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保险营销的文献综述
保险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保险文献综述范文模板Titl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nsurance Literature Abstract: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nsurance. It includes an analysis of academic papers, articles, and books publish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topics covered in this review range from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to the latest trend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industr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view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practitioners, and policymakers seeking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insurance.1.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importance and relevance of insurance in modern society- Purpose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Scope and methodology2.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Insurance- Evolution of insuranc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Analysis of key historical events and individuals that shaped the insurance industry3. Overview of Insurance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Definition and explanation of basic insurance principles- Examination of core concepts such as risk, indemnity, insurable interest, and utmost good faith4. Types of Insurance- Classification of insurance based on various criteria (e.g., purpose, industry)- Detailed discussion of life insurance, property insurance, health insurance, and liability insurance5. Insurance Market and Reg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insurance markets-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regulatory bodies in overseeing the insurance industry6. Emerging Trends in Insurance- Exploration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insurance technology (insurtech)- Discussion of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lockchain, and big data on insurance operations7.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insurance industry (e.g., climate change, changing consumer behavior)- Discussion of potential strateg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industry8. Conclusion- Summary of the key findings from the literature review- Closing remarks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ongoing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nsuranceReferences- Comprehensive list of academic papers, articles, and booksreference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Note: The above template provides a structure for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on insurance. The content and sections can be modified to sui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我国保险网络营销文献述评

我国第一篇关于保 险网络 营销 的文章《 浅议 网络营销 与保 险
进行交易支付 , 最重 要的就是安全问题 。确保安全 、 方便 的网上支 付, 是 我们 必须 考虑的问题。我国网络安全性仍有问题 , 网络安全
协议需要建立 。保 险网络安全 的实现 , 最重要 的是解 决 网上 身份 认证 问题 。因此 , 对 交易各方的身份确认的实现 , 是 建立 安全认证 系统 的重 中之重 。 二是 我 国保 险 网络 营 销 缺 乏 健 全 的 法 律 法 规 。程 远 国
保 险网络 营销在 给保 险公 司带来快 速便利接 触保 险客户 、 提 升保 险业绩等好处 的同时 , 其 自身 也存在 一定 的问题 , 在这 3 3篇 文献 中学者也多有 涉及 。总的来看 , 学 者们关 于网络保 险 营销存
在 的 问题 可 以归 纳 为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一
应法律制度却严重滞 后。基于 网络营销 是一个 新事物 , 虽 然 中国 已经 制定 了一些 有关 互联 网的法律法规 , 但仍 不能满足 网络保 险
业 务 快 速 发 展 。左 小 川 ( 2 0 1 2 ) 认为, 法 律 法 规 的不 健 全 主要 表 现
在: 第一, 网络保 险交易 相关法律 的缺失 带来不 安全风 险 隐患 ; 第 二, 现行网络保 险营销的实际操作违规现象普遍 。同时 , 保险业作 为 以风险为 主营业 务的特殊 行业 , 除 了基本经营法规 的约 束 , 还受
论我国的保险市场营销

论我国的保险市场营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保险市场的兴起不仅是对人们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的体现,也与保险公司在市场营销上的不断创新和扩展密不可分。
本文将对我国保险市场营销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保险公司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保险市场的现状和特点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较晚,但近年来保险行业发展迅速,各类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以人身保险为例,2019年我国人身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达到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6.97%。
保险市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和人们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
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多样化。
随着人们的需求和风险越来越多元化,各类保险产品层出不穷。
有人身险、财产险、责任险、信用保险、准备金管理等多种类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2. 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人们对不同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分散。
有的人需要买车险、房屋险保护自己的财产,有的人需要生育险、养老险保障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企业需要买团体险、商业险保护自己经营活动的安全。
3. 营销方式多元化。
传统保险销售主要靠保险代理人从事人际销售,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等新兴渠道的出现,保险营销方式也愈加多样化。
4. 创新服务。
各家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推出了很多创新的服务。
如众筹保险、定制化保险、在线服务等,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保险市场的这些特点和趋势,对保险公司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关注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营销方式多样化、产品创新服务等因素,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要注重市场开发,做好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二、保险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如何有效地开展保险市场营销工作?这是保险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营销方式多样化,保险公司需要掌握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我国保险营销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

