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电机控制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合集下载

汽车雨刮电机原理

汽车雨刮电机原理

汽车雨刮电机原理
汽车雨刮电机是一种用于驱动雨刮器进行刮水操作的电动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雨刮器进行前后刮水动作。

汽车雨刮电机一般采用直流电机的设计。

直流电机由电枢和永磁体组成,其中电枢是由通电的导线绕成的线圈,永磁体则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

当电流通过电枢时,它会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矩。

这个力矩使得电枢开始旋转,同时带动与电枢连接的雨刮机械传动系统,最终使雨刮器进行刮水动作。

为了控制雨刮电机的运行,一般还会通过开关和控制电路来实现。

当驾驶员打开雨刮开关后,电流会通过电路进入雨刮电机,从而使其开始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雨刮电机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转向要求。

因此,雨刮电机一般还会配备一个称为转向装置的开关,用于改变电流的流向,从而改变电枢的旋转方向。

总的来说,汽车雨刮电机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驱动雨刮器进行刮水的目的。

这个过程主要依靠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同时,通过开关和控制电路的控制,可以实现雨刮电机的启停和转向操作。

雨刮来回工作的原理

雨刮来回工作的原理

雨刮来回工作的原理
雨刮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电动机或气动机的动力驱动,使雨刮器臂上的导条或轴槽带动雨刷来回摆动,从而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等杂物。

具体步骤如下:
1. 开启雨刮开关后,电动机或气动机开始运转;
2. 动力传递到雨刮器臂上的导条或轴槽,使其产生来回摆动;
3. 摆动的运动通过臂上的连接杆或连接杆杆头传递到雨刷;
4. 雨刷在运动中与挡风玻璃紧密接触,通过刷刮贴近玻璃表面的雨水或杂物;
5. 雨刷摆动至另一端时,导条或轴槽会改变方向,使雨刷改变刷拭方向,然后再开始返回刷拭的起始位置。

通过不断循环上述步骤,雨刮器能够持续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等杂物,以确保驾驶者视线的清晰度和安全性。

汽车雨刷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工作的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雨刷臂进行来回摆动,让橡胶刮条与挡风玻璃紧密接触,从而清除雨水、雪或其他杂物。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往复运动:汽车雨刷通过电机控制和驱动雨刷臂来回做往复运动。

2. 刮条与挡风玻璃接触:雨刷臂上安装有橡胶刮条,当雨刷臂运动时,橡胶刮条与挡风玻璃保持紧密接触。

3. 清除雨水和杂物:橡胶刮条的接触和运动摩擦,使其能够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或其他杂物。

4. 软硬度调节:橡胶刮条的软硬度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和路况,以确保有效地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汽和污垢。

5. 水分配:在清除雨水的同时,雨刷还可以通过形状和结构将水分散到不同的方向,避免水滴残留在挡风玻璃上,以提高驾驶者的视野清晰度。

6. 雨刮器速度可调:驾驶者可根据需求调节雨刮器的运动速度,以适应不同强度的降雨情况。

总结来说,汽车雨刷通过电机驱动雨刷臂,使橡胶刮条与挡风玻璃紧密接触,通过往复摆动的方式清除雨水、雪或其他杂物,以保持驾驶者的视野清晰。

雨刷电机原理

雨刷电机原理

雨刷电机原理
雨刷电机原理是指驱动汽车雨刷器来清洁车窗表面的装置。

雨刷电机原理的实现是基于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设计。

雨刷电机通常由一个电动马达驱动,该马达内部含有一个旋转电磁铁。

电磁铁与旋转的金属芯轴相连,通过电磁的作用力将其带动旋转。

金属芯轴上装有装置来连接雨刷器,使其随着芯轴的旋转而移动。

当驾驶员打开雨刷器开关时,电流被导入到雨刷电机中。

电流经过以铜线绕制成的线圈,产生了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与电磁铁相互作用,导致电磁铁开始旋转。

