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洋淀在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2018年高考地理每日一题湿地的功能及其保护

湿地的功能及其保护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2017届江西四校联考)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 cm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1—2题。
1.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上升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②④D.②⑤⑥2.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
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①④B.③④C.④⑤D.①②【参考答案】1.A 2.A2.红碱淖属于湿地资源,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提供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根据题干可知,该地区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水体盐碱化,动植物资源减少,可知保护红碱淖有利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⑤是森林的作用;③与题干不相符;该湖已成为咸水湖,不是水源地,不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②错误。
解题必备湿地的功能及保护1.湿地的主要功能2.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
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3.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学霸推荐(2015年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

. Al现l在R白i洋g淀h水ts位已R无es法e测r量v"e基d本. 处于干涸状态$ 白洋淀上游
推动雄安新区生态建设发展研究

推动雄安新区生态建设发展研究雄安新区是中国国家发展的一个瞩目新地。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白洋淀流域的中心地带,是北京、天津三市的交界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的新型城区建设中最大规模的之一。
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新标志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承载之地,被认为将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条主要途径之一。
在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中,生态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更好地推动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雄安新区的生态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在新型城区建设过程中,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城市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主,对于环境、生态等问题考虑不足,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例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
因此,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中,我们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生态建设作为新型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态建设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市场机制。
科技是当今世界最为瞩目的资源和动力,生态建设的发展也需要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
例如,可以利用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在新区内推广应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通过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恢复率;逐步推广智能环保科技,实现对新区的生态状况实时监测。
市场机制则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更好的资源配置和引导作用。
例如,可以采用碳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手段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
此外,政策法规和教育引导也是推动雄安新区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政策法规层面,需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对生态涵养区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生态建设,并通过激励机制鼓励销售绿色环保产品和服务。
从教育引导层面,需要强调生态保护和环境意识的教育,让广大居民和企业更加了解和支持生态建设。
最后,我们需要深入开展调研,了解现有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自国家发布《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雄安新区迅速崛起,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
在雄安新区的发展规划中,白洋淀作为核心区域,被定位为生态、科技、文化三大板块,并被赋予了多种功能。
