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分层法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常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工程常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包括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人工挖孔桩等。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建筑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
正确的量计算能够保证工程进度、控制工程成本、维护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和公式,以供参考。
一、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1. 同一项目施工工程量的计算应以最终计量单位计算,不得混淆计量单位。
2. 工程计量一般采用实测法,必要时也可以采用计算法。
3. 对于易于计算的工程量应当采用计算法。
4. 工程变更后的工程量计量,按照变更前的计量单位进行计算。
5. 工程量计量应按照实物计数原则计算,原则上不计质量、面积、长度、时间及其它条件。
6. 工程量计算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或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二、基本公式计算工程量的公式有以下几种:1. 等距法等距法是指当工程量的计量标准比较统一时采用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工程量= 面积× 高度(厚度或均高)如地面对高处(未超过6m)的围挡计算,工程量= 围挡面积× 2.0m。
2. 差法差法是指根据工程量换算规定,计算出差值再按照计量单位进行换算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工程量= 小计量数- 大计量数例如:将单位立方米换算成单位千米的公式为:1m³ = 0.001km³。
3. 分部分项计算法分部分项计算法是指将工程分解为若干个小部分或项,按照统一规定的计算标准进行计算的方法。
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工程量= 分项工程数量× 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量4. 叠合法叠合法是指将工程分解为若干个平面图形,在将这些图形叠合计算。
计算公式为:工程量= ∑ (平面图形的面积× 高度)例如:长方形面积S1=长×宽,高的限度不超过6m,叠合法工程量计算公式为:工程量= S1 × 2.0m。
5. 综合计算法综合计算法是指根据工程物理特性及计算公式综合计算出工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但是因为能够综合各种计量标准,其准确性较高。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级建造师考试是很多建筑专业人士所追求的资格认证,其中管理和实务计算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为了更好地备考,以下总结了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常用的公式。
1.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
总工程量=(工程数量×单价)+间接费用
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数量×分部分项工程单价
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工程数量×措施项目工程单价
2. 工程造价计算公式
工程总造价=(建筑面积×建筑单价)+(安装面积×安装单价)+(其他工程费用)
建筑面积=地上层数×每层建筑面积+地下层数×每层建筑面积
×0.7
安装面积=设备总功率×设备安装面积系数
3. 工程估价计算公式
估算造价=工程量×单价
人工费用=工人数×工天数×工资
机械使用费=机械数量×机械小时数×机械台班费
材料费用=材料单位用量×材料单价
管理费用=工程造价×管理费率
利润=工程造价×利润率
4. 其他公式
进度公式:进度=已完成工程量÷总工程量×100%
成本效益分析公式:单位造价=总造价÷总工程量
重量体积换算公式:重量=体积×密度
以上公式是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希望对备考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练习并结合实际案例应用,提高应试能力。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建筑行业的计算公式是建筑设计、施工以及维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确定相关建筑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及技术规范的工具。
1. 建筑物基础设计公式1.1 基础面积基础面积 = (总荷载 ÷ 基础承载力) × 10001.2 合适的基础面积合适的基础面积 = 基础面积 + (0.1 ~ 0.2) × 基础面积1.3 基础承载力基础承载力= ρcNc + γDNq + 0.5γBNγ其中,ρc为桩端土体容重;Nc为桩端非绑定性土体地基承载力因数,D为桩的直径,γ为土壤容重,B为桩的直径,Nγ为桩端土体横向承载力因数。
2. 建筑防水设计公式2.1 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重量 = 高性能水泥 / 普通硅酸盐水泥 / 复合膨胀砂浆重量×1:2.25砂重量 = 洪城砂 / 中砂 / 河砂重量 × 2.02.2 防水材料与防水顶层厚度的确定顶层厚度 = 水泥砂浆涂层厚度 + 防水材料厚度其中,防水材料厚度应不小于1.5mm。
2.3 防水层的抗压强度防水层抗压强度 = 1.5MPa ~ 2.5MPa3. 建筑节能设计公式3.1 保温材料的厚度保温材料的厚度 = (建筑体平均温度系数×建筑体厚度)÷保温材料导热系数3.2 隔热层的导热系数隔热层的导热系数 = (热流/表面温差)3.3 窗户的节能系数窗户的节能系数 = 节能系数τ×面积A×节能开窗体积V其中,τ为窗户的节能系数,A为面积,V为节能开窗的体积。
4. 建筑安全设计公式4.1 承重墙体的最大荷载Qmax = W Qmax为承重墙体的最大荷载,W为此荷载下的最大外力。
4.2 建筑结构强度计算公式屋顶承受满载的强度= φbAg其中,φ为荷载系数,b为构件中长度,Ag为构件中截面面积。
4.3 建筑消防通道宽度设计消防通道宽度 = (楼层建筑防火等级系数×每层建筑面积)÷最大允许密度5. 结论以上是建筑行业中的一些常见计算公式的相关介绍,包括基础设计、防水设计、节能设计、安全设计等方面。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建筑公式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用于计算各种建筑物理量的数学公式和计算规则。
这些公式和规则旨在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精确地估算建筑的尺寸、荷载、材料和成本,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1.建筑面积计算:建筑物面积=地面基准面积+上层各层面积公式:A=A0+A1+A2+...+An2.体积计算:建筑物体积=建筑物总高度×建筑底面积公式:V=H×A3.材料计算:材料量=建筑物面积×建筑物高度×空间占比公式:M=A×H×F4.荷载计算:建筑物设计荷载=建筑物重量×荷载系数公式:P=W×C5.建筑安全度计算:安全度=设计荷载/结构容量公式:S=P/C6.结构设计计算:结构容量=材料强度×结构截面面积公式:C=S×A7.电力用能计算:电力用能=功率×使用时间×单价公式:E=P×T×U8.照明设计计算:照明亮度=照明强度×照明效率公式:B=I×E9.通风设计计算:通风量=通风速度×通风截面积公式:V=V×A10.施工成本计算:施工成本=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公式:C=L+M+E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实际上,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公式和规则,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此外,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还取决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计算过程中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使用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的准确性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和核实所有输入数据,以确保其准确性。
2.考虑不确定性和容错性: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容错性,例如,材料的尺寸和强度、荷载的变化等。
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

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是指在工程项目中,根据工程量的不同分层进行计算的公式。
工程量分层计算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从而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和控制。
