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护理措施

颈椎牵引护理措施1. 介绍颈椎牵引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用于减轻颈椎相关疾病的症状,如颈椎病、颈椎间盘脱出等。
在进行颈椎牵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护理措施2.1 患者评估在进行颈椎牵引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颈椎影像学检查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确定牵引的适应症和适当的牵引方法。
2.2 牵引器材准备在进行颈椎牵引时,需要准备适当的牵引器材。
牵引器材包括牵引架、头架、牵引绳等。
在使用牵引器材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器材完好无损,并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3 位置调整患者的位置调整对于颈椎牵引的效果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头部略微后仰,以便进行牵引。
在调整患者位置时,需要避免颈椎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和损伤。
2.4 牵引力度控制牵引力度的控制是颈椎牵引的关键。
牵引的力度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进行调整。
过轻的牵引力度可能无法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而过重的牵引力度则可能导致患者的不适和损伤。
2.5 牵引时间控制牵引时间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颈椎牵引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性来确定。
在进行颈椎牵引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反应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牵引时间。
2.6 患者观察和护理在进行颈椎牵引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牵引器材的使用情况。
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
2.7 牵引后的护理颈椎牵引后,患者需要适当的护理。
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患者调整体位、保持颈椎稳定、防止颈椎过度活动等。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以加速康复和预防复发。
3.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颈椎牵引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牵引器材的选择应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消毒处理。
•牵引力度和时间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进行调整。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原理是通过对颈椎进行牵引、拉伸,以减轻颈椎间的压力和张力,促进脊柱的正常位置,并恢复颈椎的功能。
具体原理如下:
1. 缓解颈椎间压力:牵引治疗可以通过拉伸颈椎之间的韧带、肌肉和软组织,减轻颈椎的压力。
这种拉伸作用可以促进颈椎间盘的恢复,减轻或消除颈椎病的症状。
2. 恢复颈椎的正常位置:牵引治疗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在颈椎部位拉长脊柱,使颈椎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曲度。
这有助于纠正颈椎的错位或变形,减轻颈椎的不适和疼痛。
3. 改善颈椎血液循环:牵引治疗还可以通过拉伸颈部的肌肉和软组织,改善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
这样可以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4. 减少颈椎的炎症:牵引治疗可通过减轻颈椎的压力和张力,减少颈椎的炎症反应。
这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僵硬和肌肉痉挛等症状。
总之,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原理是通过拉伸颈椎,减轻颈椎的压力和张力,促进颈椎的正常位置和功能,从而缓解疼痛、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颈椎牵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通过施加适当的牵引力来减轻颈椎间盘压力,并促进颈椎的恢复和治愈。
然而,颈椎牵引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以下将详细介绍。
1. 适应症和禁忌症:颈椎牵引适用于较为轻度的颈椎病,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突出或颈椎型头痛等。
但对于严重的颈椎病,如颈椎骨折、颈椎感染、颈椎肿瘤等,应禁止使用颈椎牵引。
2. 负重控制:使用颈椎牵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负重,以避免对颈椎造成过大的牵引力。
一般来说,初始阶段的牵引负重为1-3公斤,逐渐增加到5-6公斤,但不推荐超过8公斤。
3. 牵引角度:牵引角度的选择也很重要。
较小的角度可以减少颈椎韧带张力和肌肉收缩,有助于缓解颈椎的压力。
一般来说,牵引角度应控制在10-30度之间,具体角度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4. 牵引时间和频率:牵引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次牵引的时间为15-30分钟,每天1-2次。
但应注意,长时间的连续牵引可能会对颈椎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控制牵引时间和频率。
5. 牵引方式:颈椎牵引可分为静态牵引和动态牵引两种方式。
静态牵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施加恒定的力量,动态牵引是通过改变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颈椎活动。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牵引方式。
