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古诗词

合集下载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

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既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人文哲学。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绪的回味。

而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并不只是单纯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更要通过心灵的感悟去理解其中的隐含,从而更加全面地感受到诗词的美妙。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如何读懂古诗词中的意境。

一、感知诗词气氛诗词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注重的是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作为读者,我们首先需要通过媒介——文字来感知诗词的气氛。

比如,在阅读李白的《静夜思》时,我们可以通过描绘的月亮明亮而清寂的形象,以及诗人静谧的内心世界,来感受到诗中所传递的安宁和宁静。

因此,读懂古诗词的意境,就需要我们通过文字描绘的氛围去感知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品味诗词情感古诗词常常通过深邃的情感表达诗人的思绪与境界。

当我们读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国的思恋之情。

通过品味诗词中的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内心的感受与追求,从而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意境。

三、理解象征与隐喻诗词作为一种典型的象征性表达方式,常常使用丰富多样的象征与隐喻来传递诗人的意境。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诗人通过“篱萧”、“砧杵声”等生活场景来象征孤寂与离别的情感。

因此,在读懂古诗词的意境时,我们需要理解其中的象征与隐喻,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四、把握诗词的音律古诗词的音律是其独特之处,也是表现意境的关键之一。

通过把握诗词的音律,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意境。

例如,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诗人通过巧妙的音律排列,营造出豪放奔放的氛围,使读者能够亲身体验到人物身世坎坷的情感表达。

因此,读懂古诗词的意境也需要我们通过把握诗词的音律,来更好地感受其中的美感。

五、与诗词产生共鸣最后,读懂古诗词的意境需要我们与诗词产生共鸣。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与我们的生活经历相结合,形成一种心与心的交流。

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阅读古诗词的方法考试考诗词,无非两个方面:1,诗词的艺术特色;2,作者的观点态度。

只有真正理解了一首诗,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答案。

那么,怎样去理解分析一首诗词呢?有十条方法。

一、从题目抓题材题材即写的是什么。

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有不少诗词——当然,词需有题目,不能仅看词牌——题目反映出诗词的题材。

如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这首诗的题目是“边词”,应属边塞诗,行役戍边之作。

诗歌首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

第二句用本该桃红柳绿,春光烂漫的二月,而边地的垂柳却仍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枝条这一典型景象,表现五原的荒寒景象。

三四两句仍紧扣“迟”字,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进一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

再从辞色上看,全诗充满了冷色调的词语。

这样,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不难发现,全诗虽然没有写到人,但在这样荒凉寒冷的环境中,戍边的将士会怎样呢?所以,它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二、从关系分析技巧关系即诗文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方法。

以《边词》为例,诗歌三、四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虽然时间没变化,但是描写的地点、景物都有变化,三句写的是五原边地的景象,四句写的是长安京城的景象,一迟一早,两个材料性质不同,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对比,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

三、从褒贬辨别倾向褒贬即作者思想感情倾向。

中学语文阅读案例:如何理解古诗词

中学语文阅读案例:如何理解古诗词

中学语文阅读案例:如何理解古诗词主题:如何理解古诗词要求:从分析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提供一到两个具体的案例。

案例一:《静夜思》【语言特点】《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采用了典型的古文体,语言简练、凝重朴素。

其中,“床前明月光”这一句出现了“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使诗歌更具想象力。

【文化背景】李白是唐朝的宰相,他在《静夜思》这首诗中隐含了对封建王朝统治的批判。

诗人通过抒发自己的愁思,寄托着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

【情感表达】《静夜思》的情感表达十分含蓄,没有明确说明所表达的情感,但从诗人的形象描写和意境构建中可以感受到内心的愁闷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人把自己置于宁静的夜晚中,用珍珠般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独白和悲愁,使读者在别致的情景中,感受到那份浪漫和清幽。

案例二:《菩萨蛮》【语言特点】《菩萨蛮》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诗歌采用了水调歌头的体裁,语言流畅舒展,写实而入笔如画。

其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句出现了“黄河”、“奔流”、“不复回”等具有音韵美的词汇,使字句流畅而细腻。

【文化背景】《菩萨蛮》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殉节的感情,白居易也因此被授予“妇女皆思曰白氏之夫”的美称。

这首诗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女性尊严的理解和肯定。

【情感表达】《菩萨蛮》的情感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妻子殉节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在诗人的笔下,这位妻子更成了一个受尽折磨而坚定自爱的女子形象,在殉节时不仅不畏死,更是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诗歌表达出了对爱情、婚姻与自由的渴望,对人物的刻画更是深刻入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高中古诗阅读技巧

高中古诗阅读技巧

高中古诗阅读技巧
高中古诗阅读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背景:在阅读古诗之前,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深层含义。

