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题(带答案)【DOC范文整理】
高中化学之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推断题汇总221-324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

高中化学之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推断题汇总221-324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1.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组成。
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
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
用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回答下列问题:(1)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化合物AB3的电子式(2)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453 g/mol,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1:1,且1 mol 甲晶体中含有12 mol 结晶水。
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
(3)实验③中根据图像得V(0a):V(ab):V(bc)= 。
(4)实验④中离子方程式是。
2.某常见二价过渡金属的盐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其中B为黑色固体氧化物;C、G为气体氧化物;E为固体单质且不与稀H2SO4反应;D为气体单质;E与F反应时,除生成A外随F的浓度不同产物可以是C也可以是G。
请完成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B转化为E时,有多种方法,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4)写出E与足量F的浓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5)A分解时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A、B、C、D、E、F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由1~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得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请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17分)A、B、C、D、E五种物质(或离子)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若A为非金属单质,C、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题(带答案)【DOC范文整理】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题(带答案)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用光洁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无色溶液中A.只有Na+B.一定有Na+,可能有+c.一定有Na+和+D.可能有Na+和+【解析】观察+的焰色反应时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时说明有+,无紫色时说明无+。
不通过蓝色钴玻璃时看到黄色火焰,说明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B项正确。
【答案】 B.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
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解析】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水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 A.在一定条件下,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入一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1,用电火花不间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固体的质量增加14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2,则p1p2为A.94B.7 3c.76D.67【解析】co被氧气氧化成co2,然后co2被过氧化钠吸收后又产生氧气,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co的质量,即反应相当于是co+Na2o2===Na2co3。
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14g,物质的量是0.5ol;o2的质量为12g,物质的量为0.375ol,反应后剩余o2的物质的量为0.375ol。
则在此容器中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750.375=73,也就是压强之比为73。
【答案】 B【点拨】Na2o2与co2、H2o等反应的相关计算比较复杂,但只要利用其反应规律就能轻松破解。
气体体积关系: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减小的体积等于生成o2的体积。
高中高一必修一:3.2.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同步练习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精品】高一必修一:3.2.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同步练习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时的溶解度:NaHCO3<Na2CO3C.与相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D.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NaHCO3>Na2CO33.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有Na+,无K+ B.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C.进行钠的焰色反应实验,可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单质具有的性质4.可以将NaCl、Na2SO4、Na2CO3、NaHCO3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BaCl2溶液B.Ca(OH)2溶液C.稀H2SO4D.BaCl2溶液和盐酸5.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4∶3B.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两种物质与足量的CO2反应,消耗气体的质量比为1∶1D.两种物质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一定量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6: 7: 3 B.3: 3: 2C.3: 4: 1 D.6: 9: 07.一定量金属钠及其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A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与水反应的金属钠与被氧化成A的金属钠的质量比为A.1︰1 B.2︰1 C.23︰78 D.46︰788.可以用来判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镁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9.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③NaCl ④Na2CO3溶液⑤NaOH 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A.①④B.②③C.③⑥D.⑤⑥二、有机推断题10.如图中A到F是化合物,且A、B、E、F均含钠元素,G是单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Mg—24 Al-27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物质的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的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的氧气在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块钠消耗的氧气多 B.两块钠失去的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的质量一样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B.明矾可用作混凝剂除去水中的悬浮物C.实验室用氢化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制备氢氧化铝D.0。
