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章节习题集第二章声现象辨别音调与响度的四种方法
初中物理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 “暴风骤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A.回声B.音色C.音调D.响度3.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其原理是()A.减少声音分散,增强响度B.提高音调C.增大发声体的振幅D.减小响度,增大音调4. 如图所示为两个振动物体发声时进入同一个示波器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判断()A.甲的音调低,乙的音调高B.甲的音调高,乙的音调低C.甲的响度大,乙的响度小D.甲的响度小,乙的响度大5. 宋祖英和席琳·迪翁都是著名歌唱演员.当她们表演女声二重唱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来,这主要是因为她们的歌声有不同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音速6. 为纪念“五三惨案”,济南市市每年5月3日上午都试鸣防空警报,警示后人.警报声传得很远,这是因为它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美D.节奏快7. 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无法判断8. 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响度相同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音色相同C. 音调不问音色相同D. 音调相同响度相同9. 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B.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C.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10. 生活中常说的“低声细语”、“高声大喊”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1. 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_.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500kg的海豚和10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甲/乙)是蓝鲸发出的.13. 在音乐晚会中,男高音歌手正在高声歌唱.这里的两个“高”表示的意义不同,其中,男高音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高声歌唱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4. 如图,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来诊断病情.利用听诊器可使听到的心脏跳动的声音的________更大些.(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15. 一名男低音歌唱家正在为大家演唱,这时有一位女高音歌迷为他轻声地伴唱,则歌唱家的响度较________,歌迷的音调较________.他们的音色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16. 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很大;用一张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快拨与慢拨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17. 如图所示为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产生的声音________不同,编钟发声洪亮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大.18. 《中国好声音》比赛中,某歌手嘹亮的高音演唱引起观众掌声震耳欲聋,这里的“高音”是指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高,“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我们能从现场伴奏中识别出乐器的名称,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19. 如图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都发出C调1(dou)的波形图,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以下三种波形声音特性不同的是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0. 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如图。
中考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 新人教版

声现象1【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4.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识再现】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停止,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靠,传播声音的介质有、、,真空传声。
声音以形式向外传播。
3. 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大小与和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 m/s。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温馨提示】:1. 物体振动停止时,发声停止,而不是声音消失;2. 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与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思想相同,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得出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实验推理法或理想实验法。
【典题1】(2014福州)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知识点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 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通过及其他组织传给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 声音的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递给神经,引起人的听觉的传导方式称为。
利用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位。
知识点3: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特性特性概念决定因素相应关系音调声音的发声体的频率大,音调;频率小,音调响度声音的发声体的和距发声体远近振幅大,响度;振幅小,响度音色音品(音质)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一般通过不同来区别物体【温馨提示】:1. 一般来说,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大小叫响度,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响度;2. 一般来说,物体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各种乐器就是靠改变振动体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3.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初中物理知识点习题集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选择题(共2小题)1.(2019•北京模拟)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
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沉舟侧畔千帆过” 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 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 .“潭清疑水浅” “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2.(2018秋•朝阳区期末)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调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图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B .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C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 二.多选题(共3小题)3.(2016秋•昌平区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口技演员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模仿乐器或动物的声音B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C .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D .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4.(2016秋•朝阳区期末)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调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C 1()do ()()C 1()do ()B .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C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5.(2015秋•北京校级月考)下列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白兔是根据音调来辨别出门外是狼外婆的B .听自己刷牙时声音特别清晰是因为固体可以传声C .在铁路边修建隔音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 .演凑者通过手指在笛子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笛声的音调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6.(2016•海淀区二模)科技馆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小明把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声现象

(2)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____快____. (3)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___3_4_0___m/s. 4.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鼓__膜____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 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指声音的__高__低____.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 关,频率越高,音调越__高____.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20 000 Hz,高于 20 000 Hz 的声音叫____超__声__波____,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___次__声__波_____.
①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声__呐___.
(2)“B 超”原理:利用超声波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 信息.
(3)通过监测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2.声音可以传递__能__量____.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清 洗钟表、除人体内结石等.
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B.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思路点拨: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关 系为v固>v液>v气,A 错;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错;声音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C 对;发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2024年中考初三物理总复习-声现象知识点及习题

