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

【教学模式】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引导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会有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时卡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5分)

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国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电话:康夫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小婧一家在飞机场等。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婧一家在机场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没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买的是晚上8时的飞机票)

2、一天中还有不同的8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8时而不造成误会呢?

3、我们平时用的12时计时法,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二、自主学习(10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2页

2、组内交流: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3、尝试训练:(教科书53页做一做)

连一连:

晚上睡觉吃午饭放学啦

15:3012:0021:00

4、学生汇报。

5、教师强调总结: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6、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3页例3

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7时45分正点到达石家庄站。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

7、小组交流:可以有几种计算方法?

8、学生汇报。

9、尝试训练:春蕾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10、教师总结强调: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当然把问题里面的时间都换成24时表示法之后,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单。

三、自主练习(8分)

1、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掌握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进行自主练习。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7:00

15:40

夜间12时

23:00

下午2时10分

8:20

中午12时30分

上午8时

21:10

上午11时35分

15:00

晚上10时

四、当堂检测(13分)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完成好的同学还是有红旗奖励哦!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4时计时法》精品教案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P52 《年月日》24小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掌握其特征。会用它表示时刻。 2.发现并归纳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规律,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积累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认识理解24时计时法,正确地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理解24记时法中的0点。及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具准备: 钟,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只闹钟) 一.引入 1.了解谈话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是时间的宝贵。那么关于时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能举例说说么? 2.创设情境,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是晚上几时开播吗?(晚上7时)通常你们在电视上晚上7时,新闻开播的时候,画面上的时间是怎样表示的呢?(媒体出示画面) (19:00) 师:晚上7时又可以说成是19时。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呢,它又和7:00有何区别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新授: 探究一:认识一天有24小时 出示主题图(百货商场) 师:小女孩问了妈妈什么问题呀? 1.师:21:00是几时?谁来猜一猜?(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答案) 2.师: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种计时方法?

(电视上,商店的门口。火车时刻表等) 师: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着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3.动手操作 (1)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钟声是在什么时间敲响的?(夜间12时) 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师:现在请同学仔细想一想,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两圈)师:他说的对吗?(对)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 当时针走到夜间12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上午9时……直到中午12时。这时时针走过了第一圈。(再接着拨)下午1时、下午2时……晚上8时、晚上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这时时针走过了第二圈。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验证了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那么一共是几小时呢?(一共是24小时)(板书:一日=24小时) (2)学生动手操作: 作为一天的开始时间,是几时?边拨闹钟边说说,1日有几个小时? 探究二; 1.P52页钟面。 师:钟面上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钟面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 3、中央电视台晚上7时播出新闻,这个7时,就是19:00.请同学们在钟面上找一找,看一看。 师:晚上7时和19:00是同一个时间吗? (生:同一个时间) 师:那为什么要用19:00来表示晚上7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生:同样7时,可以是早上7时,晚上7时,但19:00就一看就知道是晚上7

三年级上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三年上册数学《数学广角—集合》设计教案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

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脑筋急转弯引入,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思考,在争论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整合。】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三、1、教学例1. 1.方法一:激趣探究 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17人,9+8=17(人)。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14(人)。……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

《24时计时法》案例分析

《24时计时法》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教学.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教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分组讨论: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3)口答. ①下午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段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我与自然:接触自然,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2)我与社会: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包括村镇变化等,增长社会沟通能力。 (3)我与生活: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积极锻炼身体。 2、情感与态度:在活动中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 三、具体要求: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实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协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实行互换。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协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的内容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水平。 学生分析: 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时间,时、分、秒和时间相关的知识,他们对钟面、经过的时间等问题均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比如电视和乘车的过程中等或多或少地与24时计时法有过交道,不会一点都没有接触到,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规律,我觉得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活动化、信息化,协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所以,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有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数学实例,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准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实行互换。 教学目标: 1、创设现实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两种计时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掌握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征,发现两种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能准确实行互化,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一、活动主题: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制作节约的作品。 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分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 2、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等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活动总负责人。 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破年级和班的界限, 学生跨年级和班级自由选择活动小组。 4、学校的校本课程评估小组对综合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实施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估。 5、动员学生、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制作宣传海报。 第二阶段进入问题情景 1、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4、研究的主题由各年级定,先由年级确定总研究主题,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次研究主题。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象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性。 (5).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学校中的浪费现象对我们的危害,设计各种调查量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6).针对活动研究主题的浪费情况,设计各种实验,通过对比、分析、证明实验研究的成果。 (7).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 (10).成果展示会:学生的成果展示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六、活动评价: 第二单元、项目设计、让我们的教室更美 第一课:我们喜欢的动画片 活动目标: 1、能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观看动画片的情况。 2、能描述活动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力。 活动过程: 一、主题确定 动画片伴随着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我们每位同学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但据我了解,有的同学看动画片时不太注意姿势,看的时间不够合理,还有的沉迷于动画片中以至于影响了学习。今天,我们就开展一次《走进动画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具体了解一下大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二、制定方案 1、讨论确定调查途径:交谈、采访、问卷调查等。 2、确定调查对象:学生和家长 3、学生分组:(1)学生调查小组(2)家长调查小组 4、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各小组抽几名小记者进行采访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共同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并打印出来。 三、开展实践活动 1、记者进行采访、记录。

