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电影必背文艺常识—中国电影类型
2012 年艺考热点国产影片简介

2012年艺考热点国产影片简介(蓝艺整理)1、《钢的琴》【2010 中国】导演:张猛主演:王千源、秦海璐、张申英2010年10月31日,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王千源);【剧情】老婆移情别恋跟了大款,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抚养权的关键。
为了女儿,东北汉子陈桂林必须要搞到一台钢琴。
他借钱借不到,偷琴反被抓,最后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他们造出一部“钢”的琴,一群男人为尊严而战。
爱情,友情与激情,幽默在不可能的任务中荒诞燃烧。
王千源饰演的下岗工人陈桂林,用工厂废弃的钢铁为女儿铸造了一架饱含父爱的“钢的琴”的故事,视角独特,诙谐幽默中有着对现实的人文关照。
王千源在戏中贴近90年代的造型以及他不留痕迹的表演风格完完整整地塑造了一个真实而特别的父亲形象,他带有超越常规的黑色幽默的表演,让整个影片拥有温暖的质感。
虽然故事讲诉的年代环境艰辛,物质缺乏,但片中王千源饰演的陈桂林下岗后自谋生计组建乐队为婚丧嫁娶吹拉弹唱,他充满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将平凡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快乐与激情。
当看到陈桂林与女儿在一起,与众工友在工厂里热火朝天的铸造钢琴的时候,可以让人看到生活艰辛以外的温暖质感,同时又清新、生机盎然。
《钢的琴》不做作很爷们有点搞笑有点深刻初看《钢的琴》的简介,似乎是一部关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励志电影,一个普通工人为了满足女儿的音乐梦想,用工厂废料做了一架钢琴,多么像《幸福时光》的情感奇观故事,类似的题材还有农民造飞机等。
但是看完电影,这架钢琴能否造出来,女儿是否能够留在父亲身边,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他们暗淡生活中的一抹梦幻曙光,这架钢琴如一台时光机,引领他们重温往日的温暖和荣耀,这是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已经忘却很久的感觉了。
《钢的琴》是在辽宁鞍山拍的,在改革初期,些产业工人几乎是一夜之间褪去了身上的荣光而变成歧路亡羊,他们最大程度地承受了改革的阵痛,却不得不接受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艺考干货二十年代中国电影有哪些不同风格的流派?

艺考干货二十年代中国电影有哪些不同风格的流派?
•一、长城派
创办于1921年,华侨李泽源承办;主要特点是拍摄问题剧,提出中心问题,直接面对当时社会现实,达到针砭时事的目的;重要的创作人员是侯曜,他坚信为人生而艺术;侯曜作品中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和几个各式各样的人生问题,如妇女问题、战争和平问题等尖锐社会焦点。
影片:《弃夫》《春归梦里人》
长城派受到社会舆论好评,认为他曲艺高尚,不失艺术趣味。
•二、神州派
1924.10 汪煦昌创办,认为电影应该陶冶性情,给人潜移默化影响;反对粗制滥造、以牟利为单一目的,他希望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改造社会。
代表作品注重艺术形式,多位家庭、婚姻、手足情为题材,宣扬人情和人性,希望通过情绪莱感染观众,最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影片:《难为了妹妹》《可怜天下父母心》《好儿子》
神州派主要收到了知识分子的欢迎,认为他是当时出类拔萃的影片,但不为一般平民所接受,所以导致了他商业上的失败,于1927年结束。
•三、上海影戏公司
即上海派、上海群体,但杜宇极其家人为发起人,但杜宇画家出身,所以他认为“影戏是动的美术”,他把绘画经验带到创作中,作品具有追求形式感的唯美倾向。
影片:《海誓》
•四、欧化派
以王元龙、史东山为代表的大中华百合影业公司,在内容上,欧化派表现对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认同;在造型上,中西风格相糅杂。
影片:《美人计》《王氏四侠》
•五、民粹派/稗史派
天一影片公司为代表,以宣传传统(旧文化)为偏好,从历史传统中找题材,鼓吹传统道德、旧伦理;多拍摄民间故事片,以忠信和平、人类互助为伦理范畴。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电影编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圣才出品】

艺术硕⼠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电影编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圣才出品】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少,不是历年真题的考察重点,由于本章与其他章节知识点有重叠之处,因此仍需要考⽣识记掌握。
考⽣要掌握主要的电影类型划分,中外电影不同类型的划分、电影类型的代表性作品等。
【考点归纳】⼀、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电影类型(1)⽚种的类型,即故事⽚(剧情⽚)、纪录⽚、戏曲⽚、科教⽚、美术⽚(动画⽚)等相对类型的划分。
(2)内容的类型,即注重内容表现性质和题材差异的类型划分。
①喜剧、悲剧、正剧的表现内容的类型区别;②历史剧、现代剧的对象内容的区别;③农村、都市、⼉童、军事等题材的区别。
(3)表现的类型,即体裁性质的类型范畴,如西部⽚、歌舞⽚、犯罪警匪⽚、科幻⽚等。