声现象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受。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媒质的存在来传播,而且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以下是2024年中考初三物理总复习中常见的声现象知识点及习题。
一、声波的特性:1.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媒质的存在传播。
2.声波是纵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
3.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二、声音、噪声及声强的概念:1.声音是指由振动物体引起的机械波,能够让人听到的声波。
2.噪声是指不规则的声波,通常由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混合而成,常常造成人们的不适。
3.声强是声音强弱的度量,单位是分贝(dB)。
三、声音的特性:1.音高: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2.音量:由声音的声强决定,声强越大,音量越大。
3.音色:由声音的谐波结构决定,不同乐器或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声音在媒质中的传播:1.声波传播需要媒质的存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固体中声波传播速度较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同一种媒质中,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五、声音的吸收、传播和反射:1.声音在媒质中传播时会逐渐衰减,被媒质吸收。
2.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经过反射后改变传播方向。
3.人们利用声音的反射可以实现声波的传播和接收,如声纳、超声波检测等。
六、共振现象:1.共振是指在其中一固定频率下,受迫振动系统振幅达到最大值的现象。
2.共振现象在声学、力学、光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如共鸣箱、共振仪器等。
七、听觉和声音保护:1.人类的听觉范围大约在20Hz至20kHz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的声音我们无法听到。
2.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对听觉器官产生损害,所以需要保护听觉。
【习题】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2.介质对声音的传播有什么影响?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温度升高到20°C时,声音的传播速度变为多少?4.什么叫做共振现象?5.如何保护听觉不受到噪声的损害?以上就是2024年中考初三物理总复习中常见的声现象知识点及习题。
微专题 (声现象) 2-1 音调、响度、音色辨析—(疑难解读+解题技巧)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讲义

微专题2 声现象微专题2-1 音调、响度、音色辨析知识·解读一、声音的特征1、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音色与音调、响度无关,它是我们分辨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2.发声体的材料“薄”“短”“轻”“紧”时音调高,反之,音调低。
3.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长而粗的弦振动较慢,发声音调低;短而细的弦振动较快,发声音调高。
绷紧的弦发声音调高,松弛的弦发声音调低。
(3)管乐器:管乐器内都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长的空气柱振动较慢,音调低;短的空气柱振动较快,音调高。
典例·解读类型一:几种乐器的音调、响度、音色例1、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例2、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高的是( )A.长笛B.小提琴C.手风琴D.二胡类型二: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例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 )例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嘴吹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 )类型三:词语中的音调、响度与音色 【答案】A【解析】木棍敲击玻璃瓶时主要是水柱在振动,水越少,越容易振动,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反之越低.【答案】B【解析】相同时间内,长笛往返了5个周期;小提琴往返了5个多周期;手风琴往返了3个周期;二胡往返了3个周期.经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小提琴经过的周期多,振动的快,频率大.【答案】A【解析】当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子与水柱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故“do (1)”“re (2)”“mi (3)”“fa (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D 、A 、B 、C .因此对应“re (2)”音阶的瓶子是A .【答案】B【解析】当吹瓶子时,是瓶子内的空气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子内空气柱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故“do (1)”“re (2)”“mi (3)”“fa (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C 、B 、A 、D .因此对应“re (2)”音阶的瓶子是B .例5、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____________大.(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____________好.(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___________高.类型四:图像的含义例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来例7、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磬.亦传至中亚其他地区.现有四个编钟,如图所示,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显示出的对应的波形图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敲钟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B、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C、敲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D、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答案】(1)响度;(2)音色;(3)音调.【解析】(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大,响度大.(2)“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的响度大.(3)“尖厉刺耳”,指的是声音比较高,指音调高【答案】A【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类型五:音速相关计算例8、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章 声现象(精讲)

答案:(1)介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真空 (2)波(或声波)
答案:(3)①种类 不同 > > ② 温度 340
(4)反射 反射
答案:1.(1)规则 (3)音调 响度 音色
答案:2.(1)高低 (2)振动频率 越快 越高 越高
答案:(3)①快慢 ②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③赫兹 赫 Hz ④20Hz~20000 Hz 20Hz 20000 Hz
答案:(1)强弱 (2)①振幅 振幅 越大 ②远近
答案:音色 答案:1.信息 2.能量
答案:(1)无规则
答案:(1)分贝 dB (2)0dB
答案:(1)声源 禁止鸣笛 (2)传播过程 (3)人耳
Hale Waihona Puke 答案:1.振动 空气 2.慢 音调
答案:3.音调 能 4.响度 传播过程中
答案:5.音色 20 传播过程中 6.音色 分贝(或dB)
答案:声源处
答案:B
答案:D
答案:(1)空气柱长度越长,音调越低(2)水快倒满时发出的音调较高
答案:(1)转换 测距 (2)③
答案:A
答案:C
答案:A
答案:A
答案:回声
答案:1.次 超 2.响度 开小音量
答案:C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 辨别音调与响度的四种方法

