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的观后感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早就听说洛阳博物馆里宝贝多,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看。
这不,前几天终于得偿所愿,去逛了一圈,那感觉,真是太棒了!一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被那宏伟的建筑给震撼到了。
这博物馆的外观设计得就很有特色,既有现代的简约大气,又融合了一些古典的元素,让人一眼就觉得这地方不简单。
走进馆内,那琳琅满目的展品简直让我眼花缭乱。
从史前文明的石器,到商周的青铜器,再到汉唐的陶瓷、书画,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历史,讲述着一个故事。
我在一个展示古代青铜器的展厅里停留了很久。
那些青铜器造型各异,有的是巨大的鼎,有的是精美的酒器,还有的是小巧的配饰。
其中有一件青铜爵,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爵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上面的纹饰繁复而精美。
我凑近了仔细看,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工匠们在精心雕琢它时专注的神情。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这样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得花费多少的心血啊!还有一组陶瓷俑也让我印象深刻。
这组俑刻画的是一群唐代的仕女,她们体态丰腴,面容姣好,穿着华丽的服饰,有的手持乐器,有的翩翩起舞,那姿态那神情,真是活灵活现。
我站在那里,想象着在唐朝那个繁华的时代,这些仕女们在宫廷里的生活,一定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诗情画意。
在书画展厅里,我看到了一幅宋代的山水画。
那画面上的山水仿佛有了生命,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江水奔腾不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我不禁感叹,古代的画家们是多么厉害,只用一支笔、一些墨,就能描绘出如此美丽的景色。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古代服饰的区域。
这里的服饰真是太漂亮了!有华丽的宫廷礼服,也有朴素的民间服装。
那些精美的刺绣、细腻的纹理,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手艺。
我想象着古人穿着这些衣服走在大街小巷,那该是怎样一番风景啊。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很多古代的金银首饰。
那些首饰制作得极其精巧,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有一对耳环,上面镶嵌着珍珠和宝石,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我忍不住想,要是能戴上这样的耳环,那该多美啊。
游洛阳博物馆有感

游洛阳博物馆有感走进洛阳博物馆,就仿佛踏入了一个时光的宝盒。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一进展厅,那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就让人不禁感叹,这得是多少岁月的沉淀啊!你瞧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它们曾经在千百年前被郑重地使用,见证着一个个重要的时刻,难道不像是历史的“活化石”吗?还有那些陶瓷器,或质朴或华丽,每一个线条每一种色彩,不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古人的审美和智慧吗?漫步在各个展馆之间,有时候我会想,这些文物如果有思想,它们会怎么看待我们这些现代人呢?它们会不会笑话我们对过去的一知半解?哎呀,真的很难说呢!就像我们有时候看小孩子做事,也会觉得他们幼稚可笑一样。
在这里,你能看到古代的书画作品,那一笔一划中蕴含的韵味,真不是我们随便涂鸦几笔就能比的。
那是经过岁月淘洗后留下的艺术瑰宝啊!看着它们,我就忍不住想,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能不能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洛阳博物馆里的文物可真是丰富多样啊,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库。
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把整个古代的精华都搬到这里来了。
那些精美的首饰,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女子们戴上它们时该是多么的美丽动人,说不定比现在的明星还要耀眼呢!还有那些古老的兵器,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场上的惊心动魄。
说真的,不来洛阳博物馆走一遭,你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精彩。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慢慢探索。
你可以在这里花费一整天的时间,都不会觉得无聊。