6. 安全性和舒适度:在进行颈椎牵引时,安全性和舒适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应选择适合患者的牵引器械,并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感受和反应调整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7. 注意力和监测:在进行颈椎牵引时,医护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的状况,并密切监测变化。
如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牵引并就医处理。
此外,应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调整牵引参数和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总之,颈椎牵引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和疼痛。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通过施加外力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
一、颈椎牵引的步骤颈椎牵引主要分为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两种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步骤。
1. 手动牵引的步骤手动牵引是指医生通过手工施加力量来进行牵引,具体步骤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使颈椎处于最佳牵引位置。
(2)医生用双手紧握患者的头部,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使颈椎得到牵引。
牵引力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3)牵引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次治疗一般进行3-5次,每周1-2次。
2. 机械牵引的步骤机械牵引是指利用专用的颈椎牵引器材来进行牵引,具体步骤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部固定在牵引器上,确保头部、颈部和身体处于稳定的位置。
(2)调节牵引器的参数,包括牵引力的大小和牵引时间等,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3)启动牵引器,使其施加适当的力量进行牵引。
牵引力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4)牵引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次治疗一般进行3-5次,每周1-2次。
二、颈椎牵引的方法除了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进行颈椎牵引,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1. 水下牵引法水下牵引法是指将患者放入水中进行牵引,通过水的浮力来减轻颈椎的负重,达到牵引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无法承受重力牵引的患者。
2. 持续牵引法持续牵引法是指将颈椎固定在特定的位置,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牵引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严重的颈椎病病例,但需要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固定姿势。
3. 配合药物牵引法配合药物牵引法是指在进行颈椎牵引的同时,结合使用一些药物来促进颈椎的恢复和修复。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严重的颈椎病病例,但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药物方案。
总结: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可以通过手动牵引或机械牵引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
在进行颈椎牵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颈椎牵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牵引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频次以及牵引的方式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患者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牵引力的大小需要逐渐增加。
开始牵引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伤害。
可以逐渐增加力度,但要根据患者的感受进行调整,确保患者能够耐受。
此外,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感受及时调整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有多种方式,如手动牵引、重力牵引和机械牵引等。
不同的牵引方式有不同的疗效和适应症。
选择适合患者的牵引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患者在进行颈椎牵引时应保持身体的放松。
应尽量避免用力、紧张或抵抗牵引的力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症状。
在牵引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全舒适的体位。
一般来说,患者应保持平躺位置,头部要放在合适的支撑物上,以确保颈椎处于合适的位置。
此外,牵引时间的长短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对于初次进行颈椎牵引的患者,可以逐渐延长牵引时间。
但是,过长时间的牵引可能会导致不适或疲劳,因此需要注意。
最后,患者在进行颈椎牵引后需要适当休息。
牵引后的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或酸痛,应保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帮助身体恢复。
总之,颈椎牵引是一种有效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但在进行牵引时需要注意力度、方式、时间等方面的细节。
