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常用函数

合集下载

定时函数的应用综述

定时函数的应用综述

定时函数的应用综述
当我们在衡量一个函数的运行时间,或者是判断一个算法的时间效率,或者在程序中我们需要一个定时器来定时执行一个特定的操作,如闹铃、时钟、多媒体、游戏动画等,都要用到时间函数。

编译器和时间函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时间函数,而这些函数的精度和用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下面我们就对几种常见的定时函数进行比较、详述:
小结:以上提到的9种时间函数,由于他们的用处不同,其精度也有很大的差异,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函数。

本文原始资料来源于网络,经个人加工形成,有些函数由于没有经过自己的测试,资料不一定准确,在选择了具体的函数之后,使用时尚须查阅该函数具体的资料。

我在程序中使用过的函数举例:
1:Sleep(1000)
//延时1s,多用于多线程程序中,如果在单个线程的程序中使用,有类似死机现象。

2、Timer事件:
该函数使用比较简单,但由于其精度与系统繁忙程度有关,在不需精确定时的场合应用非常好用,但如果需要精确定时,建议不要使用;
(1)定时setTimer(1,1000,NULL)//为定时器一设置一个1秒的周期
(2)在应用程序中添加OnTime()
{
CDC * pDC;
pDC->TextOut(100,100,“This is a test!”);
}//消息响应函数,在该函数中处理你想有响应的事件。

运用Windows定时器队列实现高精度定时

运用Windows定时器队列实现高精度定时

运用Windows定时器队列实现高精度定时0 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设计元素。

Windows 平台上的定时器编程有多种实现方式,比较常用的有:SetTimer()实现的定时器、timeSetEvent()函数实现的多媒体定时器、可等待定时器(Waitable timer)、相关的Windows API函数结合循环采用轮询机制实现的定时功能,以及定时器队列定时器(Timer-queue timer)等。

SetTimer()函数可以为Windows 程序分配一个定时器,该定时器利用WM_TIMER 消息映射来进行简单的时间控制,定时精度约为55ms.由于Windows系统采用多线程的抢占式多任务工作方式,而WM_TIMER消息优先级较低,因此这种定时方法适用于对定时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Delphi、VB等快速原型化开发工具中自带的定时器控件,基本上都是采用该方法实现的。

除了定时精度低以外,VB的定时器控件有更大的缺陷,其定时间隔不能超过65535ms,更限制了这样的定时器控件的应用。

与SetTimer()函数实现的定时器相比,timeSetEvent()实现的多媒体定时器,可以实现多分辨率的定时,分辨率越高,定时精度越高,但系统所需的开销越重。

该函数可以实现只进行一次性的定时事件出发,也可以进行常规的周期性定时,因此该方法的应用比较灵活,但出于种种原因,微软在MSDN中明确指出,该函数已被摒弃,在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不应再使用该方法进行定时。

Windows 中很多与时间相关的API 函数可以与循环结合,采用轮询机制实现定时功能。

典型的API函数有GetTickCount()、timeGetTime()、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 ()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

GetTickCount()和timeGetTime()都是获取自系统启动以来流逝的秒数,结合循环,获取两次调用之间的差值即可实现定时。

51 单片机 定时器 延时1s函数

51 单片机 定时器 延时1s函数

51 单片机定时器延时1s函数1.引言1.1 概述本文介绍了51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功能以及如何通过定时器实现延时1秒的函数。

在单片机应用中,定时器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常用的功能模块之一。

它能够精确计时,并可用于实现周期性的任务触发、计时、脉冲输出等功能。

本文首先将对51单片机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

随后,重点讲解了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定时器通常由一个计数器和一组控制寄存器组成,通过预设计数器的初值和控制寄存器的配置来实现不同的计时功能。

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编程实现一个延时1秒的函数。

延时函数是单片机开发中常用的功能,通过定时器的计时功能可以实现精确的延时控制。

本文将以C语言为例,介绍延时函数的编写步骤和原理,并给出示例代码和详细的说明。

最后,本文对所述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定时器在单片机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学习定时器的相关知识和掌握延时函数的编写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定时器功能,提高单片机应用的效率和精确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全面了解51单片机中定时器的功能和应用,并能够掌握延时函数的编写方法,为单片机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以51单片机定时器功能为主题,旨在介绍如何使用定时器进行延时操作。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对文章的背景进行概述,介绍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然后,给出本文的整体结构,并阐述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

