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武油画作品欣赏
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油画《双人扇舞》赏析

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油画《双人扇舞》赏析潘玉良(1902-1977),安徽人,早年留学东京美术学校,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开拓者之一,影响了中国绘画历史。
潘玉良的画作广泛地参加国际性的展览,曾多次被评为世界美术精品。
他从小聪颖好学,14岁离家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预科。
他的艺术才华和学习成绩引起了不少名家的观注。
1923年去日本习艺,入东京美术专门学校,纯熟中国传统绘画而又勤学西方画法,为改良中国画做出不懈努力。
潘玉良的代表作之一就是《双人扇舞》。
这幅作品描绘了两位身穿汉服的女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动人场景。
其中一人手持红色扇子,另一人手持黄色扇子,两位女子相对而立,身姿优美,目光专注,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首先我们来看这幅画的构图。
潘玉良的构图十分精妙,画面中两位女子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虽然背景也有画上了一些装饰,但它们都是为了衬托主题而存在的。
两个女子一个左一个右,黄色和红色扇子形成鲜明对比,画面的动感立刻袭来。
整个画面的空间感被略微挤压,使得观众视觉上能够更加集中于主题上。
两位女子的姿态自然优美,体态也栩栩如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动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画面的色彩运用。
潘玉良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表现出了非凡的功力。
整个画面没有过多的色彩,主要用色调比较柔和的暗红色、暗绿色、暗黄色和暗蓝色。
这些颜色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看上去十分的典雅。
而两位女子身上的颜色则明亮耀眼,使得她们在画面中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一点。
黄色与红色扇子的对比也使得画面中的颜色更加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画面的情感表达。
潘玉良的《双人扇舞》画面中两位女子的姿态优美、肌理饱满、生动有力,展现出了古典中国女子舞姿的魅力,在表现主题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深厚感情。
整个画面充满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使得观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快乐和优雅。
《双人扇舞》是一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画作。
闵志武作品欣赏与评价

闵志武作品欣赏与评价《闵志武作品欣赏与评价》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闵志武的作品。
你要是看过闵志武的那些画儿呀,真的会被惊艳到!他的色彩运用简直绝了,大胆又和谐,就像是在画布上弹奏出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每一笔色彩的碰撞,都能让你的心跟着“砰砰”跳。
再瞧瞧他画的人物,那神态,那表情,细腻得哟,仿佛能从画里走出来跟你唠唠嗑。
眼睛里透露出的情感,就像藏着好多好多的故事,等着你去挖掘。
还有他的风景画,哎呀呀,那山水、那田野,美得让人想一头扎进去,再也不出来。
那种宁静和悠然,能把你平日里的烦恼都给赶跑。
我觉得闵志武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更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
他把自己的心思、情感,全都藏在了这些线条和色彩里。
每次欣赏,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动。
呢,闵志武的作品真的值得咱们好好欣赏,慢慢品味。
说不定哪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被他深深地迷住!《闵志武作品欣赏与评价》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闵志武的作品哈。
说起闵志武的作品,那可真是有得说啦。
先瞅瞅他的书法,那一个个字,龙飞凤舞的,透着一股潇洒劲儿。
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有了生命一样,在纸上跳跃着、欢笑着。
他的诗词也很棒哟!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真情实感。
读着他的诗词,就好像跟着他一起经历了一场场风花雪月,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
还有他的雕塑作品,哇塞,那细节处理得,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每一个纹理,每一个弧度,都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
我觉得闵志武就是个艺术天才,他能把各种艺术形式都玩得转。
而且呀,他的作品总是能触动人心,让你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思考很多东西。
比如说他有一幅雕塑作品,看着那个雕塑的眼神,我就在想,他到底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还是在为未来而迷茫?这种能让人产生联想和思考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嘛。
闵志武的作品就像一个个宝藏,每次挖掘都能有新的惊喜。
朋友们,你们要是还没欣赏过,那可真是一大损失哟!。
天涯若比邻——吴建军水墨海岸线主题系列作品赏析

