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马克思生平介绍

马克思生平介绍

MY SPEECH
It’s because so sweet the dear name sounds, And its cadence says so much to me, And so full, so sonorous it resounds,
MY SPEECH
Like to vibrant Spirits in the distance, Like the gold-stringed Cithern’s harmony, Like some wondrous, magical existence .
Marx and his best friends and comrades
MARX
AND JENNY
MY SPEECH
--------------------------------
MY SPEECH
Poem 1 Jenny! Teasingly you may inquire Why my songs “To Jenny” I address,
卡尔· 马克思(1818-1883),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1818年生于德国特里尔, 1845年前后创立唯物史观。 1848年发表举世闻名的《共产党宣言》。
1848革命失败后,定居伦敦,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研究,
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1864年参与组建国际工人协会。晚年以极大的精力致 力于人类学研究。 1883年于英国伦敦逝世。
Would dethrone you, would bring you down low, Would outsoar the Zephyr-dance.
之一 燕妮啊,欢笑吧! 你也许要惊奇: 为什么我的诗篇 都用同一的标题《致燕妮》? 中译本: 世界上唯有你呀,是我灵感的源泉, 快慰之神,希望之光, 照耀着我的心灵之窗, 从你的芳名中我看见你杰出的形像。 燕妮——这是两个多么奇异的字样, 它的每个音节都美妙悦耳, 像是金弦琴的清音嘹亮, 宛如神话中善良的仙灵, 仿佛是浮动在春以夜的月影,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主要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主要贡献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人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1835年10月考入波恩大学。

1836年10月进入柏林大学改读法律和哲学。

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843年6月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即《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抨击普鲁士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问题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1844年2月马克思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齐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他鲜明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主义者的重要标志。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

1845年2月他们的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出版该书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同年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广泛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仅的历史任务。

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千年伟人马克思光辉的一生简介课件

千年伟人马克思光辉的一生简介课件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 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
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 长起过良好的影响。母亲罕丽达·普
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
务。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 思考。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 1835年9月毕业。
马克思的故乡——德国摩塞尔河畔的特利尔市
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恩格斯肯定的马 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马克思 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 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 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1846年初 ,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
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
了马克思。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见。从此他们开始 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1845年1月,马克思被 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 批 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着重阐明了实践在社会生活 和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 的真理性的标准。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 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接着,他又同恩格 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
海伦·德穆特 (1820-1890)
弗雷德里克·德穆特 (1851-1929)
一个儿子,三个孙辈
燕妮 1844-83
龙格 劳拉 1845-11
拉法格 埃德加尔 1847-55
格维多 1849-50
弗兰西斯卡 1851-52
爱琳娜 1855-98
艾威林
马克思的姨夫是莱昂·菲利普斯,他的儿子和孙子创立了荷兰菲利普斯电气公司。

马克思简介

马克思简介

马克思简介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生平及学术背景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庭背景较为富裕。

他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并倾心于左翼的思想和革命主义。

马克思最初的学术背景是哲学,他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然而,他很快转向研究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并密切关注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要著作马克思与其合作伙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短篇政治宣言,阐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原则和目标。

这个宣言被认为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重要文献,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巨著,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这本书分为三卷,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运作机制和对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

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和发展的。

它是一种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社会理论,旨在改变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

根据这个理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认为,这些矛盾会导致社会的革命和转变。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历史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成为许多国家的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在政府、教育和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的一生

马克思的一生

马克思的一生简介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家,共产主义的理论奠基人之一。

马克思从出生到去世的一生,充满了思想的探索和社会变革的呼唤,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早年经历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家庭环境相对富裕,父亲是一名律师。

他在波恩大学学习法学和哲学,并受到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思想的影响。

在大学期间,他与好友费尔巴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学术合作关系。

哲学思考与思想转变在对黑格尔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后,马克思开始意识到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基础。

他与费尔巴哈合作写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并提出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他的哲学思考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色彩,认为社会的结构和变革是源于经济关系的矛盾。

革命思想与活动马克思被视为革命的理论家,他的著作《资本论》成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通过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以及对工人的剥削来维持和增加资本家的利润。

他呼吁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与好友恩格斯一起创办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并积极参与了诸多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

他主张工人阶级应该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取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

流亡生涯由于他的革命思想和活动受到当时政府的打压,马克思被迫流亡到不同的国家。

他先后在法国、比利时和英国等地生活和工作,在流亡的岁月中,他继续进行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伦敦生活期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创作了《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学术贡献与影响马克思的学术贡献几乎涵盖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著作包括《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等,这些著作奠定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并对后来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和理论描述。

马克思生平资料

马克思生平资料

马克思生平资料: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人。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导师,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带头人。

一般信奉他理论的人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

生平: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并于1841年完成柏林大学学业,同年另以论文《民主主义的自然哲学和经验主义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博士。