旋转的电磁铁将扭力传递给金属芯轴,进而转动整个雨刷装置。

通过调整雨刷电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雨刷器的转速和转动方向。

例如,当雨刷器需从左到右扫过车窗时,电流会以适当的频率和方向通过电磁铁,从而使雨刷器以适当的速度和方法执行清洁工作。

同样,当需要反向扫过车窗时,电流的方向会相应改变。

雨刷电机原理的设计简单而可靠,有效地帮助驾驶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视线。

通过控制电流,雨刷电机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和方向的运动,适应不同的雨刷需求。

在雨刷器电机的帮助下,驾驶员可以更加安全地驾驶车辆,保持良好的能见度。

.写出雨刮系统电机调速原理

.写出雨刮系统电机调速原理

现在的雨刮电机绝大部分是三刷式的(三个电刷),三个电刷安装一定角度排列。

主碳刷与电源相连,对应(180度)的就是低速碳刷,与相差(120度左右)的是高速电刷。

为什么有一定角度都就实现了高低速运转呢?先分析一下下面的图。

首先先给线圈供电,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电机开始运转(电磁原理,这里不详细讨论),与此同时旋转中,线圈会产生反电动势,随着转速提高反电动势也在提高,当电枢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与运转阻力矩平衡时,电枢的转速不再上升而趋于稳定。

为了方便理解电机转子线圈,把线圈假设成直线圈。

上图现在处于低速档位,图上的N、S代表永磁体的两个极,红色箭头代表供电电流方向,蓝色箭头代表反电动势方向。

a.直流电动机旋转时,在电枢绕组内同时还产生反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枢电流的方向相反b.当电枢通电后转速逐渐上升时,其绕组内同时产生一个反电动势,方向与电枢电流方向相反c.电枢转速上升时,反电动势也相应上升,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与运转阻力矩平衡时,电枢的转速不再上升而趋于稳定。

详细的解释:根据电磁定律,当磁场变化时,附近的导体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符合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与原先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正好相反。

这个电压就是反电动势。

反电动势是指与电源的电动势方向相反的电动势。

电路中存在多个电源时可能出现反电动势。

比如同一导轨回路上的两根金属棒切割磁场的速度不等,有可能出现反电动势;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同时存在时可能出现反电动势。

对线圈而言,其中的通电电流发生变化时就会在线圈的两端产生反电动势。

比如LC 振荡电路中电感线圈两端电压的变化与反电动势紧密联系;电动机线圈在转动时,反电动势也伴随产生了。

电动机的原理初中就能理解,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电的线圈在磁场里受到磁场对它的安培力的作用,使得线圈绕轴旋转。

安培力是线圈转动的动力来源。

如果我们只看到安培力的动力作用,电动机的线圈会不断地加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电动机都有一个最大的转速。

自动雨刷原理

自动雨刷原理

自动雨刷原理
自动雨刷是一种常见的汽车装置,用于清除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其他杂物,以保证驾驶者的视线清晰。

其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几个关键部件的相互作用。

首先是雨刷电机,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

雨刷电机通过电气信号的控制,带动雨刷刷片做前后往复运动。

当驾驶者启动自动雨刷功能时,电气系统会向雨刷电机发送信号,使其开始运转。

接下来是雨刷臂和雨刷刷片。

雨刷臂是连接雨刷电机和雨刷刷片的机械装置,它负责将电机的转动力传递给雨刷刷片。

雨刷刷片通常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用性。

当雨刷电机运转时,雨刷臂会带动刷片在前挡风玻璃上水平移动,以清除水滴或其他杂物。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件是感测器。

感测器通常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下方,可检测到降雨情况。

当感测器检测到雨水时,会向电气系统发送信号,触发自动雨刷的工作。

感测器可以根据降雨的强度和频率,自动调节雨刷的速度和频率,以适应不同的天气情况。

综上所述,自动雨刷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气信号的控制,由雨刷电机带动雨刷臂和刷片在前挡风玻璃上进行水平往复运动,以清除雨水或其他杂物。

该系统还依靠感测器来检测降雨情况,并自动调节雨刷的工作速度和频率。

通过这种方式,自动雨刷能够提供清晰的视线,增加行车安全性。

雨刷电机原理

雨刷电机原理

雨刷电机原理
雨刷电机是一种用于驱动车辆雨刷器的电动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和机械传动。

