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孝庄文皇后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孝庄皇后简介3篇_学习总结

孝庄皇后简介3篇_学习总结

《孝庄皇后简介》孝庄皇后简介(一):孝庄皇后简介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皇后简介(二):孝庄文皇后中文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孛儿只斤布木布泰)别名:孝庄文皇后,昭圣(太)皇太后国籍:清朝民族:蒙古族出生地:蒙古科尔沁出生日期:1613年3月28日逝世日期:1688年1月27日职业:侧福晋庄妃皇太后太皇太后主要成就: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陵墓:清东陵之昭西陵(孝陵之南)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早年经历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布木布泰出生。

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布木布泰,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

其姑哲哲为大福晋。

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

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

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后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

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

孝庄太后人物生平

孝庄太后人物生平

孝庄太后人物生平她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是康熙帝玄烨的祖母,一生培养并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在擒捉鳌拜、平定三藩等改写清朝命运的历史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清朝初期政权的奠定、发展、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她就是有着清朝“开国太后”之称的孝庄文皇后。

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画卷,去感受这位才华出众的女政治家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

孝庄文皇后,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于1613年出生在蒙古科尔沁的一个显赫家庭,是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最小的女儿,亦是家中的掌上明珠。

在纷乱的清朝初期,满蒙联姻是清朝政府一项增强民族联合与团结的国策。

天命十年(1625年),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年长自己二十一岁的后金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其侧福晋,与姑姑哲哲共侍一夫。

九年后,布木布泰二十六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并深得宠爱。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亦称五大福晋。

皇太极封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宸妃,位居第二,仅次于皇后哲哲,并赐居“关雎宫”,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独特钟爱。

彼时已为皇太极生育三女一子的布木布泰,仅仅受封为永福宫庄妃(直译“庄重福晋”),不仅妃位为第三等的侧福晋,且居“五宫”之末。

不难看出,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 1 —的孝庄文皇后起初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著。

但布木布泰并未因此自怨自艾,她天资聪慧,热爱学习并嗜读史书,凭借精明练达的个性以及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获得了皇太极对她与众不同的认知和欣赏。

皇太极不但与她谈论朝堂之事,还会听取一些她的意见和建议,并以“赞助内政,既越有年”盛赞其多年来在内政方面的贡献。

松锦之战(1640年)后,后世更广泛流传布木布泰劝降洪承畴的故事。

这些足可证明关于她“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评价的出现绝非偶然。

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孝庄文皇后利用自己在后宫的影响力,联合多尔衮等重臣,确保了自己年幼的儿子福临能够继位,是为顺治帝。

这一朝,兴也太后,亡也太后。---孝庄太后

这一朝,兴也太后,亡也太后。---孝庄太后

1643年,Leabharlann 太极逝世。下嫁多尔衮将顺治推上皇位

崇德八年(1643年),清军大战松锦告捷后,国势大张。皇太极踌躇满志,正 策划下一步战略,可惜天不随人愿,突发脑溢血,暴死于清宁宫。帝王暴卒, 向来容易引起政治动乱。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因而 宗室贵族中有不少人在觊觎着皇位。于是,满洲贵族内部围绕帝位继承问题,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悄展开在皇太极诸子当中, 肃亲王豪格是长子,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就曾领兵南征北战,颇有战功, 实力很强。因此,豪格继承皇位的把握比较大。但是,多尔衮和其弟多铎, 因战功卓著,被封为睿亲王和豫亲王,其兄阿济格被封为英亲王。他们这一 支极具势力。资历最老的大贝勒代善,因年老体弱,已没有继位之奢望。因 此,当时最具竞争力的是豪格和多尔衮。在此危急关头,孝庄文皇后凭着她 的聪明才智,努力协调各方关系,积极争取代善的支持,拿出了折中方案, 迫使多尔衮做出让步,最终使她的年仅 6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为了巩固 自己和福临的地位,抑制多尔衮的野心,孝庄文皇后按照满族父死妻其后母、 兄死妻其嫂的婚俗,主动下嫁多尔衮。

