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药中毒有哪些不良反应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一、不良反应(一)过敏反应局麻药真正的过敏反应非常罕见。
(二)局部毒性反应1.组织毒性反应局麻药肌内注射可导致骨骼肌损伤。
2.神经毒性反应蛛网膜外腔会引起神经毒性反应。
(三)全身性毒性反应临床上局麻药的全身性不良反应主要是药量过大或使用方法不当引起血药浓度升高所致,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通常中枢神经系统较循环系统更为敏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局麻药血药浓度低于引起循环系统毒性反应的浓度。
1.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局麻药能通过血-脑屏障,中毒剂量的局麻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表现为舌唇发麻、头晕、紧张不安、烦躁、耳鸣、目眩,也可能出现嗜睡、言语不清、寒战以及定向力或意识障碍,进一步发展为肌肉抽搐、意识丧失、惊厥、昏迷和呼吸抑制。
治疗原则是出现早期征象应立即停药给氧。
若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应给予咪达唑仑1~2mg或硫喷妥钠50~200mg或丙泊酚30~50mg抗惊厥治疗。
一旦影响通气可给予肌肉机弛药并进行气管插管。
2.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减弱、传导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导致循环衰竭。
治疗原则是立即给氧,补充血容量保持循环稳定,必要时给予血管收缩药或正性肌力药。
治疗布比卡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溴苄铵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
(四)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丙胺卡因的代谢产物甲苯胺可使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其用量应控制在600mg以下。
丙胺卡因引发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自行逆转或静脉给予亚甲蓝进行治疗。
(五)变态反应酯类局麻药的代谢产物对氨基苯甲酸能导致变态反应。
(六)超敏反应局部超敏反应多见,表现为局部红斑、荨麻疹、水肿。
全身超敏反应罕见,表现为广泛的红斑、荨麻疹、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甚至循环衰竭。
治疗原则是对症处理和全身支持疗法。
二、防治原则(一)局麻药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原则1.掌握局麻药的安全剂量和最低有效浓度,控制总剂量。
2.在局麻药溶液中加用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以减少局麻药的吸收和延长麻醉时效。
麻醉药的副作用

麻醉药的副作用
一、麻醉药的副作用二、全身麻醉方法有哪些三、手术麻醉后遗症有哪些
麻醉药的副作用1、麻醉药的分类
麻醉药分为两大类:一是全身麻醉,即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到体内使全身麻醉的药物;另一类是局部麻醉。
即适用于手术局部区域的麻醉药。
2、麻醉药可导致循环衰竭而心跳停止
从麻醉药的作用上讲,全身麻醉药从呼吸道吸入或经注射到人体后,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大脑,使中枢神经麻痹,病人失去知觉而产生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药是指用于手术局部的麻醉药,阻断局部神经传导。
使手术部位的疼痛刺激不向大脑传递。
达到抑制疼痛的效果。
在谈到麻醉药对人体的危害时,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利有弊,麻醉药也不例外,它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
如全身麻醉药可抑制大脑功能,影响呼吸,导致缺氧,甚至可导致循环衰竭而心跳停止。
局部麻醉药虽说作用在局部,但毒性较大,一旦出现中毒同样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这仅仅是麻醉药本身的副作应。
3、麻醉药对孩子器官影响大
因为孩子的各个器官发育还不完善,身体代偿功能较成人差一些,所以更容易发生麻醉意外。
因此,对年龄较大的孩子而言,如果在手术中真的能配合,能不麻醉当然还是尽量不麻醉的好,这样安全系数会相对提高。
但对于较小的孩子确实只有通过麻醉才能顺利完成手术的,家长则完全不必担心影响孩子的智力而拒绝麻醉。
当然,麻醉药作为一种特殊的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麻醉过程也不是一根针插进去让孩子睡了这么简。
局部麻醉药中毒

