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已经成为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的事物。

然而,随着网络渗透率的提高,一些大学生出现了过度依赖网络、沉迷网络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本文将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以及心理干预策略研究,以期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1.社交需求大学生处于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正常的社交需求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社交压力或者是性格孤僻等问题,往往会将网络作为逃避和满足社交需求的方式。

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容易沉迷于网上游戏、虚拟社交平台等,进而形成网络成瘾。

2.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导致他们情感失调。

网络成瘾可以成为一种应对方式,通过网络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

3.缺乏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管理能力是他们成功完成学业的关键之一。

然而,一些大学生缺乏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导致他们容易沉迷于网络。

网络成瘾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二、心理干预策略研究1.心理教育与宣传学校可以加强网络成瘾的相关教育与宣传,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成瘾的认知和风险意识。

通过心理教育活动、宣传品、讲座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应对。

2.心理咨询与干预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服务。

心理咨询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沉迷网络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重构、情绪调节等,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网络使用习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3.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家校合力。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程中要品尝的, 失败和挫折是每一个人都要经 历的 , 人也只会在磨砺中 使 沉迷于 网络的大学生长时 间处于~种 姿势凝 视电脑 , 减少 了体育 成长。帮助他们 正确认识 网络世界 的无约束性和 虚拟性 , 他们从思 锻炼 时间、 睡眠时间 、 户外活动 日 间和与 别人沟 通交流 时间 , 寸 身心 健康 想上接受现实生活中 的纪律约束 , 引导他们 将注意力转移到学 习、 交友 受到严重损害 , 往往出现目光呆滞、 免疫 力下降、 自我封 闭、 气暴 躁等 和课外活动中来 。 脾
1 网络 自身 的吸 引力 、
2、 强校 园网络 的监 督 与 管理 加
随着计算机价格 的下跌和 网络技术 的进~步 发展 , 大学 生拥有计
算机的人数越 来越多 , 生进行网络 活动的地点逐 渐由校 外网吧转 大学 向学生宿舍。对 校园网络加 强监督和 管理 , 是干预 大学生 网络成瘾 的
2 影 响 大 学 生健 康 成 长 、
不良现象 。另外 , 网络上良莠 不齐的信 息给分辨 力不强 的大学 生带来 了消极 的影响 , 使极少数大 学生产生 悲观 厌世 情绪 , 网上 色情 、 力等 暴
不健 康信 息甚至会使他们出现极端行为。 二、 大学 生 网络 成 瘾 的 形 成 原 因 .
干预 。 不论 是 外 部 干 预 还 是 心 理 干预 都 要 有 针 对 性 , 久 性 , 持 促使 其 回 归正 常的 学 习与 生 活 。
【 关键词 】 大学生; 网络成 瘾; 害; 危 形成原 因; 对策


大 学 生 网络 成 瘾 的 危 害
等影视作 品中 , 却不愿花时间在学 习和课外 活动中。少数自控力不强 、
课余 时间在网络上 , 很少上 自习温习课程 , 有的甚 至经常 上课迟 到、 早 中 , 就会给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要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 退、 旷课 、 旷考 , 完全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 力 , 导致很多 门课程 不及 网络只是获得知识和帮助 的工具 , 虚拟世 界和现实 生活有着 重要的差 格, 最后被迫休学或者退学 , 无法正常完成学业 。 别, 虚拟世界无法取代现实生活 , 生活中的酸甜苫辣是每一个人成长过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1.1 好奇心的驱使大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和了解新事物的阶段,网络无疑是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娱乐活动和社交平台,而这些新奇的东西往往让他们难以自拔。

1.2 逃避现实的渴望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困扰,而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港湾。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沉迷于游戏、网购或社交网络中,获得一种短暂的心理安慰。

1.3 社交需求的满足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交平台,使他们可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和建立人际关系。

特别是在现实中较为内向或孤独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通过网络社交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2.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宣传。

