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行为、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分类号密级U D C 编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院(系)心理学院专业心理学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一年四月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 (2)1 前言 (3)2文献综述 (4)2.1 网络成瘾的定义 (4)2.2 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 (4)2.3网络成瘾相关理论 (6)2.3.1使用与满足理论 (6)2.3.2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 (6)2.4网络成瘾与动机 (7)2.5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 (8)2.6 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 (9)3 研究方法 (11)3.1研究对象 (11)3.2研究工具 (11)3.2.1主观幸福感量表 (11)3.2.2网络成瘾问卷 (12)3.2.3生活事件量表 (12)3.2.4网络使用动机问卷 (12)3.3问卷测试过程以及数据处理 (12)4 结果 (14)4.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14)4.1.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4)4.1.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差异 (14)4.2大学生生活事件 (14)4.2.1大学生生活事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4)4.2.2大学生生活事件的个体差异 (14)4.3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 (14)4.3.1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6)4.3.2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个体差异 (16)4.4大学生网络成瘾 (17)4.4.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7)4.4.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体差异 (17)4.5网络使用动机、大学生生活事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关系 (17)4.6网络使用动机、大学生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 (18)5 讨论 (19)5.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成瘾状况 (19)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成瘾的个体差异 (19)5.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20)6 结论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6)内容摘要: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网络使用动机问卷、网络成瘾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44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主观幸福感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综述摘要:网络成瘾是指过度使用和依赖网络,使得自身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控制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对策等介绍研究,进而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预防与对策一、前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网络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隐患。
网民如果过度或不当使用网络,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会使其身心受到影响,尤其是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
大学生活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形成比较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年龄区段。
网络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对其心里产生消极作用,引发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发展,容易产生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
所以怎样干预治疗已经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成为重要的课题二、网络成瘾(一)网络成瘾的概念及诊断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又称网络成瘾症(internet disorder;iad)或病态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goldherg是最早提出网络成瘾的概念,他认为其主要是作为一种对机制的行为过瘾,近年来,更多学者将其大致归为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信息搜集成瘾三个大类。
纽约的精神医师goldberg博士于1994年第一个正式提出网络成瘾症这个术语,他认为如果互联网使用者在一年内表现出一下三条或更多的症状,就可以诊断患有iad。
1、耐受性。
是指需要明显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
或者上网时间不变,满足感就会明显下降。
2、上网的次数比计划多,时间比计划长。
3、一直希望能努力减少或控制互联网的使用,但却没有成功。
4、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与使用互联网有关的事情上(如:购买网络书籍、尝试新的浏览器、整理下载的材料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研究

规模跃 居世 界 现 出较 高 的 高学 历特 征 , 中 3 . %) 表 其
1  ̄2 8 4岁 网 民 占据 最 大 的 比 例 ( 1 8 ) 网 络 在 丰 3 . 。
富我们 学 习 、 生活 和娱 乐 的 同 时 , 产 生 了不 可忽 视 也
y
h
2 采用 中 文 网 络成 瘾 量 表 修 订 版 ( I — R) ) C AS , 台湾的 陈 淑 惠| 等 人 主 要 根 据 中 文 网络 成 瘾 量 表 2 (I ) C AS 之缺 失与 不 足 , 以修 编部 分 量 表 项 目的文 加
字 , 根 据 研 究 结 果 删 减 量 表 项 度 。在 网 络 成 瘾 核 心 再
两分 量表组 成 , 2 共 6题 。量表 的题 目依 旧采用 4 一 p it iet cl, 1 表示极 不符 合 、 2 表示 不符 on k r sae 以“ ” L “” 合 、3 表示符 合 、 4 表 示 非 常符 合 。被 试 根据 题 目 “” “” 的叙述 , 思考 自己的 实 际状 况 , 再从 中挑 选 一个 最 符 合 的 答 案 。 根 据 陈 淑 惠 等 人 的 分 析 与 研 究 , 现 发 C AS~ R C rb c I o n ah a系 数 为 0 7 , 测 信 度 为 .9 重
0 9 , 有相 当程度 的准 确性 。 . 3具
1 3 统 计 方 法 .