1mol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反应转移0.1mol电子3.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
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分散系胶粒直径即Fe(OH)3分子直径4.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不含钾离子B.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C.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错误! 5.在同温同压下,向大小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CO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当体积相等时A、B、C、D四个气球内,与充入CO气球内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B.C.D.6.实验室配制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是(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D.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转入容量瓶7.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1.对下列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Al2O3、Al、AlCl3、Al(OH)3、Fe2O3、FeO、Fe3O4、CaO、CuO、Fe、Cu、Ca、FeSO4、Fe2(SO4)3、Fe(OH)2、Fe(OH)3、Ca(OH)2、Cu(OH)2、CuSO4、CuCl2思路解析:物质的分类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答案:按物质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类别单质氧化物碱盐物质Al、Fe、Cu、Ca Al2O3、Fe2O3、FeO、Fe3O4、CaO、CuO Al(OH)3、Fe(OH)2、Fe(OH)3、Ca(OH)2、Cu(OH)2 AlCl3、Fe2(SO4)3、FeSO4、CuSO4、CuCl2按元素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元素含铝元素的物质含铁元素的物质含钙元素的物质含铜元素的物质单质 Al Fe Ca Cu氧化物 Al2O3 Fe2O3、FeO、Fe3O4 CaO CuO碱 Al(OH)3 Fe(OH)2、Fe(OH)3 Ca(OH)2 Cu(OH)2盐 AlCl3 Fe2(SO4)3、FeSO4 — CuCl2、CuSO4还可以分为诸如硫酸盐〔Fe2(SO4)3、FeSO4、CuSO4〕等类别。
2.根据下图填写表格(金属氧化物溶于盐酸):完成下表:金属氧化物颜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固体溶液MgOFe2O3CuO思路解析:几种金属氧化物固体和溶液的颜色都可以通过观察得出,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则可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规律——生成盐和水来完成,离子方程式则将盐酸和金属的氯化物都拆开就可以了。
答案:见下表。
金属氧化物颜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固体溶液MgO 白色无色MgO+2HCl====MgCl2+H2O MgO+2H+====Mg2++H2OFe2O3 暗红色浅黄色Fe2O3+6HCl====3FeCl3+3H2O Fe2O3+6H+====2Fe3++3H2OCuO 黑色蓝色CuO+2HCl====CuCl2+H2O CuO+2H+====Cu2++H2O3.氢氧化亚铁与氢氧化铁都是铁的氢氧化物,它们有什么异同?思路解析:从它们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不同方面来进行比较,同时对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也应该清楚。
高中化学必修一 3-2-3 铁的重要化合物 测试 含答案 精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ZnSO4B.Fe2(SO4)3C.MgSO4D.Al2(SO4)3【答案】B【解析】铁在化合物中通常有两种价态:+2和+3价,HCl、稀H2SO4与Fe反应只能生成Fe2+,不能生成Fe3+。
2.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A.Cu2+B.Fe3+C.Fe2+D.H+【答案】C【解析】因反应后剩余固体能被磁体吸引,说明铁有剩余。
根据Fe3+、Cu2+、H+的性质,不难得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离子是Fe2+。
3.除去FeCl2溶液中FeCl3和CuCl2杂质可选用()A.NaOHB.Cl2水C.Fe粉D.Mg粉【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C项正确,Fe能置换出CuCl2中的Cu,也能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Cl2,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跟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B.Fe跟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FeCl2溶液跟Cl2反应:Fe2++Cl2=Fe3++2Cl-D.Fe(OH)3跟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答案】D【解析】A、C项电荷不守恒;B项不符合客观事实,HCl、稀H2SO4与Fe反应只能生成Fe2+;D正确。
5.根据反应,判断下列4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1)Cl2+2KI=2KCl+I2; (2)2FeCl2+Cl2=2FeCl3(3)2FeCl3+2HI=2FeCl2+2HCl+I2 (4)H2S+I2= S+2HIA.H2S>I2>Fe3+>Cl2B.Cl2>Fe3+>I2>H2SC.Fe3+>Cl2>H2S>I2D.Cl2>I2>Fe3+>H2S【答案】B【解析】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知氧化性为:(1)中Cl2>I2;(2)中Cl2>Fe3+,(3)中Fe3+>I2,(4)中I2>H2S,综合得氧化性由强到弱为:Cl2>Fe3+>I2>H2S;故选B项。
高中化学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含答案)

原创化学专题卷专题九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点金属综合 (2、5、8 、13、26)考点29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3、4、6、7 )考点30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6-24 28-29)考点31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9-12 14-15 27 )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25)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②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Na O③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22④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⑤将一小粒钠投入水和苯的混合体系中,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CuCl溶液中置换出铜⑥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2⑦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该物质一定只含钠元素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⑤D.