通过讲座、家长会、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认知,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2.2 设立合理的时间限制学校和家长可以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表,限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专注于学业和其他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2.3 提供适度的娱乐活动为了减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可能性,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和课外社团,如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4 加强心理辅导针对那些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问卷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他们从网络成瘾中解脱出来。

2.5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社交习惯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就 几 乎 没 有 , 些 甚 至 连 正 常 的 有 课堂 学 习 也 保 证 不 了 。 由 于 课 下 上 网 的 时 阃 太 长 , 在 而 课堂上打瞌睡 、 力不集 中 , 课 迟 到、 退 、 精 上 早 旷课 等 屡 见
不鲜 , 间久 了, 至于期 末经 常会 出现考试 不及格 、 时 以 重
第3 O卷 第 5期
南都 学坛 ( 文社会 科 学学报 ) 人
V 13 o 5 o. 0N .
2 0 10年 9月 Ac d mi ou o n u J un lo eHu nt sa d S ca S in e ) S p 2 1 a e cF rm f Na d ( o ra ft ma i e n o il ce c s h i e. 00
信 息 和娱 乐 的视 觉 游 戏 面前 成 为 “ 虏 ” 俘 。那 些 自身 能 力
相对 较 差 、 志 品质 相 对 薄 弱 的 大 学 生 就 比较 容 易 转 投 意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危 害
( ) 重 伤 害 大 学 生 的 身 体 健 康 。2 一 严 0岁 左 右 的青 年 大 学 生 , 处 于 一生 中身 心 发 展 的关 键 阶段 , 有 限 的精 正 在 力 内, 长期 地沉 迷 于 网络 世 界 之 中 , 然 会 导 致 他 们 分 配 必
难 以应 付 , 于 高 校 缺 乏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网 络 人 文 精 神 的 由
培 养 , 分学 生 在 现 实 中受 挫 时 , 往 愿 意 到 虚 幻 的 网 络 部 往
空 间 去 倾 诉 。 最 近 这 些 年 高 校 的 不 断 扩 招 , 大 学 生 的 使
数 量 与 1 增 , 高 校 又 必 须 在 学 术 、 研 等 软 实 力 方 面 3俱 而 科 投 入 更 多 的 精 力 , 样 一 来 , 校 对 大 学 生 的 人 本 关 怀 就 这 高 出现 了部 分缺 失 ” 。大 学 生 在 这 种 人 本 关 怀 缺 失 的 情 况 下 , 有 可 能 会 选 择 从 网络 中 寻 求 弥 补 。 缺 少 人 文 精 神 , 很 又缺 失 了人 本关 怀 的 大 学 生 , 去 对 客 观 事 物 的正 确 判 失 断 , 值 观 容 易 发 生 转 变 , 有 上 网 目标 , 乏 网 络 文 明 价 没 缺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及对策研究

