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居民健康问卷调查报告

居民健康问卷调查报告

居民健康问卷调查报告1. 调查背景与目的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为了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一次居民健康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数据,分析居民的健康问题,为当地政府和相关健康机构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

2. 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市范围内选取了1000名居民作为样本。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习惯与行为、体质指标、健康意识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3. 结果分析与讨论3.1 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居民中,男性占比47%、女性占比53%。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至60岁之间,占总数的80%。

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占比70%以上。

3.2 生活习惯与行为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每天睡眠时间在6-8小时之间,但有30%的人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

饮食方面,超过70%的居民每天均摄入蔬菜和水果,但有约20%的人存在摄入高热量食物过多的问题。

此外,调查还发现40%的居民没有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3.3 体质指标在体重方面,调查显示超过25%的居民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

此外,腰围超标的居民占比也较高,约为35%。

血压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居民存在高血压问题。

3.4 健康意识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健康意识较高,超过80%的人认为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对于保护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仅有60%的人会定期做体检。

在健康状况方面,大部分居民自觉身体健康,但仍有约30%的人存在各种慢性病问题。

4.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居民的生活习惯、体质指标和健康意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改善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4.1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加他们对健康习惯的认知,倡导有益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体育锻炼。

4.2 促进身体活动鼓励居民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体质指标,减少超重和肥胖问题的发生。

城市居民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城市居民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城市居民健康状况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解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次调研对某市的居民进行了全面的健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体检数据收集以及医院就诊记录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

一、健康状况总体分析根据调查数据统计,该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好。

调查对象中有60%的居民自评为健康状态良好,20%的居民自评为一般,仅有10%的居民自评为较差,另外10%的居民自评为非常差。

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在某些特定方面,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有待改善。

二、饮食习惯调查调查显示,在饮食方面,超过50%的居民每天摄入蔬菜和水果的量不足,这导致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对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高油脂、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摄入过多也增加了患慢性病的风险。

三、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在体育锻炼方面,60%的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于3小时,而这与专家建议的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体育锻炼时间相比明显不足。

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的产生。

四、健康意识调查与健康意识相关的调查显示,40%的居民对健康饮食有一定的了解,20%的居民有定期体检的习惯,然而,仍有30%的居民缺乏健康知识,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不够。

因此,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以及推广健康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五、疾病发病情况调查在疾病发病情况调查中,调查显示该市居民普遍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

这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建议加大对慢性病的防控力度,鼓励居民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六、健康促进建议鉴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1. 加强健康宣传: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布健康手册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

2. 推广健康饮食:鼓励居民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油脂、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3. 提倡体育锻炼: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提供便利的健身场所,增加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

市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市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市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调查对象
对本城市居民进行随机抽样,共计调查1000人。

调查内容
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和身体检查,获得以下结果:
1. 饮食惯:60%的调查对象表示饮食较为健康;25%的调查对象存在不吃早餐的情况;15%的调查对象存在暴饮暴食的情况。

2. 锻炼情况:40%的调查对象表现出积极的锻炼惯;30%的调查对象表示只有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才会进行锻炼;30%的调查对象不喜欢运动。

3. 身体状况:45%的调查对象身体情况较好;30%的调查对象存在高血压等慢性病情况;25%的调查对象存在肥胖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本城市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比较良好,但
仍存在较高的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缺乏锻炼等不良惯。

此外,高
血压和肥胖问题也亟待解决。

健康政策建议
在制定健康政策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健康知识宣传,推广科学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2. 加强体育锻炼宣传和普及,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

3. 加强慢性病管理,提高居民对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病的认识
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民众食品安全和健康。

调查结论
本次健康调查显示出本城市居民整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在不良
饮食习惯、缺乏锻炼、高血压、肥胖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

应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政策,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居
民健康素养水平。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范本【引言】____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的结果显示,随着健康教育的推广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呈现出积极进步的趋势。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发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和仍需关注的问题,这些结果对于制定健康政策和改进健康服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一、体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体质状况相较于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善。

运动健身意识的增强和运动场所的增加,使得大部分居民每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此外,营养知识的普及和饮食习惯的调整,使得肥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一些居民的体质状况仍然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疾病防控】针对主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调查显示,居民对于疫苗接种和个人卫生的意识不断提高,疫情防控水平明显提升。