2. 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可以逐渐理解诗句中的词汇、语法和韵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

3. 抓住意象:意象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意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诗的主题和情感。

4. 注意诗眼:诗眼是诗句中最为传神的词语,往往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抓住诗眼是理解诗句的关键。

5. 品味语言: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需要仔细品味,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6. 联想想象:在阅读古诗时,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更好地进入诗的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

7.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思想,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总之,掌握高中古诗阅读技巧需要多读、多思、多实践。

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作者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作者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作者:刘智俊----古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最高的一个层次,也是学生平时学习和考试的难点。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诗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八”方面入手:一、抓“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或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或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或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2000年高考全国卷中的《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2001年高考上海春季卷中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再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文如其人”,“诗言志”。

任何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

每首诗歌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因此,不妨抓住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作品主要风格来鉴赏。

比如说王维,他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他以写山水田园诗出名,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的由几幅画组成意境,但多数都是一个画面,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声有息,也有思想。

学习方法:12种学习语文古诗词的方法 如何学习古诗词

学习方法:12种学习语文古诗词的方法 如何学习古诗词

学习方法:12种学习语文古诗词的方法如何学习古诗词学习语文中的古诗词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一环。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详细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有效地学习语文中的古诗词。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在学习古诗词之前,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或者参加相关的讲座来了解古诗词的发展历程、流派特点和文化背景。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分类整理古诗词:将学习的古诗词按照朝代、作者、题材或者风格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记忆。

例如,可以将古诗词分为唐诗、宋词、元曲等,或者按照题材分为山水诗、爱情诗、咏物诗等。

通过分类整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学习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古诗词往往有着丰富的背景故事,了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书籍、文学评论或者查找相关的资料来了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

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将古诗词与故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

学习古诗词需要进行反复的阅读、背诵和欣赏。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多读多背其中的佳句。

通过反复的阅读和背诵,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在欣赏古诗词时,可以注意诗词的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体会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学习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古诗词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格律,学习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朗读古诗词。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韵律和格律规则,如平仄、押韵、对仗等,来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分析其韵律和格律特点。

制作古诗词笔记:制作古诗词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可以将学习的古诗词写在笔记本上,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

可以记录古诗词的作者、朝代、背景故事、意境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制作古诗词笔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诗词。

参加古诗词比赛或活动:参加古诗词比赛或者相关的活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古诗词。

古诗词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词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词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词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词,通过朗读来感受韵律和节奏,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情感。

可以采用范读、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2. 背景介绍: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通过背景介绍、作者介绍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3. 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理解诗词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分析关键词句、修辞手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语言的鉴赏能力。

4. 想象与联想:通过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和情境,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通过描述诗词中的景象、人物形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5. 互动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拓展与延伸:推荐相关的古诗词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主题阅读等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7. 写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写作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模仿经典作品、
创作自己的诗词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综上所述,古诗词有效阅读教学需要采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拓展阅读、实践写作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古诗词的整体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古诗词的整体阅读

古诗词的整体阅读一、常见题型1.感受诗词的形象,体会诗词的意境。

2.品赏诗词的语言,揣摩语言的特色。

3.理解并能正确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

4.评析诗词的手法的技巧。

二、解题技巧怎样进行古诗词的整体阅读阅读古诗词,首先要学会感受诗词的形象,体味诗词的意境。

诗词都是抒情言志的,而其情志往往蕴涵在诗词的形象和意境中。

这个形象有人物形象,有抒情主人公的自身形象,更多的是日月山川、花鸟虫草等这些融入了诗人情感的意象。

赏析时,我们要注意分析诗词的形象特点,尤其是诗词意象所蕴涵的特别的含意。

同时,要抓住诗词的画面和气氛去分析此时、此物、此景、此情,体味诗词的意境,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

其次,要学会品析欣赏诗词的语言,特别是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词。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全诗的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这些字词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同时,要能粗略地感知诗词的语言特色,如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李清照的词伤感缠绵等。

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品析诗词的语言。

第三,要能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

由于诗人在抒发感情时不会喊出“我爱”“我恨”之类的话,而是运用较为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诗词时,应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涵的情感。

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从字面看像是在遣责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实则不然,诗人批判的矛头实际上是指在酒楼征歌买笑、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

最后,要学会评析诗词的手法和技巧。

诗词的字数有限,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出丰富的感情必须借助于手法和技巧。

阅读诗词时,我们不仅要能辨明技巧类型,而且要能分析其表达效果,从而体会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无穷魅力。

三、典型例题【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的前两句选取“朝雨”和“柳”这两个意象有什么特定的含意?【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的意象的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阅读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一、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1.1、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2.1、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2.2、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
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

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
二者是统一的。

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