济南致公书画院院长山东省文联全委会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座客教授济南市政协十二、十三届常委济南市人民检察院特邀检查员文/董占军Being Together Though Far Apart Appreciation of Wu Jianjun's Ink Paintings of the Coastal Theme Series——吴建军水墨海岸线主题系列作品赏析天涯若比邻吴建军笔名:无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山东分院院长原济南市美术馆馆长原济南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画院联盟副主席山东省美术馆联盟副理事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致公书画院副院长济南市致公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近观吴建军水墨新作,不禁令人联想到古语唐诗、华夏美学的胸襟气概与情韵神采,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吴建军的水墨作品已经走出中国,走向海外,他在中国画的传统水墨中融入了特质新彩、异域风情,拓展出新视域、新笔墨、新写意的审美新境界。
吴建军,是一位功底深厚、守正出新、享有盛誉的中国艺术家。
他在艺术创作领域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其艺术作品和激情才华备受画坛赞誉。
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礴,意象氤氲,笔墨醇厚,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笔下既富有古典的诗情画意之美,又隐含着现代山水自然与主体心灵的交响。
他用丰富的墨韵和情愫构建出中国山水画领域里的一方水墨新天地。
2023年,吴建军应邀到菲律宾马尼拉访问并客居。
菲律宾的热带特色风光、民众的简朴生活和乐观的民族特性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美丽的热带国家,他走访了诸多具有东南亚特色的岛屿和海域,并被那里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光所吸引,在深入考察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写生,进而创作出了30多幅深具东南亚人文特色的水墨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水墨绘画艺术技巧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也表达了他对菲律宾人民和这片土地的敬意。
直面人生——读袁武写实人物画

卖 袁武 写实人物 画
2 世纪中国 画 新的最大 成果 . 0 革 是人物 能 力的萎缩 。元明清三代 ,水墨写意及 相应 方式 ,总体 上还是坚持 了传统路线 。人物画 画的突 破性 演进 这 体现 在写 实方 法的 使 的 笔墨语 言在山水花鸟中 得到发展 ,人物 画 就 不 同了 ,徐 悲鸿 .蒋兆 和、李斛 ,黄由, 用、写实能力的提 高、写实流 派的形成几 方 却随 着对简逸 风格的追求 ,语言和表现 力愈 方 增 先 、杨之 光 ,以及 卢沉 、周 思聪 ,刘
工 笔的 、写意 的 写 实的 、 变形 的 奇幻 后 ,正应进 入蓬勃发 展的时期 ,但潮流总 是 有深沉的 情感表达 和有力 的思想寄 托。袁武 的、复 古的 “ 未来 的 ,应有尽有 。政治 难 以预料 ,8年代以 来,包括 像卢沉这样 功 0 的个 性 使他 不满 足于 复制 式 的 。 写实 ”描 上正确 与否决定 画什么和怎 么画的时 代过去 底深 厚的画 家也纷纷放 弃写实路 线 ,是非 常 绘,而总 是力求 赋干 自己的 人物以 厚重的性 了 ,人物 画进入 了 “ 看不见 的手”—— 市场 可惜的 。 制约画 什么和怎 么画的时代 乌托邦 英雄主 格和粗粝 的情感 ,并由此而 拉开与 前人的距
生的态度,以 及由此导致的 写. 方法 、写实 传统 型画家 ,李可染虽借 鉴了西画对景 写生 疑 的。 实
术 蒙
五四”前 后的思想 家,包括 蔡元培 .
作 为一切造 型艺术的 基础 他 们把培养 写实 发扬 ,但 更加忽视 文脉传 承与笔墨传 承 ,写
陈独 秀、康有 为 粱启 超 鲁迅 等谈及美 术 造 型能力视 为中国画 教育的首 要目标 ,大大 实主义精 神——揭示 社会矛 盾 直面 血肉人 时 ,无不提倡 引八科学 精神 .参 照西方写 实 降 低了通过临 莘求得 文脉传承和 笔墨传 承的 生,突 出画家个性 等等 ,被 大大淡化 甚至抛
油画欣赏-这画风美到醉了

油画欣赏-这画风美到醉了油画是西洋画种之一,如今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普及,人物油画是油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以描绘人物形象为主题,通过色彩的运用和光影明暗的对比,以此来突出人物的立体感和真实感,相比于国画的形似神似,素描的线条勾勒,人物油画更容易描绘出对象的特征。
由艺术家谭建武创作的人物油画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画面逼真写实,在构图、笔法、光影诸多技巧上完美无憾,为人们带来了绝美的艺术享受。
《孤单芭蕾》暮色已经降临,一个体态优雅的少女冲出了有限的舞台空间,她坐在湖边脚尖点地,挺胸,抬头,左手向上打开,犹如一只安静的天鹅在湖边放飞心灵。
整张油画,有一种黯然伤神之感,让人感动。
有一种人性之美,让人感叹。
这是一个舞者的姿态,一个生命的姿态。
画面侧后方有一把小提琴,画家通过它把舞蹈与音乐交织在一起,更加灵动,再加上淡淡的月光,上演了一场孤寂的芭蕾舞蹈剧。
这是没有多余背景的画,画家打破传统思路,把应有的练舞的镜子、栏杆通通拿去,只剩下干净的画面,表现出一个女孩梦想成为舞蹈家的理想。
女孩正在为今天的训练而准备,没有兴奋的表情,也没有多余苦恼,只有一种叫做坚持的仪态。
这幅动人的作品闪动着人的希望与憧憬……在写实油画领域,人物肖像油画有着多元化的表现取向,可以是公众人物、可以是平凡人、也可以是艺术人物。
在谭建武的笔下,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的人物形象诠释,细腻的笔法、精准的演绎使每个人物都拥有独属于自己的生命。
在谭建武先生作品中,很多人物油画是以中国传统戏曲人物为主体的表达,画面描摹清晰,纹理可现,形象与背景巧妙融合,极具叙事性。
《国粹》《关公》上面《国粹》、《关公》作品,形神兼备的艺术呈现使得整个氛围表达淋漓尽致,让我们沉浸在艺术演绎中,仿佛体会到画中人物的生命轨迹,听到艺术家铿锵有力的吟唱。
对于戏剧人物的创作极具表现难度,要求艺术家有着精准的把握和拿捏,同时要对人物各个部位的刻画细致入微,举手投足间都要传递出国粹的艺术魅力。
源自心底的真善美

