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汉口学院刘瑜【摘要】社会的急速发展与变革,带来了诸多新鲜事物,涌现出各种各样高科技工具,互联网就是这些变革中最典型的代表,并迅速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隐患如网络成瘾,成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现有研究主要采取问卷和量表测量,研究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行为特点,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戒除网瘾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手段。
本综述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通过对网络成瘾概念的阐述,一些实验的简单介绍,并结合网络行为特点,成瘾行为学习机制,来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网络成瘾自我同一性人格特质社会支持1网络成瘾概述1.1网络成瘾的界定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互联网使用中负面影响最严重的,也是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欧居湖是这样定义网络成瘾的:“网络成瘾是只以网络为中介,以网络中储存的交互式经验、信息等虚拟物质、信息为成瘾物所引起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沉醉于虚拟的交互性经验、信息中不能自主,长期和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生理机能和社会、心理功能受损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Young(1998)在对DSM一IV上所有的成瘾诊断进行分析之后,认为赌瘾(pathologieal gambling)的状态最类似网络成瘾,因此将网络成瘾定义为一种没有涉及中毒(intoxication)的“冲动一控制失控症”(impulse一control disorder)。
网络成瘾现象也被称为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eal Internet Use,PIU),最早为“网络成瘾”命名的Goldberg(1996)认为,PIU的症状包括:(l)耐受性:即需要用越来越多的时间上网才能满足;(2)退瘾症状:当失去网络联系时,会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不断想着网上发生了什么;(3)渴望:渴望更多的上网次数和更长的上网时间;(4)消极生活影响:如失业、财政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形式。
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游戏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也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网络游戏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网络游戏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网络游戏成瘾往往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的关联。
网络游戏成瘾者往往长时间与虚拟世界中的角色进行交流,而忽视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
他们渐渐对人际交往产生厌倦感,社交能力开始退化,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
1. 社交回避网络游戏成瘾者常常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虚拟世界中,以回避现实中的社交场合。
他们不愿意参与班级或社团的集体活动,变得孤立和无法融入群体之中。
这与缺乏现实社交经验有关,长期以往将使其缺乏应对现实社交的能力。
2. 沟通障碍网络游戏成瘾者经常与游戏中的陌生人沟通,而忽视了与现实世界中的亲友的交流。
长期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可能会出现沟通能力下降、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 人际疏离网络游戏成瘾者倾向于将自己封闭在虚拟世界中,减少与现实世界的接触和互动。
这种人际疏离的现象容易造成他们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疏远,甚至可能形成社交恐惧症和自卑心理。
因此,网络游戏成瘾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受到明显的抑制。
【网络游戏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网络游戏成瘾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不同的人格特质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孤独感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孤独感的个体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这可能是因为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能够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交流和关爱的需求。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与配景由于宿舍上彀条件比较便当,今朝我校学生宿舍使用网络比较遍及便捷的网络环境渠道虽则提高了同窗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却使很多同窗沉溺于网上游戏不克不及自拔,甚至严重影响了学业网络对今日的在校大学小时候起说,就像是讲堂以外的第2个空间,成为大学糊口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如何健康有效地哄骗网络,是当今高档教诲范畴面临的1个新问题我们对此十分存眷并对此进行调查阐发 1.