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学写排比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向课文学作文

向课文学作文――用《邓稼先》这篇课文指导如何写2016年江西中考作文“那个影响我的人”瑞金二中艾刚【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组字成词、组词成句,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2、让学生掌握《邓稼先》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如对比、引用、排比等等,指导中考作文写作;3、让学生使用教师的下水作文学会组句成段、关联成段、排比成段。
【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引用经典名言来进行仿写。
【学习目标】一:跟课文学对比------------选对比词,组句成段。
二:跟课文学引用------------引用言语,关联成段。
三:跟课文学排比------------仿排比句,排比成段。
四:跟课文学篇章-----------拟小标题,横式成篇。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过程】姓名导入,拉近距离1、自我介绍、组字成词,组词成句上课:我先作个自我介绍。
我叫艾刚,草头艾,刚强的刚,请同学们用艾刚两个字分别组词,看看能组多少词。
(同学示例)艾草,艾叶艾蒿艾滋病刚强刚毅刚正刚才刚好增加难度:请说出含有艾和刚的成语(同学示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刚正不阿刚愎自用血气方刚刚柔相济百炼成刚2、播放我的偶像邓稼先引入课文写作。
有一种名义叫人民的名义,因为国家人民需要,邓稼先无怨无悔的选择付出,邓稼先,不仅是影响梁植的人,而且也是影响我的那个人。
今天这节课,作文指导课,向课文学作文。
我将带着同学们用名人《邓稼先》、名篇《邓稼先》来指导如何写2016年江西作文“那个影响我的人”。
3、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作文指导课的学习目标是:一:跟课文学对比------------选对比词,组句成段。
二:跟课文学引用------------引言语句,关联成段。
三:跟课文学排比------------仿排比句,排比成段。
四:跟课文学篇章-----------拟小标题,横式成篇。
一:跟课文学对比------------选对比词,组句成段。
1、看看本文的两个小标题,说说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特点?(屏显。
排比句的例子初中语文

排比句的例子初中语文作为一项重要的修辞手法,排比句在初中语文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排比句是指在一句话中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或短语用同样或类似的句式罗列出来,使句子更加生动、表达更加有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些典型的排比句例子。
首先,我们看到下面这个例子:君子修文以治国,修身以安天下,锤炼意志以乐生民。
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排比句,用三个类似的动词短语来表达君子的行为方式,不仅让句子更加生动,同时也突出了君子的品德。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排比句在表达高尚情操、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威力。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例子:不为山头土,不为帝王家,只为身后名。
这是一句比较简单的排比句,但是通过同样的结构,用三个不同的短语表述同一个意思,不仅加强了表达效果,同时也突出了表达对象的奋斗目标。
这种表现形式在古诗词中尤为常见,具有强烈的感情表达和思想内涵。
再来看一个比较典型的句子:豺狼当道,临江危楼,风雨苦难,东风载香。
这个排比句中的四个短语所表达的都是相似的情感,也是灾难、艰难之中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表达的是人类的生存本能和人类的文化精神。
还有一句著名的名言:仁者爱人,义者敬人,智者知人。
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排比句,三个短语用同样的结构表达了仁、义、智这三个品格对于人际关系的态度,在表达过程中充分发挥修辞手法的效用,使得这句话具有了更好的表达效果。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话:要度量山川之形,推己及人之德,知天地之大,才能通万物之理。
这句话是一句长句子,利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手法来突显“度量”“推己及人”“知天地之大”“通万物之理”这几个重点词汇,同时也突出了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内涵。
总之,排比句在初中语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得其妙,发挥修辞手法的巨大作用。
通过排比句的运用,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表达更加有力,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排比句的表现形式和用途,尤为重要。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中第13课的排比句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中第13课的排比句1、我的家很宽敞;很明亮;很舒适。
2、果园里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梨;还有金灿灿的橘子。
3、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4、没有掌声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谁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掌声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谁愿意在压抑中生存?5、你无法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
你无法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无法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无法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6、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
7、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勤奋是创造财富的钥匙。
8、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9、天空的云各种各样,有的像小鸟、有的像飞机、还有的像石狮子。
10、童年是旭日,老年是夕阳,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
出生是天明,死亡是天黑,旅程布满难辨的岔道,智慧则是生命永恒的雷达。
11、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浪漫潇洒,热情开朗。
12、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13、我在这个家感到非常幸福;非常温馨;非常快乐。
14、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聊天,有的散步,有的做作业,有的打扫教师。
15、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16、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一滴小小的水珠吧;做不了天香国色的牡丹,就做一株默默的小草吧;做不了顶天立地的英雄,就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吧。
17、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
排比句的例子摘抄初中语文