源自心底的真善美作者:刘凯坚来源:《卓越理财》2016年第01期艺术需尊崇内心的感受,那样会更令人信服。
画家谭建武多年以来一直践行着他所坚持的艺术理念:“在本真中体味至善、感悟美好。
”这种恒常美感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发轫于中世纪以后的六百年间,但丁与乔托开启的文艺复兴之门,呼唤人性,关注情绪开始走入人心,一缕暖人的光辉将神赋予了更多的人性,拉斐尔构建的古典样式美影响深远。
看谭建武的画,其精神层面上与之微妙契合,符合拉斐尔所倡导的“赞美人性”,这种人性美感又是经过艺术家提炼再升华的。
在其一系列人物画中,对人物的体态、神情,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寻求更质朴的一面。
《余音》的琴手或是《心语》中的舞者或作沉思,或作翩然起舞,或作倾心,其实都是在还原一个真实,这也是符合其一贯的艺术追求的。
此时的技巧是为“人本”服务的,服务眼前的个体,服务于内心的独白!技巧如不打动人,即是无言的苍白,思想如不堪负载,即是多余的赘述。
秉承谦逊自持的儒雅,故在艺术创作中,谭建武一直都坚持“真”,符合艺术情趣却自持不涉浮泛,不受无干的情绪,无干思想的负载。
在其创作理念中,“真”在“实”处,挥洒到极致,这种真实是有克制的,不囿于“为真而真的”负累,区别于一丝一缕的描画,却又感常如心,所谓取舍有度大致如此!秉持善本观念,符合传统儒学“人本善”的精神,有人说“人性恶”这是西方哲学观里的东西,“人的由来”源起于欲念的小苹果难抑诱惑;而东方世界里,泥水混合幻化的精灵其实起始于一次寂寞的排遣。
同样,“善意”在谭建武的各色鲜活形象里,平和内敛,人心灿然,或是期冀美好,动静结合,能够体会到的是希望、静谧、安详、内持,没有暴戾之气,就像一杯绿茶,清新无为。
《余音》中的红衣少女平静似水,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沐风而立,不染浮尘的,决然美感油然而生!岂止是一个相由心生的善意所能形容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
在方寸间计较每一处的画面关系,以一种自律心在对待艺术或者可以说是尊重内心。
中国名家名画简介

