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三)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3)《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北宋文学家。他的词开豪放之先河。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6.下面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彭德怀的印象的一项是()
A.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B.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C.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他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车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8.《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____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己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____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答案】纪实西北革命根据地
【解析】
5.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把螳螂称作。
【答案】祈祷上帝之虫
【解析】
【详解】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把螳螂称作“祈祷上帝之虫”。
A.《三峡》————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2020-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

2020-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曾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3.《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4.《关雎》和《蒹葭》都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5.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6.《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7.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二、名著阅读(一)《傅雷家书》8.(2017·贵阳)《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傅聪(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9.(2017·绥化)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是《傅雷家书》,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0.(天津中考改编)“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
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其中的“你”是指名著《傅雷家书》中的傅聪。
11.(襄阳中考改编)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
《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12.“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以上这些是对名著《傅雷家书》的评价。
1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期末专题复习(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期末专题复习(三)[见学生用书P5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__军事__家、思想家、诗人和__书法__家。
2.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__背景__和__结语__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__主体__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揭示的主题,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3.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摄影中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__最具有价值__、__最生动感人__、__最富有特征__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4.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重要性递减__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后面。
5.鲁迅,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__彷徨__》《__呐喊__》《故事新编》,散文集《__朝花夕拾__》,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藤野先生》选自《__朝花夕拾__》。
6.朱德,字__玉阶__,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革命__家、政治家、__军事__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7.茨威格,__奥地利__(国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并且翻译作品。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作品有《成功的秘诀》《月光小巷》《__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__》《象棋的故事》《__三作家__》等。
8.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中考语文知识与积累 _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课件 (共57张PPT)

6.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 7.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 、成语与歇后语等。 8.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
1. 完成下列表格。(3分)
(1)《五柳先生传》 (2)宋代 (3)罗贯中
2.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 A)(3分)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 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 沾湿,以此夸能。
6. 名著阅读(7分) ●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品 (1)以下是某班的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4 分)
①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他们往往是穿插出现 ,较难理清。集中阅读有关吴用的相关章回内容,可以帮 助读者更好地梳理其发展历程,全面把握该人物形象。② 小说常见的是用第三人称写,《简·爱》却采用第一人称的 写法。这样写,一方面便于作者抒发情感,使小说亲切可 感,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让读者从开篇到结尾都用简· 爱的眼睛看,用简·爱的感觉去感受,更易走进她的内心世 界。
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 ,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
C.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 ,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 :真乃一时胜会。
D.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 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 延,保操前行。 【解析】A.本句出自《观潮》,作者是宋代的周密;B.本 句出自《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C.本句出自 《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D.本句出自《三国 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③《童年》是翻译作品,有条件的可以与多种译文以及原 著比较阅读,它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可以拓 展阅读其他两部作品;《傅雷家书》的作者是翻译家,在 家书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 拓展阅读这本书。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专项提分卷(三)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

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满分:30分考试时间:30分)一、文学常识1.文化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C)(3分)A.章回体小说指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
每一回的故事情节都较为完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承上启下。
B.《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C.在乡试中中举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D.《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解析:C.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
)2.文化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C)(3分)A.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关公,即《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字云长。
“关公”是对他的尊称。
中国传统戏曲中,关羽脸谱为红色,表示忠勇。
C.《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吴承恩,明末清初小说家。
绰号白日鼠的人是白胜。
D.《闲情偶寄》是一部笔记体杂著,内容涉及戏曲创作演出、饮食、家居、园艺、养生、保健等方面。
作者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号笠翁。
(解析:C.《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3.文化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D)(3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C.《左传》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很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就选自该书。
(解析:D.《战国策》是西汉末刘向整理编辑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4.文化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3分)A.《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和范仲淹一起都列属于“唐宋八大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2.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4.泰戈尔,印度(国籍)作家、诗人。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6.《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西游记》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孙悟空从他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孙悟空的兵器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名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护送唐僧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姑娘、老妇、老翁来哄骗唐僧。
3.《西游记》中,沙和尚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后因打碎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做水怪。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太白金星,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的是太上老君。
专题0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学生版)

