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四种血液传染病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种类繁多,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传染病的种类及其预防方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一、呼吸道传染病1.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携带者。

1.2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结核疫苗、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1.3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麻疹疫苗、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消化道传染病2.1 腹泻病:腹泻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饮用安全的水源、食用熟透的食物、勤洗手。

2.2 传染性肝炎:传染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等引起的肝脏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与患者共用针头、避免性传播途径。

2.3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副伤寒、大肠杆菌感染等。

预防方法包括饮用安全的水源、食用熟透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血液传染病3.1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血液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避免与HIV感染者共用针头、正确使用安全套、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3.2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等。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相应的疫苗、避免与患者共用针头、避免性传播途径。

3.3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避免接触受感染的水源、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避免接触感染源。

四、皮肤传染病4.1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4.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接触。

常见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及其防护

常见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及其防护

二、常见传染病的隔离预防
疾病 名称 肺结核 SARS HIV 手足口病
传染源
开放性肺结核 患者 患者
患者和病毒 携带者
患者和隐形 感染者
传播途径
空 飞 接 生物 气 沫 触 媒介 ++
+ ++ +

++
隔离预防
口 帽 手 防护 隔离 防护 鞋 罩 子套 镜 衣 服 套 + ++ ± +
+ ++ ±
不用特殊处理
未接种或接种过但抗-

立即注射HBIG200~400Iu 同时另一部位接种HBV疫
HBs≤10mIu/ml,或不详者 苗(20ug),于1和6个月后接
种第2和第3针
HCV接触后随访
➢ 没有推荐采用的预防措施 ➢ 免疫球蛋白无效 ➢ 抗病毒药物仅对感染病人有效 ➢ 接触后4个月~6个月进行追踪检测 ➢ 早期诊断:接触后4周~6周检测丙肝病毒RNA
+ ++ ± + + ++ ± + + ++
注1:在传播途径一列中,“+”:其中传播途径之一;“++”:主要传播途径。 注2:在隔离预防一列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工作需要可采取的防 护措施;“#”:为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 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炭疽(接触、消化道) ➢ 流行性感冒 ➢ SARS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接触传播
概念: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 触。 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 适的侵入门户。 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 播。
接触传播
经消化道传播 ➢ 脊髓灰质炎 ➢ 伤寒、副伤寒 ➢ 细菌性痢疾 ➢ 霍乱 ➢ 炭疽(飞沫、接触) ➢ 甲肝 ➢ 手足口病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1]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1]
10~90
完全治愈
医学观察90d,90d内有过性接触的予以青霉素治疗。
淋病
2~5
1~14
感染的新生儿、青春期前儿童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后24h;成人治愈
医学观察14d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4
3~7
目前尚无人传染人
医学观察21d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
■ 为性接触或接触也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疾病名称
潜伏期(天)
隔离时间
密切接触者观察
常见
最短~最长
病毒性肝炎
甲型
30
15~45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
甲、戊型,急性乙、丙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周
乙型
70
30~180
隔离至肝功能正常,并且HBV DNA、HCV RNA、HDV RNA转阴
丙型
8周
2周~26周
丁型
6周~12周
3周~12周
戊型
40
15~75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
麻疹
10
6~21
自发病日起至出疹后5d,
伴呼吸道并发症者应延长到出诊后10d
医学观察21d
流行性腮腺炎
14~21
8~30
自发病日起至腮腺消肿为止
医学观察21d
脊髓灰质炎
5~14
3~35
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40d,第1周呼吸、消化道隔离,1周后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
其他多重耐药菌
患者安置
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常见四种血液传染病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资料

常见四种血液传染病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资料
常见四种血液传染 病传播途径以及预 防措施
——乙肝,丙肝,艾滋,梅毒
血液传染病 Blood Borne Infections
添加标题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愛滋病、梅 毒是可以透過血液傳染的疾病。病 毒可透過黏膜或破損的皮肤接触血 液/ 沾有血液的用具而傳染。
添加标题
帶病毒人士在一般情況下是全无病 或微病狀,不能从外表辨认出來; 但他們能透过性接触或血液接触將 病毒传染他人。
丙肝传播 途径
丙肝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破损皮肤和黏膜途径传播, 具体传播途径有:
一.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虽然自1992年起对献血者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因为抗-HCV的产生 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或者少数感染 者不能产生抗-HCV,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增加 HCV的感染机会。
丙肝传播途径
HCV主要通过输血、输血 制品、注射、母婴传播等 途径传播。家庭生活接触 及异性接触,并非HCV常 见的传播途径。
丙肝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全球现约有 1.7亿丙肝患者,我国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约 4000万。成人感染丙肝病毒后比感染乙肝病 毒更容易转化成慢性肝炎。因此,大众应了 解丙肝的传播途径,以有效预防丙肝传播。
梅毒主要传播途 径
新生儿在出生时,头部、 肩部损伤或接触了母体生 殖器都能受母体阴部的螺 旋体感染,而引起婴儿的 后天性梅毒。
胎盘传播:未经治疗的梅毒携带孕妇 在整个病程都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其中在一期或二期患者,血中螺旋体 最多。如不治疗造成或死胎的约为 50%,发生胎传播毒儿的危险约为 50%,感染梅毒1年后的胎盘传播的 危险性逐渐降为50%以下。病期超过 4年虽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但仍可 传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常见四种血液传染病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40页PPT