我国保险营销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我国保险营销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保险营销基础 (1)(2)我国保险营销优势与劣势 (2)(3)我国保险营销发展建议 (3)研究评述 (3)(1)保险营销基础国外学者对于保险营销的研究起步较早,John Fontana(2005)表示,在欧洲,位于主流的保险公司都在将处于非核心业务的中间流通业务从主流行业中渐次剥离,将这些非核心业务转交给保险代理机构代理,保险公司则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资源的研发项目上来,同时对保险科技、保险资产管理以及多元化服务体系进行开发研究1。
Rasa和Sonata(2008)提出组织中营销渠道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对现有的渠道进行优化与重组2。
Levy, M,Weitz, B.A.(2017)在美国保险中介行业里,现阶段的主要特色是共存状态,即专业代理人——寿险营销员与独立代理人——寿险经纪人,主要则是以独立代理人为制度主体模式。
近年来,美国保险中介市场的专业代理人不断下降,而独立代理人却日趋增多。
主要原因在于,日前的美国险企以节源开流为主,对代理人的培训投放资金不断缩减,同时,在佣金薪酬等各方面待遇都有所下调,美国险企的管理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专业代理人因而大多改做独立代理人,使专业代理人与独立代理人在数量上出现了明显的差距3。
自2004年以来,英国寿险的经纪人业绩约占总比的60%左右,波动性保持在高位轻微状态。
由于直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保费比例持续攀升,英国的保险代理人无论是专职代理人还是兼职代理人都只能做一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推销其保险产品。
很显然兼职代理人的专业素质明显低于专业代理人,所以从业绩表现来看,代理人渠道的整体业务贡献呈逐年下滑趋势。
在我国的保险业营销中,4P营销理论一直被广泛认可。
比如,在向用户介绍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企业会重视产品特色的宣传,强调企业的价格优势,同时还会采取合适的促销措施来扩大市场份额,这些手段都是这一营销理论所要求的。
保险类文献综述范文

保险类文献综述范文
保险类文献综述是对该领域内相关研究文献的全面梳理和分析,以便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
在撰写保险类文献
综述时,首先需要对保险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和筛选,
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综述的开头,可以介绍保险领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该
综述的目的和范围。
接着,可以对保险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理
论框架等进行概述,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随后,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对保险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和综合,比如可以从保险
市场、风险管理、保险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个方面
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在综述的结尾,可以对该领域
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总的来说,保险类文献综述需要全面梳理该领域内的研究文献,对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全面了解。
保险营销环境分析综述

保险营销环境分析综述保险行业作为金融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风险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保险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需要不断了解并分析保险营销环境,以便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保险市场概况当前,保险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明显、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等。
这些特点使得保险公司在营销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来应对市场变化。
宏观环境分析政策法规环境政策法规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保险法》等,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政策的变化也将对保险公司的营销策略产生一定影响。
经济环境宏观经济形势对保险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意愿和能力。
保险公司需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营销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保险市场产生影响。
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社会风气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保险产品的需求。
保险公司需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行业竞争分析保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份额分配日趋均衡。
除了传统的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直销保险等新型渠道也在逐渐崛起,加剧了行业竞争。
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竞争对手展开多方面的竞争,以保持自身市场地位。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之路。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
保险公司需要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以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未来展望在未来,我国保险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学习、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拓展市场份额。
同时,保险公司也需要积极应对监管政策的变化,做好风险管理,保持行业竞争优势。
保险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保险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和经济保障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风险的不断增加,保险学作为一门研究风险管理和保险机构运作的学科,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保险学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保险市场与风险管理保险市场的有效运作对于保险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学者们对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Smith和Bennington (2010)通过分析保险市场的激励机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另外,Johnson和Peterson (2012)通过研究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保险合同设计,以降低风险。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保险市场的运作效率和降低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保险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险产品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保险产品的创新对于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和满足客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Brown和Clark (2013)通过对保险产品创新的案例研究,总结了成功的保险产品创新策略。
此外,Chen和Wu (2015)通过对保险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市场定位策略。
