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相关专业艺考必背文艺常识—中国电影导演
编导和导演专业考试复习资料之中国电影知识题

编导和导演专业考试复习资料之中国电影知识题中国电影知识题1.中国第一部电影是 _________ (1905 年)拍摄的______ ,这是一部 _____ (京剧题材)的电影,主演____ 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演员。
2._______ 于1913 年拍摄的家庭短剧_____ ,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故事片。
3.1913 年,香港电影之父_____ 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__________ ,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
4.我国第一部动画片是1941 拍摄的______ (《铁扇公主》)。
5.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进入第一个发展时期,在这段时期中,比较有作为的有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神州”、 ____ “民新”、____ “大中华百合” 、_____ “天一”等影片公司。
6.1926 年,我国著名的戏剧家________ 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并创立了_____ 电影剧社,在中国早期的电影史上写下了杰出的篇章。
7.1930 年,电影____________ 中______ 与"电影皇帝" ______ 演唱的《寻兄词》是最早的中国电影歌曲。
8.1930 年8 月,几家大电影公司合并,成立联华影业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与明星、天一鼎足而立的新兴势力,吸引来一批高水准的电影人才,比如导演中的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编剧里的 ____________ 、_____ ,再加上阮玲玉、金焰等一代巨星,构成了中国30 年代电影无可复制的黄金阵容。
9._______________ 年,第一部有声影片____ (《歌女红牡丹》)首次公映,预示中国电影走进有声时代。
10.对开始走向一个全盛期的30 年代中国电影而言,选举最佳电影明星,自然是最吸引人的一项活动,其中最轰动的应算1933 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蝶衣发起举行的" 电影皇后大选举"_____ 艳压群芳,夺得影后的桂冠。
编导必背~~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介绍
1
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
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 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 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 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 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
80至90年代末代表作 《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 》、《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 等影片在国内外屡屡获奖,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 2002年后商业片代表作 《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两次 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2002年:导演影片《英雄》,这是张艺谋第一 部古装商业大片,全片明星阵容相当强大。 2004年:导演影片《十面埋伏》,由刘德华、 金城武、章子怡主演,内地票房1.5亿元人民币, 全球票房9300万美元,是年度华语电影票房冠 军。
2006年:导演影片《 满城尽带黄金甲》, 由周润发、巩俐、周 杰伦、刘烨主演,国 内票房2.9亿元人民 币,2006年华语电影 票房冠军。
与其说陈凯歌的电影是艺术电影,不如说他的电影是文化电影。陈一直在他 的电影中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他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是全面的,更具批判性 ,也更凌厉。
陈也具有第五代导演的共性,对电影语言的开拓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 例:《黄土地》的空间造型感很强,也很极端,最典型的构图是把黄土作为 主体,占据了一块银幕的四分之三以上,而人被寄放在画框的边缘,被压缩 的极其渺小。
片《黄土地》中担任摄影师,
高考艺术生统考文常知识点汇总(三)