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后辞职。

期间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学识渊博,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数学。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尼结婚。

1844年1月,与燕尼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

去到巴黎。

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

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

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

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德国莱茵省美丽的小城特利尔, 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一一卡尔·马克思的故乡。

1818 年 5 月 5 日 ,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他在当地接受了良好的中等教育 , 于中学毕业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里 , 已经表达出他为整个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1835 年 10 月 , 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 , 次年 10 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期间 , 马克思除研究法学外 , 主要精力多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马克思参加了倾向进步的 " 青年黑格尔派 ", 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1841 年 4 月 , 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完成博士论文后 , 马克思于1842 年 1 月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 , 并在 10 月担任了编辑 , 使这份报纸日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

1843 年 3 月 , 马克思退出报社编辑部。

1843 年 , 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 从此 , 燕妮成了马克思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 年 10 月 , 马克思移居巴黎 , 参加工人运动 , 广泛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

他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 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

1844 年 8 月 , 马克思与恩格斯 (1820-1895 )在巴黎相见, 两位伟人从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合作。

1845 年 1 月 , 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 2 月转到布鲁塞尔。

此时 , 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 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 , 马克思又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生平介绍

马克思生平介绍

“马克思总以阴郁的眼光看待人类大部分的历史,是因为历史不过是一种压迫 和剥削替代另一种压迫和剥削……(马克思这样悲观的思想家)向我们展示现 实的残酷,并以此激励我们着手改变。他们敦促我们抛弃一切幻想。”《马克 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的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如此评价说。[28] 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思考是他无上的乐事,他的整个身体都为头脑牺 牲了。”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 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 第二。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 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1845年12月,马克思宣布脱离普 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 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9] 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 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进行了分析,从而第一次有系统 地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 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 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 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 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 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改 组同盟并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的 纲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生平
卡尔· 海因里希· 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生卒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人。
近代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 革命理论家。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 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一生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生平简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马克思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

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

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

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扞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4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

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

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
格合办了《德法年鉴》杂志。

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创刊号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开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他鲜明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主义者的重要标志。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第二次会见。

从此,两人为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肩战斗。

他们合作写成的第一部着作,是1845年2月出版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简称《神圣家族》)。

这部着作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845年1月,法国政府根据普鲁士政府的要求,将马克思驱逐出境。

马克思为此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同年春天,恩格斯也到了那里。

他们在这里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部着作第一次广泛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仅的历史任务。

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6年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接着又在巴黎、汉堡、莱比锡等地建立了同样的组织。

他们亲自开展了对蒲鲁东主义、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以及克利益等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流派错误倾向的批判,使“正义者同盟”领导人受到教育。

他们表示要同各种冒牌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

1847年春,他们签署了正式委托书,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同
盟”。

同年6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马克思受“同盟”代表大会委托,与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

1848年2月,新纲领在伦敦用德文正式发表。

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总结了以往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极其重要的思想,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他们的伟大学说,成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

1848年2月,巴黎爆发了二月革命,布鲁塞尔群众也行动起来。

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返回巴黎。

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普鲁士爆发了三月革命。

为了直接领导革命斗争,马克思从法国秘密回到普鲁士。

6月1日,由马克思任主编的《新莱茵报》在科伦发行。

《新莱茵报》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反对各国反动派;团结国内一切革命的和进步的力量,打击以普鲁士政府为代表的反动封建势力。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于1849年5月被逐出普鲁士,在英国伦敦定居。

为了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他先后写了《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重要着作。

在这些着作中了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结论,提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的着名论点,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不断革命以及工农联盟的思想。

在工人运动新高涨的形势下,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举行集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并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称为总委员会)。

马克思作为德国工人代表被选入中央委员会,担任德国通讯书记。

10月11日,这个组织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当时简称“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称它为“第一国际”)。

马克思在短短几天内,写成了着名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协会临时章程》。

在第一国际存在期间,他和恩格斯一起,同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进行了原则性的斗争,坚决反对他们的改良主义、投降主义、无政府主义、分裂主义以及其他破坏第一国际的阴谋活动。

普法战争爆发后,马克思为总委员会起草了两篇宣言,分析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并为法、德工人阶级制定了应采取的策略方针。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接受总委员会的委托,起草了《法兰西内战》宣言,全面地总结了公社的经验,强调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玫”。

马克思很早就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1859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详尽论证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1867年,他的不朽名着《资本沦》第一卷在汉堡出版(第二、三、四卷在他逝世后出版)。

他在这部巨着中阐明了自己经济理论的主要基石——剩余价值理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从而把共产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七十到八十年代初,马克思以主要精力继续写作《资本论》第二、三卷,同时关心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贫穷、疾病和长期过度的劳累,严重地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

183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与世长辞。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