(⼆)中国电影类型1.喜剧(1)从通俗的意义看,喜剧是⼈类本性的⼀种表现形式,是⼈类对⽣活需求的⼀种⾃然流露。
喜剧现象是风俗喜剧的现实基础。
从⽣存艰难的⾓度看,喜剧是⼈类对⾃⼰⽣存状态的⼀种反抗形式,是⼈类对⽣存的不满催发的某种形式,促使批判性喜剧的产⽣。
(2)喜剧⽚是电影的较早形式。
卢⽶埃尔的影⽚《⽔浇园丁》中的喜剧噱头标志着最早喜剧的诞⽣。
(3)中国喜剧发展历程。
1922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喜剧⽚《掷果缘》诞⽣,20年代谐噱⽚,30年代悲喜剧与社会喜剧,40年代讽刺喜剧与风俗喜剧,50年代⼈民⽣活喜剧,60年代温婉⽣活喜剧,70年代幽默喜剧,80年代家庭喜剧,90年代诙谐喜剧,世纪之交贺岁喜剧。
《甲⽅⼄⽅》等的出现是⼤众⽂化时代中平民化娱乐潮的成功标志。
2.悲剧(1)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看,其导源是现实与理想的幻灭。
悲剧是⼈类艺术长河中长盛不衰的艺术表现类型。
(2)悲剧的类型有:产⽣于社会现实和⽣存⽭盾的⽣活悲剧;产⽣于⼼理期求与环境的精神悲剧。
(3)中国悲剧发展历程。
20年代伦理悲剧⽚,30年代社会问题悲剧,抗战时期战争悲剧,40年代家庭悲剧与社会悲剧,50~60年代阶级压迫悲剧,80年代历史悲剧与⽂化⼼理悲剧。
高考艺术生统考文常知识点汇总(三)

高考艺术编导生统考文常知识点汇总(三)一.电影起源1.外国电影原理:视觉暂留原理时间:1895年12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卡普新路大咖啡馆地下室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代表影片:世界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世界第一部喜剧《水浇园丁》定义:第七艺术,1911年,乔托卡努杜2.中国电影时间:1905年代表影片:《定军山》,中国第一部电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任庆泰导演,老生谭鑫培主演。
二.电影理论1.电影镜头运动镜头: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长镜头: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延续时间10秒-30秒。
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
快慢镜头:快镜头,慢于每秒4格拍摄;慢镜头,快于每秒24格拍摄主观镜头:摄影视点=人物视点客观镜头:又叫“中立镜头”2.电影景别(1)远景:视野开阔,渲染气势(2)全景: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3)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4)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或被拍摄体局部(5)特写:成年人肩部以上或被拍摄体细部3.蒙太奇(1)叙事蒙太奇创立者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2)表现蒙太奇,分为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3)理性蒙太奇,首创者苏联学派爱僧斯坦,分为杂耍蒙太奇,思想蒙太奇4.电影声音(1)人声,对白,剧中人物之间的对话;独白,表达人物内心感受;旁白,第一人称自述或第三人物评说。
(2)音乐(3)音响5.电影画面(1)色调,暖色调,以红、黄、橙为主,热情、向上、炽烈冷色调,以蓝、青为主,宁静、深远、阴凉(2)构图,造型艺术术语,分为主体、陪体、环境6.声画关系声画同步,又称“声画合一”,声音与画面发声体同进同出。
声画错位,又称“声画分离”,分为声画并列,声画对立7.类型电影(1)西部片,又称“牛仔片”,《火车大劫案》(2)科幻片(3)喜剧片(4)纪录片三.国外流派1.苏联蒙太奇(1)时间:20世纪20年代(2)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维尔托夫(3)代表理论:杂耍蒙太奇、库里肖夫实验2.电影眼睛派(1)时间:20世纪20年代(2)代表人物:维尔托夫(3)代表理论:重视电影剪辑,强调电影记录功能3.意大利新现实(1)时间:二战后(2)代表人物:罗西里尼、德西卡、桑蒂斯(3)代表理论:反映当代社会现实,使用非职业演员,拍摄注重真实感4.法国新浪潮(1)时间:20世纪50-60年代(2)代表人物:戈达尔、特吕弗(3)代表理论:导演中心制、电影个人风格、革新电影语言5.新德国电影(1)时间:20世纪60年代(2)代表人物:施隆多夫、法斯宾德(3)代表理论:与传统电影决裂,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四.国内流派1.左翼电影(1)时间:20世纪30年代(2)代表人物:夏衍《狂流》,郑正秋《姊妹花》,孙瑜《小玩意》(3)代表理论:揭示社会矛盾对立,激发抗日爱国热情2.主旋律电影(1)时间:建国以后(2)代表人物:林超贤、李前宽、韩三平(3)代表理论:体现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五.电影奖项1.国外电影奖项(1)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1932年8月,电影节之父,举办地意大利(2)金熊奖,柏林电影节,1951年6月,举办地德国(3)金棕榈奖:戛纳电影节,1939年,举办地法国(4)奥斯卡金像奖:1928年,举办地美国好莱坞2.国内电影奖项(1)金鸡奖:1981年,又称为“专家奖”(2)百花奖:1962年,最能反映票房价值(3)华表奖:1994年,电影节的“政府奖”(4)金爵奖:上海电影节,1993年,国内第一个A类(5)金像奖:1982年,举办地中国香港(6)金马奖:1958年,举办地中国台湾六.中国导演1.第一代导演(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2)理论:反映时代要求,重视社会教化(3)代表:张石川,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资料讲解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一、电影基础知识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