辨别音调与响度的四种方法广西藤县塘步镇第一中学邓善源音调与响度都属于声音的特性,很多同学学习了声音的特性后,常常会把音调与响度混淆。
下面介绍四种辨别音调与响度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根据定义辨别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乐中有C、D、E、F、G、A、B七个音调。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音乐中的音量就是指响度。
例1.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
女的音调高,响度小;男的音调低,响度大。
例2.用力踩脚踏风琴与按脚踏风琴不同的键。
按住脚踏风琴某一个键,越用力踩,响度越大。
而按脚踏风琴不同的键,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二、根据影响因素辨别影响音调的因素是频率,即物体振动的快慢。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反之则越低。
影响响度的因素是振幅,即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
另一个因素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例3.如图1所示,用不同的力拔动钢尺与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拔动钢尺。
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钢尺,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拔动钢尺,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例4.如图2所示,用不同的力划过梳子与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子。
越用力划梳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以越快的速度划过梳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三、根据波形辨别音调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区别在于波形的疏密不同。
波形越密的,音调越高;波形越疏的,音调越低。
响度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区别在于波形的长短不同。
波形越长的,响度越大;波形越短的,响度越小。
例5.如图3所示,是示波器显示出的不同声音的波形图。
甲乙是两种响度相同、音调不同的声音;丙丁是两种音调相同,响度不同的声音。
例6.如图4所示,甲乙两种声音的波形。
甲声音响度发生了变化,乙声音音调发生了变化。
四、根据对人耳的刺激程度辨别音调又称声音的尖细。
音调高的声音比较尖,人感到刺耳。
音调低的声音比较钝,人感觉到厚。
响度又称声音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别与的四种方法
广西藤县塘步镇第一中学邓善源
音调与响度都属于声音的特性,很多同学学习了声音的特性后,常常会把音调与响度混淆。
下面介绍四种辨别音调与响度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根据定义辨别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乐中有C、D、E、F、G、A、B七个音调。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音乐中的音量就是指响度。
例1.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
女的音调高,响度小;男的音调低,响度大。
例2.用力踩脚踏风琴与按脚踏风琴不同的键。
按住脚踏风琴某一个键,越用力踩,响度越大。
而按脚踏风琴不同的键,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二、根据影响因素辨别
影响音调的因素是频率,即物体振动的快慢。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反之则越低。
影响响度的因素是振幅,即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
大。
反之则越小。
另一个因素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例3.如图1所示,用不同的力拔动钢尺与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
同样的力度拔动钢尺。
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钢尺,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
度,用同样的力度拔动钢尺,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例4.如图2所示,用不同的力划过梳子与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子。
越用力划梳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以越快的速度划过梳子,发出声音
的音调越高。
三、根据波形辨别
音调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区别在于波形的疏密不同。
波形越密的,音调越高;
波形越疏的,音调越低。
响度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区别在于波形的长短不同。
波形越长的,响度越大;
波形越短的,响度越小。
例5.如图3所示,是示波器显示出的不同声音的波形图。
甲乙是两种响度相同、音调不同的声音;丙丁是两种音调相同,响度不同
的声音。
例6.如图4所示,甲乙两种声音的波形。
甲声音响度发生了变化,乙声音音调发生了变化。
四、根据对人耳的刺激程度辨别
音调又称声音的尖细。
音调高的声音比较尖,人感到刺耳。
音调低的声音比较钝,人感觉到厚。
响度又称声音的大小。
响度大的声音大声,响度小的声音小声。
例7.小孩的窃窃私语声和大人的厉声斥吓声。
小孩的窃窃私语声,音调高,但响度小;而大人的厉声斥吓声,音调低,但响度大。
例8.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
2013-09-04 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