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9全文版)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9全文版)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9全文版)一、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耳聋(ICD-10:H91.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6):443-447]。

突发性耳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注:原因不明是指还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原因,就不再诊断为突发性聋,此时突发性聋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1.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至少在相邻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2.未发现明确病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3.可伴耳鸣、耳闷胀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等。

4.可伴眩晕,恶心、呕吐。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6):443-447]。

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病因,尽早介入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

4.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抗凝药物。

5.神经营养类药物。

6.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91.2突发性耳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二)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二)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一、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ICD-10:H65.3)。

行鼓膜置管术(ICD-9-CM-3:2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美国儿科学会、家庭医生学会和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

1.症状: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部分有耳痛、耳鸣。

2.检查:(1)耳部:鼓膜色泽异常,呈淡黄、橙红、琥珀色、灰蓝或乳白色。

鼓膜内陷,鼓室积液多时外凸,粘连明显时为不张态,光锥弥散或消失,鼓室内可见液平、气泡。

鼓气耳镜检查见鼓膜活动受限。

(2)鼻咽部:可有腺样体肥大或新生物。

3.纯音听阈测试:传导性听力损失,高频气骨导听力亦可下降,少数患者合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4.纯音听阈测试(6岁以下小儿可采用小儿行为测听):骨气导阈值升高。

5.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为B型或C型,声反射引不出。

6.内镜检查:成人排除鼻咽癌,儿童可了解腺样体对咽鼓管咽口阻塞情况。

7.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影像学检查:颞骨CT,鼻咽部CT或鼻咽侧位x线摄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美国儿科学会、家庭医生学会和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

鼓膜置管术:适用于中耳乳突积液3–6月未愈。

(四)标准住院日≤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5.3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编码,并有下列情况之一:有较高危险发生言语发育障碍(原有感音神经性聋、颅面部发育异常及神经和认识障碍、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和腭裂);已有言语发育延迟;复发性急性中耳炎伴分泌性中耳炎;鼓膜有严重的内陷袋形成伴或不伴粘连;分泌性中耳炎持续3个月以上。

临床护理路径-突发性耳聋

临床护理路径-突发性耳聋
2、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第2~3天
检查
遵医嘱抽血,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大小便标本,完善各项检查。
饮食
l、根据辨证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忌辛辣、燥热、肥甘厚味之品及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2、年老患者低盐低脂饮食。
护理
1、加强巡视,做好情志护理。
2、耳鸣甚影响睡眠者予穴位按摩、按医嘱予中药浴足。
3、注意有效沟通。
健康宣教
1、讲解耳鸣与休息、情志的关系,使患者明确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及调畅情志的重要性。
2、慎起居Leabharlann 防外感。3、勿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尽量不要戴耳机听音乐,避免噪音刺激。4、保持耳部清洁、干爽,避免污水入耳,勿掏耳。
5、耳鸣甚至影响睡眠的病人可指导病人听轻音乐、做耳鸣操。
其余同前
第4~7天
护理
注意护患沟通,加强情志护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其余同前
第8~14天
活动
适当户外活动,注意安全,必要时指导病人配戴隔音耳塞。
其余同前
出院前1天
护理
1、办理出院。
2、发病人意见征询表,征询病人意见。
健康宣教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安全。
2、调畅情志,合理饮食。
3、慎起居,防外感。
4、按医嘱用药,定期门诊复查。
出院随访
出院第三天随访第一次,出院后第二周随访第二次,出院后一个月随访第三次。
活动
院内活动,注意安全。
饮食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护理
1、按服务规范要求,及时安置病人。
2、主管护士向病人自我介绍,发连心卡并讲述连心卡的内容。介绍病区环境、呼叫仪的使用及各种住院制度、安全知识。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内耳供血不足、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由于其发病突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和不便。

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是否有听力下降等。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外耳道、鼓膜、中耳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听力下降。

听力学检查: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了解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

诊断性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

药物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药物等治疗,以促进听力的恢复。

物理治疗:采用高压氧治疗、针灸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内耳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眩晕等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

饮食调理: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BBC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随访:在患者治疗期间,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其听力恢复情况及药物副作用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突发性耳聋的预防知识,提醒其注意保护听力。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临床路径主要包括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

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理和心理支持等。

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听力可以得到恢复或改善。

通过宣传预防知识,可以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

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SHL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血管扩张剂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2016临床路径告知单,临床路径表单(突发性耳聋)

2016临床路径告知单,临床路径表单(突发性耳聋)

临床路径告知单(突发性耳聋)患者或亲属签字:经治医师签字:年月日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突发性耳聋(ICD-10:H91.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XXXXXXXXXXX医院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耳聋(ICD-10:H9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

1.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

2.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

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 以上。

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3.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4.可伴耳鸣、耳堵塞感。