这些研究为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风险评估与精算方法保险风险评估和精算方法对于保险业务的准确定价和风险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许多学者对于风险评估和精算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Wang和Zhang (2016)通过研究保险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方法。
此外,Li和Chen (2018)通过分析保险公司的精算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精算方法。
这些研究为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和精算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四、保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保险监管是确保保险市场稳定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保险监管和风险控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保险文献总结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下是对几篇保险文献的总结。
一、《保险法》改革与保险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保险法》改革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文章指出,我国《保险法》自2009年实施以来,对规范保险市场、保护投保人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现行《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
因此,文章建议对《保险法》进行修订,以适应新时代保险业发展的要求。
具体改革方向包括:加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保险产品监管、强化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二、保险科技与保险业创新本文分析了保险科技对保险业创新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保险科技在保险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文章认为,保险科技有助于提高保险产品的定制化水平、降低保险成本、提升客户体验。
同时,保险科技也促使保险业创新,如开发新的保险产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等。
然而,文章也指出,保险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
三、保险业风险管理与监管本文重点讨论了保险业风险管理与监管的重要性。
文章认为,保险业风险管理是保障保险市场稳定、维护投保人利益的关键。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保险业风险管理:一是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二是完善保险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三是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同时,文章还提出了加强保险业监管的建议,如完善监管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等。
四、保险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险市场的结构、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指出,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激烈的态势。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市场结构逐渐优化。
然而,文章也指出,我国保险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竞争不规范、部分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较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建议加强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结构,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总结:通过对这几篇保险文献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保险营销的文献综述摘要:保险营销是指在变化的保险市场环境中,以保险为商品,以市场为中心, 以满足被保险人风险保障需要为目的,实现保险公司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我国目前的保险营销渠道主要有五条即保险兼业代理,保险营销员,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其他渠道。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引进我国内地之后,我国保险营销制度迅速发展在这种制度设计下,保险营销员作为连接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桥梁,对沟通保险供求拓展保险业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保险销售特别是寿险销售的主力军。
虽然我国保险营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彰显出了新的问题,有问题就需要解决,在找出问题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以及结合本国国情找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保险营销现状出现问题完善一.我国保险现状截至2009年9月30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29家,兼业代理机构14.4万家,营销员279万人。
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7274.66亿元,同比增长10.88%,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4.78%。
全国中介共实现业务收入663.32亿元,同比增长21.78%。
一、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一)基本情况截至2009年9月30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29家,比上季度末增加36家。
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883家,保险经纪公司365家,保险公估公司281家,分别占74.46%、14.43%和11.11%。
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达到69.66亿元,同比增长6.76%;总资产达到100.79亿元,同比增长18.86%。
(二)业务情况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02.35亿元,同比增加15.00%;占全国保费收入4.69%,比去年同期上升0.28个百分点。
(三)经营情况2009年前三季度,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经营收入61.69亿元,同比增长25.80%。
实现盈利3.10亿元。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佣金收入31.19亿元,同比增长30.61%。
二、保险营销员(一)基本情况截至2009年三季度,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2793866人,比上季度末增加了86329人。
(二)业务情况截至2009年三季度,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保费收入3554.45亿元,同比增长33.52%,占总保费收入的41.43%。
(三)经营情况2009年前三季度,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业务收入443.33亿元,同比增长26.32%。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引进我国内地之后,我国保险营销制度迅速发展在这种制度设计下,保险营销员作为连接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桥梁,对沟通保险供求拓展保险业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保险销售特别是寿险销售的主力军。
而且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努力,不管是在规模还是规范化方面,我国保险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营销模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保险营销模式也是如此。
二.问题(一)宏观方面的问题1、保险市场还处于较高的垄断地位。
我国保险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很快,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
在少数保险开放早的大城市如上海、广州,保险公司数量达到30家以上,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已经属于垄断竞争型市场模式,但在其它大部分城市地区,无论产寿险市场都只有3-5家公司经营业务,属于寡头垄断型市场模式,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甚至还是属于双头垄断市场模式,总体来看,中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仍然属于寡头垄断型模式,在保险市场中仅有的少数几家公司即保险寡头瓜分垄断了绝大部分保险业务。