发明于19世纪末。
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本性: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
二战后意大利掀起“新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产生《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钟》等影片,中国三、四十年代时早于意大利就运用这种方法,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
(江泽民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
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
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
“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
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
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
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
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
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

编导艺考文学艺术常识(文常)备考课程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第一节初期电影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由此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拓荒期(1896-1931)。
早期电影主要为短故事片,到1926年掀起“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的浪潮,直到1930年有声电影出现。
电影的诞生电影最初在中国被称为“西洋影戏”,1896年由欧洲传入上海和香港。
中国放映电影的第一人是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
中国第一部电影出现于1905年,是由北京泰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拍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任庆泰所建“大观楼电影院”是北京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
上海是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基地。
1913年郑正秋编剧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劳工爱情》是我国库存最早的一部短故事片。
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1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的《阎瑞生》。
香港的第一部短故事片是1913年由主持“人我镜”剧社的黎民伟拍摄的《庄子试妻》,在这部戏中出演的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演员。
黎民伟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
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完成的《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草创期的结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影片主演者王汉伦是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
这一时期的电影公司,除“明星公司”外,还有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等。
“古装片”、“武侠片”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影兴起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等商业电影的创作热潮。
“古装片”又称“稗史片”,基本根据旧文学素材改编,多演绎“才子佳人”或“英雄佳人”故事。
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美人计》和民新影片公司的《西厢记》是其中较为优秀者。
1928年明显公司的《火烧红莲寺》引起了“武侠神怪片”的创作热潮,一时间“到处有火,有寺必烧”,出现了《火烧青龙寺》、《火烧百合台》、《火烧剑锋寨》等一系列作品。