全部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C 在Fe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后变为红褐色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D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A. AB. BC. CD. DNa O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得到0.36 g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3.将2.48 g Na和22Na O的质量之比为()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Na与22A.2∶1 B.46∶39 C.23∶39 D.23∶784.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⑤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先变蓝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⑥钠与CuSO4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并生成蓝色沉淀A.2个B.3个C.4个D.5个5.用下图所示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密度ρ (煤油)< ρ (钠)< ρ (水)B.用乙图装置制备()2Fe OH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用丁图装置比较3NaHCO 和23Na CO 的热稳定性 6.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Na 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B.检验22Na O 与2H O 反应有2O 生成:C.观察纯碱的焰色反应:D.比较233Na CO NaHCO 、的稳定性: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原理。
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及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及答案金属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学习内容,接下来为了方便同学们门对知识点的进一步巩固,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红珊瑚栖息于200~2000 m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
在中国,珊瑚是吉祥的象征,一直用来制作珍贵的工艺品。
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A.NaB.FeC.SiD.Cu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而得到的是( ).①SO3②Fe(OH)3③H2SiO3④NaHCO3⑤FeCl2A.③B.①③C.①⑤D.②③3.向100 mL 0.25 mol/L 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3.45 gB.2.3 gC.1.15 gD.0.575 g4.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可以由相关物质通过化合反应而制得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C.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I===FeI3+3H2OD.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ⅧB族5.将a g CuO和Fe2O3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b mLc mol/L的稀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另一份在加热的条件下用H2还原,反应完全时用去H2d L(折算成标准状况)。
则 d 等于( ).A.11.2 bc×10-3B.22.4 bc×10-3C.22.4 (3a-4bc×10-3)D.22.4 (3a-4bc)×10-36.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常温下进行如下反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盐的水解):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 100 mL 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14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40 mL 4 mol/L的盐酸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Al3+三种阳离子且p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热剂中铝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B.铝热剂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4.8 gC.①中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 3.36 L(标准状况)D.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1 mol /L7.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题(带答案)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用光洁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 焰呈黄色,则无色溶液中A.只有Na + B . —定有Na +,可能有+c .一定有 Na +和+ D.可能有Na +和+【解析】 观察+的焰色反应时必须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紫色时说明有+,无紫色时说明无+。
不通过蓝色钻 玻璃时看到黄色火焰,说明含有Na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B 项正确。
【答案】 B.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 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02。
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原剂 B.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剂c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 o2产生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水中的氧元素的化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 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A.在一定条件下,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入一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l,用电火花不间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固体的质量增加14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2,则pl p2为A. 9 4B. 7 3c. 7 6D. 6 7【解析】co被氧气氧化成co2,然后co2被过氧化钠吸收后又产生氧气,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co的质量,即反应相当于是co + Na2o2===Na2co3b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14g,物质的量是0.5ol ; 02的质量为12g,物质的量为0.375OI,反应后剩余02的物质的量为0.37501。
则在此容器中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75 0.375 = 7 3,也就是压强之比为7 3。
【答案】B【点拨】Na2o2与co2、H2o等反应的相关计算比较复杂,但只要利用其反应规律就能轻松破解。
气体体积关系: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减小的体积等于生成02的体积。
固体质量关系:固体Na2o2相当于只吸收了co2中的“ co”、H2o中的“ H2” 可看作发生相应反应:Na2o2+ co===Na2co3、Na2o2+ H2===2NaoH转移电子关系:1olNa2o2参与反应时转移1ol电子,生成1olo2时转移2ol电子。