首先,雨刷电机内部装有一个电磁线圈和一个永磁体。

当电刷电机接收到来自车辆电器系统的电信号时,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将与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排斥或吸引的力量。

由于在电磁线圈中流过电流,因此产生的磁场会不断地变化,导致永磁体也会不断地改变位置。

接下来,这种排斥和吸引的力量将被转化成旋转运动。

具体来说,当磁场改变时,永磁体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导致它转动。

这个旋转运动将通过齿轮机构传递给雨刷装置,使得雨刷器能够快速地来回摆动。

总的来说,雨刷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依靠电磁感应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通过机械传动将这种力量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雨刷器进行清洁玻璃的工作。

汽车雨刷电机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电机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电机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电机是保证汽车行驶时能够清除雨水、雾气等天气影响的必要设备之一。


通过驱动雨刷来实现清除车窗上的水液、去除阻碍驾驶员视线的杂质,为驾驶员提供一个
清晰的交通环境,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雨刷电机和其他电动机一样,是由直流电源驱动的
电动机,其工作原理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汽车雨刷电机由元件组成,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控制器、连接杆和地盘等。

电机
是汽车雨刷电机的核心部件,用于提供动力驱动雨刷器。

减速器将电机输出的高速运动降
低到适合雨刷器长期工作的转速。

控制器是电机驱动的主要部分,配有多个马达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汽车雨刷电机的转
速和转向,并确保雨刷器的正常运行。

连接杆将电机输出的力量传递给雨刷器,始能将雨
水等杂质从车窗上擦除并排出。

汽车雨刷电机的工作原理可归结为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它是由一对线圈和定子组成的。

在汽车电路系统中,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是通过控制电源的关闭、换向及接通进行的。

电流通过电源进入线圈,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于定子,使定子上的励磁磁极发出“北”极和“南”极磁场。

电机转子中有行程的磁铁,当它在两极的磁场作用下发生转动时,其转动速度相对于定子上的磁极发生变化。

汽车雨刷电机通常是由双极的磁铁直流电动机构成的。

即使一个雨刷电机只驱动一个
雨刷器,其电机转子上也要含有两个磁极。

开关电源和电动机控制器的手动操作使表面上
并不复杂的汽车雨刷电机露出了重重的零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1电动刮水器结构原理
1)电动刮水器的作用
刮水器的作用是在雨雪天气行车时,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积雪,确保驾驶员有良好的视线。

2)电动刮水器基本结构
汽车上采用的利水器,根据其动力不同可分为真空式、气动式和电动式三种。

由于电动刮水器具有动力大,工作可靠,容易控制,且不受发动机工况影响等优点,目前被广泛使用。

所以,这里我们只介绍电动刮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刮水器是由微型直流电功机驱动,通过联动机构,使挡风玻璃外表面的刮水片来回摆动,以扫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或灰尘。

电动刮水器的基本结构如图9.1所示。

其驱动部分是由一个微型直流电动机3、涡轮箱2与电动机合装在一起并固定在底板1上,涡轮的旋转运动经曲柄4、6连杆5、7摆杆8、12等传动机构转换为柱复摆动,并通过摆臂9、10带动刮水片ll、13做往复摆动,其上的胶皮便清除掉风挡玻璃上阻碍视线的杂质。

近年来在有些车辆上采用了柔性齿条传动刮水器,其结构如图9.2所示,柔性齿条传动机构具有占用空间小、噪声低、便于刮水电动机布置等优点。

可以将电动机装在维修空间比较大的地方,便于维护。

柔性齿条由套管、芯轴、钢丝三部分组成。

钢丝以一定的螺距绕在柔性的芯轴上,使芯轴表面形成“齿形”,与齿轮啮合带动刮水片做往复摆动刮水。

3)三刷永磁电动机
刮水器电动机按其磁场结构来分,有并激磁式和永磁式两种。

日前采用永磁式电动机较多,因它的磁极为永久磁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

(1)结构:三刷永磁电动机因带有3个电刷而得名。

由永久磁铁(磁极)、电枢(转子)、3个电刷、壳体及驱动端盖(与减速箱连为一体)等组成见图9.3和图9.4。

磁极一般为铁氧体材料制成的永久磁铁,数量为一对。

电刷C为高速电刷,亦称为第三电刷,它与电刷B的夹角为30度或60度。

搭铁电刷A可以直接搭铁,也可以经刮水器开关搭铁。

(2)变速原理:三刷永磁电动机是利用三个电刷在电路中改变正、负电刷之间串连的线圈数目而实现变速的。

电动机在运转过程,电枢绕组将产生反电动势,相当于并激直流电动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枢电流相反。

