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江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模拟试卷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含答案(1)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2.《礼记。
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A.B.C.D.5.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据此可以推测()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6.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该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7.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
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8.《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A.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思想高尚B.社会还没有产生私有制C.天下人们大公无私D.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9.以下示意图说明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到20万年B.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C.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D.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10.下列叙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作为最可靠史料的一项是A.“女娲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C.电影《荆轲刺秦王》D.小说《封神榜》11.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含答案(3)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居民会制作鱼纹彩陶盆,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子,仔细审查②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这个是不符合此时间的,因为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的繁荣时期,ABC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部落联盟。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后,两个首领为了争得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两部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族的主体,所以海内外华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C.北京人过着采集狩猎为生的群居生活D.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并长期保存火种
21.下面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2.原始农业是指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
①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11.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说道:“我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看到‘古人用火的灰烬层,最厚的达到6米’猜猜我说的是那种古人类?”你的回复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12.《礼记。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蓝田人C.山顶洞人、元谋人D.北京人、山顶洞人2.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A.淮河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3.“民以食为天”。
下列食物中,半坡原始居民可以吃到的是()A.粟米B.稻米C.玉米D.甘薯4.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大约在A.公元前10000年左右B.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C.公元前9000年左右D.公元前4000年左右5.“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6.一位同学在学习远古历史的时候发现黄河流域已出现部落联盟,部落联盟首领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有能力有功劳的人做部落首领,这种办法叫禅让制。
舜年老后把位置让给了禹主要是因为( )A.大禹治水有功B.禹打败了游牧民族的进攻C.禹和舜有亲戚关系D.禹谦让宽厚7.下列氏族聚落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居民C.半坡居民D.大汶口居民8.中华民族常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B.因为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C.因为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D.因为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9.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定居的生活B.会种植庄稼C.会建造房屋D.陶器的艺术风格相同10.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北京人D.黄帝部落11.常熟历史悠久,早在5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
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山顶洞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某位同学写“北京人的一天”时,他用到的关键词语有“群居一起、粗糙石器、共同劳动、共同抵御禽兽、共同分享劳动果实”,那么,这位同学所描述的“北京人”生活阶段是( ) A.远古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13.孙中山所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伏羲14.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能够吃上自己种的大米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15.农历三月三是轩辕帝的出生日,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每年都会自这一天举行祭拜活动。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模拟试题及答案(1)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模拟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传说他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是我国神话中的战神。
他跟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
他被打败是在A.巨鹿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阪泉之战2.下面为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图)的是()A.B.C.D.3.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5.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①创新精神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7.“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8.《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A.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思想高尚B.社会还没有产生私有制C.天下人们大公无私D.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9.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4.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5.暑假期间,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A.山顶洞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6.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7.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8.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
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在今天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
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
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A.元谋人时期B.北京人时期C.河姆渡时期D.尧舜禹时期9.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里()A.汤B.盘庚C.纣D.武丁10.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崎潢帝,吴阳下畤祭啖帝。
”历代类似的祭祀活动从未中断,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A.治水英雄B.人文始祖C.先蚕之祖D.造字圣人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该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4.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5.“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6.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
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7.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A.云南元谋B.陕西半坡C.山东大汶口D.北京周口店8.在北京人遗址中,能为“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这一结论提供直接证据支持的是A.头盖骨化石的发现B.直立人化石的出土C.发现大量灰烬烧骨D.发掘大量打制石器9.下面是中国某地出土的古人类遗址复原图。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带答案)(2)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带答案)(2)一、选择题1.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幅涿鹿大战的示意图(如下图),应该选择下图中的()A.A B.B C.C D.D2.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A.B.C.D.5.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6.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据此可以推测()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7.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8.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由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不同影响,导致两大流域的原始居民在农作物品种和住房方面的明显不同,以下属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是A.水稻、干栏式房屋B.粟、半地穴式房屋C.水稻、半地穴式房屋D.粟、干栏式房屋11.在北京人遗址中,能为“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这一结论提供直接证据支持的是A.头盖骨化石的发现B.直立人化石的出土C.发现大量灰烬烧骨D.发掘大量打制石器1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3)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及答案)(3)一、选择题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B.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C.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D.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2.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4.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该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5.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①创新精神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A.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思想高尚B.社会还没有产生私有制C.天下人们大公无私D.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9.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九江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幅涿鹿大战的示意图(如下图),应该选择下图中的()A.A B.B C.C D.D2.《礼记。
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下面为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图)的是()A.B.C.D.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6.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7.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据此可以推测()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8.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黔西观音洞人10.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
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1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B.C.D.1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神话B.书籍C.传说D.化石13.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4.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年仅25岁的裴文中发出了一封考古史上最著名的电报他让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了龙骨山上的“北京人”。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猿的某些特征B.用磨制石器C.距今约170万年D.会人工取火15.如果我们把:“黄河流域、种植粟和蔬菜、住半地穴式房屋、原始农耕文化”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判断出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丁村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16.下列叙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作为最可靠史料的一项是A.“女娲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C.电影《荆轲刺秦王》D.小说《封神榜》17.下图所示的远古人头部复原像最可能在下列哪座城市的博物馆里看到?()A.昆明B.成都C.西安D.北京18.“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
”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19.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手脚已经分工②已经使用人工取火③开始使用打制石器工具④过着群居生活()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20.下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A.知道定居生活B.注意防寒C.开始种植D.懂得爱美21.热播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说道:“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
”你知道南方人能吃上米饭与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有关()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22.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遗址③北京人遗址④河姆渡遗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23.“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
地板上为起居住室。
”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居民24.在古史传说中,教民农耕,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创始人的英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尧D.舜25.以下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饭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在阪泉展开激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盟。
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所以涿鹿大战应该选择下图中的D,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2.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度,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A项符合题意;世袭制是夏朝时期的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A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故A不符合题意。
河姆渡人生活的南方长江领域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B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故B符合题意。
C是古代砖瓦平房,故C不符合题意。
D是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图片可知,通过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以探测其生活年代,复原其外貌特征。
通过北京人遗址灰烬堆可以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
因此图片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括①②④,B 项符合题意;而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排除。
综上所述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5.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元谋人和北京人还未过上农耕生活,不会种植农作物,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粟。
所以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河姆渡人,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的生活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猪纹陶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黑陶。
能够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C正确;半坡居民主要使用彩陶,排除A;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排除B;陶器是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排除D。
故选C。
7.C解析:C【解析】【详解】由材料“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可知,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会用火照明、御寒,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
8.A解析:A【解析】【详解】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生,居住在洞穴里。
与北京人相比,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A。
9.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他属于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B符合题意;元谋人不会保存火种,A排除;山顶洞人的长相接近现代人,C排除;黔西观音洞与材料描述的特征不符,D排除。
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
10.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和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是商周时候,故B不符合题意。
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
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
河姆渡原始居民农业上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故C项符合题意;畜牧业方面饲养猪、狗、水牛为主;手工业方面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
他们还会运用雕刻技术,最为典型的是象牙雕刻(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虽是他们掌握的技术,但和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牢记河姆渡人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这一基本史实。
11.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研究人类起源的最有价值的证据是化石,这是第一手考证资料,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B解析: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人面鱼纹彩陶盆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故②③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