第一,顺治小时候贪玩,母后管教过严,这是家庭中的常理。 第二,顺治的皇后是母后和叔父多尔衮给指定的。小皇后出身蒙古科尔沁贵族,从小 娇生惯养,顺治不喜欢。虽然勉强成了亲,但婚后经常发生口角。顺治不顾母后和大 臣的反对,强行废掉了皇后。直到顺治病危的时候,被废的小皇后想要见他一面都不 行。后来再立一个皇后,顺治还是不喜欢。在皇后问题上母子有矛盾。 第三,顺治喜欢董鄂妃,爱得死去活来。太后干涉,母子又发生矛盾。 矛盾最激烈的就是第四个,顺治放着皇帝不做,要出宫做和尚,母后当然坚决反对。 第五,母后同多尔衮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也让小皇帝心里不愉快。总之,母子 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太好。

后宫故事-辅佐三朝帝王的孝庄太后简介 孝庄为什么叫大玉儿?

后宫故事-辅佐三朝帝王的孝庄太后简介 孝庄为什么叫大玉儿?

后宫故事-辅佐三朝帝王的孝庄太后简介孝庄为什么叫大玉儿?孝庄太后,也就是孝庄文皇后,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去世,享年75岁。

清初乱世,一大批能人异士,杰出人才纷纷涌现而出,而能以一女子之身在这个时代,占据重要地位的,就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用自己的政治谋略,辅佐了三朝帝王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其名为天降贵人的意思。

孝庄这个人也正应了她的名一样,一生用其非凡的才华和谋略,帮助大清走下强大。

她先以卓越的眼光帮助她的夫君皇太极,广纳人才。

后又在夫君死后,辅佐自己的儿子坐稳皇位。

最后在儿子英年早逝的情况下,以年迈的身体,帮助自己的孙子康熙帝治国除奸,缔造出康熙盛世的局面。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的一生伴随着传奇,伴随着争议。

万历四十一年,孝庄在科尔沁草原出生,长到12岁时,嫁给了自己姑姑的男人,那个人就是皇太极。

嫁与皇太极后,她的姑姑对她颇有照顾,在后宫里的地位也仅次于她的姑姑,生活还不错。

不如意的只有一件,就是她连生了三个女儿,没有生下儿子。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姐姐海兰珠入宫了,海兰珠刚一入宫就得到了皇太极所有的宠爱。

当时的布木布泰在宫中的地位一下从位居第二,降为第五。

中宫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居首位。

东宫关雎宫?宸妃,称东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居第二位。

西麟趾宫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居第三位。

次东宫衍庆宫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居第四位。

布木布泰居次西宫永福宫,为庄妃,称西侧福晋,居第五位。

虽然地位有所下降,不过睿智的布木布泰并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对自己的姐姐怀恨在心。

科尔沁的女人能得到皇太极的喜爱,总比其他部落的女人得宠来的好。

因此她只是更尽兴的用自己的才能帮助皇太极,为他招贤纳士。

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
四大臣辅政时期,仍以“效法太祖、太宗”作为施政纲领,恢复部分入关前的旧制,立场趋于守旧。约从康 熙四年(1665年)起,开始出现裂痕。索尼资望最高,居四大臣之首,最受布木布泰倚信。康熙四年(1665年) 初,朝廷议立索尼孙女(即孝诚仁皇后)为康熙帝皇后。鳌拜声称“若将噶布喇(索尼子)之女立为皇后,必动 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为皇后之理?”并会同遏必隆、苏克萨哈启奏布木布泰。布木布泰断然回答说: “满洲之女如何立不得皇后!我意已定,不必再议。”这才平息了立后风波。在这之后,出身镶黄旗的鳌拜以及 依附他的遏必隆因强行更换清初圈定的八旗土地而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发生尖锐冲突。索尼不愿卷入他们的纷 争,......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布木布泰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在慈宁宫去世,临终前她嘱 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在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在临终前的遗诏中,布木布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嘱咐康熙帝“勉自节哀,以万几为重”。
康熙帝给祖母上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根据布木布泰的遗愿,她的灵 柩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布木布泰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 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因 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
有学者认为,是多尔衮考虑到代善、济尔哈朗、豪格等诸王贝勒不赞成他称帝的现实,为避免家族内乱,才 决定退让,拥立福临。但能顺利登基为帝,也要归功于布木布泰与代善、多尔衮等人的斡旋。她与多尔衮的联系, 还引发了所谓“太后下嫁”的故事。关于此事的真伪,后世众说纷纭(见人物争议目录)。
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布木布泰与顺治帝一同至燕京(今北京)。

