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树种的选择

合集下载

人工林种类及造林树种的选择

人工林种类及造林树种的选择
生长较快, 树冠浓密,避免雨点直接冲击地表,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叶层,保护土壤;
01
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林的特殊环境。如护坡林的树种要能耐干旱瘠薄(如柠条、杜梨等),沟底防冲林及护岸林的树种要能耐水湿(如柳树、柽柳、沙棘等),抗冲淘(旱柳、青杨、杞柳、沙棘等 )。
02
水土保持林对树种的要求:
历史上有树种选择不当造成大面积损失的教训;
中国面积大,条件复杂,树种资源丰富;
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
第二节 树种选择
生物学特性(指形态学特性、解剖学特性、遗传学特性)
如径柳属和匙叶草属植物有泌盐功能
生态学特性(指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林学特性(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
造林地的安排
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 生态适应性较广的树种安
排在立地条件比较差的造林地。 对同一树种有不同
要求时,应分配给不同的造林地,
原则: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留给经济价值较高而且
03
04
名词解释
1
适地适树
2
简答题
3
选择造林树种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
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5
如何确定适地适树的方案?
水土保持林树种的选择 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任务:减少、阻拦及吸收地表径流,涵蓄水分,固定土壤免受各种侵蚀。 水土保持林对树种的要求: 根系发达,能笼络固持土壤;在表土疏松、侵蚀作用强烈的地方应采用根蘖性强(如刺槐、旱冬瓜)的树种或蔓生植物(如葛藤); 枝叶量大,枯落物多,且易分解,具有改良土壤的性能(如刺槐、胡枝子、沙棘、紫穗槐等),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农田防护林对树种的要求: 寿命相对较长,生长稳定,能长期具有防护效能; 树冠以窄冠型的为好(箭杆杨),根系不伸展过远或具有深根性,胁地影响较小的树种,如泡桐。 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充分利用造林地的好条件,生产大量木材和其它林产品。 常用树种:欧美杨、柳、水杉、池杉、桉树、刺槐、泡桐。

黑龙江省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黑龙江省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黑龙江省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扩大已成为当务之急。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气候条件适宜,具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全国重要的造林大省之一。

省内栽植造林面积居全国前列,同时也是木材、竹材生产大省。

因此,在造林树种的选择和配置上,需要科学地考虑多方面因素,以达到提高森林资源的效益和质量。

一、黑龙江省常见树种黑龙江省是寒温带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其森林植被类型主要为阔叶林和针叶林。

在常见树种中,可以采用针叶树(红松、云杉、红桦、落叶松等)和阔叶树(樟子松、山杏、杨树、榆树等)等进行配置。

二、树种配置的原则1. 土壤类型:黑龙江较多地区土壤属于黑土,可选用耐寒、适应能力强的红松、五针松、刺槐等树种。

2. 气候条件:冬长、夏短、温度低,可选用如红松、云杉等针叶树,以及黄栌、杨树等阔叶树。

3. 植被类型: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适宜的树种。

例如在草原地区,应选用抗旱、快速生长的杨树、刺槐、白杨等。

4. 森林功能:森林的功能不同,树种的配置也应根据其功能进行选择。

如以防风固沙为目的,应选用能够快速生长、根系发达、耐风抗冻的红松、三白草等树种;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则应选用具有良好固碳能力、能够提高水质的阔叶树种如杨树、榆树等。

5. 全年水分利用情况: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分布情况不同,应根据全年水分利用情况合理配置树种。

如在水分充足的地区,可以选用需要较多水分的刨花、白皮松等树种;而在干旱地区,则应选用耐旱树种如杨树、白杨等。

三、建议的树种配置方案根据以上原则,可以制定出相对合理的树种配置方案。

例如,在东北地区,可采用以下配置方案:1. 防护林带:立足于保护耕地和城市,可选用白杨、刺槐、山杏等阔叶树种,以及红松、五针松等针叶树种。

2. 固沙林带:立足于防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可选用三白草、红松、山杏等树种。

