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1_6-10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1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①):
从时光一去不复返入手,谈生命的 易逝。
第二部分(2、3)
写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 歌颂生命的奇迹。
精读品味
1.作者是怎样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处? 【答案】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细琐的事情入 手,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变化表现出生 命的易逝。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更有 利于读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3.“它充满了希望,……随处宣示它的 快乐和威势。”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 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希 望永远就在前方。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 的心态对待生命。
4.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 么作用?
【答案】最后一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 式,篇末点题,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 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它将永久存在,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永久的生命
2020/7/14
散 文
1.感知作者情感变化,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重点)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 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并树 立豁达、乐观的人生观。(难点)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 湖北武昌人。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 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 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 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 荣誉奖。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 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 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 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 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 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在1950年 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归纳艺术特色
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 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 高唱生命的凯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ppt课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上册《 散文两 篇—— 永久的 生命》p pt课件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第二段
3、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段地创造新的生命。
4、 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 “永远不朽”?
3、这些感悟看似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就个体而 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它又是 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上册《 散文两 篇—— 永久的 生命》p pt课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上册《 散文两 篇—— 永久的 生命》p pt课件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第一段
写作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 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 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 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 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要感谢生命, 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 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1、第一段中为什么拿个人生命和衬衣做比较? 为了说明衬衣上的污迹可以洗去,破洞可以缝
补,生命的污迹和破洞永远留有痕迹。 2、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 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 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只能“听天由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 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上册《 散文两 篇—— 永久的 生命》p pt课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上册《 散文两 篇—— 永久的 生命》p pt课件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课文讲解+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课文讲解+知识点永久的生命一、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故事背景《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三、理解词义1.洗涤:冲荡;清洗。
2.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3.炫耀:照耀;夸耀。
4.混为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5.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从时光一去不复返入手,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写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歌颂生命的奇迹。
五、问题归纳1.作者是怎样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处?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细琐的事情入手,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变化表现出生命的易逝。
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更有利于读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一步赞美生命蓄势。
3.“它充满了希望,……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就在前方。
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
4.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最后一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篇末点题,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它将永久存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1-5

教育课堂笔记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M P L A T E永久的生命部编版八年级上新课导入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1、注意读音臼齿( )茸毛( )蔓( )凋谢( )洗涤( )俯瞰( )遏制( )jiùróng màndiāo díkànè2、走进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汉人。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2005年7月20日病逝于北京。
孔子想了想说:“就游水的人熟悉水性,对水没有恐惧感,因此多练习几次就学会了驾船。
干脆等到来春再从长计议吧!”就这样一年时间过去了。
但这则故事仍然说明:对于一个时代所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人们不应该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
电影在线观看/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他们才从睡梦中醒来,爬出树洞,舒展身体,重新耀武扬威起来!就在这年秋天,两只黑熊忙着采食的时候,不知从哪里撞进来一头斑斓猛虎!这还了得!两只黑熊受到了威胁!他们齐心协力要赶走这头老虎。
”“我们不要什么约束,我们要自由,快还我们自由!”车轮们同声嚷嚷抗议着并和方向盘较起真来。
,但是那个家伙是住在一个堡垒里的。
严文井《永久的生命》课文原文阅读(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严文井《永久的生命》课文原文阅读永久的生命严文井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不会再返回。
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对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迹印。
我们都非常可怜!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我们没有时间悲观。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永久的。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我的小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许多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
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摘自《北京晚报》)。
八年级上册散文两篇笔记

八年级上册散文两篇笔记
第一篇:《永久的生命》
文章思想内容要点:
①生命是永久的,我们应该热爱生命,从短暂的人生中寻找无限的价值。
②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整体的生物却是永久不息的。
③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本文观点:
本文从一朵小花中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强调生命的珍贵性。
作者指出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整体的生物却是永久不息的。
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和给予,而不是接受或争取。
第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文章思想内容要点:
①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是支撑他走完一生的主要动力。
②作者认为爱情可以带来人生的愉悦和幸福,而知识则可以带来无穷的乐趣和价值。
③作者对人类苦难和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关注也是他人生的重要支撑。
本文观点: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他对人类苦难和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作者认为这些因素是他走完一生的主要动力和支撑。
同时,他也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和价值,而真正的幸福则来自于对爱情的体验和对知识的追求。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 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 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 命。
新颖构思
导思1.严文井在表达自 己对生命的认识时,采 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安排 内容?有何好处?
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并树立 豁达、乐观的人生观。(难点)
预习检测
臼jiù齿 凋 diāo 谢
茸 róng 毛 牛犊 dú
蔓 màn 延
兴味:兴趣、趣味。 洗涤:洗。 卑微:地位低下。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预习检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作家。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 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 发表作品。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 学系任教。1945一1951年任《东北日报》 副总编辑。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 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品读课文
读课文,明结构
1 (1) 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2
3 (4——5) 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联系现实生活, 高唱生命的凯歌。
品读课文
通过富含哲理的文句,读懂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怎么理解文题“永久的生命”? “生命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却是永久的”里出现了 “永久”一词,作者所说的永久的生命是合起来的生命 整体,不是一个个单独的生命。“永久的生命”指生命 整体,这与个体生命短暂不矛盾。
贡献,这才是生命真正意义上的永久不朽。从重复的“不 断”一词可体会作者的这种对生命的期许。
品读课文
本文作者的感情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岁月在一点点地消逝, 而人们却只能任凭它悄悄地溜走。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 观、消沉的情绪。
第16课《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八年级语文上册源(统编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 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4.本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任务四:合作探究,感悟哲理
1.第一段末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因为过去的时间永不再回来,时光流逝,生命短暂。 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
2.“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 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永存”矛盾吗?
不矛盾。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 在的方式,正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让生命得以延续、生 生不息。
1.自由朗读散文。 2.听读散文,找出每一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 梳理作者情感变化脉络。(用的好的词语用方框选中;关键
语句波浪线标识;有疑问地方问号标注。)
可怜
过去了的时间 永不再回来。
感动
生命流动着, 永远不朽。
感谢
感谢生命的奇迹, 它分开来是暂时的, 合起来却是永久的。
赞美
让我们赞美生命, 赞美那毁灭不掉 的生命吧!
任务五: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1.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 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牛犊为拥有 “遍身金黄的茸毛”而欣喜的情态,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 情。
2.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 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文体知识
议论性散文是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称“哲理散文”“哲学散文”。 它或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形象性的事物, 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目的, 但它不是让读者去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让读者感知一种富于理性 的形象和情感,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天地。议论性散文 讲究叙述、描写、抒情与议论的结合,形象与逻辑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读课文理解生命
1.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
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明确:(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
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
在永久的生命。
(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
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2、视频朗读
3、请两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4、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5、认真研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生命?明确:因为个体的生命虽是卑微柔弱的,但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
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永久的生命,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吊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