高考艺术编导生统考文常知识点汇总(三)一.电影起源1.外国电影原理:视觉暂留原理时间:1895年12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卡普新路大咖啡馆地下室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代表影片:世界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世界第一部喜剧《水浇园丁》定义:第七艺术,1911年,乔托卡努杜2.中国电影时间:1905年代表影片:《定军山》,中国第一部电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任庆泰导演,老生谭鑫培主演。
二.电影理论1.电影镜头运动镜头: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长镜头: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延续时间10秒-30秒。
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
快慢镜头:快镜头,慢于每秒4格拍摄;慢镜头,快于每秒24格拍摄主观镜头:摄影视点=人物视点客观镜头:又叫“中立镜头”2.电影景别(1)远景:视野开阔,渲染气势(2)全景: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3)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4)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或被拍摄体局部(5)特写:成年人肩部以上或被拍摄体细部3.蒙太奇(1)叙事蒙太奇创立者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2)表现蒙太奇,分为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3)理性蒙太奇,首创者苏联学派爱僧斯坦,分为杂耍蒙太奇,思想蒙太奇4.电影声音(1)人声,对白,剧中人物之间的对话;独白,表达人物内心感受;旁白,第一人称自述或第三人物评说。
(2)音乐(3)音响5.电影画面(1)色调,暖色调,以红、黄、橙为主,热情、向上、炽烈冷色调,以蓝、青为主,宁静、深远、阴凉(2)构图,造型艺术术语,分为主体、陪体、环境6.声画关系声画同步,又称“声画合一”,声音与画面发声体同进同出。
声画错位,又称“声画分离”,分为声画并列,声画对立7.类型电影(1)西部片,又称“牛仔片”,《火车大劫案》(2)科幻片(3)喜剧片(4)纪录片三.国外流派1.苏联蒙太奇(1)时间:20世纪20年代(2)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维尔托夫(3)代表理论:杂耍蒙太奇、库里肖夫实验2.电影眼睛派(1)时间:20世纪20年代(2)代表人物:维尔托夫(3)代表理论:重视电影剪辑,强调电影记录功能3.意大利新现实(1)时间:二战后(2)代表人物:罗西里尼、德西卡、桑蒂斯(3)代表理论:反映当代社会现实,使用非职业演员,拍摄注重真实感4.法国新浪潮(1)时间:20世纪50-60年代(2)代表人物:戈达尔、特吕弗(3)代表理论:导演中心制、电影个人风格、革新电影语言5.新德国电影(1)时间:20世纪60年代(2)代表人物:施隆多夫、法斯宾德(3)代表理论:与传统电影决裂,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四.国内流派1.左翼电影(1)时间:20世纪30年代(2)代表人物:夏衍《狂流》,郑正秋《姊妹花》,孙瑜《小玩意》(3)代表理论:揭示社会矛盾对立,激发抗日爱国热情2.主旋律电影(1)时间:建国以后(2)代表人物:林超贤、李前宽、韩三平(3)代表理论:体现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五.电影奖项1.国外电影奖项(1)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1932年8月,电影节之父,举办地意大利(2)金熊奖,柏林电影节,1951年6月,举办地德国(3)金棕榈奖:戛纳电影节,1939年,举办地法国(4)奥斯卡金像奖:1928年,举办地美国好莱坞2.国内电影奖项(1)金鸡奖:1981年,又称为“专家奖”(2)百花奖:1962年,最能反映票房价值(3)华表奖:1994年,电影节的“政府奖”(4)金爵奖:上海电影节,1993年,国内第一个A类(5)金像奖:1982年,举办地中国香港(6)金马奖:1958年,举办地中国台湾六.中国导演1.第一代导演(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2)理论:反映时代要求,重视社会教化(3)代表:张石川,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

编导艺考文学艺术常识(文常)备考课程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第一节初期电影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由此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拓荒期(1896-1931)。
早期电影主要为短故事片,到1926年掀起“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的浪潮,直到1930年有声电影出现。
电影的诞生电影最初在中国被称为“西洋影戏”,1896年由欧洲传入上海和香港。
中国放映电影的第一人是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
中国第一部电影出现于1905年,是由北京泰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拍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任庆泰所建“大观楼电影院”是北京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
上海是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基地。
1913年郑正秋编剧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劳工爱情》是我国库存最早的一部短故事片。
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1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的《阎瑞生》。
香港的第一部短故事片是1913年由主持“人我镜”剧社的黎民伟拍摄的《庄子试妻》,在这部戏中出演的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演员。
黎民伟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
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完成的《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草创期的结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影片主演者王汉伦是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
这一时期的电影公司,除“明星公司”外,还有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等。
“古装片”、“武侠片”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影兴起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等商业电影的创作热潮。
“古装片”又称“稗史片”,基本根据旧文学素材改编,多演绎“才子佳人”或“英雄佳人”故事。
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美人计》和民新影片公司的《西厢记》是其中较为优秀者。
1928年明显公司的《火烧红莲寺》引起了“武侠神怪片”的创作热潮,一时间“到处有火,有寺必烧”,出现了《火烧青龙寺》、《火烧百合台》、《火烧剑锋寨》等一系列作品。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影视导演(3-4章复习重点)