然而,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仍然存在一定挑战。

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宣传和教育,推动居民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三、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稳定。

压力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的普及,使得居民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居民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和老年人。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居民的心理抗压能力,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四、健康知识掌握】对于基本健康知识的掌握,居民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有了更好的了解,对自身健康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

然而,对于专业医学知识的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科学素养,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健康知识的学习和传播。

【五、健康服务需求】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调查发现,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对高水平医疗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群众健康调查报告

群众健康调查报告

群众健康调查报告群众健康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群众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群众健康调查。

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群体的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下面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持乐观态度。

超过70%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或较好,只有少数人对自己的健康表示担忧。

这一结果与国家的整体健康水平相符合,也反映出我国群众健康状况的整体提升。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尽管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慢性疾病或亚健康状态。

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

此外,调查还发现,很多人存在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对群众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健康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

首先,群众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

他们希望通过健康教育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学会科学合理地生活,预防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和中年人群体更加关注健康教育,希望了解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延缓衰老。

其次,群众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很高。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健康管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查发现,很多人希望能够有专业的医生或健康管理师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此外,群众对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的需求也不容忽视。

他们希望能够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享受到健康保险的保障。

特别是在健康服务方面,很多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医疗资源和便捷的就医环境,减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建议与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首先,加强健康教育。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了解2024年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以及其与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一定数量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

本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调查目标与方法1. 调查目标:了解2024年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电话和网络等方式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1. 样本人口基本情况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0000名居民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45%,女性占总人数的55%。

参与调查的居民年龄分布较为均匀,主要集中在25岁至60岁之间,占总人数的80%。

职业方面,蓝领工人占比最高,达到30%,其次是白领人士,占比为25%。

教育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居民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为35%。

2. 健康素养水平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水平较为满意,超过70%的居民自认为身体健康良好。

在健康知识方面,超过60%的居民表示能正确回答健康知识相关的问题,但只有30%的居民能够按照正确的健康方式进行生活。

在预防疾病方面,约40%的居民会定期进行体检,而仅有30%的居民能够主动预防常见疾病。

3. 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性别方面,女性的健康素养水平略高于男性,女性更注重保养和自我保健。

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逐渐提高,这可能与年龄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对健康的重视有关。

职业方面,不同职业的居民其健康素养水平也存在差异。

蓝领工人相对较低,可能与工作环境与生活习惯有关;而白领人士相对较高,可能与其注重职业形象和身体健康有关。

教育程度方面,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高,这可能与他们对健康知识的接触和学习更多有关。

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了解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的发生原因对于制定健康政策和推动健康促进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被调查人群的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0%。

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的成年人。

四、调查结果1. 身体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中有70%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20%的人认为一般,仅有10%的人认为身体状况不好。

此外,调查还发现,约50%的人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30%的人每周进行一次以上的体育锻炼,20%的人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2. 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30%的人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10%的人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近80%的人每天摄入蔬菜和水果,20%的人较少摄入蔬菜和水果;约40%的人每天喝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30%的人喝水量不足2000毫升,30%的人不确定喝水量。

3. 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中有30%的人存在肥胖问题,其中50%的人为中度肥胖,30%的人为轻度肥胖,20%的人为重度肥胖。

此外,约10%的人存在高血压问题,5%的人存在糖尿病问题,10%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大部分被调查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身体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2. 体育锻炼和睡眠时间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建议人们每天保证适量的体育锻炼和睡眠时间。

3. 摄入蔬菜和水果以及充足的水分摄入对健康十分重要,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4.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心理健康问题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建议人们加强健康知识的研究,定期体检,注意早发现和早治疗。