3. 生态林带:立足于增加碳汇、提高水质、保护环境等,可选用杨树、榆树、山梨、山杏等树种。

浅谈造林树种的选择

浅谈造林树种的选择
种 自然 经济 条件 , 一般根 据 这些原则 , 便基本 上可 以确 定造林密 度。但在 山区, 造林地 的立 地条 件较差 , 材林 、 用 薪炭林 和水土 保持林 的
f丰产性 : 2 ) 即要求 树种 生长 高大 , 干通 树 直, 出材率高。如杉木、 杨树、 刺槐等。 (优质性 : 3 ) 即树干粗细均匀 , 圆满型枝性 能强 , 质 良 , 白杨 、 、 材 好 如毛 泡桐 落叶松 、 湿地 松、 火炬松 和杉木等。 2 . 2经济 林材种 的选 择 : 济林 是 以生产 经 果 品 、木本 油料等林 副产 品为 主要 目的 的林 木。其树种选择参照果树 的生 产要求进行 。
应适 当加大 。
适地 适树 是根据 造林树 种对 环境 条件 的 需要 , 其适 合于其 生 长的造林 地 , 生 选择 这一 产 过程叫适地适 树 。适地适树 就是将地 和树 。 基本适 应 , 以促进 幼林成活 和林 木的生长 。适 地适 树有 3 条基 本途径 : 第一 , 。 选择 即包 括选地适树 , 括选 树 也包
长方形 配置 : 距大 于株距 , 行 这种形 式有 利 于进行行 间抚育管理 和间作 。 三角形配置 : 是要求相邻的种植点彼此错 开开 。营造水土保 持林 、 固沙林 常采用这 防风 种配 置方式 。 种植行 的方 向在 山地造林 时 , 应与流水线 相垂 直 , 即沿等 高线种植 。造林一般 采取的行 距 有 I ,.米 , 米 , 米 ,株 距有 0 米 1 5 2 3 . , 7米 l 米 ,.米 , 米 ,米 等。 1 5 2 3 某些速生树种造林时 , 行距 和株距 要适 当增大些 , 达到 4 6 , 米- 米 如 泡恫 、 兰杨等 。 沙 以单株 栽植方式造林时 , 所得 苗木 数量按 下列 公式计算 : 单位 面积需苗量 = 面积 距 × 行距 播种造林 的需种量也 可按 此公式计算 , 然 后按 每穴播种 的粒数 和干粒重折算重量。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说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

植树造林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只有科学的进行植树造林,才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植树造林最为重要的两大因素:对于树种的选择;适地适树的原则。

本文主要对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造林树种;适地适树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额关键问题之一。

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而且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十年甚至几十年也得不到发挥再加上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树种的选择就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

一、树种的选择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1、对光的要求和反应树种不同对光的要求和反应都不同。

根据树种喜光的程度,分为阳性树种、阴性树种和中性树种。

一股情况下,树木在幼年时对光照的反应较为敏感,较为喜阴,而随着树龄的增加,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增加。

2、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每个树种都分布于一定的热量范圍,樟子松、油松、马尾松虽然都是松科松属中双维管束亚属中的树种,但自然分布区域大不相同,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油松分布于东北。

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度不同,分为最耐寒树种、耐寒树种、中等喜温树种、喜温树种和喜温树种等五大类。

3、对水分的要求和适应水分是树木正常生长的重要生活因子,但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和适应也不一样,有些树种是耐寒的,称为旱生树种;有些树种是喜湿的,称为湿生树种;有些树种对水分的需要适应能力是介于旱生和湿生之间的,称为中生树种。

4、对土壤的要求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树木一般都喜欢肥沃的土壤,但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即耐贫瘠的程度不一样)。

有些树种只能生长在较肥沃的土壤上,如杉树、白毛杨;有些树种不仅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而且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如马尾松等。

森林立地和造林树种的选择

森林立地和造林树种的选择

第四章森林立地和造林树种的选择第一节森林立地一、森林立地的概念立地(site):是对林木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环境因子的总和。

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

立地条件(site condition):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立地质量评价(site quality assessment):就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和预测。

其目的是为收获预估而量化土地的生产潜力,或是为确定林分所属立地类型提供依据。

立地指数(site index):也称地位指数,即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也称上层高)。

