌入式)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5 年 3 月
目录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环境............................................................................................ 1
5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6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7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8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进程间的通信
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一:Windows 平台
实验时间:
6 小时
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 windows 环境下进程间通信的机制,掌握如何利用消息、共享内存 和剪贴板三种进程间通信机制中的任意 2 种进行通信的原理,并利用 win32API 函数编写实例程序。
[提示] 1、从 root 注册进系统,可以通过用户图形界面中的菜单创建用户组并为用
户分配注册号,也可以通过 shell 命令创建用户组,创建用户组的 shell 命令格式
2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如下:
groupadd -g group_ID group_name
为用户分配注册号的 shell 命令格式如下:
usermod options login_ID
其中,任选项 options 可以为如下内容:
-c comment
表示注释信息
-d pathname
表示当前目录
-g group_ID
表示主用户组名
-G supplementary_group_ID 表示主用户组的增补组名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命令的使用,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发行版)。

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通过任务管理器观察进程的状态、优先级、CPU 使用率等信息,并进行进程的结束和优先级调整操作。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行工具(如 ps、kill 等)实现相同的功能。

2、内存管理使用 Windows 系统的性能监视器和资源监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虚拟内存的占用和分配情况。

在 Linux 系统中,通过命令(如 free、vmstat 等)获取类似的内存信息,并分析内存的使用效率。

3、文件系统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了解文件的属性设置和权限管理。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mkdir、cp、mv、rm 等)完成相同的任务,并熟悉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组和权限设置。

4、设备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查看设备管理器中的硬件设备信息,安装和卸载设备驱动程序。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lspci、lsusb 等)查看硬件设备,并通过安装内核模块来支持特定设备。

四、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实验(1)打开 Windows 系统的任务管理器,切换到“进程”选项卡,可以看到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

(2)选择一个进程,右键点击可以查看其属性,包括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3)通过“结束任务”按钮可以结束指定的进程,但要注意不要随意结束系统关键进程,以免导致系统不稳定。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内存管理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内存管理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内存管理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内存管理单选题可变分区管理方案,看内存分配表各类适应算法下次适应算法最优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系统中剩余的最大空闲分区静态重定位中,从哪个单元获取操作数各类置换算法各类置换算法看内存分配情况表——实战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不常用页面置换算法(LFU)最近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NRU)涉及计算【真题讲解】页式管理存储第66题快表命中率花费us计算简单页式存储管理问最大有多少个页面问最大有多少字节问页表长度(页表项个数)写保护中断各个置换算法的缺页率(建议放弃这一题分,比较容易搞混,需要理解各个置换算法并画图表)LRU页面置换算法OPT最佳页面置换算法八进制的计算(先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再计算)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求偏移量题目)题目直接给二进制,直接进行数位数偏移题目直接给16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后进行数位数偏移虚拟页式的有效位、修改位、访问位、保护位、禁止位单页存放整数变量个数和循环代码计算缺页次数一般情况通解:两个循环次数相乘,除单页个数答案有整数×整数形式使用快表和不使用快表相比较,求平均访问时间降低x%需要直接记忆单选多选题需要直接记忆多选单选题可变分区管理方案,看内存分配表下次适应算法最优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系统中剩余的最大空闲分区这种题目一定要学习画图,画出变化趋势和具体数值静态重定位中,从哪个单元获取操作数第28题:在操作系统的存储系统中,程序装入时采用静态重定位方法。

已知:第18号单元外有一条加法指令,该指令要求处第066号单外取得操作数1234。

假设存储管理为程学分配的内存区域是众第800号开始,则加法指令将从哪一个单元获取操作数:答案——866置换算法策略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将驻留在内存中时间最长的一页调出最先装入内存的一页调出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最长时间未被使用过的页面距离现在最长时间没有被访问的页面最近最不常用页面置换算法(LFU)一段时间单页面被使用的次数多少选择一段确定的周期T内,使用次数最少最近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NRU)在最近的一个【时钟滴答】中尽量置换一个没有被访问的和没有被修改过的页面理想页面置换算法(OPT)以后不再需要的、或者在最长时间以后才会用到的页面第二次机会页面置换算法检查进入内存时间最久页面的R位,如果是0,则置换该页;如果是1,就将R位清0,并把该页面放到链表的尾端,修改其进入时间【重点就是会放到链表尾端,画图表时注意】各类置换算法各类置换算法看内存分配情况表——实战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不常用页面置换算法(LFU)最近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NRU)涉及计算【真题讲解】页式管理存储第60题:在分区管理方法中,假设程序A自60K处开始存放,到124K为止。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在计算机系统中,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任务之一。

它负责有效地分配和管理计算机内存资源,以满足各种程序和进程的需求。

通过本次操作系统实验,我们对内存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如果没有有效的内存管理机制,计算机系统将无法高效地运行多个程序,甚至可能会出现内存泄漏、内存不足等严重问题。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内存分配策略。