影视高考必考资料

1、什么是电影空镜头,其功用是什么?2、是电影的最基本单位1、(1)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2)空镜头作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的空镜头有着不同的功能作用,但大致我们可以将其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可以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故事事件的发生时空,如《黄土地》中开始时所用的空镜头就是用来展现影片故事所要发生的时空背景--黄土高原。
②作为时空转换的手段。
《青红》中用空镜头展现青红所在空间的变化,从教室到村前。
③为作品增加诗情画意,表达深远的意境,使影片能够产生借物抒情,见景生情;《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挑水时经过的学校的场景。
④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青红》中父亲回家见青红割腕时所运用的空镜头。
1、谈一下镜头、景别2、被称为定位镜头的景别是,其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的全貌3、(景别)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4、什么是中景镜头?5、卓别林喜剧片常用的景别是6、表现成人人体的主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是景别。
7、观看影片《阿里塔》,回答以下问题。
分析影片景别的运用参考答案1、景别:指的是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间的距离不同或者所用摄影镜头焦距不同而造成的被摄主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通常可以画框截取成年人身体部位的多少为标准来区分各种景别。
电影创作者可以运用变化复杂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构成独特的视觉语言,来叙述故事表情感和表现思想。
镜头:在此处主要指摄影机开机到关机时间内所记录下来的连续影像,这是指未剪辑的影片。
镜头是电影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有长短之分,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又被称为长镜头,如希区柯克的电影《绳索》就只有一个镜头,但一般的影视作品中都是由若干镜头构成。
2、全景3、特写4、指表现一个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在一部影片中,中景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
这就要求导演和摄影师在处理中景时注意使人物和镜头调度富于变化,构图要力求新颖优美。
影视鉴赏重点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影片类型与题材1. 影片类型(1)故事片: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为主,分为剧情片、喜剧片、爱情片、动作片、悬疑片、恐怖片等。
(2)纪录片:以记录真实事件、人物或现象为主,分为历史纪录片、人物传记、自然纪录片等。
(3)动画片:以动画技术制作的影片,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等。
(4)短片:时长较短,主题单一,内容丰富多样的影片。
2. 影片题材(1)爱情题材:以爱情故事为主线,探讨爱情、婚姻、家庭等话题。
(2)历史题材:以历史事件、人物为背景,展现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
(3)科幻题材:以未来世界、科技发展为背景,探讨人类生存、宇宙奥秘等话题。
(4)战争题材:以战争为背景,表现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牺牲精神等。
二、影片结构1. 情节结构(1)开端:引出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
(2)发展:展现故事情节,推动人物成长。
(3)高潮:故事达到最高潮,人物面临重大抉择。
(4)结局:故事圆满结束,人物命运揭晓。
2. 叙事结构(1)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逻辑清晰。
(2)非线性叙事:打破时间顺序,采用闪回、倒叙等手法,展现故事。
(3)多线叙事:同时展开多条线索,展现不同人物命运。
三、影片表现手法1. 摄影技巧(1)构图: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构建画面美感。
(2)光影:运用光线、阴影等元素,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氛围。
(3)运动:运用镜头运动,展现故事节奏、人物情感。
2. 剪辑手法(1)切换:运用不同镜头的切换,推动故事发展。
(2)蒙太奇:将不同镜头剪辑在一起,形成新的意义。
(3)慢动作:延长镜头时间,强调某个瞬间。
3. 音效与配乐(1)音效:运用各种声音元素,增强影片真实感、紧张感等。
(2)配乐:运用音乐元素,渲染氛围、表现人物情感。
四、影片主题与寓意1. 主题(1)人性主题:探讨人性善恶、道德观念等。
(2)社会主题:关注社会现象、问题,引发观众思考。
(3)人生主题:探讨人生意义、价值等。
2. 寓意(1)寓意深刻:通过影片表达某种哲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