其中,芦苇画产业作为白洋淀生态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芦苇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以芦苇为素材,以传统中国画法为表现手法,取其自然韵味和画面独特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雄安新区的发展为芦苇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极大地推动了芦苇画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以芦苇画制作、销售、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芦苇画产业链。
目前,这一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声誉,市场呈现出一定的规模。
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进展,芦苇画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芦苇画产业链上,首先要提到的是芦苇的采摘加工。
雄安新区白洋淀本身就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区域,芦苇资源丰富,在采摘加工环节就为整个芦苇画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采摘后的芦苇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打磨、切割、破棵等多个环节的加工处理,形成各种规格的芦苇画材料。
其次是芦苇画制作环节。
制作芦苇画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工艺,这一方面需要技艺精湛的制作工人,另一方面需要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
在雄安新区白洋淀,已经涌现出一批专业的制作团队和工坊,他们具备了较高的芦苇画制作水平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芦苇画作品。
最后是芦苇画培训环节。
芦苇画是一种需要练习和技巧的艺术形式,因此需要有专业的培训机构。
在雄安新区白洋淀,已经涌现出多家培训机构,如芦苇画艺术培训中心、芦苇画学校等。
总体来说,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已经呈现出一定规模和壮大的趋势。
未来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加速推进,芦苇画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将日益扩大。
从政策层面上看,雄安新区对于芦苇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首先,国家层面上,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雄安新区发展的政策。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雄安新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境内,是我国新建设的重要国家级新区之一。
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雄安新区的建设涵盖了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文化产业的发展。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成为雄安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地区之一。
芦苇画产业在白洋淀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对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的发展及相关政策进行探析,以期为雄安新区及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白洋淀芦苇画的发展背景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圣佛镇附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湿地,被誉为“华北逼西子”。
白洋淀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家前来创作,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产业链。
芦苇画作为白洋淀地区的一种特色文化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
白洋淀地区的芦苇资源丰富,每年夏季都会出现大片的芦苇丛生。
芦苇画是将芦苇叶的纹理、色彩和形态等特点进行艺术创作,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
芦苇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韵味,因此备受游客和艺术品收藏者的喜爱。
二、芦苇画产业的发展现状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画产业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从芦苇采摘、加工,到芦苇画的创作、制作和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一些相应的企业或组织参与。
一些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芦苇画工坊和画家团队更是为芦苇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画主要销往国内市场,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增加,芦苇画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一些国内的艺术机构也通过举办展览、艺术交流等形式,推动芦苇画的国际化发展。
三、政府对芦苇画产业的支持和政策措施为促进芦苇画产业的发展,白洋淀地区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和政策措施。
政府鼓励和支持芦苇画工坊的发展。
通过提供场地、设备和财务支持等方式,政府鼓励和引导芦苇画工坊的创办和发展。
雄安新区:燕南赵北的文化高地

雄安新区:燕南赵北的文化高地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9年第07期近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
这一重大战略擘画未来,影响深远。
除了明显的区域优势、优良的建设条件,雄安新区所辖区域也是一方文化宝地,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远古文明曙光初现公元前六七千年,白洋淀地区开始了文明的进程。
容城上坡遗址与安新留村遗址,有大量的渔猎经济痕迹,任丘哑叭庄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网坠、骨鱼钩等。
那一时期的白洋淀,气候温暖,河湖密布,动植物种类繁多,向水而生的捕鱼业滋养了这里最早的人类,揭开了早期文明的序幕。
春秋战国时期,雄安地区地处“燕南赵北”,成为燕赵两国文化融合的前沿。
