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的一些基本 知识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增强水的导电性D.2↑+ O 2↑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O 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3、水的污染:(1)水资源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关于水的小知识

关于水的小知识

关于水的小知识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除了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水之外,水还存在于各种形式中,如雨水、地下水、河流和海洋等。

以下是关于水的一些小知识:
1. 水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H2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
成的。

2. 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它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包括气体、
液体和固体。

3. 水能够在不同的温度下存在于三种不同状态:固态、液态和
气态。

当水的温度低于0℃时,它会变成固态的冰;当温度在0℃到100℃之间时,水处在液态状态;当水的温度高于100℃时,它会变
成气态的水蒸气。

4. 水的密度很高,因此在液态状态下,它能够承载很大的物体。

这也是为什么船只能够在水上航行的原因。

5. 水是一种非常好的热传导介质,因此在许多工业和家庭应用
中被广泛使用。

例如,冷却系统、暖气系统、蒸汽发动机、热水器等都需要水来传递热量。

6. 不同的水源会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和微生物。

因此,在饮用水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源,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消毒。

7. 水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总之,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我们应该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水的科普小知识有哪些

水的科普小知识有哪些

水的科普小知识有哪些
水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水的科普小知识。

1. 水的化学式为H2O,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水分子呈现出V形结构,其中氧原子位于分子中心,两个氢原子呈45度角向外伸展。

2. 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具有极性意味着它能够溶解其他极性分子(如盐、糖、氨基酸等),但不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如油脂)。

3.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在0℃以下时,水会冻结成冰,并且
冰比液态水更密集。

在4℃时,液态水的密度最大。

4.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0℃以下时,水处于固态状态;在0℃至100℃之间时,水处于液态状态;在100℃以上时,水处于气态状态。

5.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土壤和
岩石中溶解了许多营养物质并输送到植物中。

6. 水的热容量很高,这意味着它需要很多能量才能加热或冷却。

这也
是为什么水可以用来调节气候和温度。

7. 水的表面张力很强,这意味着它在表面形成了一个薄膜。

这种特性
使得水能够形成水滴,并且让一些昆虫(如水黾)能够在水面上行走。

8. 水是一种很重要的生命物质,它在细胞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细胞需要水来进行代谢反应、维持内部环境和运输营养物质。

9. 水还具有许多其他用途,例如用于农业灌溉、发电、工业制造等等。

总之,水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对我们生活和生命都有着重要
的影响。

了解水的科普小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它。

六年级数学水与冰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水与冰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水与冰知识点在六年级数学学习中,水与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水和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我们理解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有关水与冰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水的基本性质1. 水的常见状态:水在常温下常见的状态有三种,液态、固态和气态。

液态水是我们常见的自来水、河水等,固态水就是我们所说的冰,气态水则是水的蒸气。

2. 水的呈现形态: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化学式为H2O。

水的分子呈现V字形,这种形态使得水具有很强的极性,使得水分子之间会发生氢键结合。

3. 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水分子的质量。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情况下,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

4. 水的热性质:水具有热容量大和热导率小的特点。

这意味着水的温度变化较慢,能够起到调节环境温度的作用。

二、冰的基本性质1. 冰的形成:当水的温度降到0℃以下,水分子之间的运动减慢,逐渐形成冰晶体。

冰晶体规则的排列形成冰的结构。

2. 冰的熔化:当冰受到热量加热时,冰晶体的结构会变得不稳定,水分子开始运动变得活跃,冰逐渐熔化,转变为液态水。

3. 冰的密度: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这也是为什么冰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当冰受到压力时,冰的密度会增大,变得更加紧密。

4. 冰的热性质:冰的热导率较小,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

同时,冰的熔点也是0℃,这也是我们使用冰块进行降温的原因。

三、水与冰在数学中的应用1. 数量单位的转换:水和冰在数量单位的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1毫升的水等于1克的水,这个关系在计量单位的换算中常常用到。

2. 体积与密度的计算:水与冰的体积和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计算来求解。

例如,已知冰的密度,可以根据冰的体积计算出冰的质量。

3. 温度的计量:水和冰在温度计量中经常使用。

我们学习的摄氏度和华氏度都是通过水的状态转变来确定的。

总结起来,六年级数学中与水与冰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水的基本性质、冰的基本性质以及水与冰在数学中的应用。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水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饮用、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等方面。

因此,了解水资源的科普知识,对我们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资源的分类水资源可以分为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表水资源指的是地表水体中的水,如河流、湖泊、水库等;地下水资源指的是地下岩石裂隙、孔隙中的水,是地下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都是海水,只有2.5%的水是淡水。

