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颈椎牵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4.牵引绳应松紧适宜,过松起不到作用,过紧患者有压迫感。
5.牵引时身体不可抵着床尾,牵引绳应和患者长轴保持平行,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5
考核评价
(5)
1.患者能理解颈椎牵引的目的,并能主动配合。
2.操作程序正确。
4.牵引绳应松紧适宜,过松起不到作用,过紧患者有压迫感。
5.牵引时身体不可抵着床尾,牵引绳应和患者长轴保持平行,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2
2
2
2
2
提问
(5)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1.第一次牵引时间勿过长,一般20~30分钟,如有不适,及时停止并汇报医生,如无不适,可适当延长牵引时间。
2.牵引前不宜过饱进食,应注意观察患者血压、面色、脉搏、呼吸变化。
5
6
5
6
5
6
5
6
5
6
5
注意事项
(10)
注意事项:
1.第一次牵引时间勿过长,一般20~30分钟,如有不适,及时停止并汇报医生,如无不适,可适当延长牵引时间。
2.牵引前不宜过饱进食,应注意观察患者血压、面色、脉搏、呼吸变化。
3.牵引时,牵引砣尽量在同一高度,保持牵引砣悬空;牵引绳不能有任何物品触碰,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3
3
2
2
准备
(10)
1.护士:态度和蔼,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牵引带、牵引砣、尼龙绳、牵引钩。
3.患者:了解治疗目的,排二便,取仰卧位,做好准备。
4.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2
4
2
2
操作流程和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通过施加外力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
一、颈椎牵引的步骤颈椎牵引主要分为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两种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步骤。
1. 手动牵引的步骤手动牵引是指医生通过手工施加力量来进行牵引,具体步骤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使颈椎处于最佳牵引位置。
(2)医生用双手紧握患者的头部,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使颈椎得到牵引。
牵引力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3)牵引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次治疗一般进行3-5次,每周1-2次。
2. 机械牵引的步骤机械牵引是指利用专用的颈椎牵引器材来进行牵引,具体步骤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部固定在牵引器上,确保头部、颈部和身体处于稳定的位置。
(2)调节牵引器的参数,包括牵引力的大小和牵引时间等,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3)启动牵引器,使其施加适当的力量进行牵引。
牵引力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4)牵引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次治疗一般进行3-5次,每周1-2次。
二、颈椎牵引的方法除了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进行颈椎牵引,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1. 水下牵引法水下牵引法是指将患者放入水中进行牵引,通过水的浮力来减轻颈椎的负重,达到牵引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无法承受重力牵引的患者。
2. 持续牵引法持续牵引法是指将颈椎固定在特定的位置,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牵引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严重的颈椎病病例,但需要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固定姿势。
3. 配合药物牵引法配合药物牵引法是指在进行颈椎牵引的同时,结合使用一些药物来促进颈椎的恢复和修复。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严重的颈椎病病例,但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药物方案。
总结: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可以通过手动牵引或机械牵引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中医牵引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牵引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使牵引力落在颈椎体后缘。
【操作方法】
(1)牵引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颈椎的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
(3)应用模式:持续牵引。
(4)牵引力量:初始牵引力从2.5-4.5 kg开始,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但一般不超过体重的七分之一为宜
(5)治疗时间:大多数为8-15分钟。
(6)频度和疗程:日一次,十天一疗程
【治疗操作】
(1)治疗前
①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②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如坐位、仰卧位等。
③根据处方确30
定患者颈部屈曲角度。
(2)治疗中
①设定控制参数:包括力量、时间、牵引方式
②治疗调整:每次牵引相应调整牵引体位、角度、力量。
(3)治疗后
①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卸下牵引带。
②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的不适.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患者须知
(1)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听器、眼镜等影响治疗的物品。
(2)牵引中应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
(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2、工作人员须知
(1)熟悉牵引装置的性能。
(2)治疗时对患者状况作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
(3)对肌肉疼痛导致痉挛者,宜采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避免采用间歇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以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为标题,将为您介绍颈椎牵引的具体步骤和常用方法。