【刘国松】先生1932年出生于安徽,祖籍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
五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发起创立了对现代水墨画有开山之功的五月画会,领导一代改革创新的艺术潮流,通过几十年的创作教学实践,完成了一系列令世人振聋发聩的大作,培育了两岸三地乃至于东西方数不胜数的高足,在艺术观念、表现领域、手法技巧上都做出了革命性贡献。
因此,获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奖项和荣誉,从而确立了刘国松先生在当代美术史上的显著地位。
【梁岩】,河北省清苑县人。
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业画家。
梁岩是被海内外誉为当代著名的实力派肖像画家。
他在荣获中国文联命名的"97中国画坛百杰"称号后,经中国美术家协会特别举荐,99年入围中国画坛18杰行列,参加了中国美协主办的"特邀中国画家巡回作品展",并有11幅作品入选该大型画集。
经中国文联批准,梁岩又荣获99中国百杰画家。
【杜应强】男,1939年生,广东省澄海人。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汕头画院院长。
自幼酷爱绘画,擅长版画、国画和速写,画风浑厚、朴实、清丽、明快,富于诗情与乡土气息。
其版画、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被国家选送至世界各国展出。
【程十发】名潼,居称步鲸楼、三釜书屋。
他1921年出生于中国景物明媚、文风颇盛的一个江南小城松江,家里三代人都是一悬壶济世的中医师,尤其到了父亲一代,更是雅好书画艺术,家里的墙上壁间,经常挂满各种艺术作品,由于这样的家庭“优雅气氛”,使得年少的程十发很早就喜欢上美术。
可是,他的艺术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8岁那年,他靠一批亲友的协助,才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他聪慧早熟,从小就对绘画的墨守成规无法接受,他的看法和做法,在当时很引起学院派保守人士的反感,老师骂他,有时还拒绝批改他的作业,如此紧张的师生关系,确实是很少见的。
好不容易才挨到毕业,日子却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他的那类“离经叛道”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生活所逼,为了养家活口,最后他毅然放下手中的画笔,转行当了钱庄职员,更不幸的事,肺病悄悄侵入体内,使他在贫病交加之余,辞掉工作在家中疗养,通过画“小人书”、连环画来赚取家用,一直到后来进了上海美术出版社当专业画家,情况才告好转。
当代画家杨晓阳四十三幅阳刚壮美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当代画家杨晓阳四十三幅阳刚壮美经典绘画作品赏析重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熟悉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欣赏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新锐们的创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文化自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题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美术如何适应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
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论述,才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制定的艺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
50年代,为了使包括亿万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民大众享用美术,遵照党中央指示精神,美术界和出版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大力发展在群众中易于传播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艺术。
其中以图为主、辅以文字,既能传播文化知识,又能普及美育的连环画,尤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50年代中期,李可染、傅抱石、石鲁、赵望云、关山月等艺术名家外出写生,在全国美术界掀起写生热潮,创造了许多反映祖国山河面貌的新作品,促进了中国画的前进步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冲击,美术界开展的关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的学术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西方艺术的现代创新之路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某些观念和技巧可以适当借鉴,但它反传统的激进思想和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实践,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中国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参照国际视野,探求自己的前行之路。
中国艺术家以平和、镇定的心态对待之,关注和吸收其利用新信息媒介丰富艺术创造手段的一些新成果,为我所用。
他们坚信兼重理性和感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永恒价值。
属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创造,乃依靠形式承载思想感情,刺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只有创作者运用心、眼、手合作的创造,作品才能有动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谭建武油画作品欣赏
谭建武油画作品欣赏
转自:网易- 李梨的日志
谭建武,男,1971年出生于湖南耒阳,199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之后受聘于《深圳青年》杂志社美编,1993年从事职业油画创作至今。
作品崇尚新古典主义风格,画功深厚朴实,尤其在古典肖像画领域颇有造诣。
曾为多位政商界精英绘制肖像,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
现为上海大东方当代艺术中心画家。
《一缕阳光》获建国60周年当代油画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美术》2009第6期刊登。
《姚明》“中国百年体育明星风采油画大展”三等奖,国家体育馆“鸟巢”。
《信天游》“艺术中国制造上海当代艺术展”上海大东方美术馆。
《世纪伟人邓小平》上海意得画院开幕邀请展,上海大东方美术馆。
《月光下的旋律》中/意当代名家精品展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西藏儿童组画》2011年“东博西画”艺术精选作品展上海东方网博宝艺术网。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当看到这样充满了情绪的儿童绘画作品在博宝宝珍商城中出现,带给我们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画家谭建武先生用不同以往的艺术语言,把一张张如此纯美的儿童为主题的油画展现到我们的面前,将儿童那最为闪光的亮点作为整个系列的一个表达主题,再次完美诠释了儿童那天真烂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在人物油画作品中,很多人都会选择儿童或者老人,这是在我们人类中最具有特点的一段生活时间,处于成长初期的儿童,他们有着太多我们成人早已失去的精神状态,相信每一个看到谭画家在博宝宝珍商城中展出的西藏儿童油画系列作品时,都会被其深深的吸引,被其深深的打动,在这样成
熟画家的手中,儿童的每一个稚嫩的细节都十分到位的体现在画面中,用看似单调的绘画处理方式,却更加显现出儿童特有的精神状态。
他们的眼神如此的单纯,如此的清澈,这些来自西藏的儿童有着和那高原一样纯洁的精神世界。
在他所绘的画面中,儿童的眼睛成了其画面最大的亮点,那种不留掩饰,肆无忌惮的宣泄自己内心的纯净眼神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失去的东西,而在这些儿童中却显得如此的平常。
在画面中凸显出儿童的周围暗色背景,让整个画面更加具有分量,而对于儿童的阳光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在其他博宝艺术网中的人物作品当中,谭建武的这几幅儿童主题的油画作品显得更加出类拔萃,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具有深厚绘画功底,更加是由于他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于人物的一种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这才让他的画面显得如此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对于每一位赏画的人,他的作品具有难以抵挡的艺术诱惑。
正是他的这种难得的艺术特质,让他的作品具有了不凡的艺术价值,应该成为大众藏品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博宝艺术网评论员阿东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