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的鉴别诊断有哪些方法
水中毒

水中毒水中毒是一种因为人体摄取了过量水分而产生脱水低钠症的中毒征状。
虽然水中毒致死的机会非常低,但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
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但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涨,从而引起脱水低钠症。
当饮用过量水分时,血液内的电解质因为被水分排出体外而降至低于安全水分的浓度,影响到脑部的运作,可能会致命。
中毒这个词有两种含意:一种是有毒物接触皮肤或侵入身体,谓之中毒。
轻则损伤人体的皮肤、器官、组织,重则导致死亡。
另一种中毒,是人体必需的物质过量之后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严水中毒重时也会导致死亡。
例如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在一定条件下都会使人中毒。
水中毒是指水摄入量超出人体排水量的能力,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的病理现象。
又称水过、水潴留性低钠或稀释性低钠血症。
水过多较少发生。
这是因为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肾脏的调节作用下,正常人即使摄入大量的水,肾脏也能将水排出,维持入水和出水的平衡。
在神经、内分泌和肾脏调节水的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水分绝对过多的。
肾脏是排出水分最主要的器官,它的排尿能力很强,即使肾的90%丧失功能,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为了保持身体水分的平衡,不使肾排尿过多,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来调节。
当人体摄入水分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降低,因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排尿量就增加;同时,由于血容量增大、肾血流量也增多,这也使尿量增加。
这两种作用合在一起,把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
水中毒的成因一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摄取了过剩的水分,但这个分量在日常的生活里很少机会超过。
一个常见的可能,是在大量出汗之后又马上大量补充水分。
因为,人在大量出汗后,不旦会流失水分,也会流失了不少的盐分。
此时若一次大量喝水而不补充盐分的话,血液中的盐分就会减少,吸水能力也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造成“慢性水中毒”。
这时人就会觉得有头晕、口渴的现象,严重的还会突然昏倒,而在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致死。
水中毒的种类和案例

水中毒的种类和案例水中毒是指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排出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根据水过多的速度和程度,可分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两类。
急性水中毒的案例:1. 2018年,浙江54岁的柯阿姨为了通肠道,每5\~10分钟喝100毫升白开水,结果恶心、呕吐、头痛、乏力,被诊断为水中毒。
2. 2017年,泰州26岁的小韩打完篮球大汗淋漓,一口气“咕咚咕咚”灌下四瓶纯净水,结果却觉得头晕、恶心,家人将他送到泰州市人民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韩不是中暑,而是“水中毒”。
3. 2018年,林女士空腹一次性喝了3000毫升水(相当于5.5瓶大瓶装的矿泉水),进行两癌筛查时出现低钾、低钠、低氯、电解质紊乱,颅脑CT提示脑组织轻度水肿,典型的水中毒指征。
经过4个小时的积极抢救,林女士脱离危险。
慢性水中毒的案例:1. 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对水的污染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
这些污染物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等均造成危害。
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而窒息死亡。
除此之外,还有甲基汞中毒、多氯联苯中毒、镉中毒、铬中毒、砷中毒等。
这些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都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
2. 镉是一种重金属,在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但水中镉经过生物富集作用后可能会造成人体中毒。
镉中毒会损伤肾、肺、肝、睾丸、脑、骨骼及血液系统,并可能引发肾障碍、导致软骨症和剧烈疼痛。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同时应保护环境,避免水体受到污染。
水中毒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水中毒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水中毒,也称为过度饮水症候群,是一种由于摄入过多水分而
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过低的病理生理学疾病。
当人体摄入过量的水
分时,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会下降,从而导致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
下降,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差减小,水分会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细
胞水肿。
这种情况尤其危险,因为大脑细胞对水肿非常敏感,可能
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病理生理学上,水中毒会导致细胞内液体过多,细胞膜张力减小,细胞功能受损。
此外,由于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下降,可能导
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严重
的水中毒可能导致脑水肿、昏迷甚至死亡。
在病理生理学上,水中毒的发生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有关。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水分和电解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
体内稳态。
而过度饮水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钠离子浓度下降,引
发水中毒。
此外,某些疾病状态下,如肾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等,也会增加患水中毒的风险。
总的来说,水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学疾病,需要引起足
够重视。
预防水中毒的发生,关键在于合理控制饮水量,特别是在
剧烈运动、高温天气或特殊环境下,要适当补充水分,但不要过量。
同时,对于存在肾脏疾病、心脏病等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发生水中毒。
如果出现水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
业治疗。
水中毒实验报告分析