影视导演第三章导演构思导演构思起始与剧作;导演构思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流动过程;构思是导演创作的起点和依据;电影思维与思维资源第一节电影思维与思维资源一、什么是电影的思维?1.电影思维的两个特点是:1)时空结合的视觉性和听觉性2)是银幕形象的综合性2.关于电影思维的几种界说:1)活动画面说2)综合性思维说3)电影是…文学形象4)电影思维是蒙太奇思维二、电影思维的特征1.确凿无疑的、可视的具体的造型物象2.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形态里的存在3.在某一个时间段里的运动三、电影(导演创作)的思维资源1.主观感性资源:记忆片段(回忆)、直觉、梦幻、灵感2.客观理性资源3.物质/科技资源第二节构思是导演创作的起点和依据一、什么是导演构思?导演构思是导演对一部影片或电视剧未来银屏形象的思维形式的建构,是对一部影片(或电视剧)艺术形象的总体设计,构思是导演创作的起点,也是导演创作的依据。
导演创作是从导演构思开始的,没有导演构思,导演就无法进入创作。
二、构思什么?三、构思的表述张艺谋的摄影要求:1、构思与立意2、主体的表象之下3、风格聚焦准确简洁4、要有倾向性,不要面面俱到5、整个色彩造型要有具体准确要求6、具体强调使用方法何群的美术设计设想1、与导演构思统一的美术设计2、可见的,具体的表现的点3、与表现相吻合的变化4、选景的标准,任务内在和主体结构的需要5、强调重要的手段第三节导演构思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导演构思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思维结果,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思维创作。
导演阐述是导演经由剧作过程到开拍钱艺术构思的基础设计,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导演创作的意图、总体设计方案。
第四节导演构思起始于剧作一、导演创作的首要前提是有一个可供拍摄的电影剧本。
二、导演与编剧的合作方式1.导演兼编剧,编导合一的自编自导2.导演出构思,或与编剧共同拟定剧本构思,由编剧执笔完成剧本3.先定剧本,后选导演的创作方式三、导演向编剧索取1.一个对观众有视觉吸引力的情节故事2.一个有审美价值的立意3.一个或几个人物文学形象4.空间情境的文学呈现或提示5.生动而独特的视听细节导演构思的剧作练习方法*写作练习*学习、借鉴文艺名作中的细节运用*生活积累※第四章导演创作时间是电影叙述的载体;空间是电影结构的框架;动作是电影形象的支柱人物是银幕形象的主体;立意是导演构思的核心第一节立意是导演构思的核心一、什么是立意?立意即意念,古今中外称谓:主旨、主脑、旨趣、基础概念、主题等。
艺考编导必备知识第五代导演

黄土地
• 导演 陈凯歌 • 摄影 张艺谋 • 原著 《深谷回声》珂兰 • 主角 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 • 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电影作品
盗马贼
• 导演 田壮壮 • 解放前, • 藏族贫苦牧民罗尔布为生
活所迫, • 以盗马为生。
那山那人那狗
• 导演 霍建起 • 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
冯小刚
• 代表作 甲方乙方 不见不散 没完没了 非诚勿扰
• 冯小刚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的导演,他 始终把目光投向喧闹的现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 民的精神状态,他的电影继承了王朔小说中的 游戏、反讽等特色,进而把“游戏”扩大到了 整个市民文化在贺岁片中他把对生活的调侃, 对人生的戏谑和对主流文化的揶揄推向了极致。 腾讯网评
• 1、中国电影第五代让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
• 2.中国电影第五代让中国电影走向了市场
• 3.中国电影第五代打造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新风气 • 第五代导演在90年代获得了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
奖,即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曾4次提名奥斯 卡最佳外语片,是迄今为止中国导演最辉煌的一代。
主要作品
• 《一个和八个》 • 导演 张军钊 • 影片取材于郭小川的同名长诗。 • 摄影:张艺谋 • 主角:王金 • 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开山之作
《甲方乙方》
• 冯小刚与葛优合作的第一部贺岁影片,票房达 到了3300万,也就此掀起了中国贺岁片的风 潮。
• 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冯小刚 • 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葛优
• “打死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说”
第五代导演
• 陈凯歌 • 1952年8月12日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
院
红高粱
• 张艺谋处女座 • 原著 莫言 《红高粱家族》 • 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电影导演必备常识(3)