立地类型(site type):对林木生长具有相同影响的环境因子的小区联合或具有相同的森林生长环境的小区联合。

二、森林立地因子1.立地条件因子:⑴气候:太阳辐射、年平均温度、积温、降水量等;⑵地质地貌:基岩类型、地貌特征等;⑶地形:包括坡形、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小地形等;⑷土壤:⑸水文:地下水位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等;⑹生物: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病、虫、兽害等;⑺人为活动及其它:土地利用历史及现状、自然灾害等。

(补充资料,便于学习与讲课,不讲授)了解一些概念:立地(生境)、立地条件(立地质量)、立地质量评价、立地条件类型a.林学上的"立地"与生态上的"生境"内涵基本一致,一般认为,立地(site)有两层含义:物理性质:土层厚度、质地、结构、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石砾含量等;化学性质:养分含量、酸碱度、有机质、盐基饱和度、阳离子交换量等;生物性质: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动物区系等。

1)它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2)它是指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立地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用于造林绿化的树木幼苗种类

用于造林绿化的树木幼苗种类

用于造林绿化的树木幼苗种类树木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环境改善和生态平衡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的目标,选择适合的树木幼苗种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适用于造林绿化的树木幼苗种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选择适合的树木种类。

一、落叶乔木落叶乔木是较为常见的树木种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适合的落叶乔木种类不尽相同。

在中部地区,适合选择枫树、槭树和榆树等;在南方地区,适宜选择杨树、柳树和榕树等。

这些树木在秋季能够落叶,为城市增添美丽的景色。

二、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相比,常绿乔木在四季都能保持翠绿的叶片,为城市带来了持久的绿色。

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适合选择松树、柏树和桂花树等常绿乔木;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适宜选择油松、云杉和红豆杉等。

三、丛灌类丛灌类树木幼苗属于中低矮树种,在绿化中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

它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而且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护坡防护,减少水土流失。

在城市中,适合选择凤凰木、紫荆和月季等丛灌类树木幼苗。

四、攀援类攀援类树木幼苗是一种独特的绿化植物,它们能够攀爬在墙壁、栏杆等结构上,形成独特的绿色景观。

在城市绿化中,适合选择常见的攀援类树木幼苗有紫藤、爬山虎和葡萄藤等。

这些树木幼苗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强健的生长能力。

五、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作为绿色植被的代表,不仅仅在草坪和花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城市道路、公园和广场中起到了重要的装饰作用。

在选择适用于造林绿化的草本植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生长习性和抗逆能力。

适合选择的草本植物有牵牛花、马鞭草和天竺葵等。

六、湿地植物湿地植物是生长在湿地和水边环境中的树木幼苗。

它们对于城市的水环境治理和湿地生态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适合的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其对于湿度和泥土营养的要求。

适合选择的湿地植物有芦苇、香蒲和菖蒲等。

以上介绍的树木幼苗种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据不同地域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树木种类能够更好地实现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

第十章树种选择树种选择是工人林营造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工作,是造林技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

树种选择适当与否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它关系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人工林的稳定性、成林成材年限,是否符合造合造林目的,能否充分利用和发挥林地生产力以及其它目的效益的发挥。

第一节树种选择原则(板书)一、树种选择原则(板书)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原则:1.生物学原则(板书)选择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应尽可能地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即适地适树,这样才能使树种的生长潜力得到有效发挥。

2.经济学原则(板书)选择的树种的各项性状(经济性状和效益性状)应尽可能地满足造林目的的要求,即生产木材、防护、美化环境等,即树种选择定向原则。

除些之外,还应考虑以下原则(1)种苗来源:首选对象是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是在树种自然分布区内,分布最普遍、生长最正常的树种,是长期历史适应该地区条件而发展起来的树种,适应性强、生长相对稳定、抗性强、繁殖容易。

当然若乡土树种满足不了培育目的要求时,需选用外来树种,这时须经过引种试验、培育试验,而后进行大面积培育。

新品种的造林必须注意适应能力问题,不经过培育试验不能进行大面积造林,这一点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