常见的内存分配策略包括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

连续分配是将内存空间视为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程序和数据被依次分配到连续的内存区域。

这种方式简单直观,但容易产生内存碎片,降低内存利用率。

离散分配则将内存分成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块,根据需求进行分配。

其中分页存储管理和分段存储管理是两种常见的离散分配方式。

分页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程序也被分成相同大小的页,通过页表进行映射。

分段存储管理则根据程序的逻辑结构将其分成不同的段,如代码段、数据段等,每个段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和长度。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内存回收算法。

当程序不再使用分配的内存时,操作系统需要回收这些内存以便再次分配。

常见的内存回收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满足需求的空闲区域进行分配;最佳适应算法则选择大小最接近需求的空闲区域进行分配;最坏适应算法选择最大的空闲区域进行分配。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内存管理的过程,我们通过编程实现了一些简单的内存管理算法。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重要性。

例如,使用链表或二叉树等数据结构来表示空闲内存区域,可以提高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效率。

在实验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如何处理内存碎片的问题。

内存碎片是指内存中存在一些无法被有效利用的小空闲区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内存紧缩技术,将分散的空闲区域合并成较大的连续区域。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其中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内存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系统,加深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原理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在操作系统中,内存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用途和访问权限。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度,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系统,加深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原理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

具体目标包括:1. 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算法,实现内存的动态分配和回收;2. 实现内存的地址映射机制,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3. 实现内存保护机制,确保进程之间的内存隔离和安全性;4. 实现内存的页面置换算法,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性能。

三、实验设计与实现1. 内存分配算法为了实现内存的动态分配和回收,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算法。

该算法根据进程的内存需求和剩余内存空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当进程结束或释放内存时,将已使用的内存块标记为空闲状态,以便下次分配。

2. 地址映射机制为了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我们设计了一个地址映射机制。

该机制使用页表来记录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

当进程访问内存时,操作系统根据页表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并进行内存访问。

3. 内存保护机制为了确保进程之间的内存隔离和安全性,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内存保护机制。

该机制通过设置每个进程的访问权限,限制进程对内存的读写操作。

只有获得相应权限的进程才能访问内存,确保进程之间的数据安全和隔离。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机制,通过实际编程和模拟操作,掌握内存分配、回收、地址转换等关键技术,提高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进行,使用 Visual Studio 作为编程环境,编程语言为 C++。

三、实验原理1、内存分配算法常见的内存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等。

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最佳适应算法则选择大小最接近需求的空闲分区;最坏适应算法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2、内存回收算法当进程结束释放内存时,需要将其占用的内存区域回收至空闲分区链表。

回收过程中需要考虑相邻空闲分区的合并,以减少内存碎片。

3、地址转换在虚拟内存环境下,需要通过页表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以实现进程对内存的正确访问。

四、实验内容1、实现简单的内存分配和回收功能设计一个内存管理模块,能够根据指定的分配算法为进程分配内存,并在进程结束时回收内存。

通过模拟多个进程的内存请求和释放,观察内存的使用情况和变化。

2、实现地址转换功能构建一个简单的页式存储管理模型,模拟页表的建立和地址转换过程。

给定逻辑地址,能够正确计算出对应的物理地址。

五、实验步骤1、内存分配和回收功能实现定义内存分区的数据结构,包括起始地址、大小、使用状态等信息。

实现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的函数。

创建空闲分区链表,初始化为整个内存空间。

模拟进程的内存请求,调用相应的分配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并更新空闲分区链表。

模拟进程结束,回收内存,处理相邻空闲分区的合并。

2、地址转换功能实现定义页表的数据结构,包括页号、页框号等信息。

给定页面大小和逻辑地址,计算页号和页内偏移。

通过页表查找页框号,结合页内偏移计算出物理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
题目:动态链接库的建立与调用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信息安全2010级
学生姓名:李鑫学号:20103277
同组姓名:无
2012年11 月28 日上海电力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项目线程的同步
姓名李鑫学号20103277 班级2010251班专业信息安全
同组人姓名无指导教师姓名徐曼实验日期2012/11/28
实验目的和要求:
(l)了解Windows内存管理机制,理解页式存储管理技术。

(2)熟悉Windows内存管理基本数据结构。

(3)掌握Windows内存管理基本API的使用。

实验原理与内容
使用Windows系统提供的函数和数据结构显示系统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当内存和虚拟存储空间变化时,观察系统显示变化情况。

实验平台与要求
能正确使用系统函数GlobalMemoryStatus()和数据结构MEMORYSTATUS了解系统内存和虚拟空间使用情况,会使用VirtualAlloc()函数和VirtualFree()函数分配和释放虚拟存储空间。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实验平台:Visual Studio C++ 6.0
实验步骤与记录
1、启动安装好的Visual C++ 6.0。

2、选择File->New,新建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程序, 由于内存分配、释放及系统存储
空间使用情况均是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因此选择An application that support MFC。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次创建。

3、创建一个支持MFC的工程,单击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