网络成瘾的概说"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VTION),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简称IAD),今朝对网络成瘾没有1个同一的界说以及诊断规范不同的学者对其命名也不同诸如网络狂、上彀狂、计较机倚赖、因特网成瘾停滞、病态因特网使用、因特网成瘾或因特网倚赖都是对过度使用因特网的描述⑴网络成瘾观点最早是由usa精神病医生Goldbery在1994年提出的当今学术界对网络成瘾的内涵认识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不雅点:网络成瘾是一种网络技能下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是一种因为习惯而导致的举动成瘾2.大学生网瘾问题的近况:大学生上彀的目的首要有上彀谈天结交、玩网上游戏、网上收集信息等由于处置惩罚不当,对上彀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倚赖其首要表现为网络谈天与外交成瘾、网上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等多种情势据《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人次为8700万,大专以上课历的占56.8%,18--24岁的网民占36.8%(这正是大学所处的阶段),大学生中约84%在上彀网络给人们供给便当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征象越来越严重,而大学生网络成瘾已导致人们的存眷,外洋一项研究表明,13%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过度有负面影响(1).网络谈天成瘾:网络谈天成瘾指的是个体沉迷于网络谈天,且为了消除下网后的焦躁不安而不停延长上彀时间,由此获患上餍足感,致使事情、学习、人际瓜葛甚至就业机会受到影响(1)网上谈天结交是大学生上彀的首重要的条目的之一,一些大学生对网络谈天沉迷不醒,甚至深陷此中不克不及自拔我国一些省市对上彀大学生目的的调查预示,网络谈天占上彀大学生比例的40%以上一份来自大学生"网民"的调查报告预示,网友个数为5--10个的大学生比率高达66%,使用QQ谈天东西的有74%,使用谈天室的占40%,使用BBS的有40%,使用其他谈天东西的为8% ,在谈天者中,有63%的是在交流思想感情,53%的是交流相干信息(2)网络文娱成瘾:它包孕了网上游戏成瘾,网络歌曲成瘾,网络影戏成瘾等,在这几种情势中,网上游戏成瘾出格突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6年1月17日漫衍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名"预示:到200512月31日为止,我国上彀用户总额突破1亿,此中大专以及本科文化程度的网民占50.7% ,有33.2%的网民是"网上游戏"用户大学生上彀目的的调查表明,玩网上游戏已经成为大学生上彀的首选目的在调查中发明,有40%以上的大学生对网上游戏"情有独钟"其他近况:在上彀大学生中,有至关一部分热中与电脑程序的建造,自建以及公布个人网页不可抑制的介入网上会商,在BBS上发表文章等,有的大学生还想通过网络使本身一晚上之间成为一百万富翁二.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一):对学业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削弱了学习的动机,容易遭受学业上的艰难困苦网络成瘾使大学生整日与电脑为伴,对学习落空信心,甚至害怕走进讲堂一天想着阿谁颜色缤纷的网络世界,以致与旷课,逃课去上彀,结果使学习成绩江河日下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学业疏弃而遭受到学校的强制进行退学金伯利·杨的调查表明,学业问题是网络成瘾给大学生带来的首要问题,网络成瘾者中有58%的人提到学业上的败绩上海某校退学或转学的250名大学生中,有1/3的学生是因为网络成瘾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没有通过考试一些高校的教员感叹:现在因成绩不合格而退学、试读或蹲班的学生中,由于网络成瘾而疏弃学业的占70%以上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上彀上,没有精力以及时间来读书,导致的学业疏弃,彷佛已经成为一种自然学习需要靠的是学生的自立性,出格是在高校里的学习高校里的学习是开放性与自立性的联合它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如果学生缺乏自立性,那末学业的疏弃就毋庸置疑了可是为啥子学生会缺乏学习的自立呢?究其缘故原由,网络成瘾是扼杀学生学习自立性的祸首祸首之一,当1个学生网络成瘾后,学习的自立性就逐渐的变为网络的自立性网络的自立性首要表现在每天总是情不自禁的到网络世界中去,不明确本身到学校的根本目的,一天六合把本身走错在网络世界中(二).影响大学生的身板健康:网络成瘾会对大学生的身板产生危害,它导致大学生没事了的心理性能降落,抵抗力力减低长时间面对电脑,会导致手腕中心环节关头不适,腰酸背痛,头昏目炫,目力降落,前脑颅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等症状环境更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自主神经紊乱,抵抗力功能减低,甚至暴死近几年来,由于网络成瘾,过度浸泡网吧而导致的暴死征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加大深度大学生与现实糊口的隔膜(三)对家庭的影响1.