心 理和行 为 的研 究 对其 身 心健 康 发 展具 有 不 容 忽视 的作用 。
l 对 象 和 方 法
1 1 对 象 . 随 机 选 取 福 建 江 夏 学 院 各 专 业 的 学 生 , 发 放 问 共
卷 3 0份 , 8 获得有 效 问卷 3 7份 , 中男生 1 1 , 5 其 0 人 女
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Vol.9,No.2,102-108Psychology: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史滋福侯如月管锦亮田慧郑美菱彭丽芳(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1)摘要为探究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领悟社会支持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采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调节了该中介模型的前段路径。
因此,在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之间存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领悟社会支持;网络游戏成瘾分类号B849DOI:10.16842/ki.issn2095-5588.2021.02.0051引言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将网络游戏成瘾认定为一种精神障碍。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接触网络游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成为最大的受众人群(Kandell&Jonathan,1998;Mehroof&Griffiths,2010;Wan&Chiou,2006)。
虽然适度的网络游戏可以放松身心,但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甚至成瘾则会使得个体攻击性增强、学业成绩受影响,并且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魏华,周宗奎,田媛,鲍娜,2012)。
因此,深入探究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内在机制,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势在必行。
所谓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个体通过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缓解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从而产生对网络游戏过度依赖的现象(Griffiths,Kuss,& King,2012)o纵观以往,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因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都主要集中在校园周围,而不少大学的学生宿舍本身就安装 有 4 %的学生通宵达旦地上 网。毫无疑问 ,网络成瘾对 学生 3
了 网络信息接 口, 生只要买 台电脑就可 以在寝室里无限上 的学业 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 学 网 。而较之学 习任务 繁重的 中学 ,大学生 的课余 时间是非常 2 网络成瘾导 致正常生理机能下 降, 响大学 生的身心 . 影 充足的 。 这些外部 因素使得 大学 生有更 多的机会接触到 网络 。 健 康 其 次 ,是 网络本身 的性质 。网络是一个信息 量庞大 、内 大学生沉溺于 网络会严重地损 害身体健康 。网络成瘾 可 容 复杂 、虚拟 的世界 。网络信息量 巨大 ,而 获得 所需信息也 造成视 力下 降 ,肩酸腰痛 、 痛和食 欲不振 ,以及其他症状 , 头 显得极为方便 ,是现 代人 乐于使用 的一种 资料查 阅工具 。例 导 致正常生理机能下降 。据调查 ,常用电脑 的人 中感到 眼睛
首先 ,与大学生 生活的环境有关 。如今 在社 会上的 网吧
大学 生 网络成 瘾造 成 的危 害
1 .网络成瘾 削弱学 习动机 ,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业问题是过度上 网给大学生带来的首要 问题 ,网络成 瘾 者中有 5 % 的人提到 了学业上 的失败 。上海某高校退学或 8 转 学的 2 5名学生 中,/ 0 1 3的学生是 因为无节制上 网导致不能 通 过考试 。美 国纽约 的一所 大学 调查 发现 ,再辍学 的新 生中
率也就高得多 了。
如何判断 自己网络成瘾 了呢?下面八个 问题可 以判 断网 络成瘾 ,如果对其 中五个问题给予 了肯定 的答 复 ,就可 以判 定为 网络成瘾 。 ①你是否沉溺于互联 网了? ②你是否需要通过逐次增加上 网时间以获得满 足感 了? ③你是否经常不能抵制上 网的诱 惑和很难 下网了? ④停止使用互联 网时你 是否会产生消极 的情绪 体验和不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1.1 好奇心的驱使大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和了解新事物的阶段,网络无疑是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娱乐活动和社交平台,而这些新奇的东西往往让他们难以自拔。
1.2 逃避现实的渴望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困扰,而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港湾。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沉迷于游戏、网购或社交网络中,获得一种短暂的心理安慰。
1.3 社交需求的满足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交平台,使他们可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和建立人际关系。
特别是在现实中较为内向或孤独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通过网络社交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2.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宣传。