5.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

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

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病因,尽早介入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

4.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抗凝药物。

5.神经营养类药物。

6.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91.2突发性耳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纯音听阈测试。

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进展

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进展

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进展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内,患者听力下降明显,多为单侧发病,可伴有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等症状。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且预后因人而异。

本文将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发病机制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内耳微循环障碍内耳的血管供应较为特殊,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微循环障碍。

如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均可导致内耳毛细胞和神经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听力损失。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病毒如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直接侵犯内耳组织,或者通过免疫反应引起内耳损伤。

3、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导致内耳的免疫损伤,引发突发性耳聋。

4、膜迷路破裂膜迷路是内耳的重要结构,当受到外力、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时,膜迷路可能破裂,导致内淋巴液外漏,影响内耳的正常功能。

5、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内耳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从而诱发突发性耳聋。

二、诊断方法突发性耳聋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听力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

1、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单侧听力下降,多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内达到最低点,可伴有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等症状。

2、听力检查纯音测听是诊断突发性耳聋最常用的方法,可以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

声导抗测试可以了解中耳的功能状态,排除中耳病变导致的听力下降。

此外,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等检查也有助于评估内耳的功能。

3、辅助检查为了明确病因,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等;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以排除颅内病变。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医师篇)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医师篇)
□抗病毒药物:0.9%氯化钠250ml+喜炎平200mg 静滴qd
□地塞米松10mg 入壶静滴qd
□吸氧或高压氧
住院第7-13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0.9%氯化钠250ml+血塞通400mg静滴qd,0.9%氯化钠500ml+银杏达莫15ml静滴bid,甲钴胺500ug入壶静滴qod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突发性耳聋(ICD-10:H91.201)患者(年龄18-70岁,无糖尿病史)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 (术前日) 年 月 日
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嘱: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0.9%氯化钠250ml+血塞通400mg静滴qd,0.9%氯化钠500ml+银杏达莫15ml静滴bid,甲钴胺500ug入壶静滴qod
□抗病毒药物:0.9%氯化钠250ml+喜炎平200mg 静滴qd
□地塞米松10mg 入壶静滴qd
□吸氧或高压氧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大便常规 、生化全套
□心电图、胸片、彩超
□听力检查
医师签名:
住院第2-6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0.9%氯化钠250ml+血塞通400mg静滴qd,0.9%氯化钠500ml+银杏达莫15ml静滴bid,甲钴胺500ug入壶静滴qod
临时医嘱:
□听力检查
医师签名:

暴聋(突发性聋)中医临床路径

暴聋(突发性聋)中医临床路径

暴聋(突发性聋)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突发性聋的患者。

一、暴聋(突发性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暴聋(TCD编码:BRE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聋(ICD-10编码:H91.2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200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

暴聋(突发性聋)临床常见证候:风邪外犯证肝火上炎证痰火郁结证血瘀耳窍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暴聋(突发性聋)。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暴聋(TCD编码:BRE070)和突发性聋(ICD-10编码:H91.201)。

2.病程4周以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压。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X线片。

(6)专科常规检查。

(7)纯音听阈测听检查。

(8)声导抗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影像学检查(CT/MRI)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耳聋(ICD-10:H9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济南)。

1.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

2.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

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 以上。

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3.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4.可伴耳鸣、耳堵塞感。

5.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

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济南)。

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病因,尽早介入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

4.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抗凝药物。

5.神经营养类药物。

6.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91.2突发性耳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纯音听阈测试。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清病毒学检测;
(2)声阻抗检查:包括鼓室压曲线和镫骨肌反射;
(3)耳蜗电图;
(4)听性脑干反应,40Hz相关电位(或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5)耳声发射检测(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6)前庭功能的相关测试;
(7)影像学检查(CT或MRI)。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纯音听阈受损程度、并发症的情况、全身状况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

1.静脉或口服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注意观察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并对症处理;防治脏器功能损伤,包括抑酸、补钙等。

给药途径:口服强的松,首剂1mg/Kg体重(最大剂量60mg/天),5-7天后递减(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或鼓室内激素给药。

*可酌情静脉途径给药。

(2)改善血液循环类药物:根据患者纯音听阈严重程度及全身状况选择用药。

①降纤类: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在正常范围内,治疗过程中监控纤维蛋白原及肝功能。

②微小血管扩张剂。

(3)可选用神经营养药物作为辅助用药。

2.可选用高压氧治疗。

3.对症处理。

(八)出院标准。

1.主诉听力恢复病前水平且纯音听阈达到2005年济南会议制定的治愈标准。

2.或综合治疗满1疗程。

(九)变异原因及分析。

1.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须视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2.伴有其他全身疾病的患者须监控相关疾病的发展,若有加重须联
合相关科室进行诊治。

二、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耳聋(ICD-10:H91.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5-17 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