网瘾导致大学生与父母矛盾的产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位父母对本身子女前程的美好期待她们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但愿子女们有一天可以或许光宗耀祖,有所出息以为父母送本身上课是不移至理的事她们来到学校不是专心的学习,而是成天泡在网吧里,对网络世界里的一切如痴如醉,她们忘掉了本身上大学的目的,也忘怀父母的期待久而久之,本身的身心深陷与网络虚拟世界之中不克不及自拔每天都情不自禁的去上彀,无意学习致使学习成绩江河日下当父母懂患上本身的子女并不比本身所期待的那样,能为本身增光添彩而是在学校里玩物丧志,不思进取的时辰她们会感应失望为了使本身的孩子可以或许脱离网络世界,可以或许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父母们不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大量限制孩子的上彀时间,限制她们的日常糊口开销,甚至到孩子所在的学校伴读等然而已经网络成瘾不克不及自拔的大学生,无论父母如许疏导都已无济于事父母的所做,不但不要患上孩子清醒,反而让她们觉患上,父母对她们的不信托,不睬解一样,对孩子屡次疏导失效,父母已酸心疾首认为这些孩子已经无可救药于是对孩子要不然闻不问就如许,在网络的驱使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产生跟着时间的推移,这对矛盾会越来越加大深度2.网络成瘾易导致家庭悲剧的产生:大学生大部分照旧消费整体,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大学生的日常糊口开支是家庭日常糊口开支的一部分对大学生而言,日常糊口消费是有限的,必须合理使用然而,对网络成瘾大学小时候起说,除了日常固定的糊口费以外,她们还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网费调查预示,没事了上彀学生每星期的网费在10元左右,而网络成瘾学生每星期的网费在50左右为了筹集这些上彀费用,有的大学生可以不择手眼,她们便卖美人的东西,偷用父母的财帛,严重的甚至杀戮本身的亲人2002年2月,天津市医科大学大三学生张力伟在首都的家中用电线将其祖母绞杀,又用铛头将其爸爸敲死张力伟本来是学校的"尖子生"父母对他关爱有加厥后因网络成瘾,在现实糊口中遭受一些艰难困苦,不胜负重,结果发生了这场家庭悲剧诸云云类的案件的例子在我们的周围并不少见他时刻在提醒我们大学生要提高自控能力(四)对社会的影响1.大学生网络成瘾导致社会秩序杂乱:据统计,在网上流行的非教诲信息中,70%涉及到暴力网络上有各不不异的情景,暴力,赌博,凶残好斗等大学生由于持久在网络中与这些达打交道,极易让这些情景与现实发生重叠,从而易把这些东西融如入现实糊口导致世间呈现打斗斗殴、赌博征象这些严重侵扰了社会秩序,尤其是把网络里的暴力情景带到现实糊口中来,极易引发社会犯罪上文中的张力伟就是最佳的一律.2.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社会人材的培养:大学生本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我国民主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交班人在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是人材的竞争铛铛代界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究竟是人材的竞争以是大学生能否成为国家建设的有佣人材,是我国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如果大学生终日迷恋网络,吊儿郎当,不思进取我们的哪儿另有人材的存在我国的"科学技术强国,人材强国"战略又何患上以实现我们的国家以及社会是缺乏人材,一切的建设将迈步维艰.三.网瘾成因1.逃避大学严重的糊口2.大学生心理本质的优劣是其网络成瘾的首要因素。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对策探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游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新型娱乐方式。
然而,现实中,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也逐渐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对策有哪些呢?1. 时间长。
许多大学生花费的时间在游戏中比在学习和工作上的时间更多。
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实质性影响。
2. 影响学习。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往往会放弃学习,整天沉浸在游戏中,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退学。
3. 社交困难。
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大学生交友能力不足,导致现实社交困难。
4. 卫生问题。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能导致大学生缺乏锻炼和户外活动,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
1. 加强家庭教育。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责任感,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
2.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大学生需要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建立信心,培养好习惯性。
3. 安排好学习和生活时间。
大学生要认识到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平衡,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游戏和娱乐的时间和内容。
4. 加强社交能力。
在学校结交朋友,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自信心。
5. 充实自己的生活。
大学生可以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兴趣水平,增强自信心。
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看书、健身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减少网络游戏对生活的干扰。