判断标准 )约 占1%。 中网瘾大学生 的主要统计数据 , 6 其
如下 :
“ 网瘾 ” 。大学生作为社会 的栋梁 , 同样受到 了网络 的袭 击 。胡锦涛 同志明确指 出 :特别要认 真研究互联 网对 “ 青年带来 的影 响 , 努力建设 思想政治工 作 的新 阵地 , 打 好 网上宣传教育 的主动仗 ,努 力使互联 网成为广 大青
想一想 , 在过去一年里 , 你是否经历过下列状况 :
Q Q及 空 间 、 客 博
2 5% 4.
游 戏 其 他
3 5 15% 3.% .
1 . 全神贯注于互联 网 , 在下线之后继续想象 上网 并 的情形 ; 2 . 觉得需要在 网络上花 费更 多时间才能感 到满 足 ; 3 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 网络 , . 多 但总是失败 ; 4当你试 图减少或停止上 网的时候 , . 你会 感到情绪 低落而且暴躁易怒 ; 5 . 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总 比预期的时间要长 : 6 了上 网, . 为 宁愿置重 要 的人 际关 系 、 作或 教育 工 机会 于不顾 : 7曾向家人 、 . 朋友 或他人 撒谎 , 以隐瞒 自己涉入 网 络 的程度 ;
在低年级 , 这些学生 刚进入大学 , 自己在 大学 中的角 对
7 一
【 特别关注 】
色还没有定位 与适应 ,从几乎 没有 业余时 间猛然到有 很多时 间 自由支配 ,从不需要 自己考虑未来 到现在 自 己长时 间的迷 茫与空洞 , 从依 赖到猛然问独立 , 都让大 学生感到空 虚 、 无聊 。再加上现代大学 生独有 的个性与 气质使其人 际关 系变得紧张 以及恋 爱失败等 消极 因素 及不够成熟地处理来 自外在 的压力 ,极 易使大学 生将 注意力转 向虚拟 的网络 。 网络具 有独特性 、 开放 性 、 匿名性 和便 捷性 。独 特 性是 因为 网络 的虚拟性 ,这 是大学生容 易上瘾 的重 要 因素 。现实生活 中, 人们 渴望成功 、 完美 、 自信 、 成熟 、 英 雄 , 现人生 的 自我价值 ( 实 缺失需要 和成长 需要 )人们 , 为此奋斗 , 经历挫折与失 败 , 但这要付 出很大的代价 , 而 在 网络这个 虚拟 的环境里 ,人们 不需要付 出太多 的时 间和金钱 , 以避免挫折 与失败 , 可 隐藏缺点 , 放大优点 , 塑造一个 吸引他人 的完美 角色 , 网络充 当了“ 精神慰 问 师” 的角色 , 是人在现实生 活 中的“ 梦工厂 ” 。从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分析 , 它满 足了人 的各种需要。网络空 间 对地理空 问的超越和交往 的匿名性 等 因素形成 了一种 强迫性 的激 励机制 : 当你 向陌生人发 出你 的信 息之后 , 要么在很短 的时间就可能收 到 回复 , 要么收不 到 , 这种 不确定性 的回应类 似于博彩游戏 中的不确定性 奖励所 带来 的刺激 , 它使人 们始终带着一 种期望 , 等待 这种不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大学的扩招和逐渐普及,以及网络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了。

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虽然有来自于网络吸引的外部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外部和内部原因,学要制定有效和正确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戒掉网瘾。

同时此番发无论在外部和内部都要有针对性,持久性,使其能够保证大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特别是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与网络接触的地方和时间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现在社会上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

随着大学生越来越频繁的接触网络,越来越迷恋网络,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患上了“网络成瘾症”。

究其“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原因。

(1):外部原因。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然,作为国家下一代的接班人,新世纪的继承者——大学生就有不可替代的和网络有更多的接触的机会,因为很多年轻人认为,这个世纪不懂网络就等于落后,于是现在几乎是所有的当代大学生都是网络高手。

当然,网络在现在大部分的时间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是一个信息的交流平台:但是网络在交流信息的同时携带了很多关于娱乐等不健康的信息。

网络游戏这个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魔兽争霸,地下城与勇士,穿越火线等网络游戏。

正式由于这种没有节制的网络游戏的迅速成长让越来越多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逐渐的发展成为“网络成瘾”。

(2):内部原因。

随着国家教育力量的逐渐增强和国家扩招政策的逐渐落实,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能够且有机会进入大学进行深造,大学扩招虽然给予了更多的学生机会进入大学的殿堂深造,同时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不是很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这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是在大学这个管理相对松散的知识殿堂里逐渐的放任自己,对自己要求松散,不严谨。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逐渐凸显出来。

网络成瘾指的是对互联网和网络活动的过度依赖和沉迷,导致个体生活、学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特点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进行探讨。

一、影响因素1.1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任务和压力,他们常常通过上网逃避现实的困扰,进而产生了对网络的依赖。

