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用药-罗佳玲
尿路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Abtat src:Obet e T n et aete ot a e t l i a dip t n aep t ns p to e i b cei jci o iv s gt h u— t n i c n n ai tcr a et’ a g nc atr v i p i cn e i h a
除真菌 外革 兰阳性菌对 万古霉素最敏 感,革 兰阴性菌较敏 感药物为亚胺培 南。结论 临床应根据 药敏试
验结果合理 选用 抗茵 药物 。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病 原菌;耐 药
中 图 分 类 号 :R6 1 9. 3 文c lur i i u t e ofurnar r c nf c i te t nd t ug r ss a e a l i L in, y t a ti e ton pa i n s a he dr e it nc na yss I a J
L t i g LUO u h a F I J n 1n 1 S u 1 ANG Xi o x a CHEN im e 2 a -i2 We — i
, ,
J N u i (Dpr etfl oa r I GS-n 1 eat n o a rty A yJ m b o
ea n t n F ja in h n o ny Hop tl L a c e g 3 6 0 , hn ,2 F ja o g a o n i t x miai uin L a c e g C u t o s i , in h n 6 2 0 C ia uinL n y n C u t F r a " y s
d sr u i n o rn r r c n e t n a d t e d u e itn e sau , n r v d h a i f rt e r a o a l iti to fu i a y t t i f ci n r g r ssa c t t s a d p o i e t e b ss o h e s n b e b a o h a mi ita i n o n i i t s d n sr t f a t o i .M e h d Co l c h a h g n c b c e i f u i ay ta t i f ci n p t n s o b c tos l t t e p t o e i a t r o rn r r c n e to ai t e a e b t e 0 5 a d 2 0 ,a d u e t e Vi k 2 b c e i m n l t a y t m o i e t y a d t s s s e t i t . e we n 2 0 n 0 7 n s h t 3 a t ru a ay i l s se t d n i n e t u c p i l y e c f b i Re u t Ou o 6 p t o e i b c e i b t e J n a 2 0 a d sl s t f 8 9 ah g n c a tra ewe n a u r y 0 5 n De e e 0 7 c mb r 2 0 ,2 4 a e we e 2 c s s r
临床应掌握的常见多重耐药菌

临床应掌握的常见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一、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由于MRSA通常对其它耐酶半合成青霉素也耐药,因此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用来代替检测MRSA。
苯唑西林在贮存过程中药效不易降低,且对不均一耐药性检测效果更好,所以国内多数实验室都采用苯唑西林(我院也是)。
1.MRSA的治疗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
因其耐药机制是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性质的改变,因此,MRSA几乎对所有的耐药,且在同时,还可能对、等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目前最常用,也是疗效最肯定的抗生素为、、等。
其次,对于以上药物有禁忌症,或是不可耐受的患者,也可使用其他的抗菌药物,如。
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也可使用、、、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2.MRSA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MRSA菌株,如对大手术后预防深部葡萄球菌感染,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好(如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葡萄球菌效果反而不如第一代效果好。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长期使用与MRSA的出现率呈平行关系。
、 3.早期检出带菌者医院应加强对新入院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烧伤病区、ICU、呼吸内科病房、血液科和儿科的病人。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制控

呼吸道定植 肺部感染
皮肤的定植
尿路感染 血源性感染 伤口的定植和感染
污染环境 飞沫 痰 皮屑 排泄物
污染的设备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MDRO的认识
四、临床常见细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红色新增
多重耐药菌监测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感染部位地点、时间、诊断的 分布、是否属医院感染等。
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报告制度、监测流程, 可由微生物室人员或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日从 细菌培养的阳性结果中筛选出多重耐药的细菌,进 行登记并将信息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以便落实预 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对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测,以推 动其持续改进,达到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 感染的目的
MDRO的认识
二、特点:复杂性、难治性 ---体现在(我国): 1、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数量仍在迅速增加 2、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耐 药菌感染病死率为11.7%,而一般感染病死率为5.4%; 3、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耐药菌感染住院病人的治疗费用较敏 感者高3倍以上,住院总费用则高3.75倍; 4、每年由于耐药菌感染损失数百亿元,相关病死人数近50万。 -----------形势严峻 三、传播方式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采集和送检原则
患者存在感染或怀疑有感染时应采集微生物标本 进行病原学检测,采集标本应注意以下原则; 早期采集 尽可能在疾病早期以及使用抗菌药物 之前,或停药24-48小时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 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应 选择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无菌采集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被杂菌污染。
三种三唑类抗真菌药与其他药物联用医嘱分析