24时计时法教案及反思

附件1 课题: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58页----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3、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小钟表。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刘老师今天想考考大家的猜谜能力,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谜语。 生:钟表。 师:同学们的能力可真强,(课件出示:钟表9时)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生1:上午9时,我在上课。 生2: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随机板书:上午9时晚上9时)像这样,在9时的前面加上上午或者晚上的词语,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谁能再举一个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生:凌晨3时早上6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11时 师:同学们对普通计时法已经掌握了。 二、认识24时计时法 1、师:老师知道大家很喜欢看电视,中央台今天有哪些精彩的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中央台节目单。 师:观察这个节目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获取信息,发言。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你有问题要问吗? 生1:为什么这些时间的前面没有加“上午、下午、晚上”的词语? 生2:16时是几时? 生3:美术星空和七巧板间隔多长时间?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先猜想一下16:00是几时?(课件出示)生1:4时。 师:是4时吗?生:下午4时。 追问:16:00为什么是下午4时? 生:时针第一圈走了12个小时,再走4小时就是16时。16时就是下午4时。师:真聪明,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数学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 2、感知24时计时法。 师:课件出示(晚上12时)这是几时?生:晚上12时 师:对,当我们沉睡在梦乡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晚上12时它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 (课件演示:0时) 师:请把你钟面上的时刻调到0时,利用钟表学具,从0时开始,边拨边数,研究一下从0时往后是几时?然后把你的发现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咱看哪个小组的研究最深入,发现最多!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师:每个小组的研究发现都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证实一下你们的想法。 开始一天的旅程吧!(课件出示) 师:可以跟着数。一天结束了吗?生:没有

小学三年级语文实践活动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实践活动课教案 趣味语文 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陈艺 一、设计说明: 根据《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风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我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针对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强;也有了一些语文知识积累的特点;设计了本次趣味语文的活动课。 二、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锻炼学生运用、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3.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体味文字的魅力;语言的妙用。 四、教学准备: 1.情景设置 2.课件制作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今天;陈老师要带大家上一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语文实践活动课(课件出示课题)邀请大家一起来探索;一起大胆实践。 (二)趣味歇后语;小组担任角色。 1.出示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边读边简述人物的特点;各小组分别获得一张词条卡;分别担任词条上各人物;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三)成语大擂台;六行成语分别由六小组完成;毎小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如有小组答不出来;其他小组可以抢答。 (四)出示舞动的成语;在两幅图找到成语。考考学生的观察能力;考察平时积累的成语。 (五)走进动物王国成语。 1.各小组成员抢答含动物的成语。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成语有什么特点? 学生纷纷猜测各种答案。 师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差了一个;谁看出来少了谁? 生答:少了“猴”。

小学数学_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在合作探究中归纳、总结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的方法。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表现真棒,今天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仔细听哦,待会儿有问题要问大家 T:为什么说小动物们把时间弄错了?到底谁错了?错在哪里? S:没说上午下午 T:我们怎样做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了 S:标上时间词 T:小猪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一天内会出现两次7:00呢? S:因为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表上转两圈,每个时刻都会出现两次,哪位同学上来用钟表拨出一天的时间来? T:都出现两次,所以我们使用12时计时法的时候,要标明时间词。 二、引出课题:24时计时法 ①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把探究1中表格第一栏用12时计时法写上相应的时间 同学显示: 8:00 11:30