[总结范文]孝庄皇后简介3篇

[总结范文]孝庄皇后简介3篇

[总结范文]孝庄皇后简介3篇孝庄皇后简介孝庄皇后简介(一):孝庄皇后简介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崇德八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皇后简介(二):孝庄文皇后中文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别名:孝庄文皇后,昭圣皇太后国籍:清朝民族:蒙古族出生地:蒙古科尔沁出生日期:1613年3月28日逝世日期:1688年1月27日职业:侧福晋→庄妃→皇太后→太皇太后主要成就: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陵墓:清东陵之昭西陵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早年经历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布木布泰出生。

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布木布泰,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

其姑哲哲为大福晋。

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

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

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

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

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排到第三位。

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图。

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嫁皇太极为侧妃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孝庄皇后是谁

孝庄皇后是谁

孝庄皇后是谁孝庄皇后是谁?孝庄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族人,是皇太极的妃子,与姑姑哲哲皇后、姐姐海兰珠同侍一夫。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孝庄皇后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孝庄皇后简介孝庄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族人,是皇太极的妃子,与姑姑哲哲皇后、姐姐海兰珠同侍一夫。

顺治皇帝登基后尊为圣母皇太后,与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康熙继位后则尊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

1688年,孝庄皇后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葬于昭西陵。

孝庄皇后一生辅佐顺治、康熙两位皇帝,为国家统一、政治清明贡献了不朽力量。

孝庄皇后生平经历早年经历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布木布泰出生。

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布木布泰,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

其姑哲哲为大福晋。

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

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

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后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

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

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排到第三位。

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图(后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

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后封为固伦淑哲长公主)。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嫁皇太极为侧妃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宠冠后宫。

后金天聪九年七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囊囊大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嫁皇太极。

布木布泰之姐海兰珠、林丹汗遗孀陆续嫁与皇太极,使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下降。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的故事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的故事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的故事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的故事是清朝历史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孝庄文皇后,即爱新觉罗·珍妃,生于1626年,是明末清初皇帝皇太
极的妃子,也是清朝第二代皇帝顺治的生母,因她的孝顺和聪明才智
而被清朝史学家奉为楷模和典范。

而多尔衮,生于1619年,嘉庆帝的
祖先,是清朝早期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历任内府、文庙官员,也曾
被封为亲王。

多尔衮在《清史稿》中被描述为“刚正不阿、志向远大、为御史
所忌,却因合乎国家大计而出仕”,其在政治生涯中多次被授予要职,但文皇后却对他产生了厌恶和敌意。

据说,文皇后曾经多次指责多尔
衮“不识礼仪”和“妨碍她的事业”,而多尔衮则认为文皇后过于专
断和独断,导致了清朝的某些政策出现了偏差和错误。

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多尔衮对文皇后的报复。

在1650年的崇祯
七年,多尔衮联合皇帝顺治和其他名将,发动了叛乱,企图推翻文皇
后的统治。

然而,他们的计划被揭露,在朝廷内部引发了一场战争。

最终,文皇后获胜,并将多尔衮捕杀。

这一事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清朝历史中的一段佳话。


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事件,对于文皇后和多尔衮的关系和真
实动机有着各种解读和猜测。

无论如何,这段历史始终都会让人感到
震撼和惊异,永远被放在了中国历史的书页上,记录着清朝的兴衰和
传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孝庄文皇后生平简介
孝庄文皇后是女中豪杰,曾是三朝皇帝的皇后。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孝庄文皇后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孝庄文皇后本名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是清太宗皇太极的侧福晋、庄妃,顺治帝福临的生母。