当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转时,外加电源电压应等于电枢绕组的电压降与反电动势之和。

当刮水器开关的L挡闭合时,电刷B与A通电。

两电刷之间的8个电枢绕组构成两条并联支路,两个支路中各绕组的反电动势相加,两支路的反电动势值相等。

当反电动势与电机内部电压降之和与电源电压相等时,电机进入稳定运转状态,此时电动机转速较低,刮水片每分钟刮动约50次。

当刮水开关的H挡闭合时,电刷C与两电刷之间的8个绕组形成不对称的两个并联支路,一路是5个绕组(6、7、8、1、2绕组)串联,另一路是3个绕组(3、4、5绕组)串联。

而第一个支路中绕组1与绕组2的反电动势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所以实际上每支路仅有3个绕组相串联,反电动势减小。

由于电源电压基本恒定不变,绕组反电动势与电机内部电压降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只有提高反电动势,才能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而反电动势与电动机的转速成正比,所以电动机转速必将上升,刮水片做高速运动,每分钟约70次。

这样,三刷电机就会以两种不同的转速来工作。

4)自动停位机构的工作原理
自动停位机构的作用是:当驾驶员关闭刮水器开关,刮水器停止工作时,刮水片应能回到其行程的末端,而不是在中间位置。

为此刮水器中安装了复依开关,图9.5为复位开关工作原理图,复位开关由刮水电动机的变速器控制,使开关只在刮水片到达其行程末端时才断外。

当驾驶员在刮水片处于中间位置断开控制开关时,由于复位开关仍闭合,故仍能连续给电动机电流,直到刮水片到达下限位置时凸轮才能将复位开关顶开,使电动机停止。

但是由于运动部件的惯件作用,一旦凸轮转过了触点,电机还是会继续运转,刮水片往往还是不能准确的停止在确定的位置。

为此,在自动停位机构中又增加了电磁制动,以解决这个问题。

图9.6所示为刮水器自动复位装置的原理图,在减速涡轮的端面上,镶嵌着接触片2、3,它们随涡轮一起转动,接触片2与电机的外壳连接搭铁,触点臂5、7上铆接着触点4、6,由于触点臂的弹性作用,使触点4、6始终保持与接触片有很好的接触。

当电源开关11接通,并把刮水器开关拉到“I”挡时,其工作电路如下:蓄电池正极——开关11——熔断丝10——B3电刷——电枢绕组——B1电刷——接线柱②——接线柱③——搭铁——蓄电池负极,形成回路,此时刮水电动机低速运转。

当驾驶员将刮水器开关推到“0”档,欲关闭刮水器时,若刮水片不在停止位置,涡轮端面电路的连接如图9.6(b)所示,触点6与接触片2保持接触,其工作电路为:蓄电池正极——开关11——熔断丝10——电刷B3——电枢绕组——电刷B1——接线柱②——接线柱①——接触臂7——触点6——接触片2——搭铁——蓄电池负极,构成回路,这样电机会继续运转,直至刮水片到达停止位置,涡轮的端面电路连接如图9.6(a)所示,回路中断。

但是由于惯性,电机还会继续运转,此时电机的Bl与B3之间会产生电动势,由于触点4、6同
时与接触片7接触,这个感生电动势也构成了回路。

其电路为:电机的电刷B3——触点臂5——触点4——触点6——接触臂7——接线柱①——接线柱②——电刷B1——电动机电枢,在电动机内部的电枢上有反向的电流通过.其产生的力矩与运转的惯性力矩方向相反,会阻止电动机的运转。