2:00 4:30 T:同意吗? ②请同学们对照一下作息时间表,这些时间在作息时间表上都有相应的时刻,找出来填在第二栏 8:00 8:30 11:30 11:30 2:00 14:00 4:30 16:30 ③对比这两栏的时间,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吗? S:为什么不用时间词?为什么比12大 其实这也是一种计时法,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24时计时法。瞧,小动物们也要跟我们一起学习。 三、比较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小组合作探究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1)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T:我们来看一下钟表内时针的转动,看完后看哪些同学能找出答案来? S:因为24计时法每个数字都出现一次,所以不需要时间词。 从12时后,依次是13时,14时,……一直到24时 (2)提出问题2 T:老师还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同学们再来仔细观察一遍,帮老师解决问题: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哪些不同? 数字是从哪一时刻开始变化的? (3)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4)同学们现在不看黑板,你能把时间轴上面的24时计时法补充完整吗? (5)观察时间轴,在时间轴上帮小猪找出晚上7:00的24时计时法应该是什么?晚上8:00?晚上9:00?现在的时间是10时,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6)如果没有时间轴,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应如何转换?小组讨论5分钟。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活动课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周长 是多少活动课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增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坦步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3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图片、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是什么呢?屏幕展示: 请你从组长那里去领一个吧! 请你想一想,你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 指名回答。 谈话:为了得到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也可以测量出图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五项活动,继续探讨周长问题。(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 1.围一围。 谈话:我们先进行围一围的活动。把书翻到66页,看一看上面一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也能用线围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围好后想一想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让学生围图形量周长在小组内交流。并指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2.摆一摆, 谈话:我们再进行摆一摆的活动,请看课本第66页,要求我们用什么摆,摆成什么图形?请拿出发给你们的小棒,检查一下4根短的长度是不是3厘米,4根长的长度是不是5厘米。 你打算怎样用这些小棒摆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先想一想。 想好了,在四人小组里摆一摆 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周长是多少? 请组长填表。

引导学生说:我们摆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它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3.拼一拼。 智慧爷爷给我们小朋友寄来了一封信,你们收到了吗? 里面是什么?这12个小正方形请你猜猜智慧爷爷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猜一猜。 读要求,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样拼,同桌合作,可以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记录填表格。 指名学生交流。 一排摆几个?摆几排?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填好了这张表格。请你观察一下表格里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周长怎么会不一样呢? 提问:周长与什么有关?在我们拼出的3种长方形里,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把你记录的结果和小正方形放回信封里,老师帮你们把回信寄给智慧爷爷。 4.量一量 青菜老师还给我们同学准备了一个挺有挑战性的题目。 读一读,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样量的?周长是多少?可能有不同的相法。 一条一条量的。 移一移,只需要量一条长和一条宽。(用课件演示一下这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练习时可以先观察,找找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再动手,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5.估一估。 你利用估计餐巾纸和课桌面的周长是多少? 三、总结

24时计时法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意图说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微型教案”。在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中视觉信息占75%,而板书就是利用视觉形象向学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因此,科学合理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理清思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时间的认识学生已经经历过几次系统课堂学习,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2.利用“时间尺”,使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并能熟练地互换。 3.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24时计时法,学会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基于以上这些前提和要素,我思考了几点设计理念: 1.情境引入力求用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设置悬念将矛盾抛出,板书 出示两个不同时段的相同钟面,引出课题。 如:导入新课时,讲述“龟兔赛跑”的新故事,设计一个悬念:为什么第二次赛跑还是小白兔输了?(比赛时间是上午9:00,而小白兔晚上9:00才来参加比赛,时间错了。) 对比:

上午9时晚上9时 那么上午9:00和晚上9:00为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进行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2.新授中,注重新知识认知过程的呈现,利用直观的活动钟面和时间 尺有机结合,分层呈现,使建模的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24时计时法,因此,我在设计时将活动钟面和时间尺都以中午12;00为界各分成两部分呈现,最后合成。 ⑴第一步:

出示内环钟面和时间尺的前半截,并在拨动钟面时逐一写出时间尺上的刻度,让学生真正理解时间尺的意义。 第二步: 出示外环钟面和时间尺的后半截,活动钟面转动第二圈时,让学生在时间尺上找出相应的位置,老师逐一写出时间尺上的刻度。 最后介绍24时计时法的优越性: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旳计时法,通常叫做24 时计时法。 第三步合成: 板书文字:从0时到24时旳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全册教案

2013——2014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 备 课 教 案

三年级 宋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1、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教学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