只有合理使用牵引,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为此,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牵引,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但在进行颈椎牵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专业指导,颈椎牵引应在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他们会根据你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合适的牵引力度和方式。
2.适量牵引,牵引力度应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过大的牵引力度可能会导致颈椎受损或加重症状,而过小的牵引力度可能无法起到治疗效果。
3.避免过度牵拉,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牵引时间为15-30分钟,每天1-2次。
过度牵拉可能对颈椎和周围组织造成不良影响。
4.姿势正确,在进行颈椎牵引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仰卧位或坐位进行牵引,头部应保持自然放松,不要用力扭动或转动颈部。
5.注意症状变化,在进行颈椎牵引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身
症状的变化。
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或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牵引并咨询医生。
6.避免牵引过程中的其他活动,在进行颈椎牵引时,应避免同时进行其他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或扭动颈部的动作,以免造成额外的伤害。
7.注意牵引器材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牵引器材,确保其安全可靠。
可以咨询医生或理疗师,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器材。
8.定期复查,进行颈椎牵引后,应定期复查病情,观察治疗效果。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出现新的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颈椎牵引是一种有效的颈椎病治疗方法,但在进行牵引时需要注意合适的力度、正确的姿势以及观察症状的变化。
遵循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并定期复查,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机械牵引:采用医疗器械设备将颈椎进行牵拉,可以改善颈椎的生理状态和脊髓的血流灌注,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2. 手法牵引:通过手法按摩、掌揉、推拿等技术,对颈部进行牵拉,以达到舒筋活络、缓解颈椎病症状的治疗效果。
3. 自我牵引:指通过简单的肌肉拉伸或颈部放松锻炼,自我实现颈椎牵拉的治疗方式,常见的自我牵引就是仰卧时头部垫枕。
4. 水中牵引:将颈部放入水中,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实现颈部牵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舒缓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颈椎病牵引治疗时,应该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不可自行进行。
此外,牵拉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也需要逐渐加强和延长,切勿过度用力或时间过长。
颈椎牵引_精品文档

28
牵引重量
• 最大牵引重量需视患者体质及对牵引的反 应而定,一般颈肌弱者14 ~ 18kg,颈肌强 者18 ~ 20kg
• 长时间持续牵引宜采用小重量,短时间牵 引可适当加大重量,间歇牵引不宜超过 15kg
29
牵引时间
• 实验显示牵引30min和60min对颈椎间距的 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
23
• 角度 • 时间 • 重量
需要调节的因素
24
牵引角度
• 一般认为采用颈椎前屈10~30°可使颈椎 后部间隙显著扩大
• 垂直(0°)牵引时最大应力作用于颈椎上 段。
• 前屈20~30°时牵引可使第6,7颈椎间隙增 大最明显。
25
牵引角度
•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颈椎病类型和颈椎X光片 来决定牵引角度: – 椎动脉型前屈小于5度; – 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前屈20~30度; – 颈型前屈小于20度;
1返6 回
⑶临床应用
①优点:牵引角度容易调整,患者位置稳定,不 容易发生异常运动。
适用于年老体弱、眩晕和病情较重者以及不习 惯坐位牵引者,特别是对颈椎病合并急性损伤或脊 髓型颈椎病患者。
②缺点是不方便,需在病房里进行。
1返7 回
⒉床上斜面自重牵引牵引参数
⑴体位
取仰卧位 患者头部垫l0cm高的硬枕,使颈椎前屈。固定枕 颌牵引套并使两侧延长绳固定于床头,借助患者身体 重量的下移趋势进行牵引。
力,达到牵引目的。 一般在医院或病房进行。
2.床上斜面自重牵引 指利用自身体重作为对抗牵引重量达到治疗目的
的方法,可在医院或家里进行。
返1回4
1.床上重锤持续牵引参数设置及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反应
LOGO
八
结语
护士长:牵引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除 脊髓外,常作为首选疗法。在牵引过程中,即使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 反应,甚至发生新的损伤。作为护理(操作)人 员,应选择好牵引方式,调整好力线,设置好重 量和时间,如仍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置,只 有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避免不必要的损 伤。
•
LOGO
注意事项
• 枕颌吊带应柔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当 采用传统装置牵引时,牵引架的固定要可靠 ,牵引绳要结实耐磨。牵引重物距地面 30cm左右,病人站立时重物可落在地上。 症状随治疗缓解时,即说明牵引已见效。当 症状基本消失时,要再坚持牵引一段时间, 巩固疗效。
• 治疗时对患者状况做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 • 如有假牙的患者可将纱布卷放于上、下后牙之间,必要 时取下
LOGO
六 注意事项
• 在家里进行颈椎牵引,要掌握好颈椎牵引的 顺序、牵引的力度,做好牵引前的准备工作 。当采用齿轮自锁式牵引器进行牵引时,牵 引力可随时调整,以颈部无疼痛不适,颌面 、耳、颞部无明显压迫感为宜。牵引结束时 ,如牵拉复位杆之绳索,齿轮自锁即瞬时失 效,牵引力忽然消失,会出现颈部不适感。 比较舒适的方法是病人扶住坐椅站起,令牵 引力逐渐减弱。
不良反应
(4)空腹或没有休息好的患者,应选择次 日再牵。.