局部麻醉药中毒【病因】在孕妇分娩时,常应用上述某种局部麻醉药镇痛,此类药物被母体吸收后可以经过胎盘导致新生儿中毒;偶因用于骶管阻滞或宫颈周围麻醉时,不慎将局麻药注射到胎儿体内,可使初生婴儿发生严重中毒症状。
初生婴儿的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这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甚差。
【症状】局部麻醉药中毒时,患儿出现头晕、呕吐、谵妄、惊厥、昏迷、休克等,甚至死亡。
丙胺卡因中毒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初生婴儿局部麻醉剂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无力或窒息,心动徐缓,肌张力减低;常见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
以上症状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有些新生儿可在生后立即发生。
惊厥发作大多为强直型,少数为阵挛-强直型。
此外,新生儿由于缺氧血症引起的脑病,常在婴儿出生12~24小时以后出现类似症状。
故如母亲有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史,而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发生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并在复苏后仍有上述征象,则高度提示为局部麻醉药中毒。
有时,在病婴的头皮发现穿刺痕迹,并可于该部吸出少量药液。
【饮食保健】1.在口服中毒后,可用喝浓茶来催吐,在吐了以后,可以大量饮水,以达到洗胃的效果。
【护理】【治疗】急救处理(1) 立即停止给药。
(2) 吸氧。
(3) 如烦躁不安、惊厥发作,可静注安定10~20mg.(4) 呼吸困难者,可静注氢化琥珀胆碱50mg使骨骼肌松弛,然后作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不要用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药。
(5) 如遇过敏反应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或盐酸麻黄碱30mg,然后用地塞米松5~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500ml静滴。
过敏反应虽已做过皮内试验阴性仍可出现,故皮内试验只能供参考。
【检查】初生婴儿局部麻醉剂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无力或窒息,心动徐缓,肌张力减低;常见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
以上症状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有些新生儿可在生后立即发生。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局部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的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局麻醉药、表麻醉药和弱效局麻醉药等。
以下是局部麻醉药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一、分类1.局麻醉药(0.5%普鲁卡因、2%利多卡因等):主要用于手术或治疗目的,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较强。
2.表麻醉药(28%利多卡因软膏、4%麻黄碱滴眼液等):主要用于表面麻醉和疼痛缓解,作用时间短,麻醉效果较弱。
3.弱效局麻醉药(10%利多卡因软膏、2%莫比卡因软膏等):主要用于轻微手术或治疗目的,麻醉效果较弱。
二、作用机制1.阻断神经传导:局部麻醉药通过与细胞膜神经通道结合,阻断神经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2.影响钠离子通道:大部分局部麻醉药主要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进入神经细胞内,从而防止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作用于神经纤维:不同种类的局部麻醉药对不同直径的神经纤维有不同的作用,主要作用于细直径的传痛纤维和运动纤维,对大直径的触觉纤维的阻断较弱。
三、药物特点1.离子化与非离子化:大部分局部麻醉药处于离子化状态下具有麻醉作用,而非离子化状态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2.蛋白结合率与半衰期:局部麻醉药的蛋白结合率越高,半衰期越长,麻醉作用越持久。
3.作用时间和控制速度:药物的作用时间要与手术时间相匹配,通过调整药物浓度和注射速度来控制麻醉深度和作用时间。
四、应用注意事项1.过敏反应:局部麻醉药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特别是对苯胺类过敏者。
2.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根据麻醉部位、手术时间和患者特点选择适当剂量和浓度,避免过度和不足。
3.神经损伤:使用局部麻醉药时应避免损伤神经,特别是在神经近端注射时要小心。
4.毒副作用:不当使用局部麻醉药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如中毒、心血管抑制和呼吸抑制等。
五、药物相互作用1.局麻醉药与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类药物同时应用时,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局部麻醉药中毒疾病研究报告

局部麻醉药中毒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局部麻醉药中毒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急诊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耳鸣,口唇麻木,言语凌乱,头痛,头晕疾病介绍:局部麻醉药包括普鲁卡因(PROCAINE),可卡因(CO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麻卡因(MARCAINE),卡波卡因(CARBOCAINE),丙胺卡因(PRILOCAINE)等,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但中毒时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心脏抑制,血管扩张等,从而出现有关症状近年来,在孕妇分娩时,常应用上述某种局部麻醉药镇痛,此类药物被母体吸收后可以经过胎盘导致新生儿中毒;偶因用于骶管阻滞或宫颈周围麻醉时,不慎将局麻药注射到胎儿体内,可使初生婴儿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初生婴儿的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这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甚差症状体征:局部麻醉药中毒时,患儿出现头晕、呕吐、谵妄、惊厥、昏迷、休克等,甚至死亡。
丙胺卡因中毒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初生婴儿局部麻醉剂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无力或窒息,心动徐缓,肌张力减低;常见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
以上症状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有些新生儿可在生后立即发生。
惊厥发作大多为强直型,少数为阵挛-强直型。
此外,新生儿由于缺氧血症引起的脑病,常在婴儿出生12~24小时以后出现类似症状。
故如母亲有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史,而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发生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并在复苏后仍有上述征象,则高度提示为局部麻醉药中毒。
有时,在病婴的头皮发现穿刺痕迹,并可于该部吸出少量药液。
化验检查:初生婴儿局部麻醉剂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无力或窒息,心动徐缓,肌张力减低;常见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头反射消失等。
以上症状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有些新生儿可在生后立即发生。
惊厥发作大多为强直型,少数为阵挛-强直型。
此外,新生儿由于缺氧血症引起的脑病,常在婴儿出生12~24小时以后出现类似症状。
局部麻醉药中毒病人的护理PPT

护理措施
注意保证病人清晰、舒适的呼 吸道,并避免进食、饮水等刺 激性物质的摄入。
病人情况稳定后,要加强观察 ,避免出现后遗症,并按照医 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头晕、昏迷、意识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 。 心悸、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等心血管 系统症状。
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
其他症状还包括呼吸系统症状 、胃肠道症状和皮肤损害等。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如果发现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 止用药,解除病人不适,并将其送往医 院。
抢救过程中,要监测病人呼吸、心率、 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在必 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局部麻醉药中 毒病人的护理
PPT
目录 什么是局部麻醉药中毒? 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 护理措施
什么是局部麻 醉药中毒?
什么是局部麻醉药中毒?
局部麻醉药中毒是一种因使用 局部麻醉药物而导致的中毒症 状,表现为神经系统和心血管 系统症状。
局部麻醉药物包括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等。
病人可能出现 的症状
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
局部麻醉药的全身不良反应.