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学情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学期共开设了十八节课,分别是:我可爱的玩具、动物的家、生活中的纸、动物的保护色、车的世界、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美丽的叶、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生活卫生知多少、家庭用水小调查、自己设计游戏、如何安排课后生活、泥塑水果、认识几种家庭常见花卉、剪纸和折纸、家庭常用五金工具、神秘的海底世界、我能行系列活动。 综合实践课强调的是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这就意味着师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当然同时也意味着可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能力、智慧的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通过我的探索和尝试,我认为: 1、综合实践课是原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 2、综合实践课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正如美国教育家杜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名师教案

《24时计时法》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页—83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材借助一个小朋友的一天激发认知冲突,引入学习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接着编排了一个探究性的操作活动,通过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进一步明确1日有24个小时,时针转动两圈;然后将一天的时间以直线的方式呈现,直观表示出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最后教学12时计时法如何转化成24时计时法,为进一步学习计算经过时间做好准备。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读生活场景(既要正确读出钟面上的信息,又要关注图中的其他信息判断这一时刻在一天中的具体位置),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和好处。 2.通过观察一天中钟面时针的转动情况,结合“时间尺”,理解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 3.在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四)学习重点 认识24时计时法,掌握12时计时法改写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借助时间尺理解今天与前一天、后一天的关系。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24时计时法》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将合适的时间填在横线上。 我早上________起床,________开始上课; 我上午________放学,中午________吃饭;

我下午________到学校,_________放学; 我晚上________吃饭,__________睡觉。 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是:________。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引入 思考一:小明约小强明天6时一起跑步,可是到了第二天,小明和小强都准时来到同一地点,却没有见到对方,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 小结:像“上午6时、下午6时”这种平时交谈中经常使用的带有“上午”“下午”这样词语的计时方法我们称之为“12时计时法”。(板书)【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不同学生对两个不同6时的理解,分析归纳出12时计时法,并理解12时计时法使用时间词的重要性,感受到这种方法有时会产生歧义,从而激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的计时法的需求。 2.探究两种计时方法之间的关系 (1)建立一天的时间概念 思考二:为什么一天中会有两个6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新的一天开始时钟面上的时针是指向几的?一天结束时它又是指向几的? 活动一:(1)利用钟面做教具,动手拨一拨,观察一整天的时间变化。 (2)教师借助课件演示一天的时间,学生根据时间表演或说出此时在干什么? (3)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动了几圈?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几小时?从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又经过了多少小时? 小结:一天有24个小时。新的一天开始的时间可以称为0时,所以凌晨12时也可以说成是0时。 活动二: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在上午8时,上午10时40分,中午12时,下午2时,下午4时,晚上7时,晚上8时,晚上12时分别在做什么? (2)学习24时计时法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活动课 我们的校园》教案

设计草坪和比赛过程 教材第106、第107页的内容。 1.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 2.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校园的良好情感。 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体验“设计校园活动”的实践活动。 学生收集的草皮价格和本校的信息,盒尺。 收集信息: 1.收集草坪面积的信息。 2.了解草皮的种类和价格。 3.收集校园的信息和建筑物的位置。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查,对于调查充分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信息,教师提问: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收集到的信息。 活动一 1.探讨草皮的不同铺法并计算费用。 2.收集草坪面积的信息。 教师:咱们学校共有东西两块草坪需要更换草皮,这两块草坪的面积相同,长都是28米,宽都是16米。(也可根据本校实际长度) 3.了解草皮的种类和价格。 名称价格(元/m2) 白三叶2 高羊茅3 天堂草4 4.探讨草坪的铺设方案。

如果只有3000元的费用,可以怎么样铺草坪? 建议一: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 28×16×2×2=1792(元) 建议二:东西两块草坪铺不同的草。 …… 5.展示各小组的方案。 请每个小组将本组的方案写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提问: 你最喜欢哪一组的设计?哪组的设计最经济呢? 活动二 1.设计拔河比赛的赛程。 2.比赛时间。 教师:计划在本周五下午15:00~16:30,每场比赛用时20分钟,准备10分钟。 3.比赛地点。 学校的东、西草坪。(学生可以自由决定) 4.对阵班级。 三年级的4个班,先分组比赛,胜者再进行决赛。(可结合本年级实际)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设计方案。 如: 对阵时间地点 A组:三(1)~三(2)15:10~15:30东草坪 B组:三(3)~三(4)15:10~15:30西草坪 A组胜者~B组胜者15~40~16:00东草坪 颁奖16:10~16:20西草坪 5.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组的设计,对最受欢迎的小组提出表扬。 请你设计一个全校范围内的校园歌手大赛。 课堂作业新设计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知识。24时计时法是学生在学习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凡是教过这一课的老师都知道,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 在教学之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时间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很少用上24时计时法,再加上平常中的普通计时法的负影响,所以造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节课调整了一下,把这部分的内容分两课时来上,本节课只教学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两个知识点:1、理解1天=24时。2、掌握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两种计时法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这样两个方面重整教材。 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 学生对时钟的认识停留在能看钟面并读出那个时刻是几时几分,对普通计时法一说并没有形成概念。以此为起点,在导入时,我创设了通过看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钟面,