通过讲座、家长会、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认知,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2.2 设立合理的时间限制学校和家长可以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表,限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专注于学业和其他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2.3 提供适度的娱乐活动为了减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可能性,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和课外社团,如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4 加强心理辅导针对那些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问卷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他们从网络成瘾中解脱出来。
2.5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社交习惯等。
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论文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350002) 林绚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100875) 阎巩固摘 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讨。
方法:293名福州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230名,女生63名,平均年龄20 98岁。
使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
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 6%。
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上网参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16PF的推理能力(B)、支配性(E)与非成瘾者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网络心理学 网络成瘾 上网参与程度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Online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Lin Xuanhui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Fuzhou University,Fuzhou350002Yan Gonggu Departmen t of Psychology,Pek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on-lin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addic tion disorder(IAD)Method:Two hundred and ninety-three college students were tested by Internet Usage Inventory,IAD Scale and16PF Results:9 6%subjects can be defined as IAD according to IAD scale On-line ti me and internet involve mentdid not lead to IAD for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factor B and E of16PF be tween IAD and non-IAD groupKey Words cyber-psychology internet addiction di sorder internet involvement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由此应运而生。
大学生网络成瘾论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论文概述国外有人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存在偏执、回避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
他们表现为敏感多疑,行为思想固执死板,社会关系不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不善交际,以自我为中心,分不清幻想和现实,易怒,好发泄,冲动,不遵守社会规范,个体缺乏对冲动的控制。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浅谈网络成瘾1第一:学校应设法引导学生的求知方向,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
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团体归属感;制定措施规范网络行为,如规定时间开通宿舍的网络,限制上网流量等;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机构应该设置网络成瘾问题的咨询、教育,发布一些网络成瘾预防规范。
2第二:青少年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调适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际交往,通过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适当参加一些积极有益的学生团体,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充实生活,避免精神空虚;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做好学期计划,使生活有目标。
要积极发掘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真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比如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发展方向、业余爱好;当青少年出现过度使用迹象应及早从改变行为习惯入手来改变对网络的心理依赖。
比如,改变以前的固定上网时间,规律作息,不到校外网吧上网,杜绝通宵上网。
青少年应关注自己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当感觉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寻求帮助,如向朋友倾诉,到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找老师做心理咨询。