三、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人们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会浪费时间,也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对策,引导大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实现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带来的网络成瘾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的现象尤为严重。
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
本文将从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和心理干预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一、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1.心理因素(1)个体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这些人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失去自控能力,难以自我约束。
(2)身体上的特点:网络成瘾比较显著的生理特点是反复冲动行为和降低的阈值,这与条件反射形成,以及人体内对奖赏的反应有关。
(3)个性方面的问题:网络成瘾的个性特征包括内向、不自信、人际关系不良、抑郁倾向等,这使得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压抑和痛苦,因此希望在虚拟世界中寻求一种宣泄和释放。
2.社会因素(1)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大学生中,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各种社交软件、各类线上游戏开发公司等加速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2)心理压力较大: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环境中,存在种种压力,网络成为一个很好的转移压力的方式。
3.相关因素(1)网络上的信息可供性:现代网络世界中,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世界。
网民能够方便地获得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同样受到了网络成瘾的影响,对于他们来说更应该是一个相当吸引人和难以拒绝的东西。
(2)线上游戏的特点:事实上,线上游戏是网络成瘾的源头一部分。
这些游戏常常是以虚假的现实为背景,呈现出一种极度刺激、具有强烈奖赏性的状态,从而加强对玩家的诱惑和沉迷。
二、心理干预策略研究1.自我干预:大学生自己应该加强自我管理,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注重控制自己的沉迷程度,保持自我控制力;执行规则和法规,不依赖网络,保持尽量健康的生活。
2.家庭干预: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父母孩子之间的交流困难,帮助其平衡网络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分享网络技术与安全的知识。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有效率 9 7 . 8 % 。 调查方法 及内容 采 用统一调 查问卷进行 现场答题 式 调 查,调查 员为 统一培 训 的专 业人 员,规 范操作 ,培训 合
格 后上 岗。设调查 监管 员一名 ,对调 查工作 综合 监管 ,发
关键 词 大学 生 ;网 络成瘾 ;影 响 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 中 图分 类号 :G 4 7 9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4 8 9 X ( 2 0 1 4 ) 0 4 - 0 0 2 6 — 0 3
现 问题并 及时解 决 ,确 保最大 限度 的准确 性,并对 问卷 适 时 进行质 控 。调 查 内容包括 基本 情况 、网络 成瘾 Y o u n g量
表等 。
目前 的生活方 式正在 不断 地信 息化、 网络 化 ,大 学生
作为 网络 使用 的主 要力量 ,正处 于一生 中社会 性发展 的一 个重 要阶 段, 同时使用 网络 的条件得 天独 厚。然而 ,网络
同参与和 大力 支持 ,齐 抓共 管,形成 合力 ,让大学 玩 手机 。个别 学生 认为应 该适 当改变教 学体制 ,让学生 可 以 自由选 择其感 兴趣 的学科 ,
而不是硬性规 定要 学什么 。
从学生 的角度 来看 ,课 上玩手 机行 为的主 要 因素是学 生 自控能 力差 。围绕这 一方面 ,他们认 为 ,要 提升 学生 的 自控 能力 ,加强监 督行为 。课堂 本身 是严肃 的、学术 性质 强烈 的地 方,要尊 重课堂 本身及 自身 ,学生 的主要任 务是
的过 度使 用会对 其心理健 康产 生严重 影响 ,阻碍其 身心的 健康 发展 ,并导致 网络成瘾等 严重 心理 问题 …。同时大学 生 网 民的增 加会 带动更 多 的学 生上 网,进 而会 对我 国高等 教 育的发 展产生 不 良影 响 。因此 ,大学生 网络 成瘾 问题亟 待高校关注 ,制定和采取必要 的干预措施 。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机制的综述研究

互 的成 瘾 , 它可 以是消极 的也可 以是 积极 的 , 且往往 具有 并
能 助 长 成 瘾 倾 向 的诱 导 和强 化 的机 制 。
要探求 网络成瘾 的心理机制 ,分析造成 网络成瘾更深层
次 的原 因,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 个方 面去探讨 。
1 大 学 生 网络 成 瘾 与 马 斯 洛 需 要层 次 理 论
的做出最大的努力” 。一些性格内向的大学生 , 缺乏社交技巧
又存在羞怯心理 , 很难与他人建立 爱与归属 的关系 , 更谈不上
当代 大学生 的需求在现实 中无法得到满足 时 ,希望其他
途径 可以满足 自己 , 时 , 此 功能强 大 的网络就成 为一个 重要 的选择 。可见 , 大学生通过 网络满足其现实生 活中无法满足 的需求 , 网络成瘾 的心理动 力。以下我们对这 5种需求作 是
1 满足生理需要 : . 1 大学阶段 , 巾于性器 官的发育成熟 , 他们
・
2 8・ 5
校园 理 2 1 8 02 月第 1 卷第 4 0 期 J raoC m u I e et H ah A 印s21 , o 1, 04 onl f a os J &M n l e t, u t02 V 1 0 N . u i f a l .
