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合集下载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作文无话可说,一直是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问题。

许多教师认识到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于是大量收罗美文,让学生读、背,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的文学名著,但他们却忽略了离他们最近的材料——教材,忘记了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经典的写作范本。

虽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但也并不是让我们另起炉灶,完全抛弃教材。

因此我提倡立足教材,进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训练。

一、挖掘文本内容,丰富写作材料生活是写作素材的第一来源,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不善于捕捉生活镜头,于是抱怨生活平淡无事可写,在这方面教材可以帮我们大忙。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赏读分析,引发学生的感想和相关回忆。

抓住契机,恰当抛出话题,调动起他们本已模糊的生活片段,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学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教师可以让学生品味作者阅读经历的同时,联想起自己童年阅读的经历。

如你记忆中读的第一本书的经过,读书对你最大的影响,读书中的乐事,最难忘的老师等等,并让学生把这些素材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

又如学高尔基《童年的朋友》,可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她对“我”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使学生想起那些可以作为朋友的长辈;学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的部分让许多学生想起了自己童年的趣事;学《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既粗俗又善良的性格,让他们想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教师在教材中精选好文章,向生活延伸,往往会唤醒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勾起他们的回忆,并能深入理解生活,不断拓展生活内涵和外延,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素材自然会丰富起来。

二、品读课文语言,学会遣词造句对初中生而言,学习模仿名家名作是他们占有和运用词汇的必由之路。

教材选的文章文辞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例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积累语言的最好方法是朗读。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年级语文教学新思路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年级语文教学新思路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年级语文教学新思路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一直是教师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将阅读和写作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来处理,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显著效果。

一、以读促写——打下坚实基础阅读是吸收知识、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基础相对薄弱,通过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了解社会人生百态、观察自然世界,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1.精选阅读材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挑选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应具有童趣、富有想象力、语言规范且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引导深度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内容的讲解上,而应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

例如,在阅读故事时,可以问学生:“你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这样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注重语言积累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进行模仿和运用。

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库,还能培养他们的语感,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读写结合——提升综合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写作训练应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通过仿写、续写、创写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从仿写开始仿写是写作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上手的一种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结构简单、语言生动的段落或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

例如,在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对话形式,编写一段小壁虎和其他动物之间的对话。

这样的仿写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续写激发想象续写是一种基于原文内容进行延伸的写作方式。

小学语文课堂“立足课本,读写结合”的教学与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立足课本,读写结合”的教学与思考

中学生作文指导小学语文课堂“立足课本,读写结合”的教学与思考因董梅英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教学也能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需积极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法,通过阅读教学实现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同期培养,从根本上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读写结合教学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展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从而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审视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探索有效促进读写结合的措施,为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割裂读与写的关系,写作仅在习作课。

读写结合教学无非就是将读与写融合,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在根据课本编排教学时,并不会特意安排习作。

教材的编排已将读与写分开,课文分精读和略读,并无习作要求;习作则专门安排在单元最后,或者另设一习作单元,与课文阅读径渭分明。

因此许多教师在依照课本教学时往往也单独安排习作课,不会将习作安排在阅读课上,这就导致了读与写在教学时间的分离。

(二)读与写结合教学目标混乱,因果颠倒。

读与写结合教学作为一种作文教学,其方式是“以读促写”,“读”是手段,“写”是目的。

许多教师则将目的与手段混淆,错将“以读促写”当作“以写促读”实施,致使习作课变成阅读课。

许多教师会在课上给出阅读材料,令学生在阅读后对文章进行缩写、扩写,并要求学生理解该文的文体特征或结构特点,这就是将手段与目的混淆了,看似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培养的还是学生概括文章、理解文章的阅读能力。

(三)读与写结合教学开展模式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读与写结合教学的关键在于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但对于读与写如何融合却是个难题。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写作教学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写作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易事,而且教师和学生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有的教师认为多做笔头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的教师则认为读写相结合才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其中立足教材,以读促写就是其中的一种思路。