LOGO
不良反应
2007. 01 (5)牵引过程中患肢胀、麻加重者,常见于神经根 型颈椎病。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患者通过牵引,患肢 麻木、胀痛应相应减轻,如系加重,一是与患肢姿势 放置有关,应将患肢平放在舒适体位;二是考虑是否 有小关节错缝,如将患肢平放仍不能缓解者,应停牵 引,并做相关检查。 (6)体位性眩晕主要见于体质虚者,在 解除牵引后,因体位改变出现瞬间眩晕, 因此应先休息几分钟后再起立行走或再进 行其他治疗。
LOGO
二 作用原理
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 血,水肿的消退
作用原理
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 对椎间盘的压力
作用原理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 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神 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也可能得 以松解。
LOGO
作用原理
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 有力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 消肿
LOGO
病例
LOGO
病例
LOGO
颈椎牵引
1. 牵引方法 2. 作用原理
目录
3. 使用人群 4. 禁忌人群 5. 颈椎枕牵引 6. 注意事项 7. 不良反应 8. 总结
LOGO
一 牵引方法
电动牵引装置 机械
牵引方法
• (1) 牵引角度:一般来说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上颈段、中颈段、下颈段)避免过伸(椎间盘突 出除外)。目前比较常用的有卧式和坐式两种方式。在医 生未明确医嘱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对于老年体弱者,最 好选择卧式牵引,其他人群则选择坐式牵引为佳。相对而 言,卧式牵引较为舒适、安全。但因项部垫枕摩擦,牵引 力度会受影响,因此,计算牵引重量时,与坐式牵引比较 应加重1kg为宜。而坐式牵引是完全悬空,无摩擦阻力, 因此,牵引重量确切,但因端坐,所以没有卧式牵引舒适 、安全。
颈椎牵引的护理查房
颈椎牵引
• 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因为有效的 牵引能解除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并快速缓 解颈椎病症状。 具体的讲,颈椎牵引主要是解除 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 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 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 吸收,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 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粘连的关节 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 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 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LOGO
七 不良反应
2007. 01
(1)形体瘦弱者,下颌部常有疼痛,这是 因为布托薄,肌肉少,挤压所致。因此, 凡瘦弱者,需在下颌处垫一软布,或棉花 之类,即可避免。 2)颈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常因布托压 迫等因素而产生头昏欲呕等症,且几分钟后就 感到难受,此种情况只有牵引几分钟,休息几 分钟,再继续牵引,累计达20min即算一次。 (3)体质虚弱者,除选择卧式牵引外,重量 也应适当减轻,否则可能出现心慌气短。.
LOGO
牵引方法
• 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 • 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 。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 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 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 引。
LOGO
牵引方法
(2)牵引重量
原则上以病人忍受为宜,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牵引重量 (从2kg———30kg不等)。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 以伸张
作用原理
牵引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
LOGO
三 适用人群
►
轻度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 症
颈椎生理曲度 改变
LOGO
►
年龄18岁以上
无严重椎动脉 狭窄
无严重骨质疏 松
LOGO
四 禁忌人群
颈椎严重退行性改变, 骨桥形成
心脑血管疾病
颈椎管骨性 狭窄超过1/2
禁忌人群
严重骨质疏松、 椎动脉狭窄患者
(3)牵引时间
-一般每日牵引1-2次,每次牵引30分钟左右,具体应根据病人体 质而定
(4)牵引方式
一般使用坐式间歇牵引,对年老体弱者通常使用卧式间歇牵引。
LOGO
牵引方式
• 牵引重量可自3~4公斤开始,年龄,体质强弱, 颈部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的反应等, 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颈椎牵引器 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重量。疗程:小重量牵引7天 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休息1-2天。在进行牵引治 疗的同时,也可配合其他治疗,以不伤害机体为 准。 • 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 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 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 左右。
年龄低于18岁
颈椎骨折和椎体滑脱
LOGO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管狭窄
禁忌人群
脊髓型颈椎病
寰枢关节错位
颈椎体滑脱
LOGO
五 颈椎枕牵引
• 睡眠时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即生理曲度的 重要工具,这种生理曲线既是颈椎外在肌群平 衡的保证,又是保持颈椎管内生理结构状态不 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枕头选择和使用不当,不 仅破坏了维持颈椎正常弧度的外在平衡,而且 也直接影响颈椎管内容积的大小和局部组织的 生理结构。因此,枕头的高低必需引起高度重 视。
•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