其中,约68.7%的淡水存在于冰川和冰盖中,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0.3%左右。

在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中,又有大部分分布在河流、湖泊等表水体中,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地下水中。

三、水资源的利用1. 饮用水:饮用水是指经过净化处理后,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保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避免污染和浪费。

2. 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最大领域。

在农业用水中,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3.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水,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采用适当的水处理技术,防止水的污染和浪费。

4. 生态用水:生态用水是指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水。

生态用水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持水生态的生命力和稳定性。

四、水资源的保护1. 水资源的保护是一个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2. 减少污染:减少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3. 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减少浪费,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4. 推广节水技术:节水技术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水资源的未来1.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发展新型水资源,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六、结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水的科学小常识有哪些

水的科学小常识有哪些

水的科学小常识有哪些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的人都想要知道一些关于水的知识。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水的科学小常识吧!水的科学小常识1、雨滴并不是泪珠的形状,实际上是球形。

2、什么情况下有些东西从固体直接升华为气体?答案是将干冰扔进火堆时。

3、香槟起泡沫是因为脏物或者灰尘的缘故。

在一只表面非常光滑的玻璃杯子里,内壁没有附着任何的尘埃,香槟倒入后根本不会起任何泡沫。

4、大部分消化运动不在胃里完成,而是在小肠。

5、生牛排渗出的红色汁液不是血而是肌红蛋白。

6、塑料袋比纸袋更环保。

纸袋的生产过程和循环利用都比塑料袋耗能大,纸袋在垃圾填埋地里会占用更多的空间。

7、把贝壳放在耳边听大海的声音时,你听到的其实是自己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可以使用任何杯状物体听到这个效果。

8、你活着时,大脑是粉色的。

当你死了,它就变成了灰色。

我们把大脑描述为“灰质”和“白质”,这种表述并不准确。

9、水银是一种迷人的液态金属,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液态金属。

镓(Ga)在室温下为固体,但放在手里会融化,铯(Cs)和钫(Fr)是两种最稀有的自然存在元素,也都可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以液体形态存在。

10、海豚不喝水,如果它喝了海水会生病,甚至可能有致命的危险。

它们都是从食物中摄取身体需要的水分。

水的组成成分电解水的实验在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气体体积的2倍。

证明: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喝水时间表6:30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之际先喝的水250ml,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

8:30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时间总是特别紧凑,情绪也较紧张,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先别急着泡咖啡,给自己一杯至少250ml的水!11:00在冷气房里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得趁起身动动的时候,再给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12:50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

水知识 你了解多少水的基本知识

水知识 你了解多少水的基本知识

水知识你了解多少水的基本知识1、水的物理特性1.1水的形态、冰点、沸点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透明液体。

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在0℃以下为固体(固态水),0℃为水的冰点。

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现液态),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1.2水的比热把单位质量的水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水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C)]1.3水的汽化热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水完全变成同温度的汽态水(水蒸汽)所需要的热量,叫做水的汽化热。

(水从液态转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水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

1.4冰(固态水)的溶解热单位质量的冰在熔点时(0℃)完全熔解在同温度的水所需要的热量,叫做冰的熔解热。

1.5水的密度在1个大气压下(105Pa),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为最大,每立方厘米质量为1克,当温度低于或高于4℃时,其密度均小于1。

1.6水的压强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水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水压强增大;水的密度增大,水压强也增大。

1.7水的浮力水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差就是水对物体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8 水的表面潜力水的表面存在着一种力,使水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这种水表面的力叫做表面涨力。

1.9水的其它力学性质范德华引力对一个水分子来说,它的正电荷重心偏在两个氢原子的一方,而负电荷重心偏在氧原子一方,从而构成极性分子,所以当水分子相互接近时,异极间的引力大于相距较远的同极间的斥力,这种分子间的相互吸引的静电力称范德华引力。

2、水的化学特性水是由氢氧二种元素组成的(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其中氢和氧的质量比为1:8,水中氢占11.11%,氧占88.89%。

由于水分子间还生成较强的氢键,使液态水中有(H2O)2、(H2O)3等谛合水分子。

10个关于水的冷知识

10个关于水的冷知识

10个关于水的冷知识
1.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1%。

2. 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关,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C时,密度最大。

继续冷却,水会膨胀并形成冰。

3. 水的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学式为H2O。

4. 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能够溶解许多物质,因此被称为“万能溶剂”。

5. 水的沸点和冰点都受大气压力的影响。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冰点为0°C。

6. 水的分子在室温下具有极小的电离能力,因此水是一种较弱的电解质。

7. 水的热导率较高,可以迅速传导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用水来散热的原因之一。