而且啊,每次来可能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受。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我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
那座建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说:“我还有很多故事等你再来听呢。
”是啊,我肯定还会再来的,我可不想错过更多的精彩。
洛阳博物馆,真的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啊!它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奥秘。
下次,我一定要带着更多的好奇和敬畏再来,好好探寻那些还未被我发现的故事。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简介洛阳博物馆是中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收藏丰富多样,展览精美,是一处值得参观的文化遗产。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洛阳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展览布展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洛阳博物馆的观后感。
展览内容洛阳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历史、文物、艺术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洛阳历史文化展区。
这个展区以洛阳的历史为主线,通过生动的展品和详实的文字介绍,将洛阳的千年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洛阳历史文化展区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洛阳的古代历史。
从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再到秦汉时期的陶俑和铜镜,观众可以领略到洛阳在古代的繁荣和灿烂的文化。
在展区的第二部分,展示了洛阳的佛教文化。
从遗迹到佛像,再到佛经和佛教艺术品,展示了佛教在洛阳的兴盛和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在展区的最后一部分,展示了洛阳的中心城区演变和现代历史。
通过模型和图片的展示,观众可以看到洛阳在近代以及现代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变化。
洛阳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层次分明。
通过展览,我了解到了洛阳的历史文化传承,对洛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览布展方式洛阳博物馆的展览布展方式非常科学且注重观众体验。
首先,展览区分为不同的主题区,每个主题区都有明确的主题,通过不同的展品和布展方式,展示了该主题的内容。
其次,洛阳博物馆注重观众参与,提供了很多互动的展品。
比如,在洛阳历史文化展区的第一部分,有一个可以触摸的模型,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模型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演变过程。
这种互动方式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洛阳的历史。
此外,洛阳博物馆还设置了多媒体展示,通过投影和声音效果,给观众带来更加生动的展览体验。
比如,在洛阳的佛教文化展区,通过投影展示了佛教仪式的场景和佛经的故事,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
展览布展方式的科学性和互动性使观众更加参与其中,增强了参观的乐趣。
总结通过对洛阳博物馆的参观,我对洛阳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500字左右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500字左右
我在洛阳博物馆参观展览后,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气息,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一、展览内容简介
在洛阳博物馆展览中,我最为惊喜的是“洛阳古都的金石文化”展览。
这展览以洛阳古代的石刻、碑文、金属器等文物为主要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与艺术魅力。
同时,还展出了很多汉朝时期的文物,包括汉瓦画、汉代陶器、漆器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个人感受和评价
我对于展览中展出的一项文物比较感兴趣,那就是南朝梁代的《七律·古从军行》。
据了解该文物是一块长约1.2米的石刻碑,题材取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幽州台歌》。
这篇举世闻名的古文化遗产一直被文人墨客所传颂,其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的名句跃然于石刻之上,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我还对“魏晋南北朝的士人墓葬”展览印象深刻,通过展览对墓葬中的美术装饰、文学创作、墓志铭、石刻碑和画像石等多种文物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深入的介绍和阐述,进一步深化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墓葬文化的认识。