(2)多树种混交配置:树种选择还应注意树种资源的多样化,既要有主格调(主要树种),又要有较多植物种的有机合理配合,还应因地制宜地确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乔灌木的比例,这些都应考虑在内。

(3)选择抗性强的树种:选择具有较好稳定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

所选树种形成的林分应长期稳定,经住一些极端气象灾害因子和毁灭性病虫害的侵袭。

(4)经营技术:如有的树种各方面性状很好,但种子和苗木来源有限,不可能大面积应用。

(5)造林成本:如有的树种可能有较好的效益(生长效果很好)但栽培费工、投资过大,经济效益不一定大,不一定成为选择的对象,所以在树种选择时,要考虑到可行性的原则,使树种切实可行、经济有利。

造林树种的选择

造林树种的选择

第十四章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人工造林成败以及此后人工林效益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也是实现“适地适树”的重要途径。

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仅会导致人工造林的失败,给林业生产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还会严重地延缓林业生产的发展。

西北地区许多地方在营造剌槐林时,由于不注意刺槐的生态学特征,结果形成了一定比例的“小老头林”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

因此,世界上许多林业发达的国家,在重视立地分类研究和应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立地质量的评价,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和人工林效益。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生产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和解决。

第一节造林树种选择必须遵循的原则选择造林树种必须遵循下列两项原则:1.造林树种必须具备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2.造林树种又能最适应造林地区的立地。

上述两条原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条原则是根据人工林经营的目的提出的,要求所培育的人工林必须能够充分地发挥人们所期望的效益,否则即使人工林生长十分良好,也满足不了森林培育的目的。

第二条原则是根据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出来的,是实现第一条原则的手段。

此外,在选择造林树种时,还应考虑种苗来源是否充足;栽培技术上有无困难;当地有无此树种造林经验和习惯以及造林成本等因素。

因此,最好在以往已经造林成功的树种中或乡土树种中,选择造林价值高的树种或无性系进行造林。

在当地缺乏适当的造林树种,或需要更理想的造林树种时,可以考虑从与造林地区气候十分相似的地区选择和引进树种,但必须进行栽培或造林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后的选择,特别是从国外引进树种时。

第二节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不同的林种反映了不同的经营目的,效益也不相同,所以在营造各种林种时,要严格按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反复选择对比,加以确定。

一、用材林树种的选择用材林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优质”这个目标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人工造林成败以及此后人工林效益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也是实现“适地适树"的重要途径。

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仅会导致人工造林的失败,给林业生产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还会严重地延缓林业生产的发展.西北地区许多地方在营造剌槐林时,由于不注意刺槐的生态学特征,结果形成了一定比例的“小老头林”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因此,世界上许多林业发达的国家,在重视立地分类研究和应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立地质量的评价,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和人工林效益。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生产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和解决。

第一节造林树种选择必须遵循的原则选择造林树种必须遵循下列两项原则:1.造林树种必须具备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2.造林树种又能最适应造林地区的立地。

上述两条原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条原则是根据人工林经营的目的提出的,要求所培育的人工林必须能够充分地发挥人们所期望的效益,否则即使人工林生长十分良好,也满足不了森林培育的目的。

第二条原则是根据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出来的,是实现第一条原则的手段。

此外,在选择造林树种时,还应考虑种苗来源是否充足;栽培技术上有无困难;当地有无此树种造林经验和习惯以及造林成本等因素。

因此,最好在以往已经造林成功的树种中或乡土树种中,选择造林价值高的树种或无性系进行造林。

在当地缺乏适当的造林树种,或需要更理想的造林树种时,可以考虑从与造林地区气候十分相似的地区选择和引进树种,但必须进行栽培或造林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后的选择,特别是从国外引进树种时。

第二节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不同的林种反映了不同的经营目的,效益也不相同,所以在营造各种林种时,要严格按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反复选择对比,加以确定。

一、用材林树种的选择用材林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优质”这个目标上。

1.速生性我国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木材供应十分紧张。

因此,大力发展以速生丰产林为主要用材林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油松、落叶松、湿地松、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泡桐、杨树、刺槐、桉树、毛竹等。

2.丰产性所谓丰产性就是树形高大、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冠幅较小.这样能使形成的林分具有最大的高度、最大的胸高断面积和良好的干形,单位面积的出材量大。

