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欧楷28法

合集下载

田英章欧体间架结构28法

田英章欧体间架结构28法

也许您会说:我不学欧体!其实,欧体森严而成熟的结字法,它的揖让与顾盼、穿插与笔势等,都对您所学习的不管是其他楷书、行书或隶书,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同时,对于提升自身审美尤其是书法鉴赏能力,也有很好帮助。

第一法:首点居正。

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

”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见下图:第二法:通变顾盼。

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

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见下图:第三法:点竖直对。

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

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见下图:第四法:中直对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见下图:第五法: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弩,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见下图:第六法:底竖斜位。

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见下图:第七法:横笔等距。

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见下图:第八法:竖笔等距。

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田英章老师欧楷结构28法(高清文字说明)

田英章老师欧楷结构28法(高清文字说明)

田英章老师欧楷结构28法(高清文字说明)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臵。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臵~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臵~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

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田英章楷书《二十八法__结构》

田英章楷书《二十八法__结构》
1987—2002年出版书法字帖、教材、录像带、光盘七十余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终身书法家,现任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杂志社副社长,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
田英章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田英章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林业大学日本国艺书道院等单位教授硬笔书法毛笔书法
田英章楷书《二十八法__结构》
田英章,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田英章,业大学、日本国艺书道院等单位教授硬笔书法、毛笔书法;

书法教程:田英章《解析欧体楷书结构28法》太实用了,值得收藏

书法教程:田英章《解析欧体楷书结构28法》太实用了,值得收藏

书法教程:田英章《解析欧体楷书结构28法》太实用了,值
得收藏
出身书法世家的田英章先生是我国当今欧楷大家,对欧楷深得研究并发扬光大。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教过万余学生,成就了大批颇有造诣的人才。

他说书法没有速成,不存在少年书法家。

书法讲求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尤其是攻习楷书。

“以德养书,以书扬德”。

田老师送给弟子的字和证书也正是为弟子上的第一堂课——“做人”。

田老师说:“学习书法,端正人品更为重要,所谓人正字才正,通过写字,就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
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

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今天为你带来田英章的《解析欧体楷书结构28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田英章二十八法

田英章二十八法

田英章二十八法欧体笔画口诀《间架结构九十二法》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13,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两平者,左右宜均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田英章欧体楷书结构二十八法PPT学习教案

田英章欧体楷书结构二十八法PPT学习教案

第3页/共28页
第5法 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应垂 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 钩无钩,屈体弯身 是为大忌。右军论 中直曰:“紧如春 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 必努,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 但须稍有偏右,以 化呆板,楷、行同 此。
第4页/共28页
第6法 底竖斜位。
清包世臣《艺舟双 楫》云:“凡字无 论疏密斜正,必有 精神挽结之处,是 字之中宫,然中宫 有在实画,有在虚 画,有在虚向,必 审于字之精神所 注……”中宫者, 核心也,中宫收紧, 余笔外拓,以字中 为核心,分领纵展, 神韵必生。
第18页/共28页
第20法 收缩纵展
此为常用之法,学书 凡不可悖。收缩为其 纵展,纵展反为收缩。 一展一收,神采飞动, 不展不收,缓弱呆板。 包世臣曰:字体收展 “如老翁携幼孙行, 长短参差而情意直挚, 痛痒相关。”但又不 可肆意挥就,全无法 度,以少知而炫奇, 以意足而不顾颠错。
第14页/共28页
第16法 对等平分
陈绎曾《翰林要诀》 论书云:“对者宜等, 间者宜半。”凡左右 结构字,有避让迎就 者,也有对等平分者。 对等平分,是为高低 对等、宽窄平分,不 可一方过高、一方过 小。虽有呼应,但各 占一半,以求平实。
第15页/共28页
第17法 左右对称
凡左有撇右有捺 者均需应平稳对 称,其高、低、 长、短应识字形 而定。撇笔未出, 先思捺笔位置; 捺笔轻重,当依 撇笔长短。顾盼 呼应,笔意相连。 若撇捺不对称, 必重心不稳,其 势必危。
第19页/共28页
第21法 牵丝粘连
使转粘连,字之精神挽 结所在,而行、草者尤 甚。清蒋和《书法正宗》 云:“字无一笔可以不 用力,无一法可以不用 力,即牵丝使转亦皆有 力,力注笔尖而以和平 出之,如善舞竿者,神 注竿头,善用枪者,力 在枪尖也。”笔画是筋 骨,牵丝为血脉,真行 虽别,法度同一。

田英章欧体间架结构28法

田英章欧体间架结构28法

法28田英章欧体间架结构.也许您会说:我不学欧体!其实,欧体森严而成熟的结字法,它的揖让与顾盼、穿插与笔势等,都对您所学习的不管是其他楷书、行书或隶书,对于提升自身审同时,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美尤其是书法鉴赏能力,也有很好帮助。

第一法:首点居正。

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

”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见下图:第二法:通变顾盼。

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

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见下图:第三法:点竖直对。

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

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见下图:第四法:中直对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见下图: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第五法:、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悬针垂露管逐势行。

无论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弩,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见下图:第六法:底竖斜位。

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见下图:第七法:横笔等距。

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见下图:竖笔等距。

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第八法: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田英章欧体楷书结构二十八法

田英章欧体楷书结构二十八法

田英章欧体楷书结构二十八法第1法首点居正。

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

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

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

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臵。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臵,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

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臵,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

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

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

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

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