三、学习和启发方面总结
展览的书法、绘画、金属器和木器等文物精美绝伦,反映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底蕴,对观众可谓独享盛宴。
展览以文物为载体,把珍贵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展示出来,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精妙、古代文明的伟大。
参观洛阳博物馆后,我深刻领悟到,我们要爱我们的历史、传承我们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精髓,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强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洛阳博物馆,那可是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
前些日子,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了洛阳博物馆。
刚到门口,那宏伟的建筑外观就把我给震住了。
高大的石柱,宽阔的台阶,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殿堂。
走进博物馆,就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古老的文物,它们静静地躺在展柜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在一个展柜前停住了脚步,里面陈列着一组精美的唐三彩。
那色彩,真是鲜艳得让人惊叹!有一匹马,它的姿态是那样的矫健,身上的釉色绿、黄、白相互交融,就像一幅流动的画卷。
马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下一秒就要奔腾起来。
还有一个仕女俑,她的脸庞圆润,微微带着笑容,身上的衣服线条流畅,那细腻的纹路,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我就站在那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心里想着:在千百年前,究竟是怎样的一双巧手,才能创造出如此生动的作品啊!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把古老的宝剑。
剑鞘已经有些生锈,但剑身依然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我想象着,这把剑曾经在战场上跟随它的主人冲锋陷阵,杀敌无数。
也许它见证了无数的生死瞬间,承载着战士们的荣耀与梦想。
看着那把剑,我仿佛能听到战场上的喊杀声,能感受到战士们的热血与豪情。
在另一个展厅里,我看到了一幅巨大的壁画。
壁画上描绘的是古代洛阳城的繁华景象,街道上行人如织,店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
有卖丝绸的,那丝绸五颜六色,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有卖瓷器的,那些瓷器晶莹剔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还有卖小吃的,摊主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食物的香气仿佛都能从壁画里飘出来。
我盯着这幅壁画看了好久,试图在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找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热闹非凡的古代城市之中。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古代服饰的区域。
那些衣服真是漂亮极了,有华丽的宫廷礼服,也有朴素的民间衣衫。
其中有一件凤袍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上面绣着精美的凤凰图案,那凤凰栩栩如生,仿佛要展翅高飞。
我忍不住凑近了仔细看,那针线的功夫简直让人叫绝。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500字作文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500字作文洛阳博物馆观后感洛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内,分为七个展区:历史陈列馆、古文化陈列馆、民族工艺馆、青铜文化馆、瓷器馆、书画馆、石刻馆。
我有幸参观了洛阳博物馆,并在此分享我的观后感。
首先,我对于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和布局感到非常满意。
不仅是展馆的空间设计,更是每项展品之间的呼应和联接。
在历史陈列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战争工具和兵器,由战争而来的经济和科技之发展历程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民族工艺馆收藏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从精美的织物到精致的刻印技艺,展品之间的整体呼应无不体现出了工艺之美。