排比句的例子摘抄初中语文排比句,是一种通过同时列出数量相同或结构相似的单词或短语,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排比句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能够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下面将摘抄一些初中语文中的排比句例子,以帮助初中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排比句。
1. “我们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前进,不断的革新。
”这句话使用的是四次并列的“不断”,强调了追求、探索、前进和革新的重要性,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和气势。
2. “审视自己,检索思想,整理语言,审慎行动。
”这句话使用的是四个可以互相配合的动词短语,强调了做好一件事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让它更具有深入思考和实际指导的意义。
3. “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让自己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这句话使用的是四个能够体现个人努力和发展的短语,使其更加具有信念性和动力性,让人内心产生积极的向上力量。
4.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世界,身心健康、自由愉悦、幸福安详无限美好。
”这句话使用的是三组形容词短语进行并列,使其更具有浓郁的文艺色彩和丰富的意境,让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5. “春风送暖,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色满园。
”这句话使用的是四个表现春天美好气象和景象的短语,并列排列令人爱不释手,使读者自然地想象到春天美好的场景。
6. “我们用智慧去发掘,用汗水去拼搏,用快乐去服务,用奉献去回报。
”这句话使用的是四个体现不同世界观和人生态度的短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让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思考和感悟。
7. “落叶归根,涓流汇海,日出归逝,川流不息。
”这句话使用的是四个派生出的短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联想,呈现出大自然、时间流逝和人生历程的本质和美好。
以上七个例子仅仅是从数十万个初中语文中筛选出来的极少部分,但却足以展示出排比句的强大魅力。
它不仅能够使文本更加丰富有力,而且能够帮助初中生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
因此,学习排比句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花木兰

8 木兰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与《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2.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重点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难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生答:花木兰过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
她的事迹被老百姓编成民歌广为传唱。
她的名字叫木兰。
现在我们就从这首流传于世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感受一下“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吧!二、知识小窗1.简介花木兰,简介《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
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乐府诗的“双璧”。
2.简介背景:《木兰诗》反映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和北魏与柔然之间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柔然经常骚扰北魏。
木兰出征路线,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黑山、燕山。
这次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
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到这时才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的战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
木兰参加了这次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三、整体感知1.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哪些故事或场景?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代父从军,踏上征途;奔赴前线,十年征战还朝辞官,亲人团聚;比喻赞美,讴歌英雄2.1.本文在详略上是怎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2.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3.文白对译,详见课件4.请找出文中的互文句、复沓句、顶真句、对偶句和排比句各一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排比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排比
排比
(1)在那
..沉重的镐头上
..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
..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
有我的手印。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一个
..纯粹的.
..高尚的人
人.。
一个
..有益干人民的人
..。
(毛泽东
..,一个
..有道德的人
..,一个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纪念白求恩》)
读这样的句子,你是不是觉得很通畅,有气势,有节奏,情感很强烈?这就是排比修辞手法带来的表达效果。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更多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一般说来,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就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
例如:
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
句中构成排比的三个短语“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崇拜这位英雄”在逻辑上有先后,顺序不能颠倒。
七下课文里的排比句赏析