丰产性与速生性既是互相联系又是有所区别的。

有些树种既速生又能丰产,如杉木、柳杉、落叶松、杨树、椴树、香椿,有些树种则只能速生难于丰产,如苦楝、旱柳。

还有些树种,如红松、紫皮云杉等丰产树种,但不能够速生.3.材质优良良好的用材树种应具备树干通直圆满、分枝细小,自然整枝良好等特征。

由于木材的用途不同,所以对木材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

一般用材都要求木材质地坚韧、耐久、纹理通直均匀、不翘不裂、不易变形、便于加工、容易干燥等。

而矿柱用材则要求顺纹抗压力强、韧性大、耐腐朽.有些材质优良的树种,生长不一定迅速,如柏类、中槐、核桃、枣树等,但木材却都有许多特殊用途.因此,在大力发展速生用材树种的同时,也应注意适当地发展珍贵的用材树种,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等多方面要求。

此外,在选择用材树种时,还应了解其它一些性状,如林产品是否丰富,是否兼有防护及其他性能等;同时应尽量选择性状优良的无性系。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没能一个树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树种的优缺点也都是相对的。

因此,在选择用材树种时应作全面分析比较,以确定其适用程度.二、经济林树种的选择经济林必须选择生长快、收益早、产量高、质量好、用途广、价值大、抗性强、收获期长的优良树种。

由于利用部位不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各产品的具体要求(表16—1)。

注意选择具有良好经济性状的品种或类型。

如对木本油料树种必须要求结果早、产量大、含油量高和油质好;对木栓树种如栓皮栎、杜仲等,要求其木栓层厚,易于剥取及恢复,木栓质量好.总之,经济林树种选择既要重视“早实性”,更要重视“丰产性”和“优质性"。

三、防护林树种的选择防护林树种一般应具备生长快、郁闭早、寿命长、防护作用持久、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等特性。

由于防护对象不同,对树种选择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农田防护林以防止害风、保护农田增加产量为主要目的,树种选择时应着重考虑抗风力强、树形高大、枝叶繁茂、根系分布深、与农作物没有共同病虫害的树种;水土保持林主要用来减少地表径流、涵蓄水分、固结土壤,所以应选择树冠浓度、落叶丰富且易分解、根系发达、根蘖能力强、适应强的树种;固沙林因主要用于防止沙地风蚀、控制沙粒移动、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树种应选择那些根系发达、根蘖力强、抗风蚀、耐沙埋、耐干旱瘠薄、耐地表高温、耐盐碱的树种。

表15—1 经济林的类别及主要树种四、薪炭林树种的选择营造薪炭林的树种应具备下列特征:1.生长迅速、生物产量高、樵采周期短和繁殖容易;2.萌生能力强,能反复樵采,更新容易;3.除提供薪材外,还能提供饲料、肥料(绿肥)、木材及其它副产品等;4、适应性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格,能忍耐干旱、酷热、寒冷、瘠薄、盐碱等;5.能改良土壤,最好选用豆科的树种.6.发火力强、燃料价值高、易燃耐烧,燃烧时不发生异味或毒气。

薪炭林树种选择与用材林树种选择不同的是,乔木与灌木并重。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薪炭林树种有河北杨、刺槐、沙棘、胡枝子、柠条、柽柳、紫穗槐、臭椿、辽东栎等。

五、特种用途林的树种选择特种用途林的树种选择应根据不同的造林目的进行.实验林和母树林可根据实验和采种的需要分别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应根据不同的特点选择造林树种。

下面着重介绍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树种的选择。

疗养区周围营造以保健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最好选用能挥发具有杀菌物质的净化环境的树种,大部分松属和桉属的树种都具有这种性能。

厂矿周围,特别是能产生有毒气体(SO2、HF、CL2等)的厂矿周围,要注意选择抗污染性能强又能吸收污染气体的树种,如抗SO2较强的树种有臭椿、榆树、中槐、毛白杨、桃桃、木槿、珍株梅、丁香等;抗氯及氟化氢较强的树种有柽柳、木槿、合欢、榆树、紫荆、中槐、紫藤、紫穗槐等。