在青铜文化馆,我们看到了上千年前我国勃勃生机的青铜文化,此展馆通过每个青铜器物件上的装饰和刻画,清晰展示了文艺复兴之前中国传统文化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瓷器馆内收藏了各阶层的历史文物和稀世器物,在这里我们可以见证历史变迁对瓷器工艺的影响以及每个皇朝时期的特殊文化背景。
书画馆和石刻馆则展示了中国古工艺的另一面,书画馆中的字画真实地传达了古代天人合一之思想和文化,而石刻馆正是历史的真实保存。
其次,我对于博物馆展品的数量和品质都非常满意。
我曾去过一些博物馆,但是我认为洛阳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数量之多和品质之高是曾我去过的博物馆之最。
这些展品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之精华,而由精致到庞大的超大型文物,令展访者为之惊叹,有时甚至感到震撼。
例如,洛阳博物馆内收藏有一个叫做“铜面娃娃”的文物。
这个大型青铜器用铸造技术所展现的造型,将夏商时期的殷墟文化,以独具一格的古玉艺术与民族特色呈现出来。
当然,要想真正品味洛阳博物馆便需自己亲身体验。
在博物馆里行走,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文化宝库,深深的感受到了历史和文物的价值。
在看到各个展品,我们更要从中寻找到自己对于文化的思考,来体会它们所带给我们的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和凝聚力。
这其中有家国之热血、有人文之人性、有启迪之智慧、有文化之气息……总之,洛阳博物馆是一次非常充实的旅程。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600字左右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600字左右我参观了洛阳博物馆,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博物馆所陈列的文物、展品和介绍,充分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卓越成就,让我不禁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热爱。
下面我将从以上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和观后感。
首先,让我对洛阳博物馆的布局与设计表示赞赏。
整个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展览,一层展示自然历史和人类文化的起源。
二层则是展出历代的文物和艺术品,从东周、西汉到唐宋、明清,各个时期的文物展示让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全面的认识。
此外,博物馆还配备了专业的讲解,让我们对每一件文物都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其次,让我谈谈我的观后感。
当我走进二层展厅,我仿佛穿越时空,追溯到了几千年以前的中国。
我在展厅里观赏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文物,如“和氏璧”、“司母戊鼎”、“汉代青铜马蹄金”、“鼓吹牛”的艺术品等等。
这些文物或器物不仅保留了历史价值,还揭示了当时的文明与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让我谈说一下我对这些文物的理解、感受和评价。
这些由专业人员挑选和陈列的文物既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思想性和审美感。
其中最让我感动和深刻的是,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展板和展品,如佛教艺术、民俗传统、传统文化等,这些文化不同寻常的文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电视、故事和音乐等元素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生动的体验。
例如在灯光的烘托下,让我们看到了文物真正的美感以及文化的底蕴和深度,这是我以前从未体验到的感受。
整个参观由电子向导把握,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每个文物和展项。
最后,我从这次参观到的洛阳博物馆中获得了许多启示。
第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出了众多艺术精品和文明成果。
第二,文明应该传承与发扬。
通过这次参观,我阅览到了无数保留完整的实物文物和上百年以前的图文资料,物欲不再是我们追逐的追求的,文化、历史才是我们应该理解和传承的。
总之,这次参观让我深刻而广泛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观洛阳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参观洛阳博物馆观后感600字我有幸前往洛阳博物馆参观,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厚重与深远。
这座博物馆旨在展现洛阳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一、文章结构清晰,排版整洁,语言通顺和流畅,使得读者容易理解和阅读。
这场参观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我的观后感就是对自己的回顾和心得的一次总结。
这篇文章接下来穿起“记述”和“思辨”两种文体,让读者循着新奇的历史旅程,感受洛阳古都的厚重和浩瀚。