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拉伸颈椎,缓解颈椎压力,改善颈椎病症状。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颈椎牵引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颈椎牵引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应脱去颈部上方的衣物,坐在牵引椅或床上。
患者的头部应安放在牵引器上,牵引器上方有一个支撑架,使患者的头部能够自由移动。
2. 调整位置: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牵引椅或床的高度和角度,使患者的头部和脖子能够处于最佳位置。
3. 固定头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会使用安全带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牵引器上,确保牵引过程中患者的头部稳定。
4. 逐渐增加牵引力度: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会逐渐增加牵引力度,开始时力度较小,然后逐渐增大。
这样可以让患者适应牵引的感觉,并避免不适。
5. 牵引时间:牵引的时间一般为15到20分钟,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6. 结束牵引:牵引结束后,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会逐渐减小牵引力度,然后将安全带解开,让患者缓慢坐起来。
二、颈椎牵引常用方法:1. 机械牵引法:这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牵引方法,通过使用专用的牵引设备,如颈椎牵引器或颈椎牵引床,来实现颈椎的牵引。
这种方法可以调整牵引力度和角度,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
2. 手工牵引法: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颈椎牵引方法,由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使用手法进行牵引。
手工牵引法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但需要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3. 水中牵引法:这种方法是将患者放入水中进行牵引,利用水的浮力和阻力来实现牵引效果。
水中牵引法可以减轻患者的体重负担,减少对颈椎的压力,适用于一些严重病情或无法进行常规牵引的患者。
4. 牵引床联合牵引法:这是一种结合牵引床和手法牵引的方法。
牵引床可以提供稳定的牵引力度和角度,而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法调整,增加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颈椎牵引的使用流程

颈椎牵引的使用流程什么是颈椎牵引颈椎牵引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拉伸颈椎的方式来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肌肉张力和颈椎间隙,促进颈椎的恢复和康复。
颈椎牵引器是一种多样的工具,包括颈托、颈牵引器架等,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的使用流程1.第一步:准备设备–调整颈椎牵引器的高度和角度,使其适应个体的颈椎曲度。
–确保牵引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
–准备好合适的牵引力大小。
2.第二步:准备患者–患者坐在舒适的座位上,确保身体放松。
–描述并解释颈椎牵引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确保患者没有任何颈椎病史或严重的颈椎疾病。
3.第三步:开始牵引–患者佩戴颈托,根据个体的颈椎曲度和曲线角度进行调整。
–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牵引器上,确保头部在正确的位置上。
–逐渐增加牵引力度,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调整。
–牵引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和病情进行调整。
4.第四步:结束牵引–缓慢减小牵引力度,直至彻底解除牵引力。
–小心地取下颈托,确保患者的头部和颈椎没有受伤。
–让患者适当休息片刻,以缓解可能的不适感。
5.第五步:注意事项–颈椎牵引不适合所有人,如有颈椎骨折、严重颈椎疾病等情况,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牵引力度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大的力度对颈椎造成损伤。
–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颈椎疲劳和不适感。
–牵引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疼痛、头晕等症状,如有不适请及时停止牵引并咨询医生。
结论颈椎牵引是一种有效的物理疗法,适用于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肌肉张力和颈椎间隙的改善。
使用颈椎牵引器时,需要准备合适的设备和调整适当的牵引力度,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牵引的时间。
适当使用颈椎牵引可以提供缓解颈椎问题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患者的病情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一、操作程序(一)处方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2、颈椎的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颈屈位范围内,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3、应用模式: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
通常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应是患者可以适应接受的范围。
通常以患者体重的7%为牵引首次力量,适应后逐渐增加。
常用的牵引力量范围在3-12kg。
5、治疗时间:大多数为10-30min。
6、频度和疗程:频度为1次/d或3-5次/周,疗程为3-6周。
7、其它的理疗:若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应用浅表热等物理因子,则应在牵引处方中予以注明。
(二)治疗操作1、治疗前1.1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1.2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如坐位、仰卧位等。
1.3根据处方确定患者颈部屈曲角度。
1.4牵引带加衬,使患者更为舒适,且使牵引力量作用于患者后枕部而非下颌部。
1.5将牵引带挂于牵引弓上。
2、治疗中2.1设定控制参数:包括牵引力量、牵引时间、牵引方式、间歇牵引时的牵引、间歇时间及其比例。
2.2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变,相应调整牵引体位、角度、力量和时间。
3、治疗后3.1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卸下牵引带。
3.2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的不适,记录本次牵引参数,以作为下次治疗的依据,二、注意事项:(一)患者须知1、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听器、眼镜等影响治疗的物品。