今天在容城县黑龙口村的一段长城遗迹,正是燕赵文化纵横捭阖与金戈铁马的见证。
后周“雄”“霸”之势秦汉时期,雄安地区在政区沿革方面有两个代表性事件:一是秦统一六国后在本区域设置了容城县,这是雄安地区最早出现的县级政区;二是东汉末年袁绍灭易京城。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与袁绍争夺冀州的公孙瓒因听信童谣“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在今天的雄县西北地区修筑易京城,此后又多修楼观,广积粮草,坐等天下太平,没想到还是被袁绍所灭。
唐代河北道北部曾长期是中原政权与北方契丹、突厥等游牧民族争夺的地区。
辽会同九年,契丹南下灭后晋途中,容城县归附于辽。
后周世宗的北伐促进了雄安地区的历史进入新阶段,“雄”“霸”自此开始。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周世宗率军北伐,四月即攻克三州三关之地。
鉴于瓦桥关、益津关的重要性,升瓦桥关为雄州,益津关为霸州。
二州定名“雄”“霸”有震慑辽朝的用意。
瓦桥关即今雄县县城所在地。
后周北伐戛然止步于拒马河,之后宋太宗虽多次北伐,甚至一度以十五万大军围困幽州城,却最终为辽军所败。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正式以拒马河为界河。
乾隆将白洋淀与西湖相比雄州作为宋辽对峙时期的桥头堡,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白洋淀与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白洋淀与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一、研究目标基于白洋淀生态功能定位,支撑新区生态空间构建,从白洋淀-大清河生态廊道构建的角度,研究白洋淀-大清河生态廊道水量配置及水资源保障机制,集成研发白洋淀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区域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创新水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构建雄安新区健康循环的新型城市水系统,推动白洋淀区域(雄安新区)率先实现向新型水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转变;依托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划,贯彻山水林田湖理念,建设白洋淀生态需水与水资源保障、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入淀典型重污染支流水质达标、河口湿地生态恢复、环淀与淀区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构建、淀区核心区污染消除与水生态修复、底栖生态系统修复、大清河生态廊道构建等示范工程,最终使淀内考核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水质量Ⅲ类标准。
二、考核指标1、科技考核指标集成研发白洋淀-大清河生态廊道水资源保障、河口湿地恢复、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生态清淤和唐河污水库改造及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控制等关键技术10项;建立白洋淀生态水位和白洋淀-大清河生态基流模型方法,研发城市污水深度治理和城市面源污染负荷消减技术,形成唐河水库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开发白洋淀底栖生态系统修复和水生植物资源化技术;建成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和国家环保技术交易平台,具备环保技术成果实证评估、二次开发(后续开发)和交易孵化综合功能;提出雄安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与安全保障技术模式,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2、治理考核指标提交白洋淀-大清河生态需水保障工程方案,工程实施后,实现白洋淀流域外与流域内调水和城市再生水年补水量总量2.5-4亿m3;提交入淀支流府河和孝义河的水污染防治达标方案,工程实施后,府河安州断面、孝义河浦口断面水质实现省和国家考核要求;提出唐河污水库生态修复全过程管理方案,方案实施后,恢复唐河污水库健康生态系统,底泥重金属浸出物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要求;提出生态清淤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建设面积不小于5 km2示范工程,为生态清淤科技工程提供技术支撑;提交白洋淀入淀河口湿地建设和淀区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工程实施后,淀区生态修复工程达到60 km2以上,淀内考核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水质量Ⅲ类标准。
北京-雄安共建白洋淀星创天地 科技为白洋淀注入新动能

北京 一雄安共建 白洋淀星创 天地
科技 为 白洋淀注入新 动
本 刊记者 l王雯慧
在京津冀协 同发展 和雄安新 区建设 的大背景 下 ,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 中心 以星创 天地建设 为抓 手
,
利用首都优质科技资源及星创 天地建设经验 服务雄安新 区 ,
以科 技 的 力 量 助 力生 态 雄 安 , 为 当地 发
56 中国农村科技 CHINA RURAL SCIENCE&TECHNOLOGY
白洋 淀 星 创 天 地 以 “治 水 、保 水 、节 水 、净 水 、增 水 ” 为 主 线 , 重 点 促 进 当 地 “生 态 循 环 农 业 、 健 康 食 品 产 业 、 休 闲 体 验 农 ” 三 大 产 业 发 展 , 为 雄 安 新 区 绿 色 发 展 注 入 了 新 动 能 。
发展 ,也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 从 小 生 活 在 白 洋 淀 边 上 的 赵 振 杰 跟 “水 产 ”打
了 半 辈 子 交 道 ,做 过 水 产 生 意 ,养 过 野 鸭 ,种 过 莲 藕 ……
“原 来我们 不懂技 术,都是别 人养什 么我们 也 跟着养什 么,过去我们这里 养鱼都 是 ‘人放天养 ’, 放 完鱼苗 以后什么 时候能收 回成本来 还不一 定。” 这样 养鱼方式效 益低 ,有时候甚至 连成本都 收不 回 来 。为了提高效 益 ,赵振 杰又搞 起了 网箱养鱼 。网 箱 养殖是一 种高密 度养殖 ,比起 “人放 天养 ”,效 率 是 提 高 了 ,但 是 在 养 殖 过 程 中 ,产 生 大 量 的 排 泄 物和 残饵 ,对水 体和土壤 又造成 了污染 ,陆续被政 府取缔了 。
“现在 我们 的养殖技 术改 变了 ,不会 对生态 造 成污染 。养鱼的品 种也 由过去 比较便宜 的草鱼 、鲤鱼、 鲢 鱼 等 品 种 , 发 展 到 现 在 能 养 殖 一 些 更 贵 的 品 种 , 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赵振杰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白洋淀在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白洋淀,位于新设立的河北雄安新区境内。