二、电影、书籍或演出的内容和情节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洛阳博物馆分为许多不同场馆,每个展厅都有其特定的明确叙事模式和主题。
例如,我最喜欢的一个展示孟津商代遗址的展厅,讲述了商代文化的神话故事和礼仪风俗,让人在感受美妙的艺术背景声中觉得身临其境。
三、对于电影、书籍或演出内容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过参观洛阳博物馆,我深刻的体悟到文化衡量标准的重要性。
每一件陈展品的故事是一个当地文化发源地所生发的学问积淀,这样的最高设计标准赋予了文化博物馆一种可持续发展思想。
四、的引用台词、画面和音乐等元素这次参观洛阳博物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展品就是“秦朝兵马俑陪葬坑” 。
在这个巨型坑道的深处,数千件弓弩战车、陶兵器具、汉姬雕塑和其他形象逼真的活人偶——这些古老物品的裸漏使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明代唐寅的山水画及宋代高清象牙盆、汉代丝绸被褥等丰富多彩的文物展示则带给我的是神秘和uniy. 每一个展品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这令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深邃厚重。
五、学习和启发方面的总结和思考洛阳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是汇集历史学问的窗口,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场所。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品味过历史的深渊,我们更应该爱惜自身所拥有的今天,这是现在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能够更深刻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参观洛阳博物馆让我很受益,让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非常感激这个机会,它不仅是滋润我爱上学习的灵魂,也是我领悟和领略自身文化价值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的观后感
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地方性的综合历史博物馆,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写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城”的说法,足以显现出所独具的重要性。
因此,要领略“河洛文明”,当然也只有走进,感受河洛文明,感受千年帝都的魅力。
站在一楼,看的最多的就是石器、化石,更为珍贵的是旧石器时代的象牙化石、鸵鸟化石,可谓珍品中的珍品。
新石器时代的彩、黑、骨针、背壶、灶等,足以看出,在远古时代,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
进了宫廷文物展厅,就联想到了故宫的宫殿和建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幅的慈宁宫平面图和相关文字介绍,让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慈宁宫的结构布局,便于我们参观。
接下来看到的是礼佛大堂和一批藏传佛教的造像、佛塔。
让我们大家好像领略到了皇宫皇太后及太后礼佛的场景以及佛像的传神。
后又观赏了宫廷家具及家居装饰,宫廷家具的木工工艺与雕花、镶嵌等工艺相结合,形成宫廷家具的创新风格。
在石刻馆的门口,可以看到和老博物馆差不多的辟邪“巨物”,东汉石辟邪,被誉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整个展厅分为“石刻|”和|“碑碣墓志”两部分。
“石刻”以佛像居多,看石刻和被截的同时,让我们也感受到了石刻艺术的
神奇魅力。
上了二楼的珍宝馆,心里就更期待看到更多更加精美绝伦的珍宝。
在古代壁画馆,看到了许多幅珍贵的墓葬壁画。
壁画的绘画技术和艺术价值之高、画幅之大,大家都惊叹不已。
像一些天界图局部、北武士图、女主人宴饮图也可谓珍品。
书画珍品馆里,更多像王铎、吴昌硕、任伯年、康有为这样的书画名家的真迹也在展出,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欣赏他们的真迹。
王铎的《诗稿册页》《行书轴》,吴昌硕的《枇杷图》《葫芦图》《秋菊图》等书画作品,样样精绝,令人赞叹。
这里我最喜欢的尤属唐三彩专题展厅,唐三彩独特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宫廷的御用物品。
听同学说唐三彩的制作工序是很繁琐的,三彩馆的展品主要是俑像和生活器皿,俑像类的展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不管是妇女、文吏官、武官俑,还是三彩马、三彩骆驼,个个都形象逼真、各具风姿。
博物馆新馆,着实让我们领略到了“河洛文明”和千年帝都的文化魅力。
博物馆观后感“看,一头大象……”我忙蹿到她身前,朝她所望的地方跑去。
没错,那真有一头大象,不过,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大象骸骨。
如果将那副骸骨与现在的大象比较起来的话,我觉的这一万年前的大象的下腭比现在的大象的大一些。
整副骸骨把古代大象的体貌特征完完全全的
展现出来了:有长而锋利的象牙,如一对弯弯的镰刀;有强壮的下腭和坚硬的头部;几十根肋骨和粗壮的四肢,让我们足以感受到古菱齿象的强壮和凶猛。
(古菱齿象化石)
往前走,便到了展览文物的地方。