局部麻醉药的全身不良反应在口腔临床实践中,药品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疼痛时,局部麻醉药的使用已经是必需。
据估计(保守地)在美国口腔临床实践中,每周使用的局部麻醉药超过6百万支安瓿,或者每年超过300百万支安瓿。
局部麻醉药在正确使用时很安全,但是,如同其他所有的药物,局部麻醉药同样具有不良反应。
本文将综述药物,特别是局部麻醉药的全身不良反应。
为了进一步理解,首先阐述毒理学的几个基本原理。
药品的不良反应包括,从一旦停药后完全可逆的反应(对病人来说很难理解),到感觉不舒服但是并不严重的反应,到能够严重致残甚至致死的反应。
使用任何药物,都会出现二种作用:(1)治疗作用,是对临床有益的并且是所需的;(2)不良反应,是临床多余的,不是临床所需的。
原理1:没有一种药物具有单一的作用所有的药物都具有多种作用,所需和非所需的。
理想的情况是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理由用于合适的病人,而且不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没有一种药物如此合适而对病人只产生有益的作用。
原理2:没有一种临床有效的药物能够完全避免毒性反应合理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增大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没有一种药物是绝对安全的,或者绝对有害的。
所有的药物,如果使用不当,都会产生毒害作用;相反,所有药物,如果使用适当,都是安全的。
原理3:一种药物的潜在毒性产生与否,关键在于使用者安全使用药物的第二个因素在于药物使用者,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刺激反应是不同的,同样,不同病人对于同一种药物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在给药之前,医生必须询问病人的病史或者用药史。
有关局部麻醉药的生理学评价在第4章和第10章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在过去,药物不良反应的名称比较混乱:药物不良反应被分为副反应,副作用,药源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疾病,二级作用,非耐受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是目前为止较为合适的名称。
局部麻醉药中毒护理查房PPT

局部麻醉药中毒的症状和处理
局部麻醉药中毒的常见症状包 括:头晕、恶心、呕吐、心动 过速、呼吸困难等。
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使用 药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监测心率和血压,必要时进行 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局部麻醉药中毒的症状和处理
护进行进一步治疗。
护理查房的要 点和注意事项
护理查房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护理查房前应准备好必要的工 具和设备,如血压计、心电图 仪等。
在查房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症 状和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并 与前一次查房的结果进行对比 。
护理查房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 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及时报 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管理 、卧床休息、饮食调理等方面的内 容。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局部麻醉药中 毒护理查房 PPT
目录 引言 局部麻醉药中毒的症状和 处理 护理查房的要点和注意事 项
引言
引言
局部麻醉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诊 情况,需要及时准确的护理查房来 提供适当的救治和护理措施。
本PPT将介绍局部麻醉药中毒的常 见症状和处理方法,以及护理查房 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
局部麻醉药中 毒的症状和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局部麻醉药中毒有哪些不良反应
导语:局部麻醉药是常见的手术麻醉方法之一。
那么你知道对于局部麻醉药中毒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用药时如不仔细检查药瓶上的标签,往往容易发生错误或听错,甚至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在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核对,以免引起意外事故。
正铁血红蛋白症此病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
获得性正铁血红蛋白症可因与化学结构上含有苯胺基团的化合物接触而引起。
有几例报告在用苯佐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和丙胺卡因后产生此症,正因为苯佐卡因和普鲁卡因含有这种基团,而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则是经生物转换后产生含苯胺基团的代谢物。
正铁血红蛋白症最易发生于血红蛋白变异和还原型辅酶I_正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的病人或局麻药达到中毒血浓度之时。
但对于无这些诱因的病人治疗剂量也可致此症。
当正铁血红蛋白浓度超过30%时,可静注亚甲蓝1~2 mg/kg和吸氧处理。
恶性高热症是局麻药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
有凡例报告在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后出现此症,其症状为肌肉抽搐、强直、过度换气和心搏过速。
用药时如不仔细检查药瓶上的标签,往往容易发生错误或听错,甚至发生意外事故,有报道在扁桃体切除手术时医生要普鲁卡因进行麻醉,但由于普鲁卡因与泼卡因字音相似,结果将普鲁卡因误听为泼卡因做麻醉引起了病人死亡,因此,在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核对,以免引起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