在2.1节中,将对单片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构造与工作原理。

这部分的内容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定时器功能介绍打下基础。

2.2节将重点介绍定时器的功能和特点。

这部分将涵盖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将详细讲解如何使用定时器进行1秒钟的延时操作,包括具体的代码实现和注意事项。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强调定时器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c标准库定时器函数

c标准库定时器函数

C标准库定时器函数==========在C标准库中,定时器函数提供了一种在特定时间间隔后触发事件或者在某个时间点执行特定任务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C标准库定时器函数及其功能:1. 创建/删除定时器-----------* `timer_create`:此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的定时器。

它需要一个`timer_t`类型的变量来存储定时器的标识符,一个`struct sigevent`结构体来指定定时器的回调函数和参数,以及一个`timer_attr_t`类型的变量来指定定时器的属性。

* `timer_delete`:此函数用于删除一个已创建的定时器。

它需要一个`timer_t`类型的变量来存储定时器的标识符。

2. 定时器控制--------* `timer_settime`:此函数用于设置定时器的运行参数,包括定时器的标识符、定时器类型(周期性或单次)、回调函数、回调函数的参数、初试时间、间隔时间等。

* `timer_gettime`:此函数用于获取定时器的当前状态,包括定时器的标识符、当前时间、剩余时间等。

3. 定时器回调--------* `timer_cb`:此函数是定时器的回调函数,它会在定时器触发时被调用。

在回调函数中,您可以执行任何需要在特定时间执行的任务。

4. 定时器状态获取----------* `timer_status`:此函数用于获取定时器的状态,包括定时器的标识符、当前时间、剩余时间、状态标志等。

这些函数的使用需要结合具体的程序设计和需求来进行。

使用这些函数时需要注意错误处理和异常情况的处理,以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定时函数的应用综述

定时函数的应用综述

定时函数的应用综述
当我们在衡量一个函数的运行时间,或者是判断一个算法的时间效率,或者在程序中我们需要一个定时器来定时执行一个特定的操作,如闹铃、时钟、多媒体、游戏动画等,都要用到时间函数。

编译器和时间函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时间函数,而这些函数的精度和用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下面我们就对几种常见的定时函数进行比较、详述:
小结:以上提到的9种时间函数,由于他们的用处不同,其精度也有很大的差异,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函数。

本文原始资料来源于网络,经个人加工形成,有些函数由于没有经过自己的测试,资料不一定准确,在选择了具体的函数之后,使用时尚须查阅该函数具体的资料。

我在程序中使用过的函数举例: 1:Sleep(1000)
//
延时1s ,多用于多线程程序中,如果在单个线程的程序中使用,有类似死机现象。

2、Timer 事件:
该函数使用比较简单,但由于其精度与系统繁忙程度有关,在不需精确定时的场合应用非常好用,但如果需要精确定时,建议不要使用;
(1) 定时 setTimer(1,1000,NULL)//为定时器一设置一个1秒的周期 (2) 在应用程序中添加OnTime() {
CDC * pDC;
pDC->TextOut(100,100,“This is a test!”);
}//消息响应函数,在该函数中处理你想有响应的事件。

3、TimeSetEvent()函数。

定时器计数器常用编程方法

定时器计数器常用编程方法

定时器计数器常用编程方法定时器计数器是编程中常用的工具,它们可以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时间、测量时间间隔、产生脉冲信号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编程方法来使用定时器计数器:1. 硬件定时器/计数器:许多微控制器和处理器都内置了硬件定时器/计数器。

这些定时器/计数器可以用于产生精确的时间延迟或测量时间间隔。

在编程时,通常需要配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参数,如计数频率、计数值等,然后启动定时器/计数器,让它自动计数或计时。

2. 软件定时器/计数器:如果硬件没有提供定时器/计数器,或者需要更灵活的控制,可以使用软件定时器/计数器。

软件定时器/计数器是通过程序代码实现的,通常使用循环和延时函数来模拟定时或计数。

这种方法不如硬件定时器/计数器精确,但可以实现简单的定时和计数功能。

3. 操作系统提供的定时器/计数器:许多操作系统都提供了定时器和计数器的API或功能。

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CreateTimerQueueTimer函数创建一个定时器,用于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后触发回调函数。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alarm或setitimer函数设置定时器。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结合操作系统提供的API进行编程。

4. 第三方库或框架:许多编程语言和框架提供了对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支持。

例如,Python中的time模块提供了sleep函数用于暂停程序执行一段时间,而Tkinter库提供了Timer类用于在GUI应用程序中创建定时器。

这些库或框架通常提供更高级的功能和更灵活的控制,但需要学习和使用特定的API或语法。

总之,使用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应用程序的需求和使用的编程语言或框架。

linux timer用法

linux timer用法

linuxtimer用法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定时器功能,通过使用Linux定时器,可以轻松地实现定时任务、周期性执行的操作等。