2004年我国实际经营寿险、产险业务的公司分别为28家、26家,但是,寿、产险市场保费收入超过市场份额5%的公司分别只有5家和4家公司,60%以上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不到1%。
2.. 保险市场区分不明确。
赵宇在《我国保险营销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中说道,我国保险公司,虽然也对市场进行了细分,但还很不充分。
在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不仅城乡不分,连收入高低也不分,实行撒网式推销,加之少数销售人员的误导,以致顾客对保险产品底细不明,当资本市场低迷,产品回报达不到预期标准时,就会导致许多客户上访投诉。
3.税法漏洞造成双重税收。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代理人需缴纳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
代理人和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适用于民法规范,代理人可作为纳税主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代理人征收营业税可以说是合理的。
但在实务中,他们接受保险公司员工化的管理,看似代理人实非代理,对他们征收营业税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对代理人征收营业税。
这样的双重税收对代理人不尽合理。
4.保险体制中的约束——激励漏洞造成服务质量下降。
孙巧慧在《我国保险营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中解释为,“保险公司和代理人之间是松散的委托代理关系,前者对后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结果由保险人承担。
于是,代理人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会违反最大诚信原则,对公司隐瞒投保人的风险,甚至帮助投保人传递虚假信息。
而保险公司只能通过增员情况、出勤率、保费收入等量化指标来考核代理人。
为了达标,代理人想方设法拉客户,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
”而我国绝大部分保险公司采用“佣金制” ,根据代理人的营销业绩支付佣金和奖金。
以保费为基础的激励,客观性强、易于操作,但过分强调物质激励存在片面性,可能引起代理人的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使客户满意度、业务续保率下降,而投诉率、退保率上升。
同时,代理人不享受公司的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代理人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忠诚度。
(二)微观方面的问题1.代理人素质较低,人员流失严重。
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营销员多为待业人员,下岗人员,这些人专业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人员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保险公司粗放经营,不断拓展市场,需要大量代理人。
而保险产品销售相对专业,导致代理人自然淘汰率高,人员流失严重。
代理人供不应求,保险公司就会降低招聘标准,一些完全不懂保险的人进入这个行业。
广增员、高脱落、低素质、低产能、广增员的恶性循环使业内人员流动频繁、人力成本虚增,大量孤儿保单随之产生。
同时,代理人上岗后看重营销技巧的学习,忽视保险理论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参加的培训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状态。
2 . 营销观念落后。
代理人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实现客户需求与保险公司产品之间的匹配。
而目前,我国代理人大多处于推销状态。
代理人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大力向客户推销公司热销产品或佣金比例高的产品,很少考虑客户的真实需求。
这样很难实现保险产品供需的完美匹配,客户的需求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从长远看,保险公司也无法最大程度实现其经济效益。
3.保险营销员的角色定位不准及法律地位的边缘化我国保险业实行以个人保险代理人为主的营销员体系,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是委托与代理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这种模糊不清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劳动关系并存的体制,容易造成代理人的短期行为和流动率高等问题,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三追根溯源——中国保险业问题存在原因1.中国当下社会文化背景和市场营销的冲突。
在中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代理人要想取得陌生人的信任,将保单成功销售出去是很难的,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西方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2.诚信经营理念与高流失率的冲突。
在保险交易中,投保人购买的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其给付或赔付往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有时是若干年之后才能实现,因此保险人要想把自己的产品卖给投保人,必须树立一种诚信经营的理念,与保户建立起稳固的相互信任关系。
但是在现实中,代理人的高流失率与诚信经营理念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导致了诸如为短期利益“误导客户”、代理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代理人流失后“孤儿保单”等问题。
3.理想的中介模式与现实状态的冲突按照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经营的原则,保险公司专注于产品的设计和发生保单约定事项后的给付和赔偿。
作为保险公司利益代表的保险代理公司和作为被保险人利益代表的经纪公司则专注于保险产品的销售,这似乎是能给双方以及消费者都带来最大利益的最理想的制度安排。
然而,效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并不相符,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
理想中介模式与现实状态冲突的背后是专业保险中介公司面临的三类问题:(1)市场定位不清,职能交叉,社会及保险公司对其认可度低。
目前在大部分保险公司中销售部门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能机构,导致专业的保险代理和经纪公司的核心职能与保险公司交叉,并且这些“专业”的中介机构其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往往并不高,难以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保险服务,客户往往更愿意通过保险公司数量众多、遍布各行各业的营销员或直接去保险公司购买。
(2)目前的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尚没有与保险公司形成成熟的合作模式与和谐的合作关系,双方短期行为严重。
大多数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仍然停留在“交单—付费”的简单销售层面。
而保险经纪公司的问题则在于普遍忽视个人和家庭保险业务,而在企业客户的狭窄领域内恶性竞争。
一些公司的发展主要靠“关系”和“背景”,作为专业中介,不但没有降低保险的交易成本,反而增加了交易环节,导致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保险公司联手打压当地中介公司的现象。
(3)保险条款统一、费率管制也减弱了保险专业中介的功能,挤压了其利润空间。
保险经纪公司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其能够帮助客户与保险公司谈判,为其争取最为有利的条款和最低的费率,但在现有的条款和费率刚性的条件下,就很难发挥保险专业中介的功能。
4.全行业的保费冲动和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行业特性的冲突。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要求在开展业务时仔细甄别业务的好坏,剔除高风险的业务,以求得业务平稳健康地发展。
但是,若干年来,保险业自上而下存在着一种“保费冲动”,究其原因,自下而上的逻辑推理是:代理人为什么会为了追求保费不惜误导甚至欺骗客户?原因是保险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保费而给代理人设计了一套制度,包括按代理人拉到保费的比例给代理人提取佣金,拉的保费越多,佣金越多,代理人的收益完全决定于佣金,缺乏对代理人技术能力和诚信等方面的考核和奖励;保险公司给代理人设定了一定期限内的最低销售额,完不成,给以惩罚,甚至“开除”;有的保险公司为了保费,搞人海战术,给代理人设定了增员的最低限额,也就是招募新的代理人数量的最低限额,完不成,同样也会受到惩罚,这样的增员方式就使代理人队伍更加鱼龙混杂。
保险公司的保费冲动的源泉之一是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业绩考核和管理评价,同时,若保险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缺陷,比如国有保险公司的所有者缺位,加之以行政任免机制取代职业保险经理人市场,保险公司管理层不必对若干年后支付的保险金和消费者的权益负责,而保费规模又至关监管部门对其的评价和地位升迁,只重保费数量、不顾保险质量的“保费论英雄”局面就能形成,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