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练习之周处杀蛟(含答案)
《周处》比较阅读

《周处》比较阅读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①。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11版)(注释)①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河”)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文学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乡里所患/可以为师矣B.闻里人相庆/有闻而传之者C.有自改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具以情告/以我酌油知之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3.说说文中周处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现了周处什么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跑,终无所成。
清河日:“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姣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6.下列对选文描写周处与陆云谈话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明了此时的周处已有悔改之意。
B.表明了促使周处转变的原因。
C.表明了贤人陆云具有的远见卓识。
D.借此阐明一个具有普适性的道理。
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2019-周处传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周处传阅读答案篇一:《周处》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
或以钱币乞之。
B. 并皆暴犯百姓。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C.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7.下列加点的“以”字与“具以情告”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以光先帝遗德。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D.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周处与山中的白额虎、水中的蛟龙被义兴的人称作三个祸害,家乡的人劝说他杀虎斩蛟,想用借刀杀人之计,是希望他在除害过程中被虎蛟吃掉。
B.周处杀死蛟龙后,从家乡人庆祝他已死的举动中,才明白自己被乡人讨厌,因此下决心改正错误,后来成为了一名忠臣。
C.周处知道乡人厌恶他,就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担心太迟了,因此去找了当时的名人陆机、陆云,经过清河的开导,他才开始改过自新。
D.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
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6.B; 7.D;8.B;篇二:文言文阅读《周处》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文言文周处阅读答案

文言文周处阅读答案【篇一:周处原文注释翻译】《世说新语》凶强:凶暴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指“好争斗”的意思。
为:被。
患:祸害(认为是祸害)。
译文: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逞强好斗,被乡里认为是祸害。
并:一起,指蛟与虎二者。
暴犯:侵犯。
暴:.急骤;猛烈谓:把??称作。
蛟:母龙曰蛟。
..译文:当时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为害百姓。
谓:称呼,叫作为:是尤:更,特别,尤其。
剧:厉害。
..译文: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或:有人。
说:劝说。
实:其实。
冀:希望。
三横:三害。
横:凶暴,不讲理唯:只。
余:剩下。
译文: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其实是希望三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害。
译文: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跳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有时浮在水上有时又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浮沉,搏斗。
谓:认为。
更相:相继;相互更:轮番译文: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7.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竟:竟然。
闻:听说。
里人:乡里人。
始:才。
意:心意,想法,愿望。
译文:不料周处竟然杀死了蛟龙活着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自己被大家当作了祸害,有了悔改的心意。
译文:于是便到吴郡去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自己的全部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
9.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译文:陆云说:“古人很看重早晨,哪怕是早晨明白道晨,晚上就死去也甘心’,这句话,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贵:以?.为贵,重视。
况:何况。
君:你。
患:担心,害怕。
彰:显露。
邪:古同“耶”,疑问词。
励:自勉。
译文:再说一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从此就改过自勉,最后成为一名忠臣。
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周处.doc

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周处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周处周处刘义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①二陆:陆机、陆云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文学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并皆暴犯百姓/触风雨,犯寒暑B.或说处杀虎斩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乃入吴寻二陆/寻向所志D.为乡里所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答: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答:4.周处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答:参考答案:1.A2.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3.义兴的百姓称是三害,而周处最为厉害。
再说,人总是担心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4.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周处改过自新文言文阅读答案

周处改正自新文言文阅读答案周处改正自新文言文阅读答案周处少年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给加粗字注音。
有蛟( )三横( )朝闻( )更相庆( )2.解释加粗字的含义。
(1)或说处杀虎斩蛟_______________(2)始知为人情所患_______________(3)实冀三横唯余其一_____________(4)处遂改励,终为忠臣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表述以下句子。
(1)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本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设你周围有周处这样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改正自新?(不少于5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jiāo;hèng;zhāo;gēng2.(1)有人;(2)才;(3)希望;(4)就,于是。
3.(1)才知道被人们当成了祸患,自己有了改正的意思。
(2)古代的贤人很看重“为了追求到道义,哪怕是早上明白晚上就死去”的精神,况且你的前途还很有希望。
周处除三害文言文

周处除三害文言文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浮沉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上了岸.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自己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可又担心自己年岁太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并且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显露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文言文阅读C卷

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文言文阅读C卷一、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36分)1. (16分)阅读下面三则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乙】次非杀蛟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
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丙】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次非,人名,传说是出国的一位勇士。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1)【甲】文中“朝闻夕死”的原句出自《论语•里仁》:“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或说处杀虎斩蛟蛟或浮或没B . 为乡里所患终为忠臣孝子C . 竟杀蛟而出杀之而复上船D . 舟中之人皆得活乡人皆好之(3)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实冀三横唯余其一________②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________③还反涉江,至于中流________(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②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周处》(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周处》(含题目和答案)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1)XXXXXX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XXX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XXX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竞杀XXX而出,XXX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XXX。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XXX:“古人XXX死,XXX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本文选自《》,作者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11.(3分)周处的变化通知我们的道理是: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2)XXXXXX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
XXX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XXX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XXX而出,XXX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XXX:“古人XXX死,XXX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课文选自在南朝时(人名)所编撰的《》。
(2分)10.用当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寄义。
(3分)XXX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11.以下了解不精确的一项是()(3分)A.XXX“更相庆”首要因为他们觉得XXX和蛟龙都已死了。
B.XXX杀XXX的行为充分表现了他骨子里所具有的豪杰侠气。
C.本文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XXX”两件事表现人物个性。
D.本文通过XXX的事例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也是可移的。
1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3)XXXXXX幼年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处杀蛟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①,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②,山中有邅迹虎③,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④,平原不在,正见清河⑤,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⑥,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⑦?”处遂改励⑧,终为忠臣孝子。
《世说新语·自新》【注释】
①侠气:指意气用事。
②义兴:郡名。
蛟:鳄鱼,古人神话为蛟龙类动物。
③邅(zhān)迹虎:跛足老虎。
④入吴:到吴郡。
二陆:陆机、陆云兄弟。
下文“平原”指陆机,“清河”指陆云,两人分别曾任平原内史、清河内史。
⑤正:只。
⑥贵:崇尚,重视。
朝闻夕死:语出《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
⑦令:美,好。
⑧改励:改过自新,努力上进。
【解词】
①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②实冀三横唯馀其一()③具以情告()④且人患志之不立()
【答案】
①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厉害)②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希望)③具以情告(把)④且人患志之不立(担忧)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
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跛足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
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
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被世人当作一大祸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于是就进入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义兴人认为他是祸害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又担心自己年纪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很看重'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这情形,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意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