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考核资料

合集下载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科室:?????????????姓名:??????????????????一、填空题?: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或被病人的?()?、()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2、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开始预防效果越好,最好在暴露后?( )小时之内开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或者? )?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 )??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5、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

二、判断题?: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

或使用传递容器。

(??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7、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仅须戴单层手套便可。

(???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三、选择题?: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A、自毁式注射器???????????????B、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普通注射器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A、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A、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A、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A、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含答案试卷教案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含答案试卷教案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20分)科室: 检验科姓名:分数:一、判断题(每题10分)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

或使用传递容器.()二、多选题(每题10分)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A 自毁式注射器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 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 普通注射器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 报告科室负责人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 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4、患者HBsAg(+)的处理()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5、患者抗-HIV(+)的处理()A 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B 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C 有疾控中心进行评估和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D 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抗HIV一、√√√√√二、ABC、BCD、ABCD、ABCD、ABCD。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

精心整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科室:姓名:时间:一、填空题: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_____________或被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_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________的血2、进行341AC2AB、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D、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报告科室负责人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4、患者HBsAg(+)的处理()A、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B、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CD5A、B、CD12.3.244.三、简答题 1.答: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2.①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②用肥皂在流动水下冲洗5分钟③碘酒、酒精消毒伤口④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⑤请有关专家评估刺伤并指导处理一、填空题1.病毒感染者血液体液细菌2.75%乙醇0.5%碘伏生理盐水3.244.丙肝二、选择题ABCBCDABCDABCABC三、简答题 1.答: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2.①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②用肥皂在流动水下冲洗5分钟③碘酒、酒精消毒伤口④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⑤请有关专家评估刺伤并指导处理一、填空题1.病毒感染者血液体液细菌2.75%乙醇0.5%碘伏生理盐水3.244.丙肝二、选择题ABCBCDABCDABCABC三、简答题 1.答: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考核试题

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考核试题

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考核试题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及皮肤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A戴手套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不用戴手套(正确答案)3、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正确答案)4.疾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不包括()A病原体携带者(正确答案)B感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5、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接触预防用药期间,如果证实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应()A继续服完4周接触后预防性用药B逐步减量至停药C立即中断预防性用药(正确答案)D重新评估,2周内停药6、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A戴工作帽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戴双层手套(正确答案)7、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正确答案)D母婴传播8、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U9、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都具有传染性。

A血液B体液C分泌物D排泄物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10、接触患者之前,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医务人员应:()A、手部无明显污染可不用洗手B、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正确答案)C、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D、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二、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5分,共20分)1、医务人员防护分级防护原则包括()A一般防护(正确答案)B一级防护(正确答案)C二级防护(正确答案)D三级防护(正确答案)E四级防护2、手卫生包括()A洗手(正确答案)B卫生手消毒(正确答案)C外科手消毒(正确答案)D消毒剂泡手E手消毒剂使用3、下列属于血源性病原体的是()A乙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B丙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C梅毒(正确答案)D艾滋病病毒(正确答案)4、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口罩(正确答案)B帽子(正确答案)C隔离衣(正确答案)D护目镜(正确答案)E手套(正确答案)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题3分,共30分)1、标准预防强调的主要是对病人负责的原则。

4月院感考试(职业暴露防护及报告管理制度)考核试题

4月院感考试(职业暴露防护及报告管理制度)考核试题

4月院感考试(职业暴露防护及报告管理制度)考核试题您的姓名:科室1、在收集、处理、操作、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污染的标本应放在防泄漏的容器中。

运输过程中按照二层包装的标准要求进行包装。

()A对B错2、如果容器外发生了污染,应在外部再放一个容器来阻止其泄漏,外部的容器同样应进行警示标识或标色和中文警示说明.()A对B错3、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立即来回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同时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A对B错4、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以上情况确定为二级暴露。

()(10分)A对B错5、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以上情况确定为三级暴露。

()A对B错6、暴露源明确为HBV(+),则暴露者抽血检测:HBV DNA、乙肝两对半、ALT和AST 。

()A对B错7、暴露源明确为HCV(+),则暴露者抽血检测:抗一HCV和ALT。

()A对B错8、感染源不明确的情况下,如职业暴露危险度为2级及以上暴露,需抽血检查:HIV、梅毒血清、HBsAg、抗一HCV、ALT和AST,并予以备案。

()A对B错9、血源性病原体接触后,如果接触的是乙型肝炎病毒。

在接触后当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乙肝两对半和ALT检测;如果中途出现指标阳性,加做HBV DNA,并开始专科评估和治疗。

()A对B错10、血源性病原体接触后,如果接触的丙型肝炎病毒。

随访与咨询:在接触后当时、4周、6周、4个月、6个月进行抗一HCV和ALT检测。

()A对B错。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及答案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及答案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判断题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