水中毒实验报告分析
关于水中毒实验报告分析:
一.身体电解质失去平衡
水中毒就是我们人体在短期的时间之内过多地摄入一些水分,这些水分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消化,会使我们人体的那含量急剧的降低,而且产生一定的中毒现象,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人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而切还会出现,如果比较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据说他家的饮水量必须要注重了,千万不要导致水中毒。
二.利尿速度加快
人体平均利尿速度为是每分钟16毫升,但是如果我们超过了这个标准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水中毒,这事是中毒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过剩的水分就会导致细胞的膨胀,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脱水低钠症的现象就会显示出来。
三. 水入量超过出量
水中毒还是因为我们人体当中的水分含量已经超出了常规摄入量,大家必须要保障自己的健康饮水,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肾脏的调节作用失去了一定的平衡,这个调节作用不能够迅速的进行调解,就会导致水中毒。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都是中毒,是怎么回事来说明和介绍,相信经过简单的说明之后,大家可以提高警惕,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饮水,但是一定要注意饮食的量和度,否则就会带来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简述水中毒的概念及治疗原则

简述水中毒的概念及治疗原则一、概念水中毒,也称为水过多症,是因为体内水分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但当摄入大量的水或者排出不足时,就会导致体内电解质浓度过低,从而引起水中毒。
严重的水中毒会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二、症状1. 轻度水中毒: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2. 中度水中毒:精神状态改变、肌肉抽搐、手脚发麻等。
3. 重度水中毒:昏迷、癫痫发作、呼吸困难等。
三、治疗原则1. 停止摄入液体:在发现患者有水中毒的情况下,应立即停止摄入液体。
2. 给予氯化钠溶液: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氯化钠溶液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盐量和输液速度。
3.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促进水分的排出,但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4.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症治疗。
如控制抽搐、纠正低血钠等。
5. 监测电解质: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以及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情况。
6. 预防复发:对于有水中毒史的患者,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水中毒。
如合理饮水、适当运动等。
四、预防措施1. 合理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宜过多,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约2000-2500毫升液体即可满足身体需要。
2.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代谢和排汗,有利于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3. 注意气温变化:在高温天气下要注意补充适量的盐分和水分。
4. 遵循医嘱:对于有慢性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饮水和药物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五、总结水中毒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治疗过程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水、适当运动等预防措施也十分重要。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水中毒的名词解释病理学

水中毒的名词解释病理学
水中毒是指体内水分过量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也称为水中毒症或过量饮水症。
在病理学上,水中毒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低渗性水中毒和高渗性水中毒。
1. 低渗性水中毒:也称为急性水中毒,是由于大量的水摄入过多,导致体内电解质浓度过
度稀释。
这种情况下,血液的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导致水分进入
细胞内,细胞肿胀和功能紊乱。
严重的低渗性水中毒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损,
甚至危及生命。
2. 高渗性水中毒:也称为慢性水中毒或渗透性水中毒,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体内水分丢失
或电解质浓度不平衡,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经历脱水,细胞体积缩小,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高渗性水中毒可能与疾病、药物、某些疾病的
治疗方法(如化疗)或长时间排尿困难等相关。
举例来说,低渗性水中毒可以发生在某人大量饮水过快,水摄入超过身体排水能力的情况下。
高渗性水中毒可能发生在患有糖尿病的人,因为高血糖导致尿液中水分大量丢失,造
成体内水分不平衡。
水中毒的计量标准

水中毒的计量标准摘要:1.引言2.水中毒的定义及症状3.水中毒的计量标准3.1 水中毒的计量方法3.2 水中毒计量标准的重要性4.我国水中毒计量标准的发展5.水中毒的预防与治疗6.结论正文:水中毒,又称为饮水过量,是指人体摄入水分过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稀释血液、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病症。
其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乏力、抽搐、昏迷等。
对于水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准确地计量患者摄入的水量以及水中毒的程度至关重要。
水中毒的计量标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计量方法和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首先,计量方法包括直接计量法和间接计量法。
直接计量法是通过称量患者的出入水量、排泄物中水分含量等来计算摄入水量。
间接计量法则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等来推算。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通常需要综合运用以提高准确性。
水中毒计量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二是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三是有助于预防水中毒的发生,通过对患者的水摄入量进行监控,降低水中毒的风险。
我国对于水中毒计量标准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水中毒计量标准的相关指南和规范,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
同时,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新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为提高水中毒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预防水中毒的关键在于合理饮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对于正常人群,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 毫升左右,可根据个人体重、气候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适的饮水计划。
一旦出现水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总之,水中毒的计量标准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水中毒病理生理