类 以及 细菌耐药情况等因素加 以综合分析考虑用药 。结合美 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 丁 的 PK/PD参 数等 因素制 定用 药 方案 ,如针对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及早给予足够剂量 ,使其尽 快 达到疗效 ,降低耐药 。 3.1.3 未考 虑药 物相互作用 :如美罗培南与丙戊 酸钠联合 使 用 1例 ,导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下降 ,未达有效 治疗 浓度 范 围,患者出现癫痫发作症状 。 3.2 使用亚胺培南西 司他丁与美 罗培南前 病原 学送检 率为 86%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 物治疗 的住院患者 抗菌 药物使 用前微 生物送 检率不低 于 80% ),检 出病原 菌排 列在 前四位 的致病菌依次是大 肠埃希 氏菌/ESBLs、肺 炎克雷 伯 氏菌/ES— BLs、多重 耐药鲍曼 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以上分 离 出的 4类细菌药 敏均提 示对 两药敏感 ,《中国产超 广谱 B一 内酰胺 酶肠杆 菌科 细菌感染 应对策 略专 家共 识》 ,亚胺培 南 、美罗培南等可用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所致 的各类感染 ,或 与其他药 物联合治疗 XDRAB或 PDRAB感染 ,大部分患者 的选药有依据 。同时检 出 MRSA的有 13例 ,万古霉素和美罗 培南 联合 用药有指 征 ,较合理 。 3.3 真 菌 感 染 3O例 中 ,亚 胺 培 南 西 司 他 丁 组 有 13 例 占 2.46% ,美 罗培南组有 17例 占 3.61% ;其 中亚胺培南 西 司他 丁的发生率低 于美罗培南组 1.15% ,可 能与患者使 用亚胺 培 南西司他丁组较美罗培南组疗程短有 一定 的相关性 。通过 联 合使用氟康唑或伏立康唑 ,患者 的真菌感染症状得 以控制 。 3.4 PCT水平测定对 于脓毒症 、败 血症 和感染 中毒性休 克的 诊断具有极 高 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 ,并有助 于临床上判断疾 病 的严重程度 ,评估病情 进展 ,指导抗菌 药物使 用 ,预测疾病 预 后 j。需 注意 PCT<0.5ng·mL 可能 与送检前 使用 了抗 菌 药 物 相 关 。 3.5 对于严重脓毒症并 发感染性休 克 的患 者起始 经验性 治 疗采用广谱强效用药方案如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与美罗培南使 用进行广覆盖 治疗 ,即“重 拳猛 击”策 略 ,待细 菌学结 果 出来
中国多重耐药现状及重症感染治疗策略

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 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耐药。 对甲氧西林、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耐药。 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
耐药率及变化趋势
01
肠杆菌属
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 和大肠埃希菌等的耐药率 逐年上升,且已超过50% 。
动物与人传播
动物携带的耐药菌可通过食物 链传播给人类,如动物源性耐 药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
环境与人传播
耐药菌可在医院、养殖场、公 共场所等环境中存活并传播给 健康人群。
耐药菌种感染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01
02
03
缺乏新药研发
由于抗生素研发的高成本 和低收益,新抗生素的研 发速度较慢,导致耐药菌 感染治疗可选药物有限。
详细描述
在感染早期,不确定病原菌种类时,医生通常会选择覆盖面广、 抗菌活性强的抗生素,以确保覆盖可能的病原体。随着药敏试验 结果的出来,医生会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选择更加针对 性的抗生素。
免疫疗法
总结词
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来对抗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免 疫调节剂、抗体等手段。
建立国家级耐药监测网
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级耐药监测网,覆盖了全国 各大医疗机构,可以实时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为 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的重要药物,但过度使用会 导致细菌耐药。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 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降低细菌耐药风险。
推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详细描述
免疫疗法主要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来对抗感染,包括使用免疫调节剂 、单克隆抗体等。在重症感染治疗中,免疫疗法可以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手 段,提高患者康复率。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题培训PPT课件