这个制动回路.使电动机快速的停止,刮水片便能够准确的停在风挡玻璃下端指定的位置上。

5)间歇式刮水器
汽车在小雨或者雾天行驶时,刮水器即使以低速挡运转,由于水量很少,会与灰少形成泥水,也不易将车窗刮干净,而且还会在风挡玻璃上形成—些污迹,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严重时有可能刮伤玻璃。

所以,现代很多汽车的刮水器电路中都采用了电子间歇控制系统,在遇到达样的天气时,使用间歇挡,刮水片会间隔2—12s运动一次。

汽午的间歇式刮水器控制电路有多种形式,按间歇时间能否调节分为可调节型和不可调行型两种。

(1)不可调间歇控制电路。

刮水器间歇机构一般利用电机的自动复位触点.并利用阻容(R、C)充放电的半导体电路或者集成电路构成。

图9.7所示为互补式间歇振荡电路图,其巾K1为常闭触点,K2为常开触点,其受继电器J技制;自动停位开关3有两个工作位置,随刮水器电动机的转动而自动改变,当刮水片处于停止位置时,开关3的上位接通,否则开关3的下位接通。

当刮水器开关1置于断开位置“0”挡,间歇开关5置于接通位置时,刮水器间歇运动的电路被接通。

电源先向C充电,当C两端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T1被导通,T2也随之导通,继电器J通电,常闭触点K1打开,常开触点K2闭合,刮水器电机运转。

此时的电路为:蓄电池正极——B3——B1——刮水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K2——搭铁——蓄电池负极。

当刮水电机转动到使自动停位开关3的下位接触时,电容器C便通过二极管D迅速放电,使三极管T1基极电位降低,从而T1、T2转为截止状态,通过继电器J的电流随之中断,常闭触点K1闭合,但由于此时自动停住开关3的下位接触,故刮水电机仍可继续转动,直到刮水片摆回原位,自动停位开关3的上位接通为止,电机才因电枢短路而停止。

接着电源又通过自动停位开关3的上位触点向C充电,重复上述过程使刮水器橡皮刷间歇动作。

其停歇时间长短取决于R1 C电路的充电时间。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这种电路保证了每个停歇周期内,刮水片贝摆动一次。

图9.8所尔是NE555集成电路织成的振荡电路。

在刮水器运转之前,刮水片处于停止位置,并使自动停位开关的触点S2,处于闭合状态。

当驾驶员操作刮水器开关在“0”挡,间歇开关3闭合时,集成电路NE555的3脚输出高电位,使继电器4通电,常开触点K1闭合,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经刮水开关2、触点K1接地构成回路,刮水器低速运转。

经过一定时间后,刮水片离开停止位置,自动停位开关5的触点S1闭合,同时集成电路NE555根据内部预先的设定,使3脚输出低电位,继电器4断电,常开触点K1断开,常闭触点K2闭合。

此时,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经刮水开关2、触点K2、触点S1接地,刮水电机继续低速运转,直到自动停位开关5的触点S2闭合,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B3经过常闭触点K2和触点S2,连接在一起,构成自动回路,使电机迅速停止运转,刮水片就停在了原始位置,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刮水器工作的间歇时间是由集成电路内部设定的,它决定了下一次运转的时间间隔,仍然由集成电
,. 路的3脚发出高电位信号激发下一个工作循环。

(2)可调式间歇按制电路。

刮水器控制电路,能使汽车的刮水器按雨量大小自动开闭,并自动调节间歇时间,称为可调式间歇控制电路。

图9.9所示是刮水器自动开闭与调速控制电路。

电路中S1、S2和S3组成在风窗玻璃上的流量检测电极,下雨时,雨水落在检测电极之间,使它们之间的阻值明显减少,水流量越大,其阻值越小。

S1与S3之间的距离较近(约2.5cm),雨量较小时,雨水首先将S1与S3连接,使T1导通,继电器J1吸合,P点接通,刮水器慢速刮水。

雨量较大时,S1与S2之间的电阻也会减小,使T2也导通,于是J2闭合,A点断开,B点接通,刮水电机快速运转;雨停时,检测电阻之间的阻值均增大,T1、T2截止,继电器J1、J2断电,刮水器自动停止刮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