常见四种血液传染病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40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措施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2023年,随着各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传染病的控制和治疗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一、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在生物体内扩散的一类疾病。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等多种类型。

细菌性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如炭疽、肺炎、猩红热等。

病毒性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禽流感、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等。

真菌性传染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如念珠菌病、肺曲霉病等。

寄生虫性传染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二、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经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和粪口传播等。

其中,直接接触是指两个人或一个人和一个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如接吻、皮肤接触等。

飞沫传播是指细菌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传播范围较小。

经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是指细菌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如注射、输血等。

粪口传播是指细菌通过粪便、呕吐物等排泄物传播,如痢疾、霍乱等。

2、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和性传播等。

其中,空气传播是指病毒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传播范围广。

飞沫传播是指病毒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通过飞沫传播在较近距离内传播。

血液传播是指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

垂直传播是指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如巨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毒垂直传播等。

性传播是指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3、真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真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和食品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及其防护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及其防护PPT课件

预防血源性感染
对医务人员我们做了什么? 宣传、 培训
预防血源性感染
现状 ➢ 外科,口腔科很少使用护目镜 ➢ 容易导致锐器伤的操作普遍存在 ➢ 锐器盒使用不当,质量不佳 ➢ 未使用安全注射器具 ➢ 锐器伤的监测和教育培训不足
预防血源性感染
强调标准预防 在医院环境中,接触血液,深层体液(包括羊水、心包 液、胸腔液、滑液、脑脊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任 何含有血液的体液应视其具有传染性,假设所有的患者 均为血源性疾病感染者。
二、常见传染病的隔离预防
疾病 名称 梅毒
淋病
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 感染者 淋球菌 感染者
病禽、健康 带毒的禽
传播途径
隔离预防
空 飞 接 生物 口 帽 手 防护 隔离 防护 鞋 气 沫 触 媒介 罩 子 套 镜 衣 服 套






++
+ ++ ±
++
注1:在传播途径一列中,“+”:其中传播途径之一;“++”:主要传播途径。 注2:在隔离预防一列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工作需要可采取的防 护措施;“#”:为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 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血源性感染职业防护及处理
医务人员中的高危人群 ➢ 护士为病员护理操作 ➢ 血液透析 ➢ 外科手术 ➢ 口腔科 ➢ 化验室
血源性感染职业防护及处理
传播途径:
乙肝(HBV)
➢ 经输血或血液制品
➢ 母婴传播(围产期)
➢ 消毒不严的医疗器械
➢ 经静脉内注射毒品
➢ 其他:修足、纹身、扎耳孔、公用剃须刀

常见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

常见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

常见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常见传染病包括流感、痢疾、结核病、肺炎、艾滋病等。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保护人们健康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知识以及防治措施。

一、流感1.病因: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分为甲型和乙型。

2.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传播。

3.预防措施:打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4.治疗措施:及时休息、多喝水、适当服用退烧药、坚持备好传染病的药物等。

二、痢疾1.病因:痢疾是由于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2.传播途径:通过粪口传播,主要是食物和水源污染。

3.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生活用品卫生等。

4.治疗措施:及时进行显微镜检查,及时治疗,饮食调理,必要时服用抗生素。

三、结核病1.病因: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2.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预防措施: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膳食、增加体质、提高抵抗力等。

4.治疗措施:及时就医、接受抗结核治疗、重视休息与调理、饮食调理等。

四、肺炎1.病因: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传染病。

2.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

3.预防措施: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体质,定期接种疫苗等。

4.治疗措施:及时就医、合理用药、休息养身、饮食调理等。

五、艾滋病1.病因: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

3.预防措施:避免与感染者进行性接触、不共用注射器、使用安全套等。

4.治疗措施:接受抗病毒治疗、加强护理、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力等。

针对上述传染病,还有一些常用的防护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人群、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饮食卫生等。

此外,定期接种疫苗也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