在城市附近建立森林公园及市郊绿化,除了树种的保健性能外,还要考虑净化的要求及娱乐和休息的需要。

除应配置一定数量的常绿树种外,落叶树种中应选择发芽早、落叶晚、落叶期短、树形美观、色彩鲜明(如秋季的红叶树种:槭树、黄栌、枫香等),花果艳丽等特性的树种.所有环境风景林的树种,除具备以上特性外,还应具备较大的经济价值,使园林绿化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六、四旁绿化的树种选择四旁绿化只是形式上与成片造林不同,而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城镇的四旁绿化,实际上是环保风景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四旁绿化往往纳入统一的防护林体系。

平原区的四旁绿化,在主要起防护作用的同时,必须强调它的生产性能。

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多种速生树种生长,生产潜力很大。

所以国家规划将华北及中原平原,通过四旁绿化及在有条件的地方成片造林,形成我国第二个速生用材林基地.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造林树种时,必须强调因地制宜.例如,路旁应选择树体高大、干直枝密的树种;水旁植树应选择喜湿、耐淹、速生优质的树种;村旁、宅旁面积小,经营条件好,应选择一些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如泡桐、中槐、楸树、白榆等)及一定比例的特殊用途经济树种(干鲜果树、花椒、竹子等)。

综上所述,根据林种选择树种,其效益往往是多方面的,如在山地营造用材林也可起到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的作用;选择各种防护林树种时,也应考虑经济效益,但要分清主次,以免影响选择树种的主要目的。

第三节适地适树的标准、途径和方法“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即达到该立地上,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这是造林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地和树是矛盾一体的两个对立面。

“适地适树”是相对的、能动的,不可能有绝对的融洽,也不可能实现永恒的平衡。

这对矛盾的竟争贯穿于整个人工林培育的始终。

我们要求的“地”、“树”相适,是指它们之间在林木培育的主要过程中是相适应的,是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的。

当然,它们之间还存在某些矛盾,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解决。

一、适地适树的标准衡量适地适树应当有一个客观标准。

这个标准要根据造林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

对于用材林来讲,起码要达到成活、成林、成材,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对灾害性的因素有一定的抗御能力.从成材这一基本要求出发,衡量的数量指标有两个。

1.某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立地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立地性能与树种生产间的关系。

通过调查计算,可以进行不同立地条件下同一树种或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树种立地指数的比较,从而为适地适树提供客观依据。

例如在渭北黄土高原,在立地指数小于6米(基准年龄12年)的立地上,就不适于营造刺槐林.但立地指数不能直接说明人工林的产量水平。

2.某树种的平均材积生产量相当于农业上的单产指标。

在应用这一指标时要注意,只有在能达到高产的密度范围之内,才能对不同经营水平条件下立地条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作出评价。

因为一个树种达到成熟时的平均材积生长量不仅取决于立地条件,也取决于密度范围及经营技术水平。

二、适地适树的途径适地适树的途径归纳起来有三条:1.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或按树种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其生长的造林地。

2.改树适地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征,使它们能适应于造林地立地.如通过育种工作增强树种的抗寒性、耐旱性以适应在寒冷、干旱的造林地上生长.3.改地适树即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生树种的生长要求.如通过排灌洗盐,能使一些不太抗盐的速生杨树在盐碱地上顺利成林。

三、造林树种选择方法调查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情况是探索适地适树规律的主要方法。

它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完成:1.单因子对比法即在其它立地因子均相同,而只有一个立地因子不同的情况下,调查对比相同树种人工林的生长效应方法,也是常用的简单方法。

但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因只考虑单个立地因子的影响,加上选择合适的人工林标准地、并使之有一定量的重复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工作中容易掺入主观成份.2.立地类型对比法采用分类型对比调查人工林生长效益的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要求划分的立地条件类型比较可靠,否则研究结果只能得出树种生长与综合立地因子的关系,而不能揭示树种生长与各个立地因子之间的联系.四、造林树种选择方案的确定1.主要造林树种的确定造林树种的最后确定是要把造林目的与适地适树的要求结合起来,统筹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