3第三:青少年网络成瘾永远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家长难辞其咎,夫妻关系以及父母与孩子间的互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家庭治疗的特点在于将着眼点放在全家人身上,注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每一位成员在家庭中所处位置和作用。
治疗的目的是调动每一位成员在家庭中的作用,使一个家庭成为心理功能健全的家庭,以此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注意事项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阶段,他们对新事物敏感,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 . 8 No 6 13 .
大学生 网络行为 、 生活事 件与 网络成瘾 的关 系研究
侯 友 , 中永 , 建 军 陈 钟
(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心 理 学 自治 区重 点 实验 室 ,内蒙 古 呼 和 浩特 0 0 2 ) 10 2
[ 要] 网络成瘾的成因 摘 是近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采用问卷测量法对内蒙古地区 60 8 名大学
网 络 成 瘾 症 ( nen t Ad it n D sr e , Itr e dci iod r o I ) 指在无 成 瘾 物质 作 用 下 的上 网行 为 冲 动失 AD 是
和上 网时 间 以及 网络 所 获 也 会 强 化 上 网行 为 , 也有
可能 导致 成瘾症 状 的发 生 。本研 究 主要探 讨在 某种
1 2人 , 四 7 9 大 7人 。
( ) 二 研究 工具
1 中文 网络成 瘾量 表 ( I —R E . C AS ) 。采用 台湾
大学 陈淑 惠 教 授 编 制 和 发 展 的 中文 网 络 成 瘾 量 表 ( I —R) 全 量 表 共 2 C AS , 6题 。包 含 强 迫 性 上 网行 为 、 断行 为 与退 瘾 反 应 、 戒 网络 成瘾 耐受 性 、 间管 时
精神刺 激 。生活 事件 与应 激 的概念 是 紧密联 系在 一 起的, 生活 事 件 成 了解 释 疾 病 产 生 的 特 殊 应 激 源 。 近来生 活事件 也成 为心 理学 家 判断是 否 网络 成瘾 的 指 标之 一 , 过 了解个 体近 期 的生 活事件 , 通 如婚 姻关 系的不 和谐 、 工作 上 的不顺 心 以及 身 体不适 等 , 确定 个体 是否 把上 网作 为逃 避现 实 的手段 。 在现 实 生 活事 件 的应 激情 境 下 , 网络 作 为重 要
[ 稿 日期 ]2 0 一12 收 0 8l—7 [ 金 项 目]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校 级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基 内蒙 古 地 区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身 心 状 况及 影 响 因素 研 究 ’ QN0 5 3 ) ’ ( 0 0 0 成
果之 一 。 Leabharlann [ 者 简 介 ]侯 友 (9 8) 男 , 作 1 7一 ,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心 理 学 自治 区 重 点 实验 室讲 师 ; 中永 (9 5) 男 , 古 族 , 蒙 古 师 范 大 陈 1 5一 , 蒙 内 学心 理 学 自治 区 重 点 实验 室主 任 , 授 , 士 生导 师 ; 建 军 ( 94) 男 ,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心 理 学 自治 区重 点 教 博 钟 17 一 , 内
实验 室 副教 授 , 士 。 博
・ 9 3 ・
侯 友 , 中永 。 建 军 / 学 生 网 络 行 为 、 活 事 件 与 网 络 成 瘾 的 关 系研 究 陈 钟 大 生
20 0 9年 1 1月
内 蒙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学 社 会 科 学版 ) 哲
N O ., 0 9 v 2 0
第3卷 8
第6 期
J u n l fI n rMo g l r l ie s y( hl s p y& S ca S i c ) o r a o n e n oi No ma Unv ri P i o h a t o o i ce e l n
生进 行 调 查研 究 , 图探 讨 网络 行 为 、 试 生活 事 件 等 因 素 对 网络 成 瘾 的 影 响 及 其 预 测 作 用 。 结 果 表 明 :1 大 学 生 网 () 络 成 瘾 与 上 网 时 间 呈 显 著 的 正 相 关 。 上 网 目的 上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2 不 同 程 度 网络 成 瘾 的 大 学 生 , 生 活 事 件 的 在 () 在
总分和各 因子上存 在显著差异 , 生活事件 的健 康 因子和其他 因子可 以预测 网络成瘾 ;3 网络行 为可 以通过生活 事 ()
件 间接 预 测 网 络 成 瘸 。
[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 生活事件; 网络成瘾
[ 中图分类号] 44 [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1 6320 )6 090 10— 2 (090— 3. 7 0 5
的虚拟生 活场所 , 体会 接 近 网络 或 者从 事更 多 的 个
网络 行为 , 以此 缓解 和建 立新 的应 激平 衡 , 可 能会 这 导致个 体 产生 网络 成瘾 。现 实 中也 有 基于不 同 目的 和动机 的 网络行 为 的 产 生 , 些 网 络行 为 随着 频 率 这
理 问题 、 际及 健康 问题 五个 因素 , 表采 用利 克特 人 量
采 用 整群 抽 样 的方 法 , 选取 内蒙 古 地 区三 所 大 学 6 0 大 学生 为被 试 , 回问卷 6 7份 , 除无 效 8名 收 7 剔 问 卷 后 , 得 有 效 问 卷 6 2份 , 卷 有 效 率 为 实 0 问 8 . % 。其 中 男 生 3 4人 , 生 2 8人 ; 族 4 7 85 7 女 2 汉 1 人 , 古 族 12人 ; 一 1 9人 , 二 1 4人 , 三 蒙 6 大 5 大 7 大
网络成 瘾 的影 响及 其预 测作 用 。
一
、
生 网络成瘾 的成 因研 究是 目前 研究 的 焦点之 一 。 生活 事件是 人们 在家 庭 、 工作 、 习和社 会支 持 学
( ) 究 被 试 一 研
研 究 方 法
系统 中 出现的各 种 刺 激 的 总 和 , 就是 平 时 所 说 的 也
控, 表现 为 由于过 度 使 用互 联 网而 导 致 个 体 明显 的
社会 、 心理 功 能损 害L 。国 内外 多项 研究 表 明 , 1 ] 大学 生 网络成 瘾 比例 大致 在 6 4 一 1 之 间[ 。大 学 . 3 2 ]
应激 情境 下使 用 网络 和在常 态下 网络 行 为对大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