2、牵引中应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
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二)工作人员须知1、熟悉牵引装置的性能。
2、治疗时对患者状况作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
如有假牙的患者可将纱布卷放于上、下后牙之间;使用改良牵引带减少颞颌关节疼痛;合并腰椎病变者,牵引力量宜小,以避免产生腰椎疼痛。
3、对肌肉疼痛导致痉挛者,宜采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避免采用间歇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疗法

颈椎牵引疗法
治疗操作
(1)治疗前
1、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2、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如坐位、仰卧位等。
3、根据处方确定患者的颈部屈曲角度。
4、牵引带加衬,使患者更为舒适,且牵引力量作用于患者后枕区(枕部)而非下颌部。
5、将牵引带挂与牵引弓上。
(2)治疗中
1、设定控制参数:包括牵引力量、牵引时间(10-30分钟)、牵引方式、间歇牵引时的牵引、间歇时间及其比例。
2、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变,相应调整牵引体位、角度、力量和时间。
(3)治疗后
1、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卸下牵引带。
2、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的不适,记录本次牵引参数,以作为下次治疗的依据。
注意事项
(1)、患者须知
1、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听器、眼镜等影响治疗的物品。
2、牵引过程中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
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2)工作人员须知
1、熟悉牵引装置的性能。
2、治疗时对患者状况要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
如有假牙的患者可将纱布卷放于上、下牙之间;使用改良牵引带减少颞颌关节疼痛;合并腰椎病患者,牵引力量宜小,以避免产生腰椎疼痛。
3、对肌肉疼痛导致痉挛者,宜采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避免采用间歇牵引方式。
牵引疗法操作规范

牵引疗法操作规范
[目的]
牵引疗法是通过机械牵引的方式,被动扩大椎间隙、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刺激,利于水肿消除,或可松解局部粘连,并调整脊椎内外平衡,甚至增加负压,以利于髓核的回纳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颈椎病、腰腿痛引起的颈肩腰背酸痛、
,
2、腰椎牵引:
2.1 将腰椎牵引带两片分开,分别与牵引床两头的带子连接固定
2.2 患者平躺在床上,将两片牵引带分别系牢固定在腰部(包裹骨盆,上缘卡于髂前上棘以上)、胸部以下(包裹腰腹部,上缘卡在肋下缘以下),向两头将牵引
带拉紧
2.3 牵引体位以平躺为主,如有必要,可适当腰部微前屈(用枕垫置于小腿部,
保持髋膝关节于微屈曲位)
2.4牵引以间歇牵引为主,重量一般在自身体重的一半左右为宜,初次牵引者或年老体弱的患者适当减轻,以患者忍受程度及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原则。
2.5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一般10-15天为一个疗程
2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如牵引部位有创口或皮炎等皮肤反应,不宜进行牵引。
6.如牵引后症状加重,不宜继续牵引并告知医生。
目的
1.牵引使头部肌肉松驰,解除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负荷,有利于膨出椎间盘得到恢复。
2.在牵引作用下,椎间孔增大使神经根所受刺激和压迫得以减轻,有利于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松解及水肿消除。
3.检查牵引装置、枕额带、牵引绳是否完好。设定控制参数:包括牵引力量(一般体重的7%或3~10千克)、牵引时间(15~30分钟)、牵引方式、间歇时间及其比例。
4.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1.洗手,再次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协助患者到牵引室,患者取坐位,颈肩部放松,下巴微内收,调整松紧带,以患者舒适为主,妥善固定枕颌带。
9.按消毒隔离规范正确处理各类物品。
10.洗手、记录(记录本次牵引参数,病人的反应,以作为下次治疗的依据)。
注意事项
(10)
注意事项:
1.孕妇、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禁用牵引。
2.牵引时间不宜过长,重量不宜过重,以患者忍受程度及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原则。
3.牵引前不宜过饱进食,应注意观察患者血压、面色、脉搏、呼吸变化。
3.牵引使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有利于小关节功能恢复,也能使颈椎恢复正常排列。
健康宣教
1.告知患者牵引前不宜过饱进食,牵引完后应在原位静位10分钟左右,方可活动。以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呕吐、站立不稳等反应。
2.嘱咐患者不要自行改变牵引的重量、角度及体位,更不要在牵引时作颈部肌肉自主收缩对抗牵引,或作颈部自主侧弯、旋转。
3.根据患者情况及医嘱再次确认牵引的重量。
4.计时15~30分钟。
5.密切观察病情,随时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头晕等不适,如有异常立即停止牵引并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6.牵引完毕后,使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归零后方可取下枕颌带,关机。
7.属患者轻柔按摩放松颈部肌肉,静坐5~10分钟。
8.陪患者回病房,取舒适卧位并交代注意事项,询问需要并致谢。
3.告知患者牵引初期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如下颏及颈枕部感受压力,有些不舒服,限制颈部活动且影响张嘴、说话,有些不习惯,少数病人还可能感觉头昏、头胀或颈部疲劳感,但逐步适应后不适感即可消失。
4.对于长期牵引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刺激性炎症,可在局部夹棉纱垫缓解压力,督促男病人勤刮胡须等。
颈椎牵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颈椎牵引操作流程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
准备
1.护士:态度和蔼,衣帽整洁。
2. 用物:牵引床、牵引绳、枕额带。
评估
1.核对医嘱及患者,评估患者相关疾病、既往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生命体征、体重、是否空腹,以及局部皮肤情况等。
2.告知本操作的目的、方法、配合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取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