进 展 ,20 03,1( ) 3 53 9 13 : 5 —5 .
分溺 爱容 易让 孩子失去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 观 , 总是 以 自我
为中心 , 故而极 易产 生对周 围世界的冷漠 。具有这样心理的 孩子极难与周围的人相处 , 久而久之便对周 围的世界产生厌
恶感 。他们可能会通过去攻击别人来证 明 自己的强大 , 甚至
一
表微博发泄 自己的情绪 ,或者与其他同学在微博上进行交流 达到释放压力 的 目的。 。 微博作为一个发展迅猛的沟通交流 的平 台,不断地满足 封闭式院校 学生各个层面 的心理需求。封闭式 院校学生微博 的使用不仅使他们获得 了安全感 、 存在感 , 缓解 了压力等负面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摘要:文章首先对网络成瘾的概念和网络成瘾的危害性进行了理论鉴定,然后从大学生的自身需求、网络的基本特征、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成瘾成因,针对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网络成瘾的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身心、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少数学生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应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策略方法,引导大学生走健康的网络之路,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一、网络成瘾的鉴定研究网络成瘾首先应对其概念及危害进行鉴定。
(一)网络成瘾概念的鉴定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它是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最终造成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1]。
它最早是由IvanGoldberg于1995年提出,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Davis提出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概念,这些术语都用来描述互联网的过度使用引发的心理障碍。
根据其表现特点可以把网络成瘾分成以下几种类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
(二)网络成瘾危害性鉴定网络成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成瘾(毒品成瘾),但同样是一种心理性异常症状,其对大学生个体、大学生所在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性。
它可以使成瘾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引发眼部、背部、颈椎等部位的疾病;学习成绩下降,多门课程不及格,甚至拿不到学位证或无法毕业;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自我封闭,对情绪、情感产生迷失,混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而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网上经常性地责任感、诚实缺失,阻碍了其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社会适应行为受到影响,人际情感淡漠,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差,进而使人不断走向个人孤独世界;给父母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成瘾者甚至为了获取上网的经济来源到处说谎行骗、偷窃、抢劫钱财,严重威胁了社会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赌博 、 色情 、 购物等 活动。特 殊网络成瘾者一般情况 下属 于 特殊刺激行为 障碍 ,他们 即使在 没有 网络的情况下也会存 在 以上行为 , 只不过是 网络成为 了他们的一个 中介渠道 。 3 .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 的危害
网络成瘾对人 的危害是非常大 的 ,它不仅影响着人 的
、
第3 4卷 第 8期 2 0 1 3年 8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c i )
V o 1 . 3 4No . 8 Au g . 2 0 1 3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 监管 ; ・ 心理健康教 育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3 ) 0 8 — 0 2 1 7 — 0 2