水中毒病理生理水中毒是一种因体内水潴留过多而引发的病理生理现象。
当机体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水分,而无法及时排出时,就会导致水潴留,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以下阐述水中毒病理生理的主要方面,包括细胞水肿、循环障碍、脑水肿、电解质失衡、呼吸衰竭、心脏病变、肾脏损伤和代谢紊乱。
1.细胞水肿:当体内水潴留时,细胞内的水分会过多,导致细胞水肿。
细胞水肿可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严重时甚至导致细胞破裂。
2.循环障碍:大量水分进入体内后,血液容量会迅速增加,导致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循环障碍。
3.脑水肿:水中毒时,过多的水分进入脑组织,可导致脑水肿。
脑水肿可影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
4.电解质失衡:水中毒时,机体对电解质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可导致电解质失衡。
例如,钠离子、氯离子等电解质大量丢失,可引起低钠血症、低氯血症等。
5.呼吸衰竭:水中毒时,由于血液容量增加,可导致肺水肿,进而引起呼吸衰竭。
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窒息。
6.心脏病变:水中毒时,心脏负担加重,可导致心脏病变。
长期反复发作或严重的水中毒可引起心肌损伤、心脏扩大等病变。
7.肾脏损伤:水中毒时,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引起肾脏损伤。
长期反复发作或严重的水中毒可引起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
8.代谢紊乱:水中毒时,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可导致代谢紊乱。
例如,蛋白质合成减少、脂肪分解增加等,进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总的来说,水中毒病理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细胞水肿、循环障碍、脑水肿、电解质失衡、呼吸衰竭、心脏病变、肾脏损伤和代谢紊乱等。
这些改变可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应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摄取水分,特别是在没有充分排汗或排尿的情况下,以预防水中毒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毒的鉴别诊断有哪些方法
水中毒虽然是在低渗性水肿的基础上产生,但其与低渗性水肿的表现明显不同,其急性发作时往往有应激刺激、肾排泄功能障碍和水分摄入过多等诱发因素,因此与低渗性水肿等单纯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鉴别并不难,只要掌握好一些要素就可以了。
一、病史
应注意询问有关造成体液低渗性(失钠)及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病史,应注意是否存在遭受应激刺激及肾脏功能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过量或快速输入水分(5%葡萄糖液)或低张液体的情况,因为临床见到的水中毒往往是对上述患者进行了不适当的医疗措施所致。
二、体格检查
急性或重症水中毒患者起病急骤,因脑细胞水肿功能障碍最为突出,故表现以脑功能障碍为主。
患者头痛,极度乏力,进而定向力丧失,神志不清,嗜睡,有时躁动,或嗜睡与躁动交替出现,继而抽搐或癫痫样发作,最后昏迷/慢性或轻症水中毒患者,起病一般较隐蔽,进展缓慢,表现乏力、头痛、嗜睡等一般症状。
常伴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少数患者表现有肌痉挛、唾液或泪液分泌过多及腹泻等症状。
体征表现往往不很明显,体表可有水肿感,重症患者可出现凹陷性水肿,体重增加,腾反射减退或消失,定向力障碍,意识不清、抽搐、昏迷时Babinski征可呈阳性反应。
三、实验室检查
水中毒最重要的化验指标是血浆渗透压降低和血清钠的稀释性降低。
因为维持血浆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钠,所以此二者的变化经常是一致的。
对于水中毒的发病,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浓度降低的速度比其下降的数值,更为重要。
如急性水中毒患者血清钠浓度从140 mmol/L在l-2 d内迅速降至120mmol/L,其水中毒的程度比血清钠较长期维持在115mmol/L 的慢性水中毒患者严重得多。
严重低血钠可以降至110mmol/L以下,但血钠浓度如果迅速降低30 mmol/L就可引致死亡。
由于水中毒时细胞外液和血液中水分过多,其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可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
当水分大量转移到细胞内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可以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与本病发作相近似的急性肾衰竭,包括肾前性和肾性的急性肾衰竭,以及脑部的疾患如颅外伤、硬脑膜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膜炎等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相鉴别。
原文链接:/zdyzyb/2014/0807/19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