专题03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B.《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观音菩萨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
C.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被提及。
D.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
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B.《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中进行论述,立论就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燕子来时新社”表明春燕来时正是春社时分,一般在立春之后,清明之前。
D.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济南”“秀气”分别是名词、动词。
B.《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秋思”是题目。
C.《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散文集,《五猖会》是其中一篇文章。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二、名著阅读4.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景山曾说:“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它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多的城乡风习。
”请结合本书具体内容,任选王教授观点中的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专项训练(三)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卷(三)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六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B.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则消息,主要介绍的是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吕伟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B.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野望》是一首五言律诗。
C.《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这首诗以“行”字为线索来写。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渡荆门送别》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该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
艾芙·居里,曾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B.《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青年时期出蜀游览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C.《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D.新闻特写是指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体裁。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文章。
D.《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和西湖的赞歌。
5.下列有关名著或作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描述性很强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复习(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标题。
2.《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4.《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5.《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朝代)诗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7.《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宋江(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体裁)长篇白话小说。
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三国(朝代)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10.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朝代)小说家。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11.下列对鲁迅作品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A.《故乡》——《彷徨》——小说集B.《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散文集C.《风筝》——《野草》——散文诗集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杂文集(解析:A.《故乡》——《呐喊》——小说集。
)1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D)A.《乡愁》——余光中——台湾B.《水调歌头》——苏轼——北宋C.《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英国(解析: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二、名著阅读(一)《艾青诗选》1.下列对于《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发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C.《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
D.绘画出生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解析:A.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1)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2)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D )A.《树》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反复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B.“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C.“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修辞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可感。
D.这首诗借景抒情,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解析:这首诗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3.阅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1)节选部分有哪几个细节描写了母亲深爱乳儿?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①年节里为乳儿切冬米糖;②把乳儿画的画贴在灶边的墙上;③对邻居夸口赞美乳儿。
(2)大堰河做了个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既然“不能说”,为什么“我”知道她梦的内容?不能说是因为:①大堰河自知地位低下,没有资格参加乳儿的婚礼;②大堰河深爱乳儿,不愿让人知道自己和乳儿的关系,怕给乳儿带来不好的影响。
“我”知道母亲的梦是因为儿子理解母亲,两人之间有突破血缘、突破阶级的母子深情;儿子结婚成家是做母亲的最大梦想,参加儿子婚礼是母亲最大的幸福。
4.阅读艾青的《镜子》,回答下列各题。
镜子艾青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1)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
本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真实”“不隐瞒缺点”“谁都从中发现自己”表现了镜子的率直与忠诚。
(2)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赞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二)《水浒传》1.《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从下列人物、主要性格、主要事件中选出搭配不当的一项( A )A.武松——疾恶如仇——怒杀阎婆惜B.李逵——直爽率真——元宵闹东京C.林冲——循规蹈矩——雪夜上梁山D.鲁智深——粗中有细——大闹五台山2.根据《水浒传》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聚义厅”,宋江任寨主后改为“忠义堂”。
3.《水浒传》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王伦,晁盖之后是宋江。
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杀富济贫,造反起义的故事。
在这些好汉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景阳冈打虎的是武松,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
5.《水浒传》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6.“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生死可同。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亦无差。
”由此可见梁山好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虽是异姓,但亲如兄弟,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义”。
7.(苏州中考)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梁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
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
8.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下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请概括图片内容。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等。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
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言罢,便瞑目而死。
(1)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卢俊义。
(2)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征讨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伤。
(3)简述“他”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
①宋江手下李逵等人不服;②宋江与卢俊义抓阄分别攻打两座城池,先攻破者为梁山泊主,结果宋江先攻下两座城池。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他是梁山好汉,每有战斗,就赤膊抡斧,冲锋陷阵。
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
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
(1)“他”是李逵,绰号黑旋风。
(2)请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示例]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打死殷天锡、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李逵元夜闹东京、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任选其一即可)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②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
(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以人搏虎,本就危险,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3)武松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将哨棒带在身边,作者也时时提起它,读者满以为定当靠它打虎,结果却没有用上,这样写有何作用?制造悬念(平添波澜)或突出武松徒手打虎的高强本领。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
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
……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1)选文选自《水浒传》(著作),作者是施耐庵。
(2)林冲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形象鲜明。
面对高氏父子的欺压,他忍气吞声,被刺配沧州后仍安于现状,对未来充满幻想。
请找出文中体现这种性格特点的句子。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或“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
(3)选文中有两处对雪的描写:“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请写出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两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