让学生猜测我此时可能在干什么?有的猜老师可能在吃午饭,有的猜老师可能在睡觉,多种答案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一个钟面可以表示一天中的两个时刻,怎样表示才能清楚不造成误会呢?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在12时前加上“晚上”、“中午”等这样的时间词就能准确地区分了。思考:加上时间词多麻烦呀!能不能不用时间词也能把时刻清楚地表示?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不加时间词表示时刻的方法?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提出手机上、电子表上、电脑小票、电视机、营业时间等地方曾出示的时间,顺理成章地引出即将学习的24时计时法。数学知识往往是以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教学中把新知识的生长点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动机。 二、探究新知,系统构建24时计时法,突破难点。 在探索认知阶段,我首先出示敲响新年钟声,时针指着12,说明了旧的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来临。并切合钟面的演示,时针转了2圈,引导学生感知一天中有24个小时,能更直观地认识24时记时法。 接着向学生说明一天是从0时开始的,而学生往往因为生活经验的引导,让大家误以为天亮了就是一天开始了。因此我设计了“2014年新年钟声敲响的视频”,通过主持人的播报理解:0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天是从大家甜甜的睡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精选)

第一单元居家生活安全 活动目标: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感受居家安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搜集的相关资料、课件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居家安全的图片。

2、生交流分别有什么安全隐患。 二、实践 (一)准备研究问题 1、小学生在家安全问题有很多,你最想了解哪些问题? 2、生交流,师点拨,提出相关问题: (1)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2)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3)陌生人来访怎么办 (4)在家如何防火 (二)查找安全问题:、 1、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三)了解安全常识 1、介绍安全用电和居家安全小常识 2、进行安全知识竞赛 (四)做好预防准备 1、辨别书中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吗? 2、模拟练习: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三、总结与交流 1、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

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2、我们应当怎么做? 小组讨论如何把这些知识告诉更多的同学呢? 3、小结: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单元走进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危害性。 2、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践记录表格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 1、设疑导入: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2、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学校里有哪些浪费现象? 二、实践

24时计时法优质课教案

24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教学难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第一个10时,就是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在上课的10时,太阳越爬越高,当它爬到一

天中最高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午12时,这时时针已经在钟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结束了吗?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下午的课程,很快放学了,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觉了,这时时针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在睡觉的10时,时间继续在走,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开始的那个时刻,夜里的12时,完整的一天结束了。 (伴随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完整的一天时针要走整整两圈,让学生感受两个10时,一个是上午的10时,一个是晚上的10时) 一天有24小时,时针要在钟面上转动两圈,可能就会出现两次指向10,也就出现了两个10时(交互) 提问:现在你明白一天中为什么会两次出现10时了吗?(指着板书)如果只是像这样来记录时间,行吗? 为什么不行,这样记录容易产生混淆,那你有没有办法让别人不产生混淆呢?生活中,上课的这个10时我们会说什么? 二、回顾反思普通记时法,讨论设计24时记时法 谈话:为了区分开来,生活中,上课的这个“10时”我们一般说成上午10时。(板书:上午)睡觉的这个“10时”我们一般说成是晚上10时。(板书: 晚上) 同学们请看,如果老师像这样记录,一说上午10时肯定是在上课的这个10时,一说晚上10时,肯定是在睡觉的这个 提问: 像这样加上时间词,你还会分不清吗? (点击动画,依次给时间轴上的时刻加上时间词) 谈话:从夜里12时起,第一圈的1至4时,我们一般说凌晨;5至7时,说早上;8至11时,说上午。从中午12时起,第二圈的1至6时,我们说下午;7至10时,说晚上;11、12时说夜里。这样记录时间的方法,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把它称为“普通记时法”。(板书: 普通记时法)普通计时法用加时间词的方法,很好地区分开了像两个10时这样的情况, 提问:普通记时法,为什么要加上这样的时间词呢? 谈话:以前咱们只是会这样说,现在明白了这样说的道理。那用普通记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