随着科 技的发展 , 科技对生 活的影响越来越深 , 现代人 的生活 已经离不开网络 了,网络技术 已经走进 了千千万 万
不同步的矛盾 ,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与现实条 件形成矛盾
成瘾最早是 由精 神医师 I . G o l d b e r g 在1 9 9 4年提 出的 。 目前 比较流行 的看法 是指主体在无成瘾的物质作用下 的上 网行
为失控 , 自身控制不 了上网的冲动和欲望。台湾学者对 网络 成 瘾的定义是 : “ 不受 控制地重复使 用网络所导致 的一种着
大 学生 网络成瘾研 究
陈
( 辽 宁 师 范大 学
摘
琳
1 1 6 0 2 9 )
政 治与行 政 学 院 , 辽 宁 大连
要: 网络给 大学生带来 了极大便利的 同时也带来 了诸 多负面影响, 其 中的一个重要 问题就是 大学生 网络成瘾。 本 文
从 网络成瘾 的含 义、 类 型和危 害入手 , 详 细分析 了大学生 网络成瘾的原 因, 认 为造成大 学生 网络成瘾的原 因 - - - / "  ̄ : Z + k 5 - 方 面来 分析 , 即 家庭 因素、 学校 因素和社会 因素。最后 , 针对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三个原 因笔者给 出了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大 学 生 网 络成 瘾概 述
1 . 网络成瘾 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 明确的网络成瘾概念 。而网络
身体健康 , 也对人 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很大 的伤害 。网络成瘾 对大学生的伤害尤其 巨大 。具体来说 , 首先是危害大学生 的 身体健康。长期使用 网络而缺少运动会 导致神经 系统紊乱 , 内分泌和 内循环失衡 , 同时免疫力逐步下降 , 诱 发心脑血管 以及 胃肠 等疾病 。同时 由于电脑的辐射 , 长期使 用网络会导 致人视力下降 、细胞病变等 。其次是危 害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长期沉迷于 网络 , 缺少现实人际交往会影响人的心理健 康, 容易 引发 大学 生性 格上的孤僻 、 暴躁 、 怪异 、 自闭等心理 倾 向。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心理成熟年龄 和生 理成熟年龄
障碍 , 并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严重 的影响 。 2 . 网络成瘾的类型 网络成瘾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YO U N G教授 把网络成瘾
制约。他 们也可能认识到 了网络 的危害 , 但是却无法 自 制,
不能 自拔 。网络成瘾患者分不 清现实世界与 网络世界 , 混淆
了虚幻与现实 , 由此导致 了软弱 、 社交恐惧 、 多重人格 , 严 重 时还可能 出现精神分裂症状。
特殊 网络成瘾 主要 涉及 对网络特殊功能的沉迷 ,比如网络
人的生活 , 成 为影 响人们 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 。但是 网络在 带给人 们极大 的便利 的同时还带 来 了一些 负面 的危害 , 其 中重要一项 就是 网络成瘾问题。据专家估计 , 大约有 5 %到 1 0 %的人存在不 同程度 的网络成瘾倾 向。 尤 其是对 网络接触 和使用较多 的大 学生群体 , 对 网络 的依赖更严 重 , 其 中网络 成瘾者也不在少 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 了大 学生 网络成 瘾, 以及如何 防治大学生 的网络成瘾呢?
络综合 征的特征 。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生 物钟紊乱 、 睡眠出
和冲突 , 这些会导致大 学生健康心理 的发展。最后是影响大 学生 的人格 。网络成瘾者不受控制地使用网络 , 会被 网络所
现 问题 、 情绪低沉 、 思维缓慢 、 社交活动减少 、 缺乏 自尊 和 自 信, 比较严重的还会产生轻生的念 头或 自杀 的倾 向。网络花 费大量 时间上 网 , 沉 迷 于网络信息或游戏 , 过度 依赖 网络 , 出现一定的人格心理
二、 大 学 生 网 络成 瘾 的原 因
当前 学术界对 网络成瘾 原 因还 没有形成 统一 的结 论 ,
分为 四类 : 第一类是 网络色情成瘾 , 主要是指 患者对色情作 品上瘾 ,强 迫性 或不 由自主地使用成人 网站参 与色情聊天
迷 状态 , 这种 着迷可能是慢性 的或周期性 的 , 而且会 产生很 难 抗拒 的再次使用 网络的欲望 ,同时会产生想要增 加使用 时间和强度等现象 ,对于上 网所带来 的快感会一直有 心理
与生理 上的依赖 。 ” f 1 1 匹兹堡大学的 Y O U N G教授对网络成瘾
现 象进行 了仔细 的研究 ,并综合 网络成 瘾的现象得 出了 网
验等用到现实社会 中。 而D a v i s 则将 网络成瘾 区分为一般性 网络成瘾 和特殊网络成瘾。一般 网络成瘾是指一般 的网络 使用 , 比如聊天 、 上网、 浏 览视频 、 看新 闻等 , 通 常与 网上 聊 天或者对 电子 邮件 的依 赖紧密相关。一般 网络成瘾者会 无 限制地过度使用网络 , 没有 明确 目的地在网上 消磨 时间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