有一种展品让觉的很好玩:一个有着三只“脚”,却有着碗口大的容器,我想,这应该是一件乘东西的器吧!仔细一看,这个文物的表面还有一个下面是四个尖尖的,但上面却是平平的,一种我说不出来的白色的东西,宛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我看了看这件文物的介绍,原来,这个东西叫鬲。
(鬲)
再往下看,一块“玻璃”引起了我的注意,好端端的,这展览柜里怎么还放着一块“玻璃”,我往前探了探身子,这才发现,这是一块放大镜,在放大镜后面的中间,放着一件小小的微雕,还没有我的食指指甲盖大呢!这件微雕叫绿松兽,是夏代的文物,我想,之所以取绿松石兽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有着青绿色的身体吧!
(绿松石兽)
还有一件文物值得一提,它叫铜斝(jia),是商代的文物。
它的表面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花纹看起来特别复杂,最特别的是,它有两个蘑菇一样的把手,使整个文物都变得可爱了。
(铜斝)
下面就说一下博物馆的四件镇馆之宝吧!这四件镇馆之宝都在二楼的珍宝馆里。
珍宝馆的地面都被铺上了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第一件镇馆之宝是一顶爵,有“中华第一爵”的美称。
因为它不仅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件青铜器之一,而且外形美观,所以被当做稀世之宝。
(爵)
第二件呢?是一口鼎,叫做兽面纹铜方鼎,这一口鼎有着人的面貌,听讲解人讲道,这口鼎原来是一个怪兽,它特别喜欢吃人,不管它咬到什么东西,都不会松口,直到把东西吞到肚子里,但是,有一次,它在吃人的时候,不小心噎死了,所以它只留下人的样貌,却没有留下人的身体。
(兽面纹铜方鼎)
第三件是一匹唐三彩的黑马。
这匹马膘肥体壮,尾巴被人修剪的短短的,是一匹军马。
这匹马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下半身以及脖颈的下方用的都是黑釉。
全国总共只有两匹黑釉马,一匹是现在这匹,另一匹也是在出土的,全身通黑,但被调到国家博物院了。
因为黑釉特别珍贵,一般的釉色只有三种颜色:红、蓝、绿,而黑釉的烧成基本上纯属偶然,必须经过反复烧制,才可以烧成功。
(黑马)
最后一件是三层金丝楠木塔。
这件木塔总共分三层,高约6米,重约4吨,是用昂贵的金丝楠木雕成的。
总共雕刻了334尊佛像,每尊佛像的姿态各有千秋,各不相同,是一件特别名贵的文物。
因为金丝楠木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木材,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
古代封建帝王的宝座就是用上好的楠木制作的,还可以修建宫殿、陵寝等。
但是它的生长周期十分缓慢几百年才能成材,所以该树种自清代起就十分稀有了。
(金丝楠木塔)
这次博物馆之往让我见证了夏、商、西周、东周以及其它朝代的灿烂历史。
虽然这些文物不会说话,但是,我们根据它们的朝代,特征都能让那些离我们遥远的历史说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伟大的智慧。
我相信这种智慧一定会随着未来的脚步一步步传下去的。
博物馆观后感篇四
昨天,我和妈妈、弟弟一行去了的博物馆,这里真大啊。
博物馆分一层和二层,一层是器具物品,二层是书画和佛寺类的。
在一层,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时间、不同朝代、不同地方的东西都有,我印象最深的是九层妖塔一样的塔,这个塔很精美,里面雕刻有数不清的佛像小人,每个小人看起来长的都不一样,整个塔是木的,颜色是暗黄色的,妈妈说
这个塔是明贵的木材雕刻的,这样的塔很高有三、四米吧,而且在这里像有好几座,真的很漂亮。
在博物馆里还有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其中最多的是罐,我给妈妈说,要是我家里也有一件就好了,真的没想到我们的文化这么发达,古代的人也很聪明啊。
姐姐看了她喜欢的书画,在很多作品前看半天,我也喜欢画上的牡丹,和真的差不多。
在博物馆我觉得收获很多,我也要好好学习,做出更好的东西。
博物馆观后感篇五
前几天爸爸说要带我去参观博物馆,我很高兴,乘车到了博物馆后,拿了票就进去了。
进去后我首先看到了的介绍,原来以前的中国只有这么小的土地,后来慢慢地扩大,成了现在的中国,还知道历史上有13个王朝在建都,比如夏、商、西周、东周、后晋、后唐、后汉等等,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夏朝的东西,在没见着以前,我以为夏朝的东西上刻有精美的花纹,而且看起来很美,但是一见到夏朝的东西我才发现,夏朝的东西全都是用做的,上面也没有花纹,酒壶是个圆柱体,然后在中间挖个深洞就成了,不用教我,我自己就会做,酒樽有点奇形怪状,它底下有三只“脚”,上面顶着个“鸟窝”,再在“鸟窝”上面做一个把和一条“河道”,酒樽就做好了,还有几口锅,大的惊人,最大的有现在三口锅那么大,但却有两个小小的
把,这口锅得需要多少人才能提得动啊!我们看完夏朝的东西后又去看商朝的,商朝的东西精美了许多,我发现商朝已经有了镜子,它全身都是用铜做的,能照出人的影子,我见到官的印是用玉做的,而且很小,夸一点。
这印只有一粒豆子那么大,我看到了几把剑,是用铜做的,很锋利,只是有点生锈。
我们转来转去,看到了一盏灯,上面有许多灯台,最上面是一个大灯台,还有几条龙,要是晚上点起来肯定很漂亮。
接着看周朝,周朝的东西已经有点像现代的了,而且还有金的、银的、玉的,看了一圈后,我们上了二楼,二楼的马俑做的很精美,很漂亮,我在那里发现了两把剑,我拿起一把剑和爸爸假打起来,剑可真重啊!我好不容易才举起来,摇摇晃晃地打出去,打完后又转了会儿,玩够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博物馆里真好玩,我还想去那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