七下课文里的排比句赏析摘要:1.排比句的定义和作用2.七下课文中的排比句举例3.排比句的修辞效果和赏析方法4.结论:排比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正文:一、排比句的定义和作用排比句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将语句中的一系列成分排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节奏感。
排比句在文章中有着突出主题、加强语气、增强表现力的作用,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七下课文中的排比句举例在七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排比句,例如:1.《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通过山和水的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处陋室,却因有贤人雅士相伴而倍感荣幸的心情。
2.《捕蛇者说》中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运用排比句描绘了捕蛇者追逐猎物的场面,形象生动。
3.《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通过排比句展现了桃花源的美好景象,引发读者的向往。
三、排比句的修辞效果和赏析方法排比句的修辞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突出主题:通过排比句的排列,可以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主题,使读者一眼就能捕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2.加强语气:排比句的节奏感和力度,可以增强语句的语气,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3.增强表现力:排比句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平淡的事物生动化,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赏析排比句的方法有:1.从内容上分析:观察排比句是否突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从形式上分析:观察排比句的结构、节奏和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结论:排比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排比句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学会运用排比句,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七年级排比句

七年级排比句导读:本文是关于七年级排比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森林绿得像翡翠,山谷像铺着绿色的天鹅绒,河水像流动的凝脂,湿润的空气也给人水晶似的感觉。
2、秋姑娘也来到小河边,水面上波光粼粼,一条条鱼儿在水里嬉戏,有时会越出水面,好像也来迎接秋姑娘。
3、秋天的云有的像高大的北极熊,有的像游牧的羊群,有的像洁白的棉花糖。
4、微笑是击破严冬的春焰一抹,微笑是诉说幸福的花儿一束,微笑是吹面不寒的清风一袭。
5、冬天的风是无处不在的,它就像是会魔法,一会儿在你的身边,一会儿又躲在角落中,一会儿又无影无踪了。
6、风雨中我看到了大雨的磅礴;风雨中我感到了烈风的冷冽;风雨中我体会到人生的道路。
7、秋高气爽远眺望,心情安详莫慌忙。
秋景斑斓任你赏,秋风缕缕拂胸膛。
秋云翩翩悠闲逛,花开花落人安康。
8、秋天是遍地明艳的金黄,秋天是树头攒动的红叶,秋天是为一片喜庆的颜色所装点起来的季节。
9、恒心是娇嫩的花朵,恒心是奋斗的精神,恒心是无畏的力量,它伴于勤奋耕耘人的一生一世。
10、一声嘱咐,温暖心窝;一声问候,感动你我;一声叮咛,热泪满盈;一声祝福,永远伴我。
11、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12、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同桌一个温馨的字条。
13、理想是一把利剑,能帮你扫清障碍;理想是一盏明灯,给你照亮前程;理想是一座丰碑,帮你见证辉煌。
14、流光溢彩,快乐心情不改。
真心关怀,不变祝福送来。
好运连连,红包快快拿来。
春节一到,祝福语全到。
15、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完善自我;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获得成功;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完成修行。
16、诚实是一群孩子、诚实是一片大地、诚实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17、后悔是没想明白,后悔是一时冲动,后悔是明天的事。
18、我忘不了小时候妈妈的呵护,忘不了妈妈的饭莱,更忘不了妈妈含辛茹苦把我养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写排比句
学习目标:
1.认识排比句特点及作用
2. 学写排比句
学习重点
学写排比句
教学过程
1、认识排比句
教师出示句子,同学们认识排比句,进而总结排比句特点。
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青春是一面旗,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
教师提问:以上句子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排比:
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
排比句: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2、寻找排比句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当中有很多的排比句,请同学们找一找,
读一读。
(提示学生可以从《土地的誓言》一课寻找)
学生找到句子,同桌之间互读,确认是不是排比句。
教师提问:
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读来有怎样的感受?(再次总结排比句特点,引出排比句作用)
明确:
排比句特点
(1)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
(2)一定有一部分字词相同。
排比句作用:
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展示排比句具体作用: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博大和宽广。
”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3、学写排比句
出示句子,让同学们续写
(1)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
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
希望是————————;
希望是————————
(2)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
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
(3)为“友谊”写一组排比句
同学们积极写句子,班级交流展示。
4、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写了排比句,大家基本能写、会写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可以把排比句用到作文里,放到作文开头,给读者良好的第一印象,放到作文结尾,升华主题,夺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