耐药率 %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100
80 60
2002-2003
40 20
2006-2007
0
庆头头头头哌氨大孢孢孢孢拉苄霉吡他曲呋西西素肟啶松辛林林
抗菌药物种类
编辑版pppt
12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耐药率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哌拉西林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左氧沙星
• 手卫生不到位; • 隔离措施落实难; • 不能开展有效的监测与控制。
编辑版pppt
17
• MDROs感染及耐药现状 • 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国内外防控对策与策略 • 防控效果
编辑版pppt
18
如何遏制?
编辑版pppt
19
一、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管理
如美国CDC 06年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 指南》,建议控制耐药菌感染的一般措施:
40
95% CI
30
20
10
0 Period 1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guidelines)
-10
Period 2 (Enhanced measures)
Aug-04 Oct-04 Dec-04 Feb-05 Apr-05 Jun-05 Aug-05 Oct-05 Dec-05 Feb-06 Apr-06 Jun-06 Aug-06 Oct-06 Dec-06 Feb-07 Apr-07 Jun-07 Aug-07 Oct-07 Dec-07
编辑版pppt
36
1、美国Siouxland 地区, 97年—99年预防VRE干预项目
• 措施: ➢成立VRE任务工作组; ➢标准的VRE感染控制措施; ➢培训员工和家属; ➢改良的通讯设备。
浅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控制措施

置尿管 、 放置引流管等操作 时 , 当避免 污染 , 应 减少感染 的危险
因素。
126 加 强 医 院 环 境 卫 生 管 理 ..
对 收 治 多 重 耐 药 菌 感 染 的
患者病房 , 当使用专用 的物 品进 行清洁 和消毒 。对患者 经常 应
2 结果
通过采取一系列 的临床 感染 控制措施 , 4例多重耐 药菌感
染 的患者均治愈 , 医护人员及其它人员感染 。 无
的检测 , 以便及 时发现 、 早期诊断 。通 过对抗 菌药物敏感 性 、 耐
药模式的监测 , 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控制 。 指 12 3 严格实施 隔 离措 施 .. ① 临 床科 室 根据 检验 报 告结
时 , 先进行无菌 操作 , 行 可 疑污染 操作 , 后行 污染操 作。 应 再 最
药菌在院 内传播 已成为大家共 同关注 的重要 问题。
在进行侵 入性 操作 , 特别是 中心静脉置管 、 气管插 管或切开 、 留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
20 0 8年 1 2月至 2 0 09年 2月期 间我科 发生 4例 多重 耐药
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潜在 因素 。这就要 求 临床 医生除在 应用抗 生素时严格遵循 国家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外 还应有 高 尚的道德情操 和高度 的责任 心 , 防止乱 用 、 滥用 抗生素 。当 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 及 时上报 医 院感染 控制部 门 , 同制 应 共
用接触传播预 防措施 , 用后 的器械设 备清洁 消毒 。患者 出院后
进行终末 消毒 。 12 7 加强对 医护人 员的教育和培训 . . 定期对 全院 医护人 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 菌感 染 、 防、 制措施 等方 面 的知识培 预 控 训 。强化 医护人员对 多重耐药 菌医院感染控 制工作 的重 视 , 掌 握并实施预防 和控制 多重耐药菌传播 的策 略和措施 , 保障患者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治PPT课件