1.2 家庭教育:一些大学生在家庭教育背景下过于被动或过渡保护,在面对压力时缺乏应对能力和情绪调节的技巧,通过网络来获得情感渲泄和满足。

1.3 社交需求: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现实社交能力,网络成为他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渠道。

一、特点2.1 过度依赖:网络成瘾者常将网络活动置于生活的重要位置,不可或缺,对网络沉迷程度加深。

2.2 时间消耗:网络成瘾者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虚拟世界,导致学业、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受到极大影响。

2.3 生活失衡: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的作息规律混乱,缺少运动、食欲不振等问题愈发突出。

二、解决方法3.1 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网络成瘾的危害和注意事项,以提高大学生的意识和自控能力。

3.2 网络限制:学校可以加强网络使用管理,限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和频率,确保学习和生活的平衡。

3.3 兴趣培养:引导大学生培养其他兴趣和爱好,例如参加社团活动、读书、运动等,降低网络成瘾的风险。

3.4 心理辅导: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

总结起来,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给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带来了困扰。

要解决这一问题,各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包括学校、家庭和个人。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限制网络使用、培养兴趣爱好和提供心理辅导等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实现健康、平衡的发展。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正因为如此,许多大学生把上网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

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游戏、聊天等。

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已成为一种风气。

有些人甚至为此放弃学业。

这种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成为网络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各个大学为了方便同学们的生活,纷纷进行了校园网的建设,由于校园网建设的超前性、便利性和低廉性,大学生上网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娱乐方式。

但网络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使得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被网络深深地吸引。

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是玩游戏、看色情信息等。

那么。

这些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为什么对网络游戏以及色情信息如此青睐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

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使学生获得快感,对独立性差的人有极大的诱感力。

许多网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赌博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都极具诱感力。

二,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和抵御能力比较差,使少数学生难以抵抗诱惑,他们往往抱着好奇心理,进而沾染色情信息网站,这种精神鸦片。

一吃就上瘾,进而难以自拔。

二、网络成瘾的危害(一)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学生网络成瘾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成绩下降,学业荒废。

许多大学生虽能意识到上网所能带来的危害,但是不由自主,即使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对日益下降的学习成绩也很着急,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我曾经对唐山四所高校(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200 名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超过80%的大学生因上网而逃过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班级 0901学号 12950091428学生姓名梁沛沛指导教师胡铭职称讲师2012年05月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3)一、大学生上网状况即原因 (4)1.1大学生上网状况 (4)1.2大学生喜欢上网甚至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 (6)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8)2.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8)2.1.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 (8)2.1.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消极影响 (9)2.2网络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 (9)三、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 (10)3.1社会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10)3.2学校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11)3.3家庭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13)3.4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摘要: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成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因此如何使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其负面影响,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喜欢上网甚至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

第二部分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

充分肯定网络为大学生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第三部分就如何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提出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都应负起各自的责任。

关键词:网络成因;大学生;利弊影响;责任;对策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 reason and itscountermeasure researchAbstract: Now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 great platform that can absorb and take on human being’s life and production and the rudiments of cadre the social information. So how to make the internet play an active role in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and minimize its negative effects s the problem need to be solved now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it begin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forces on analyzing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reason that why 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internet and even lost in it. The second part it analyses deep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effects on the students. It discussed the Internet not only brought about positive change to students but also referred to a negative impact to the students. In the last part the author express his views on how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mpact by the Internet. The community, school, family should take their respective responsibilities.Keywords:Internet addiction ; College studen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ffects;Responsibility ; Countermeasure一、大学生上网实际状况及原因(一)大学生上网状况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究竟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本人于2012年初在河南省洛阳师范、洛阳理工等几所高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

问卷由5个部分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它方面的具体情况。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92.9%。

同时为进一步摸清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及其所受影响,我又重点访谈了10名同学以了解情况。