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情况来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工程项目的分层结构。
工程项目的分层结构是指将整个工程项目按照不同的工程量进行分层,一般包括总体工程量、主体结构工程量、装饰装修工程量、设备安装工程量等。
确定好工程项目的分层结构对于后续的工程量分层计算非常重要。
2.确定各个分层的计量单位。
在确定了工程项目的分层结构之后,需要确定各个分层的计量单位,一般包括面积、体积、长度、重量等。
确定好各个分层的计量单位对于后续的工程量分层计算也非常重要。
3.编制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
在确定了工程项目的分层结构和各个分层的计量单位之后,需要编制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
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一般包括分层工程量=总工程量×分层比例这样的简单公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杂的计算公式的编制。
4.进行工程量分层计算。
在编制好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之后,就可以进行工程量分层计算了。
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情况,可以使用Excel表格或者专业的工程量软件进行计算,计算出各个分层的工程量。
5.进行工程量分层核算。
在进行了工程量分层计算之后,还需要进行工程量分层核算,即核对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如果计算结果有误,需要及时进行修正。
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的制定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从而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和控制。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情况来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量的特点、工程项目的分层结构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
工程量分层计算公式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工程项目的规模。
GBT50353-房屋面积测算规范

GBT50353-房屋面积测算规范
简介
GBT50353-房屋面积测算规范是国家标准,用于规范房屋面积的测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房屋的面积测算,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测算方法
根据GBT50353规范,房屋面积的测算应遵循以下方法:
1. 建筑物外形法:通过测量建筑物外墙的轮廓线,计算建筑物的总面积。
2. 分层法:按照建筑物各层的平面图,计算每层的面积,并求和得到总面积。
3. 分单元法:按照建筑物的单元(如住宅楼的每个单元)进行测算,然后求和得到总面积。
计算公式
GBT50353规范中提供了以下计算公式:
1. 建筑物外形法计算公式:
- 建筑物总面积= ∑(各个外墙面积)
- 外墙面积 = (外墙长度 + 外墙高度) × 0.5
2. 分层法计算公式:
- 建筑物总面积= ∑(各层面积)
- 各层面积 = (层平面图的长 + 层平面图的宽) × 0.5
3. 分单元法计算公式:
- 建筑物总面积= ∑(各单元面积)
- 各单元面积 = (单元平面图的长 + 单元平面图的宽) × 0.5
注意事项
在进行房屋面积测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测量时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测量过程中要避免遮挡物对测算结果的影响。
3. 测算过程中应考虑建筑物的内墙、柱子等减面积部分。
以上是GBT50353-房屋面积测算规范的简要介绍。
详细内容请参考国家标准文件。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Only those who are constantly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will seize opportunities in time. The harder they work,the luckier they will b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为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小于90分者为合格,小于90分者为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竟加固、补强或返工、调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计算公式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为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小于90分者为合格,小于90分者为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竟加固、补强或返工、调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等级标准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理标准》规定,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均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其具体标准如下;(一)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1(合格(1)保证项日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2)基本项目抽检的处(件),均应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规定;(3)允许偏差项日抽枪的点数中,建筑工程有70,及其以上、达筑设备安装工程80,及其以上的实测值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其余的超允许偏差的实测值也应基本达到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2(优良(1)保证项目: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2)基本项目:一个分项工程的检验项目含有几个,其中的每一个可称其为子项。
每个子项所抽检的处(件)均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检验评定的合格标准规定,且其中50,及其以上的处(件)达到优良标准要求,该子项即评为优良,一个分项工程所含的子项全部合格,且其中有50,及其以上的子项达到优良标准者,该分项工程的基本项目即为优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质量分层法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质量分层法是一种常用于评定和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将整个建筑工程按照质量要求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判和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质量分层法计算公式。
一、质量数量分层
质量数量分层是建筑工程质量分层的基础,它是根据建筑工程的总量来划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同层次。
质量数量分层的公式如下:Q=P*K
其中,Q表示其中一分层质量的数量,P表示该质量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K表示该分层质量的总量。
例如,一栋建筑工程的总量为100个工程单位,其中质量等级为优秀的工程单位占到总量的1%,则可以得到其质量数量分层为:Q(优秀)=100*0.01=1个工程单位
二、质量等级分层
质量等级分层是建筑工程质量分层的关键,它是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的等级和要求来划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同层次。
质量等级分层的公式如下:Q=A*K/100
其中,Q表示其中一分层质量的等级,A表示该质量等级所占的百分比,K表示该分层质量的总量。
例如,一栋建筑工程的总量为100个工程单位,其中质量等级为一级的工程单位占到总量的30%,则可以得到其质量等级分层为:Q(一级)=100*0.3/100=0.3个工程单位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可以将建筑工程按照不同的质量等级和数量进行分层,从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评判和管理。
这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建筑工程的质量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和优化建筑工程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公式只是一种基本的质量分层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实际工程的情况来确定具体的质量分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