或使用传递容器。

()6、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7、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二、选择题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A 自毁式注射器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 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 普通注射器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 报告科室负责人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 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4、患者HBsAg(+)的处理()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5、患者抗-HIV(+)的处理()A 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B 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C 有疾控中心进行评估和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D 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抗HIV答案:一、√√√√√√×√二、ABC、BCD、ABCD、ABCD、ABCD。

最新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资料

最新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资料

精品文档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科室:姓名:一、填空题: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或被病人的()、()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2、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开始预防效果越好,最好在暴露后()小时之内开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或者)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5、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

二、判断题: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

或使用传递容器。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7、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仅须戴单层手套便可。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三、选择题: 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人、自毁式注射器B、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精品文档D、普通注射器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A、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A、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A、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A、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培训考核试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培训考核试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培训考核试题一、判断题、多选题(5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发现职业暴露后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包扎。

()2、不明病原体的针刺伤受伤部位处理完后,不必即刻抽血检查。

()3、HIV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确定有传染性。

()4、医务人员暴露于梅毒污染血液后,要预防性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周一次,连续注射两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5、在发生艾滋病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h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在24h内,但不超过72h,连续服用28天。

()1、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对艾滋病病毒抗体什么时候进行检测?()A. 第4周B. 第8周C. 第12周D. 第6个月2、有关锐器的废弃与存放正确说法有哪些?()A. 不能徒手打开、清空使用的容器B. 达到包装袋或者利器盒的3/4 时,应有效封口,确保封口严密C. 被污染的锐器应尽快废弃至密闭、防刺破和防泄漏的容器中D. 运送前应检查标识、标签以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3、如何避免锐器伤?()A. 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B.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可以在光线暗的地方C. 禁止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D. 禁止用手分解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4、发生呼吸道职业暴露后如何正确处置?()A. 应即刻采取措施保护呼吸道,按规定流程撤离污染区B. 根据情况可用清水、0.1%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消毒口腔或/和鼻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离开C. 紧急通过脱卸区,按照规范要求脱卸防护用品D. 及时报告当事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和主管部门5、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时,应该怎么正确处置?()A. 受伤部位处理完后,即刻抽血检查B. 暴露后应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挤出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暴露的伤口或非完整的皮肤,用消毒剂(75%乙醇或者0.5%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C. 对已明确病原体的传染病做相应的特殊处理D. 可以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8题)二、单项选择(10题)三、多项选择(15题)四、判断题(13题)五、简答题(2题)一、填空题(18题)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5、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6、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无临床症状、经检验,病毒滴度低、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7、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有临床症状,经检验,病毒滴度高、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8、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9、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10、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11、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12、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13、发生一级艾滋病职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艾滋病职业暴露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14、发生二级艾滋病职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艾滋病职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应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15、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1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17、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8、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随访和咨询的时间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二、单项选择(10题)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接触隔离D 以上都对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A 同性恋者B 性滥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C)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A 戴手套 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戴纱布口罩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A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8、艾滋病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属于轻度的是(A)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重度的是(B)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三、多项选择(15题)1、体液包括:(ABCDE)A 胸腔液B 羊水C 心包液D 阴道分泌物E 脑脊液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ABCDE)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B 暴露方式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3、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ABCD)A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C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注射后针头刺破皮肤D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伤口换药过程中被手术剪刺破皮肤E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热病人擦浴4、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D 立即进行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与冲洗E 以上都正确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A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B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C 伤口冲洗后,可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与包扎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E 以上都对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AB)A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B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E 以上都对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那三种类型: (ACD)A 轻度B 中度C 重度D 暴露源不明E 以上都对9、以下那种情况下不需要使用强化用药程序:(ABCE)A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B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C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D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E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10、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职业暴露后:(ACDE)A 第4周B 第6周C 第8周D 第12周E 6个月时1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BCDE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E 眼部暴露时用洗眼器对眼睛进行彻底冲洗1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报告及预防处理程序(ABCDE)A 报告科室负责人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 最好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E 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13、暴露源患者HBsAg(+)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E 暴露者抗-HBs不详时不必处理14、暴露源患者抗-HIV(+)时对暴露者的处理( ABCDE)A 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B 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C 由疾控部门进行评估和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D 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抗HIVE 必要时对暴露者进行心理干预15、下面哪些是诊疗操作中的安全用品( ABC)A 自毁式注射器B 安全型外周静脉留置针C 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 普通注射器E 一次性采血针四、判断题(13题)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柄端朝向传递者,尖端朝向接锐器操作者。

(×)6、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7、锐器盒内锐器不可装的过满,盒内的锐器盛装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8、医务人员从事使用锐器的诊疗操作时,操作环境的光线要充足。

(√)9、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完整,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可以不戴手套。

(×)11、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普遍预防原则。

(×)1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13、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