2024/10/15
.
17
治疗
• 抗假单胞菌ß-内酰胺类 哌拉西林及其复方 头孢哌酮及其复方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
• 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粘菌素类
2024/10/15
.
18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简称艰难梭菌,为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
• 艰难梭菌的芽孢可在医院等场所长期存活, 因而患者可在住院期间摄取到艰难梭菌的 芽孢。此时如果肠道正常菌群由于使用抗 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而破坏, 艰难梭菌可在结肠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菌 种,分泌肠毒素和细胞毒素从而导致腹泻 或者伪膜性肠炎。通过感染或者定植的患 者或医务人员还可导致医院内腹泻的暴发。
•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所有 药物菌不敏感。
2024/10/15
.
2
细菌耐药机制(固有、获得性)
主动外排
15%
孔蛋白改变
10%
灭活酶产生
45%
15%
其他机制…
15%
靶点改变
.
3
耐药菌:G+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科细菌 •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2024/10/15
.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对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和(或)头孢 西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MRSA对除头孢洛林外所有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酶类均耐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碳青霉烯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的复合制剂等。另外还往往对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等 耐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用法:磷霉素/妥布霉素联 合雾化吸入制剂 (80/20 mg) 连续 28 d 吸入治疗囊性纤 维化(CF)患者下呼吸道铜 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
磷霉素
磷霉素
超适应症: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 感染可采用三药联合方案:亚胺培南、利福平 及多黏菌素/妥布霉素(C 级)。
磺胺甲嗯唑(SMX/TMP)
谢谢大家!
超剂量:推荐万古霉素的血药 谷浓度需达 15~20 mg/kg。为 了迅速达到以上目标血药浓度,
重症患者可考虑应用 25~30
mg/kg 的负荷剂量(A 级)。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适应症: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超用法:延长滴注时间,每次持续
3~4 h 静脉滴注。
左氧氟沙星
多粘菌素
超用法 (1)治疗囊性纤维化(CF)患者下呼吸道慢性铜绿假单胞 菌感染:采用多黏菌素干粉(25~160 mg/d,分 2 次吸入) 或喷雾吸入; (2)治疗非 CF 支气管扩张患者下呼吸道慢性铜绿假单胞 菌感染:采用多黏菌素 E 注射剂(100 万 IU/次,1 次/12 h, 持续 6 个月)或多黏菌素干粉吸入; (3)治疗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HAP/VAP):多黏菌素 E 注射剂吸入治疗(5 万 IU/次,1 次/8 h)与其他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目前不推 荐单独使用。 超剂量:治疗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多黏菌素 B 首剂加 倍至 300 mg,随后 150 mg,1 次/12 h 可获得 82% 的临 床治愈率(C级)。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 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 [Z].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6).
2. Tacconelli E1, Cataldo MA, Albanese A, etal. Vancomycin versus cefazolin prophylaxis for cerebrospinal shunt placement in a hospital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J Hosp Infect. 2008 Aug;69(4):337-44.
染,临床医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超说明书来用药了。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1.MIC = 4 mg/l 致病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亚胺培南1g,1g/6h,延长滴注时间至2h
可增加疗效(B级)。
2.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于 一些敏感性下降的菌株(MIC 4-16 mg/l),延长
亚胺培南的静脉滴注时间,如每次静脉滴注
替考拉宁
• 超剂量 • (1)国外说明书推荐的替考拉宁给药方 案为治疗首日给药 2 次,次日起每日给 药 1 次,根据感染类型,1 次剂量可为 400~800 mg 或 6~12 mg/kg(A 级)。 • (2)MRSA 感染:前 48 h 可给予 600 mg,1 次/12 h,维持量 400 mg,1 次 /24 h。
舒巴坦
适应症: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全耐药鲍 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 超用法:可增加至 6.0~8.0 g/d,分 3~4 次给 药(C 级),每次持续 1 h 静脉滴注
பைடு நூலகம்
万古霉素
适应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所 致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 炎、脑膜炎和医院获得性肺 炎等复杂性感染。
超适应症
(1)MRSA 感染: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一般 推荐治疗 MRSA 单纯尿路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而不 建议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菌血症时使用(B 级)。其他 的 RCT 研究结果表明,SMX/TMP 可预防严重烧伤 患者 MRSA 肺炎的发生, MRSA 脓肿的复发,对 M RSA 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有效(B 级)。 (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多西环素
超适应症:
(1)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西环素可与其他抗菌药 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联合治疗(C 级);
(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多西环素100 mg/次, 1 次/12 h,静脉滴注或口服(C 级)。
替加环素
超适应症:2008 年亚太 HAP 专家共识 将其推荐作为院内获得性肺炎(HAP) 中 MDR 不动杆菌和产超广谱 β-内酰胺 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的一线用药, MRSA 感染的二线用药(C 级);还可 用于继发性菌血症、糖尿病足感染伴骨 髓炎。
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使用
SICU
罗佳玲
抗菌药物超说明书使用
• 多重耐药菌是临床感染中最头痛的问题,虽然现在有不少对付多重耐药菌的 药物,但是临床中发现不少情况下按药品说明书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而有时 超说明书用药的确是有效果的,但必须自己承担用药的风险,然而,随着
《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的出台,面对多重耐药菌引起的重症感
超用法 (1)用量:可增至素 75~100 mg/次, 1 次/12 h; (2)疗程:治疗糖尿病足时可延长至 28 d,伴有骨髓炎时可以延长至 42 d。
利奈唑胺
超适应症:
(1)社区获得性 MRSA(CA-MRSA)肺炎和健康护理 相关性 MRSA(HCA-MRSA)肺炎(A 级); (2)MRSA 骨髓炎(B 级); (3)MRSA 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B 级); (4)持续性 MRSA 菌血症(C 级)。
时间延长2-3h,可使T>MIC延长(B级)
美罗培南
超剂量:对于非脑膜炎患者亦可加大给药 剂量,如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性粒细胞 降低患者感染及败血症可增加至 2 g,1 次 /8 h。 超用法: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 染:对于一些敏感性下降的菌株(MIC 4~ 16 mg/L),延长美罗培南的静脉滴注时间, 需持续静脉输注 1~4 h,以保证给药间隔 时血药浓度维持在 MIC 以上(C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