一、立足教材,深入理解写作要求立足教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辅助材料,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写作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写作题目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写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材内容,理解课文内容的内涵,感悟课文的情感,把握文学语言的表现技巧,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在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课文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而理解课文的写作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设计多种形式的写作任务,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深入思考教材内容,扩展教材内容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学生学习《红楼梦》这部名著的过程中,可以设计阅读指导题目,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并通过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以读促写,是指在写作教学中,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文本,才能更好地进行表达。

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精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会更加熟悉不同类型的作品,不同风格的表达手法,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和写作能力。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年级语文教学新思路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年级语文教学新思路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年级语文教学新思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寻求更为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语言习得的黄金时期,语文教学应当如何在这一关键阶段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材料,感受语言的韵律美、结构美和意境美,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和愿望。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积累语言素材,学习表达方式。

1.选择适龄的阅读材料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阅读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应注重材料的适龄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内容浅显易懂的绘本、儿歌、童话等作为学生阅读的起点。

2.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本内容和学习文本中的语言表达。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同时鼓励学生将阅读中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阅读时间、开展阅读分享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读写结合是指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仿写练习仿写是一年级学生接触写作的初步形式。

在阅读了优秀的文本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本中的句式、结构或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例如,在阅读了一篇生动的动物描写文本后,可以让学生仿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动物的短文。

通过仿写,学生可以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2.创作练习在仿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练习。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发布时间:2021-08-04T09:25:31.9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作者:韩海波[导读]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韩海波徐闻县实验小学广东省徐闻县 524100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帮助学生将语文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有效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写作基础,从而全面实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高质、高效性。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课程特点,针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引言: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将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积极的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在丰富多样的学习实践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发展自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高效性发展和进步。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根据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具质量,从而有效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课堂。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中《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以及《三衢道中》古诗三首的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组织学生针对这三首故事进行阅读,同时语文教师为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配上唯美动听的音乐,充分营造课堂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在音乐与诗句的朗读中仿佛置身于情景之中,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融入到诗词情境之中。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教师们时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在写作文时缺乏内容和表达能力。

这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问题,更是对知识储备不足的表现。

教师们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重视对教材的阅读,并且以教材为基础,以读促写。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而阅读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泛泛地从教材上获取一些必要的信息,而忽略了对教材的深度阅读。

只有深度阅读才能真正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且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素材。

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对教材的深度阅读,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在教材的阅读中,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让其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并且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横向拓展,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在学习一篇关于地理的教材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或者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且带来更多的实践经验。

学生也可以在拓展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更多的内容和灵感。

除了拓展外,教师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对于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的思考和探索。

学习生物的教材中提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教材的阅读基础上,教师们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写作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表达,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并且进行表达和展示。

而教师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展开写作,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表达。

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撰写。

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某个知识点的应用或者案例分析。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习的源泉,还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
培养关键。

因此,我认为立足教材,以读促写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进
行阐述。

首先,立足教材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目标。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阅
读课文、背诵诗歌等,可以既了解内容,又能顺便掌握语文知识。

例如,我曾在四年级时
学过一篇《百钱买卖》,老师要求我们在阅读中仔细分析人物性格,并在写作中把握人物
的情感变化。

由于我们已经从课文中学到了这些,所以在写作时就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
想法,体现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立足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非常重
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立足教材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广泛地采用阅
读和朗读技巧,鼓励学生把课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

例如,老师会让学生模仿某一
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或者通过阅读一篇课文,让学生自己写出类似的文章。

这样,学生即
能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深刻的领悟,更能够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从中领悟到句型结构、语言规律等。

比如,在阅读的一篇
文章中,学生可能会注意到其中的修辞手法、字句运用等,从而能够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提升文章的文学功底。

总之,立足教材,以读促写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
生的阅读水平。

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
注重课外阅读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福建省宁德五中 352100【摘要】在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一直是高中生的一大弱项。

尽管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努力批改学生的习作,收效甚微。

英语写作成了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之一。

本文分析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多数中学教师仍旧采用比较呆板,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之中,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予阅读和写作相同程度关注。