结合其它权威机构与我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是网民的主体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年6月的报告,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4.2亿,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所占比例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大学生。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9)》指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其中,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5.6%)最高,而这一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中在校大学生的比例又最高。

表1.1不同年龄阶段网民规模统计表不到18岁 18~24岁 25~30岁 31~35岁 36~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从上述调查结果上看,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18岁以下的网民)和25~30岁的网民,35岁往后的网民人数呈下降趋势,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而从绝对数据上显示18~24岁的网民有6669万人,这中间绝大多数是大学生。

2.大学生上网偏好及其行为倾向(1)娱乐方式的选择表1.2大学生主要的娱乐方式表1.2可以看出大学生娱乐方式的选择选项数量百分比聊天92 46%查阅娱乐资讯42 21%网络游戏38 19%其他28 14%。

由表1.2的统计数据来看,“聊天”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使其成为最受学子青睐的娱乐方式。

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倍感艰辛,心理上常处于抑郁状态,非常需要有共同话题人的抚慰。

而此时网络聊天工具的出现抚平的他们内心的缺失。

现如今腾讯QQ已经成为时下大学生互相联系时必备工具。

同样是在2005年Google推出的最热门搜索词中,“网络游戏”列第六位。

在“其它”选项中,“听歌”“看电影”等娱乐项目居多。

(2)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表1.3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自己控制上网时间,60人偶尔会上瘾。

有一半的同学对网络有一定依赖,但还是知道适可而止,在一定的时间内会想上网。

还有12位同学已经相当沉迷,一两天不上网就会感觉异样。

大约14%的人上网的时候就忘了时间或者自己放任自由,这种自控能力不仅体现在上网上,学习生活中也会有很明显的体现。

各个班的情况差不多每个班都有几个人整天长时间地呆在电脑面前,把除了上网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抛开,包括上课,吃饭等。

依凡·葛尔柏格提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的十条标准:①下网后总是不忘网事;②不满足上网时间;③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④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⑤总是想借助于网络缓解压力;⑥视上网比学业更重要;⑦为上网而不惜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⑧不惜支付巨额网费;⑨不愿向亲友吐露频频上网的真相;⑩下网后有焦虑、失落感。

只要满足以上10条中的5条,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28.9%。

从学历层次上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4.3%。

2 0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95%左右是网民,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达到9%以上。

网络成瘾的状况显然已经形成。

(二)大学生喜欢上网甚至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许多大学生越多地使用网络越发被网络空间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以致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上网,甚至因此忽略了他们的真实生活。

导致大学生过度沉溺网络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形成的合力结果。

1.网络本身的特点网络的虚拟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与现实的广阔天地,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轻易获取庞杂的信息;可以在匿名状态下,自主选择交流对象,向对方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精神寄托。

二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挑战性与实时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网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

超越时空的游戏,使不同地域、年龄和身份的人,可以随时找到共同的爱好者,在攻克游戏难关时可获得一种成就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在网络媒体面前,大学生不仅仅是读者,而且是演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网络之中,网络互动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并产生愉快的体验,这就容易使大学生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导致他们对网络不同程度的依赖。

2.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和人格特征首先,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人生的过渡期,心志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且缺乏自控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深陷其中。

当学业竞争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和谐或生活不顺利时因为缺乏应对困境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勇气和信心,很容易出现沉溺网络的消极行为,企图通过这种方式逃避现实或调整心态。

其次,上网行为是个人主动选择的行为,并不是所有上网的大学生都会成瘾,这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

国外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

国内有学者指出,患网瘾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倾向于情绪激动、易烦恼、忧虑抑郁、缺乏自信,在生活中表现为无法面对现实、急躁不安,易受环境支配。

这类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找到自信和快乐,用虚拟的理想自我代替现实自我。

个人因素与上网行为互为因果关系,可能是个人因素导致过度上网,也可能是过度上网导致人格因素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