江津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

江津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
江津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
沈莲
为了科学反映江津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为区委、 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及市局要求,江津区从 2011 年开始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工作。根据重庆市 统计学会制定的《重庆市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 案》及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江津区 2013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实现程度为 84.04%,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70.7
綦江区
80.63
85.12
59.89
65.2
83.7
85.33
江津区在城市新区排位
7
3
6
8
6
12
江津区在全市排位
18
4
21
24
12
35
-2-
表 2:
2011 年至 2013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表
单位:%
江津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
其中
会进程
经济发展 民主法制 文化建设 人民生活 资源环境
2011 年分值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进程 2013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深入贯 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及重庆市第四次党 代会精神,紧紧围绕“1576”发展思路和年初的各项工作安排, 全面推进我区经济建设、政法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 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稳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实现程度居全市第 18 位,较上年提升了 4 个位次。实现 程度在城市发展新区中居第 7 位,较上年提升了 1 个位次,低 于涪陵、永川、铜梁、荣昌、璧山、大足,比实现程度最高的 涪陵区低 5.86 个百分点。高于南川、合川、潼南、长寿、綦 江,比最接近的南川区高 0.95 个百分点(见表 1)。总体来看, 小康社会建设五大版块实现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见表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江津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推动江津高品质发展,促进全民健康,我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居民疾病与健康状况开展调查监测,主要分析结果如下:一、人口基本情况1.人口结构2017年全区常住人口为1331900人,其中男性675844人,女性656056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

2017年江津区居民常住人口老龄系数已达16.40%,标志着江津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少儿抚养比为22.58%,老年抚养比为24.05%。

2.死亡情况2017年全区共报告常住居民死亡9806例,标化死亡率为472.81/10万(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标化,下同)。

其中,男性死亡6006例,粗死亡率为888.67/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2.86 /10万;女性死亡3800例,粗死亡率为579.2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6.93/10万。

婴儿死亡数15例,死亡率为120.57/10万。

2017江津区前五位主要死因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44.84/10万,构成比33.26%)、恶性肿瘤(169.91/10万,构成比23.08%)、呼吸系统疾病(152.64/10万,构成比20.73%)、伤害(40.24/10万,构成比5.47%)、其它疾病(35.14/10万,构成比4.77%),这五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7.31%。

3.人均期望寿命2017年全区平均期望寿命为77.58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5.09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0.67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

4. 主要慢性病早死亡概率2017年四类主要慢性病占全部死因的77.53%,粗死亡率为570.84/10万,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死亡率较高,分别占全部死因的33.26%、23.08%。

四大类慢性病早死率为17.64%,其中男性早死率为22.79%,女性早死率为11.55%。

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早死率分别为4.83%、1.92%、0.78%、6.77%。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1.恶性肿瘤2017年江津区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为3722例,粗发病率为279.45/10万,其中男性发病数2297例,粗发病率为339.87/10万,女性发病数1425例,粗发病率为217.21/10万。

2013-2017年江津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缓慢上升状态,由243.54/10万上升至279.45/10万。

2.心脑血管疾病2017年江津区常住人口共报告心脑血管事件5271例。

我区粗发病率为395.75 /10万,标化发病率为256.91/10万。

其中男性2904例,粗发病率为429.68/10万,标化发病率为266.09/10万;女性2367例,粗发病率为360.79/10万,标化发病率为246.81/10万,男女发病比为1.19:1。

心脑血管事件分年龄组的总体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55-岁以后迅速上升。

粗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年龄组依次是85-岁组(3171.52 /10万)、80-岁组(2215.08 /10万)和75-岁组(2163.33 /10万)。

比较不同性别的各年龄组发病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

共报告的5271例病例中,死亡689例,占总报告数的13.07%,粗死亡率为51.7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09/10万。

男性死亡423例,占男性报告数的14.57%,女性死亡266例,占女性报告数的11.24%。

55岁以后死亡率迅速上升,粗死亡率居前三位的年龄组依然是85-岁组(985.26/10万)、80-岁组(375.63/10万)以及75-岁组(271.70/10万),我区心脑血管事件中脑卒中报告4810例,占91.25%,脑卒中报告发病率为361.14 /10万,其中死亡454例,粗死亡率为37.24/10万;心肌梗死454例,占8.61%,心肌梗死报告发病率为34.09/10万;其中死亡186例,粗死亡率为13.97/10万;心脏性猝死7例,占0.13%,全部为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与粗死亡率均为0.53/10万。

2017年江津区常住人口共报告心肌梗死病例454例,粗发病率为34.09/10万。

其中男性286例,女性168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70:1,总体发病率55-岁以后迅速上升。