另外高中英语每一模块的课文中都提供丰富的不同文体的材料,因此笔者提出以高中英语教材为基础,运用“以读促写”的方法指导英语写作教学的设想。

教师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的用法及搭配,了解并分析语篇的结构,学会使用恰当的衔接手段,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并藉此围绕主题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

为证明这方法的效度,笔者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在一所普通中学展开为期一年的行动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被试在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证实将以读促写方法运用于过程写作教学是有效的。

【关键词】辅助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on the application of reading-to-write approach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cai haosheng【abstract】as one of the four basic skill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n aspec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english writing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elt research circles. however, among the four basic skills of english learning, writing seems to be the weakest one among senior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although many english teachers spend a lot of time on marking students’writing with great efforts, it still seems that their hard work did not bring much effect. most of us teachers have had such experiences that although we spend a lot of time marking on the students’writing, but only to find the corrections and comments ignored. the student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responses and regard revision of their writing as a punishment. writing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daunting tasks of senior school.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 the pressing demands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tudent development, the study analyzes the prevalent misconceptions about writing.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 the present study has found that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is a teacher-centred approach in which students were the passive receivers of writing knowledge, and consideration has not been given to bothreading skills and writing skills simultaneously in class. at the same time, the textbook in each module provides many different styl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aterials for the students. so the author proposes an assumption of 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s with reading -to-write approach in the senior school writing teaching.the students practice writing under the teacher’s guidance, learning how to use words and expressions correctly in context, understanding text structure, learning how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round a topic by applying their prior knowledge,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reading-to-write approach, about one-year action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in an ordinary high school, adopting the methodology of literature survey,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testing and so 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reading-to-write approach had a more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s’ writing attitudes and habits than traditional writing teaching methods. this approach helped them much more in word usage, longer sentences and content, and text structure or development. therefore, applying reading-to-write approach in writing teaching is effective.【keywords】teaching materials reading-to-write approach teaching experiment写作能力是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之一,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英语必考题型之一。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高中英语教学设立了更高的目标,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并关注培养学生的写作交际能力。

然而,根据福建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质量分析看,就25分的书面表达而言,近几年福建省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平均分都只在及格分下(15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写一篇短小的作文,往往都词不达意,错误连篇;试卷中书面表达分数普遍偏低。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造成这种状况?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到底如何?1.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1.1 高中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薄弱、语法和拼写错误较多、词义模糊;行文顺序和逻辑不够清晰;学生对课文中极为常见的英语句式不能加以运用;不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表达方面的差异,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写英语文章。

造成上述现象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从学生方面来说,认识上不够重视,词汇量不足, 语法知识不扎实, 缺乏写作训练和适当的指导, 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汉英表达方式的不同。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写作是既费力又耗时,且收效甚微,况且学生未必能从教师花大量时间批改出来的作文中受益。

因此,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写的技能往往被师生忽视了。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多读就一定能写好,于是干脆要求学生以读代写。

虽然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但是教师如果只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入,而忽略语言输出的训练,那么输入的信息就难以内化,不易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因此,如何促进英语语言的输出和运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和研究者所关注的话题。

1.2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这一现象体现在:(1)部分教师缺乏对整个高中阶段写作训练的统筹规划、通常对高一、高二的写作训练重视不够,到了高三才针对高考要求对学生开展写作训练。

(2)在高三的写作训练中,有些教师往往以高考题型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但是这种写作训练模式与教材内容相脱离,也缺乏必要的语言和内容输入,导致为写作而写作的现象。

(3)不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往往用测试代替训练,即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短文,或者每周布置一篇作文,学生在课外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往往重视语法结构的正确,轻视对文章内容、结构及行文连贯等方面的指导。

1.3 高中英语教材资源现状分析正如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

”很显然阅读教学不仅能为写作提供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为写作提供极为丰富的素材。

因而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挖掘主题思想,扩展写作内容;为写作提供细节材料。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常每个模块都有一篇具有指导性的习作。

其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每一单元分别安排了using language 和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提供了以读和写为主的综合性语言材料和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语法,词汇和功能等,并通过读和写活动达到有效的”输出”该版块的阅读部分 ,写作部分给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语言并提高其实践能力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