“第五代导演”:1984年前后,一批北京电影学院1982届毕业生拍出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一个和八个》(张军钊导演)、《黄土地》(陈凯歌导演)、《猎场札撒》(田壮壮导演)、《喋血黑谷》(吴子牛导演)等,这些作品以个性鲜明的艺术风貌、标新立异的影像风格震动了影坛。
在当年9月召开的《新中国35周年电影研讨会》上,与会者在研讨这一批创作者与前辈导演不同的现象时,提出了中国电影导演可以按历史划分为五代群体之说,“第五代导演”的名称由此诞生。
随着这批年轻导演新作品的不断涌现,人们把1949年后出生、“文革”后进入电影圈的同龄段导演拍摄的影片统称为“第五代电影”。
其后他们的作品走出国门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五代”的说法也在国际上流传,并成为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之一。
从1985年《黄土地》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开始,1988年,《红高粱》(张艺谋导演)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92年,《秋菊打官司》(张艺谋导演)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第五代导演”获得的这些国际电影最高荣誉,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五代电影”既显示了艺术探索挣脱窠白的鲜明特征,也印证了中国电影的变革都是在传统承续中的创新。
在这些作品中,历史的沉思和厚重的民族诗情的复合,体现了在“文革”灾难中长大的这一代青年的思想个性,而在银幕上呈现的空前强有力的影像造型语言和视听表现力,则标志着一种新的电影本体意识的觉醒。
从1985年《黑炮事件》(黄建新导演)开始,“第五代导演”把关注的目光同时投向变革中的现实,在作品中表达着他们对社会问题相对冷静的观察,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历史批判而进入人性的探讨。
80年代后期以来,“第五代”的作品获得巨大国际成功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内电影市场的变化,这一“代”群体开始向“人自为战”分化。
尽管这一批导演至今仍是电影创作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后来的作品,从学术上讲已不具备作为集体研究对象的意义,“第五代”已成为一个历史的现象和称谓。
电影导演基础复习资料

电影导演基础复习材料一、填空选择1、我国古代的____,曾被一些电影史学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
(灯影戏)2、英国人彼得·马克·罗格特发现的“____”原理,即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不到一秒时间的现象,给电影的发明提供了科学的根据。
(视觉暂留)3、1894年,美国著名发明家____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成了“活动电影视镜”,但还不能称作真正的电影。
(爱迪生)4、__年__月__日,法国人____在巴黎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正式放映了他们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这一天被各国电影史学家公认为电影的发明日,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开始。
(1895.12.28,路易〃卢米埃尔兄弟)5、卢米埃尔早期拍摄的电影,为后来电影艺术的发展确立了____的传统。
(写实主义)6、爱迪生早期拍摄的电影,成为后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____的传统。
(技术主义)7、____和____两种电影传统,直到现在仍然在影响和左右着电影艺术的道路和发展。
从历年来国际两大电影节:美国____电影评奖活动和法国____电影节的评奖活动来看,两种电影传统的影响都能从获奖影片中若隐若现地呈现出来。
(写实主义,技术主义,奥斯卡,戛纳)8、两种电影传统在电影艺术的发展中,并不是完全对立、互相排斥的,许多导演拍摄的影片中都可找到两种传统和两种方法的完美结合,或者交融并用,或者互相嫁接。
如美国著名导演____拍摄的影片《辛德勒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即属于这类情况。
(斯皮尔伯格)9、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电影《____》诞生,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
(爵士歌王)10、新生事物——有声电影的出现,总会让一些人产生抵触情绪,连电影艺术家____也站出来公开打造对白片,不过,后来,他终于在银幕上说话了。
起初,他在《____》中发出了古怪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和对抗。
后来,他在《____》中,终于开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