3.高血压和糖尿病2015年江津区重点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12%(205/620),标化患病率为20.17%。

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80-岁组患病率最高,为88.89%。

江津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4%(205/620),标化患病率为6.75%。

4.行为生活方式2017年江津区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曾经和现在吸烟的人群占25.55%(106/415)。

现在吸烟率为22.65%(94/415),吸烟人群以男性为主,男性吸烟率为39.48%(92/233),女性吸烟率为1.10%(2/182)。

2015年江津区重点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区居民过去一年内饮酒率为40.71%(252/620),男性为68.08%(177/260),女性为20.89%(75/359)我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54.27g,其中男性为55.66g,女性为53.26g。

我区人均每日食用盐摄入量为9.03g,其中男性为9.32g,女性为8.83g。

根据重庆市体育局《2017年重庆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调查报告》结果,江津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3.8%。

三、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从2014年到2017年,江津区7-18岁男生平均身高从152.15cm上升至154.33cm,增长了2.18cm;江津区7-18岁女生平均身高从147.79cm上升至149.26cm,增长了1.47cm。

历年男生身高均高于女生。

从2014年到2017年,江津区7-18岁男生平均体重从43.49kg上升至46.31kg,增长了2.82kg;江津区7-18岁女生平均体重从41.98kg上升至43.60kg,增长了1.62kg。

历年男生体重均高于女生,男生体重上升幅度大于女生。

2017年,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5.72%和75.51%,与2017年相比,男生检出率上升了6.47%,女生检出率上升了5.43%,7岁至10岁阶段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幅度较大,男女生分别增长了12.71%和11.37%、13.17%和13.78%、12.46%和9.13%、7.97%和10.51%。

从2014年到2017年,江津区7-18岁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比从58.14%上升至63.18%,增长了5.04%;江津区7-18岁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从66.55%上升至71.45%,增长了4.9%. 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历年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

2017年江津区7~18岁学生龋患率为7.49%,龋齿填充率为4.58%。

男生龋患率为9.27%,低女生0.51%;龋齿填充率为4.92%,低于女生1.56%。

2017年,江津区7-18岁学生营养状况正常的检出率为75.73%,超重检出率为10.47%,肥胖检出率为5.36%,营养不良检出率为8.44%。

2018年与2017年相比,江津区7-18岁学生营养状况正常的检出率降低了1.92%,超重检出率上升了0.79%,肥胖检出率上升了1.27%,营养不良检出率上升了0.27%。

整体上,学生营养状况正常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在降低,而营养过剩的检出率在增长。

四、传染性疾病2008-2017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2008-2017年报告乙类传染病17 种,发病31151 例,死亡642例,年平均发病率248.29/10 万,平均死亡率5.12/10 万,病死率2.07%。

2008-2017 年平均发病率居于前十位的传染病依次为: 肺结核(64.60/10 万)、乙肝(61.63/10万)、梅毒(42.42/10 万)、痢疾(12.11/10万)、艾滋病(10.24/10万)、丙肝(9.68/10 万)、戊肝(7.03/10万)、甲肝(5.55/10万)、淋病(5.18/10 万)、麻疹(2.35/10万)。

五、居民健康素养1.居民健康素养2018年江津区参与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的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为20.93%。

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7.86%,农村居民为17.47%,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

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7.67%、科学健康观素养28.66%、健康信息素养27.59%、基本医疗素养27.59%、传染病防治素养20.33%和慢性病防治素养19.86%。

2.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2018年开展了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得出,我区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5.5%。

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止到2017年底全区累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195460份,建档率89.76%,新增健康档案94314份,更新健康档案数为185578。

2017年0-2岁儿童建证建卡率100.00%,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8.64%;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8.64%;七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6.9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3.47%。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4.19%,产后访视率96.77%。

65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7.14%。

高血压管理7.97万人,规范管理率70.80%,血压控制率51.93%。

Ⅱ型糖尿病管理2.53万人,规范管理率70.58%,血糖控制率52.13%。

重性精神病管理率96.77%。

健康教育讲座1858次,公共宣传活动395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