8. 人体约70%是由水组成的,水对于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9. 水的凝固和融化过程是放热的,这意味着在冰融化或水结冰时会释放出热量。

10. 水的存在对地球的生命至关重要,它为植物提供养分,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并起到调节地球气候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除了溶解气体之外的一切杂质称为固体。

而水中的固体又可分为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

这二者的总和即称为水的总固体。

溶解固体是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溶解于水的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

悬浮固体是指那些能过滤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沙、粘土、有机物等悬浮物质。

总固体的测定是蒸干水分再称重得到的。

因此选定蒸干时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规定控制在105-110℃
1.2.1.7 水的含盐量
水的含盐量(也称为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

由于水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总和。

水中的含盐量与溶解固体的含义有所不同,因为溶解固体不仅包含水中的溶解盐类,还包括有机物质。

同时,水的含盐量与总固体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因为总固体不仅包括溶解固体,还包括不溶解于水的悬浮固体。

所以,溶解固体和总固体在数量上都要比含盐量高。

但是,在不很严格的条件下,当水比较清净时,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比较少,有时候也用溶解固体的含量来近似地表示水中的含盐量。

当水特别清净时,悬浮固体的含量也比较小(如地下水),因此有时也可以用总固体的含量来近似表示水中的含盐量。

1.2.1.8 总有机碳(TOC)
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

TOC的测定和TOD的测定一样。

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

在测定过程中水中无机的碳化合物如碳酸盐、重碳酸盐等也会形成CO2,应另行测定予以扣除。

若将水样经0.2µ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得的碳量即为溶解性有机碳(DOC)。

TOC、DOC是较为经常使用的水质指标。

1.2.1.9 化学需氧量(COD)
所谓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中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
重。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式的不同,其测定值也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通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

高锰酸钾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单,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适用。

重铬酸钾法,氧化率高,在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有机物的总量。

1.2.1.10 生化需氧量(BOD)
所谓生化需氧量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为生化需氧量。

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化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

当温度在20℃时,一般的有机物质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基本上完成氧化分解过程,而要全部完成这一分解过程就需100天。

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实际生产控制来说就失去可实用价值。

因此,目前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

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

如果是培养20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20天生化需氧量,用BDD20表示。

生化需氧量的多少,表明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反映出水质的好坏。

1.2.2 用水水质要求
1.2.2.1 软化水
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1.2.2.2 脱盐水
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1.0-10.0µS/CM,电阻率(25℃)0.1- 1.0MΩ·CM,含盐量为1-5mg/L。

1.2.2.3 纯水
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O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10.0-0.1µS/CM,电阻率(25℃)> 0.1-10.0MΩ·CM,含盐量<1mg/L。

1.2.2.4 超纯水
超纯水是指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不离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

其导电率一般为0.1-0.055µS/CM,电阻率(25℃)> 10.0MΩ·CM,含盐量<0.1mg/L。

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为0.055µS/CM,电阻率(25℃)为18.0MΩ·CM。

1.2.2.5 锅炉用水
锅炉用水是将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热产生蒸汽,用蒸汽作为传热和动力的介质。

一般工矿企业常采用低压或中压锅炉产生蒸汽做热源或动力用,这种锅炉对水质要求稍低;而发电厂或热电站常采用高压锅炉产生蒸汽以推动汽轮机来发电,为保证蒸汽对汽轮机无腐蚀和结垢沉积,这种锅炉对水质要求非常高。

因此,锅炉用水的水质要求根据锅炉的工作压力和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不论何种锅炉用水,它对水的硬度都有较严格的限制。

其它凡能导致锅炉、给水系统及其它热力设备腐蚀、结垢及引起汽水共腾现象,使离子交换树脂中毒的杂质如溶解氧、可溶性二氧化硅、铁以及余氯等都应大部或全部除去。

1.2.2.6 冷却水
作为冷却用水,虽然没有像工业用水、锅炉用水那样对各种指标都有严格的限制、但为了保证生产稳定,不损坏设备,能长周期运转,对冷却水水质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下面分别述之:
(1)水温要尽可能低一些
在同样的设备条件下,水温越低,日产量图越高。

冷却水温度越低,用水量也相应减少。

(2)水的混浊度要低
水中悬浮物带入冷却水系统,会因流速降低而沉积在换热设备和管道中,影响热交换,严重时会使管道堵塞。

此外,混浊度过高还会加速金属设备的腐蚀。

为此,在国外一些大型化肥、化纤、化工等生产系统中对冷却水的浑浊度要求不大于2mg/L。

(3)水质不易结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