本文将介绍Linux定时器的用法,包括定时器的类型、创建、使用和销毁等。

一、定时器类型Linux定时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软定时器:软定时器是一种基于时间的定时器,可以通过系统调用实现定时任务。

软定时器的时间单位可以是秒、毫秒、微秒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单位。

2.硬定时器:硬定时器是一种基于内核定时器的定时器,可以通过内核提供的定时器接口实现周期性执行的操作。

硬定时器的精度较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精度。

二、创建定时器创建定时器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来实现,具体方法如下:1.软定时器创建:可以使用`timer_create()`函数创建一个软定时器,该函数需要指定定时器的名称、指向定时器回调函数的指针、定时器的超时时间等信息。

创建成功后,会返回一个定时器的标识符,可以使用该标识符来控制定时器的执行。

2.硬定时器创建:可以使用`timer_create()`函数创建一个硬定时器,该函数需要指定定时器的名称、指向定时器回调函数的指针、定时器的起始时间等信息。

创建成功后,内核会根据指定的精度周期性地执行回调函数。

三、使用定时器创建了定时器后,需要使用该标识符来控制定时器的执行。

可以使用`timer_set_state()`函数来设置定时器的状态为运行或停止。

可以使用`timer_start()`函数来启动定时器,使定时器进入运行状态;可以使用`timer_try_stop()`函数来尝试停止当前运行的定时器。

需要注意的是,硬定时器不能被取消或延迟执行,只能被重新设置起始时间。

四、销毁定时器定时器执行完毕或不再需要时,需要销毁该定时器。

可以使用`timer_delete()`函数来销毁软定时器,使用`timer_delete(timerfd)`函数来销毁硬定时器。

定时器函数

定时器函数

定时器函数
定时器函数是一种常用的编程方法,它可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执行指定的代码。

在JavaScript中,常用的定时器函数有setTimeout 和setInterval。

setTimeout函数可以让指定的代码在一定时间后执行一次,语
法如下:
setTimeout(function, milliseconds);
其中,function是要执行的代码,以函数的形式传入;milliseconds是延迟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setInterval函数可以让指定的代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复执行,语法如下:
setInterval(function, milliseconds);
其中,function和milliseconds的含义与setTimeout函数相同。

使用定时器函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执行的代码必须以函数形式传入
2. 延迟时间或时间间隔必须是整数,单位为毫秒
3. 可以通过clearTimeout和clearInterval函数取消定时器的执行
定时器函数在前端开发中非常常见,可以用于实现动画效果、轮播图、计时器等功能。

但需要注意,滥用定时器函数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因此应该合理使用并避免过度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 after(long duration, callback)
在“period”个毫秒后调用“callback”方法一次。返回定时事件的ID。
int oscillate(int pin, long period, int startingValue)
每“period”个毫秒切换数字输出引脚“pin”的状态。引脚的初始值由“startingValue”定义,应为HIGH或LOW。返回定时事件的ID。
int every(long period, callback)
每“period”个毫秒调用“callback”方法。返回定时事件的ID。
int every(long period, callback, int repeatCount)
每“period”个毫秒调用“callback”方法,共“repeatCount”次。返回定时事件的ID。
{
Serial.begin(9600);
int tickEvent = t.every(2000, doSomething);//本语句执行以后2000毫秒执行回调函数
Serial.print("2 second tick started id=");
Serial.println(tickEvent);
int pulse(int pin, long period, int startingValue)
在“period”个毫秒后切换数字输出引脚“pin”的状态一次。引脚的初始值由“startingValue”定义,应为HIGH或LOW。返回定时事件的ID。
int stop(int id)
停止正在运行的定时事件。返回定时事件的ID。
Serial.print("After event started id=");
Serial.println(afterEvent);
}
void loop()
{
t.update();
}
void doSomething()
{
Serial.print("2 second tick: millis()=");
int update()
必须在“loop”中调用。Must be called from 'loop'.它会服务所有与定时器相关的事件。
void setup()执行一次
循环执行void loop()
#include &#vent;
void setup()
pinMode(13, OUTPUT);
ledEvent = t.oscillate(13, 50, HIGH);
Serial.print("LED event started id=");
Serial.println(ledEvent);
int afterEvent = t.after(10000, doAfter);
Serial.println(millis());
}
void doAfter()
{
Serial.println("stop the led event");
t.stop(ledEvent);
t.oscillate(13, 500, HIGH, 5);
}
你最多可以在一个定时器上附加10个事件。
int oscillate(int pin, long period, int startingValue, int repeatCount)
每“period”个毫秒切换数字输出引脚“pin”的状态,共“repeatCount”次。引脚的初始值由“startingValue”定义,应为HIGH或LOW。返回定时事件的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