早在孝庄嫁给皇太极之前,她的姑姑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就已经嫁给皇太极了,而之后她的姐姐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也嫁给了皇太极,姑侄三人共侍一夫。

公元1613年,孝庄出生在蒙古科尔沁,十三岁时被送到盛京,成为了皇太极的侧福晋。

皇太极承汗位,哲哲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而孝庄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

后其姐姐海兰珠与林丹汗的遗孀都陆续嫁给了皇太极,孝庄在后宫中的地位下降。

后皇太极采用皇帝制,改国号为清,册封五宫后妃,孝庄被封为庄妃,为五妃之末。

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未定皇储,和硕睿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为争皇位僵持不下,最终决定拥立孝庄之子福临为帝。

于是六岁的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尊哲哲为母后皇太后、孝庄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亲政后,为孝庄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

顺治驾崩后,孝庄又扶持孙子玄烨继位,被尊为太皇太后。

孝庄一生培养、扶持两代皇帝,手掌重权,却没有武则天的野心,也没有慈禧的贪心,可谓是一代贤后。

孝庄于公元1688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被葬于昭西陵,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加谥,最终谥号
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活了多少岁公元1613年,孝庄皇后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落。

在入宫之前过了12年的草原生活。

或许这里寒苦了些,但应该也是她最为自由的日子。

公元1625年,孝庄皇后嫁给了皇太极,开始了她的后宫生涯。

公元1629年至1633年,孝庄皇后先后诞下三位公主。

又于1638年,诞下爱新觉罗;福临。

公元1643年,皇太极暴毙,福临登基成为顺治帝。

孝庄皇后被称为圣母皇太后。

公元1648年,多尔衮被称“皇父摄政王”,孝庄皇后和他的绯闻,从这时开始愈演愈烈,著名的“太后下嫁”之谜,也由此而起。

公元1650年,顺治帝亲政,为孝庄皇后屡上徽号: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

公元1661年,玄烨登基为帝,史称康熙大帝。

孝庄皇后被尊为昭圣太皇太后。

上徽号曰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在康熙执政期间,孝庄皇后在前者擒拿鳌拜、平定三藩等事件中出谋划策、捐献钱款,可谓作出了后宫表率,所作所为让世人极为敬重,孙儿康熙对她更是爱戴至极。

公元1688年,孝庄太后以75岁的高龄病逝,后被葬于清东陵风水墙外的昭西陵。

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所以孝庄太后活了多少岁?答案是75岁。

孝庄文皇后的一生公元1613年,孝庄皇后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
落。

当时的科尔沁部落,四周强国环伺。

作为一个弱小的游牧部落,它只能选择依附在一个强国的羽翼之下,才能得以生存。

而联姻又是维系国与国之间友好的途径之一。

因此部落中高层阶级的美女,都会以联姻的方式嫁到他国。

因此在孝庄皇后13岁那年,她嫁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登基为帝之后,孝庄皇后常常被前者视为贤内助,无论是朝事还是琐事,都会与她探讨。

而孝庄皇后也是聪颖之人,时常能帮助自己的丈夫。

其中最为经典的事情,就是明朝将领洪承畴被清军俘虏之后,皇太极想让他归顺大清,只是后者宁死不屈的性子着实让皇太极头疼不已。

最后孝庄皇后毛遂自荐前去劝降,经过数天的努力,凭着出众的口才和真挚的诚意,终于降服了这位明朝将领。

皇太极死后,朝局陷入混乱。

多尔衮与豪格为争夺皇位闹得不可开交。

又是这位孝庄皇后出面游说各方,到最后使得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

此后,虽然身陷与多尔衮之间的流言蜚语,但却实实在在挽大清于倾倒,可谓是功不可没。

除了这些,孝庄皇后对于康熙皇帝的教育培养也是令人称道。

后者能成为千古明君,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她的辛勤教导。

也正是因为如此,康熙大帝曾说:如果没有祖母相教,断然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公元1688年,孝庄皇后以七十五岁高龄逝世,孝庄皇后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

虽然孝庄皇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非议,但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古代女人,她是成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