白洋淀在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显著:美丽的白洋淀有利于新区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也可成为新区的教育和科研基地;可改善新区城市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为城市提供水资源,补充新区地下水;净化污水,降解污染物,提升新区水质;为城市提供新鲜的水产品;调节流量,控制洪水,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雄安新区;白洋淀;城市建设;发展
新设立的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范围包括保定市管辖的雄县、安新和容城全部及周边部分区域。
新区距北京、天津各约10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雄安新区所在地属于华北平原,海拔多在7~19米之间,地势低平,开阔平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新区耕地多,土层深厚,但植被覆盖率很低,开发程度较低,因此这里发展空间充裕。
雄安新区能选址在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一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白洋淀。
湿地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华北之肾”。
因华北大多数地区干旱缺水,所以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的白洋淀湿地,成为
华北极其稀缺的生态资源。
雄安新区的范围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可以说,新区是因白洋淀而诞生的。
一、白洋淀概况
白洋淀(“淀”即浅湖)大部分水域在安新县境内,小部分在雄县和容城县等地,由白洋淀、烧车淀、泛鱼淀、池鱼淀等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其中百亩以上大淀有99个,总称白洋淀。
白洋淀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水面高程为10.5米时),蓄水量可达13亿立方米。
白洋淀虽然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但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淡水湖,而是湖面与芦苇湿地纵横交错,3700多条大小沟壕错落分布,是一片天然湿地。
现在的白洋淀是在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人们看到淀内水“汪洋浩渺,势连天际”,故称为白洋淀。
白洋淀湿地内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安新县白洋淀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水产资源丰富,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水产品基地,鱼、虾、鸭蛋等销往很多省市。
淀内水生植物遍布、野鸭大雁栖息,生态环境良好,是全球候鸟迁徙的中国通道中的重要食物与能量补充栖息地。
二、白洋淀在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新区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成为新区的教育和科研基地。
白洋淀水域辽阔,这里以水、荷花、芦
苇荡为主要景观,水草丰美,苇绿荷红、烟波浩渺,水天相连,为纯原生态自然风光。
早在2007年5月,安新县白洋淀景区就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湖泊和草本沼泽型湿地,有“北国江南”“燕赵最美湿地”之称。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水生植物遍布,物种丰富。
这里有鱼虾54种,哺乳类14种,3种野生两栖爬行动物。
鸟类更多,单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就有26种,还有大鸨、白鹤、丹顶鹤和东方白鹳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使其可以成为新区的教育和科研基地。
第二,改善新区城市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因而可缩小城市气温日较差。
白洋淀水体面积大,年蒸发量达2亿立方米,可增加新区空气湿度,因此能改善新区城市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第三,为城市提供水资源,补充新区地下水。
雄安新区所在的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平均降水量只有492.3毫米,仅略高于划分中国西北半干旱与东南半湿润地区的400毫米降水等值线,比北京的644毫米低近1/4。
因此,雄安新?^未来发展的用水问题十分关键,必须有足够的地表径流作为支撑。
白洋淀总流域面积为31199平方公里,占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积的96.13%。
白洋淀从北、西、南三面
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面积大、蓄水量大,且湖区生态环境良好,因此可为未来的雄安新区城市用水提供水源;同时还可以补充新区地下水,减少城市地下漏斗发生的概率。
第四,净化污水,降解污染物,提升新区水质。
当含有污染物的水流经过白洋淀时,湿地可减缓水流速度,加上芦苇等一些湿地植物可有效吸收有毒物质,因此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排除和沉淀,有利于降解污染物。
第五,为新区提供新鲜的水产品。
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水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水产品基地之一,因此这里可为城区居民提供新鲜的鱼、虾、蟹、鸭蛋等产品,保障市民的副食供应。
第六,调节流量,控制洪水,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概率。
白洋淀蓄水空间大,可调蓄洪水,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少城市发生内涝的可能;同时,可以蓄洪防旱,降低干旱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潘家华.水是雄安新区发展最根本的瓶颈[J].节能与环保,2017(6):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