反应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气体混合物反应时,可视为Na2o2与co2先反应,待co2消耗完全后再与H2o反应。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A. 3 41B. 3 32c. 6 73D. 6 90【解析】设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均为xol,和Na2o2反应的co2 为aol。
Na2o2+ 2co2===2Na2co3+ o21aola2ol由题意知:x + x + a2 + x —ax + x + x = 89,解得x = 1.5a所以反应后有:1.5aolN2、2aolo2、0.5aolco2 ,所以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5a 2a 0.5a = 3 41【答案】A.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再经过一步转化可得碳酸氢钠B. 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较快的为NaHco3c .等物质的量的Na2o2、NaHco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为纯净物D.钠与o2反应时,由于o2的量不同,可分别生成Na2o 或Na2o2【解析】选项A, Na--> NaoH--> Na2co3> NaHco3,所以还需经过两步转化才能得到NaHco3选项B, Na2co3与H+反应,需两步反应生成co2 , NaHco3只需一步反应生成co2,前者反应相对较慢,后者则相对较快,故可用盐酸进行鉴别。
选项c,反应后得到NaoH Na2co3和o2的混合物。
选项D,钠与o2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可分别生成Na2o 或Na2o2。
【答案】B【易错警示】解答钠及其化合物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顺序,如Na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2,缓慢氧化生成Na2o,只要N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的电子数就相等。
再如Na2co3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和生成co2的体积与反应顺序相关。
这两点是同学们解答问题时极易错解的地方,需引起注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干粉灭火剂能扑灭钠着火B. Na2o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 1 1c. 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解析】NaHco3在受热时分解2NaHco3=====^ Na2co3+ H2o+ co2 f,产生的H2o和Na反应产生可燃气体H2, A 项错误;Na2o2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o2 - 2, 二者之比为2: 1, B项错误;Na2co3+ cacl2===caco3 J + 2Nacl , 而NaHco3不与cacl2反应,c项错误。
【答案】D.为了验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A. 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B. 溶于水后加Bacl2,看有无沉淀c .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D.取固体试样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解析】Na2co3+ Bacl2===Baco3 J + 2Nacl ,而NaHco3 不与Bacl2反应,因此可用Bacl2来验证NaHco3中是否含有Na2co3, B 项正确;由2NaHco3+ ca2===caco3 J + Na2co3 +2H2o、Na2co3+ ca2===caco3 J + 2NaoH 知c 项错误;由NaHco3+ Hcl===Nacl + H2o+ co2 f、Na2co3+ 2Hcl===2Nacl+ H2o+ co2 f知D项错误;加热时,NaHco3分解生成co2而Na2co3无变化,故不能用加热的办法来确定NaHco3中是否含有Na2co3,A项错误。
【答案】B.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 NaHco3溶液,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 Na2o2粉末,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D. Na2co3溶液,加入适量Ba2溶液,过滤【答案】D.1olNa2o2与2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 Na2co3B. Na2o2、Na2co3c. NaoH Na2co3D. Na2o2、NaoH Na2co3【解析】反应原理NaHco3=====^ Na2co3+ H2o+ co2 fNa2o2+ 2co2===2Na2co3+ o2 fNa2o2+ 2H2o===4Nao+ o2 f反应顺序:当Na2o2与co2、H2o混合气反应时,应认为首先与co2发生反应。
olNaHco3 ——> 1olH2o1olco21olNa2co3 ------------------- > 1olNa2o2olH2o0.5olo22olNa2co3【答案】A0.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 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A. 3.38gB . 4.58gc. 4.16gD . 4.41g【解析】“差量法”是解化学计算题的主要技巧之一。
假设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贝NaHco3===Na2co3^ H2o+ co2 f △4X 284 X 2- 106 = 62x0.31g解得:x = 0.84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00g —0.84g = 4.16g。
【答案】c二、非选择题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俗称___________ ,其水溶液显__________ 性。
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考查碳酸氢钠的性质。
【答案】NaHco3小苏打碱Hco—3+ H+ ===H2o+ co2 T =NaHco3=====^ Na2co3+ co2 f + H2o.用脱脂棉花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a. 反应放热b. 棉花在空气中可以自燃c .有o2生成d. Na2o2在空气中可以自燃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②用以验证结论实验现象是:。
【答案】a,cNa2o2+ 2H2o===4NaoH- o2 f将长颈漏斗中的水加入到Na2o2中,在导管P处放一根带火星火柴若带火星的火柴复燃,且导管中的红墨水向导管口Q处移动,则说明结论正确3.“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
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请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 A 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解析】气体受热膨胀,所以一开始加热, A B烧杯中均有气泡逸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小试管内有水珠,说明NaHco3分解,同时烧杯B溶液变浑浊,而烧杯A中无明显变化。
当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防止倒吸。
从图示可以看出NaHco3受热分解了,而Na2co3受热没有分解,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
【答案】开始两烧杯中均有气泡冒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大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小试管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烧杯A中无明显变化,烧杯B中出现白色浑浊先把导气管从烧杯中取出,再移去酒精灯NaHco3的热稳定性不如Na2co3,NaHco3=====^ Na2co3+ co2 f + H2o.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的co2有1.12L ,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L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